高考政治 时政热点分析(第4期)专题08 同心共筑中国梦

上传人:1506****555 文档编号:144615956 上传时间:2020-09-1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95.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政治 时政热点分析(第4期)专题08 同心共筑中国梦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高考政治 时政热点分析(第4期)专题08 同心共筑中国梦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高考政治 时政热点分析(第4期)专题08 同心共筑中国梦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高考政治 时政热点分析(第4期)专题08 同心共筑中国梦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高考政治 时政热点分析(第4期)专题08 同心共筑中国梦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政治 时政热点分析(第4期)专题08 同心共筑中国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政治 时政热点分析(第4期)专题08 同心共筑中国梦(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3年高考政治 时政热点分析(第4期)专题08 同心共筑中国梦【背景材料】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奋勇前进;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传承发展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以亿中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汇集起不可战胜的磅礴力量。【知识支撑】科学执政、民主执政和依法执政。党领导人民通过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加强自身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不断提高领导经济社会发展

2、的能力和水平。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政府要履行管理和服务职能,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转变政府职能,树立良好的信誉和形象。文化生活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中华民族具有多年连绵不断的文明历史,创造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这种精神是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魂。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贫乏不是社会主义,精神空虚也不是社会主义。实现中国梦,要求我们不仅在物质上强大起来,也要在精神上强大起来。生活与哲学矛盾双方依据一定的条件相互转化。功崇惟志,业广惟勤。中

3、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现中国梦,创造全体人民更加美好的生活,任重而道远,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继续付出辛勤劳动和艰苦努力。【能力测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回答14题。1“中国梦”同“上学梦”、“就业梦”、“安居梦”、“致富梦”的关系是共性和个性整体和部分多数与少数一般和个别2鲁迅说过,“唯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唯有他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这启示我们实现中国梦要加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弘扬伟大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3每个人的前途命运都与国家民族紧紧相连,亿万中国人组成的是一个“命运共同体”,中国梦

4、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这告诉我们要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要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要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要在个人奋斗中证明自我7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总布局是五位一体,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从哲学角度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人民群众利益出发小康社会是中国人民的最终目标只要有了正确的认识,目标就能实现A B C D8保证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是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人民民主专政人民代表大会制度9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行动指南,这一体系包括毛泽东思想邓小平

5、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回答1014题。12之所以要开展群众性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因为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思想道德建设的重点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 公民追求的最高道德目标A. B. C. D. 13中华民族具有多年连绵不断的文明历史,创造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这体现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文化有顽强的生命力 传统文化不因时而变文化与经济相互促进A. B. C. D.14要“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为现代建设提供有利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从文化建设的角度应

6、当A.拓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B.倡导和践行传统文化的价值观C.优先提高公民的科学文化修养D.改造腐朽文化取缔落后文化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这就是中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回答1520题。15全国各族人民一定要牢记使命,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用13亿人的智慧和力量汇集起不可战胜的磅礴力量。这是基于量变必质变更重要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发展的状态19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为此要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发挥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20历史告诉我

7、们,每个人的前途命运都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这告诉我们要统筹全局,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应当树立全局观念,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要重视部分的作用,用局部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要注重系统内部结构优化趋向,发挥系统作用我坚信,到中国共产党成立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一定能实现,到新中国成立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一定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一定能实现。回答2021题。21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再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强调的是A.要不失时机地促成飞跃 B.要注意区分量变和质变两种状态C.要坚持适度的原则 D.

8、要重视量的积累22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高度重视维护民族团结,是因为民族团结是增强国家综合国力的需要民族团结是我国统一、繁荣、昌盛的重要保证民族团结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当前社会的主要矛盾是民族团结问题A. B. C. D.2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梦想之旅,从来就不是一路坦途,一帆风顺。行百里者半九十,尽管我们距离梦想越来越近,但需要付出的努力依然艰辛。越是在这样的时刻,越需要我们满怀信心,振奋精神,凝聚力量,沿着中国道路坚定不移地走下去。材料二中华民族具有5000多年连绵不断的文明历史,创造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经过几千年的沧桑岁月,把我国56个民

9、族、13亿多人紧紧凝聚在一起的,是我们共同经历的非凡奋斗,是我们共同创造的美好家园,是我们共同培育的民族精神,而贯穿其中的、更重要的是我们共同坚守的理想信念。3【解析】A(每个人的前途命运都与国家民族紧紧相连, “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为此要正确处理好个人和社会的关系)11【解析】A(表述错误)12【解析】B(本题考查考生对爱国主义的理解。符合题意要求。思想道德建设的重点是增强诚信意识,错误;说法不符合题意。)13【解析】A(观点错误,表述不妥)23【解析】考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要善于从材料中提炼观点,以观点统率材料,用材料印证观点。第问,知识的范围是发展观,注意知识体系,演绎推理;第问,注重知识的内在联系,文化建设指导思想、文化创新、主体、内容。【答案】凝神聚力,沿着中国道路坚定不移地走下去,体现了发展的观点;梦想之旅,不是一路坦途,要满怀信心,体现了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行百里者半九十,体现了要重视量的积累,不失时机促成事物的飞跃。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