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历史专题复习题 近代化的探索(含解析) 新人教版

上传人:迷**** 文档编号:144615702 上传时间:2020-09-11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历史专题复习题 近代化的探索(含解析) 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中考历史专题复习题 近代化的探索(含解析) 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中考历史专题复习题 近代化的探索(含解析) 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中考历史专题复习题 近代化的探索(含解析) 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中考历史专题复习题 近代化的探索(含解析) 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考历史专题复习题 近代化的探索(含解析) 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历史专题复习题 近代化的探索(含解析) 新人教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近代化的探索一、选择题1. 2012年以来,中国海监巡航编队在南海海域、钓鱼岛等进行巡航,依法维护中国海洋和岛屿的权益近代以来,建立一支强大的海军一直成为国人的梦想中国海军近代化开创于()A. 洋务运动B. 戊戌变法C. 辛亥革命D. 新文化运动【答案】A【解析】根据所学可知,中国近代化的起步是洋务运动,从19世纪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洋务派筹建了南洋、北洋和福建三支海军,所以正确的是A项,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本题考查的是洋务运动 本题难度不大,注意扎实掌握中国近代化的主要史实2. 1905年8中山在日本东京建立第一个全国性统一的资级革命党是()A. 兴中会B. 中国同盟会C. 强

2、学会D. 中国国民党【答案】B【解析】1905,孙中山在日本京建立了中同会,这是中国第一个全国的一的资产阶革命政党,它的大动了全国的资产阶级民革运动 故选 本题考中同盟会 本主要考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识记中国同盟会时间与人物3. 有人说“辛亥革命有成功的一面,也有失败的一面。”你认为辛亥革命最大的功绩是A. 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B. 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C. 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任务D. 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辛亥革命的意义。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这是辛亥革命最大的功绩。故选A。4. 有人认为,从洋务运动到戊戌

3、变法是中国近代化探索中的“量变”,而辛亥革命则是一次“巨变”“巨变”是指辛亥革命()A. 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B. 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C. 推翻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D. 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答案】D【解析】1912年1月1日,孙中山于南京宣誓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宣告中华民国正式成立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因此,这里“巨变”指的是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辛亥革命推翻了各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代理人,对帝国主义侵略势力造成一定冲击但帝国主义很快扶植袁世凯所代表的北洋军阀窃取革命果实,因此辛亥革命没有推翻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

4、,没有彻底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故选D本题考查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熟记辛亥革命的意义,特别强调辛亥革命废除帝制或君主专制5. 洋务运动为中国近代化开辟了道路,表现在引进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维新变法运动推动了中国近代化,其表现主要在于()A. 兴办近代军事工业B. 传播新思想C. 开始兴办新式学堂D. 筹建海军【答案】B【解析】A兴办近代军事工业是洋务运动的内容; B戊戌变法中文化教育上传播了新思想,在社会上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C开始兴办新式学堂是洋务运动的内容; D筹建海军是洋务运动的内容 故选B 本题主要考查中国近代化中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的相关内容旨在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 理解、掌握近代

5、化中洋务运动、戊戌变法的相关知识是解决本题的关键6. 2014年11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陪同到访的美国总统奥巴马在中南海瀛台散步时说,光绪帝时,国家衰败了,他搞百日维新(戊戌变法),失败后被慈禧太后关在这里文中所指的百日维新()A. 是一场救亡图存的政治变革B. 是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C. 启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D. 结束了2000多年的封建帝制【答案】A【解析】A戊戌变法是资产阶级维新派领导的一场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目的是通过维新变法,救亡图存,发展资本主义; B辛亥革命使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C洋务运动启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6、; D辛亥革命结束了2000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故选A本题主要考查戊戌变法的相关内容戊戌变法是一场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有利于资产阶级思想文化的传播,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是中国政治近代化的开端掌握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的目的、主张、性质、影响是解题的关键7. “尽管未能真正达到自强求富的目的,但是,它对中国的早期现代化却起到了不小的推动作用”这里评价的是()A. 洋务运动B. 戊戌变法C. 辛亥革命D. 新文化运动【答案】A【解析】洋务运动是地主阶级为维护清朝统治而发起的一场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它

7、虽然引进了西方的先进生产技术,创办了一批近代工业企业,但它没是中国真正富强起来,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标志着洋务运动的破产,中国陷入更大的民族危机之中 故选A 本题考查的是洋务运动的评价,“自强”“求富”是洋务运动的口号 解答本题需理解和掌握洋务运动8. 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的共同点是()A. 都要求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B. 都主张推翻清王朝的封建统治C. 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D. 都颁布过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的共同点。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都是资产阶级领导的资产阶级运动,它们都是向西方学习先进的政治制度,共同的目的都是要发展资本主义,故A符合题意;辛亥

8、革命主张推翻清王朝的封建统治,颁布过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而戊戌变法是一场资产阶级改良运动,故BCD不合题意。故选A。9. 如果把“洋务运动”、“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确定为一个学习单元,则这个单元的主题是 【 】A. 近代化的起步B. 揭开殖民帷幕C. 开启民主进程D. 构建文化殿堂【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中国近代化的起步的相关史实。“洋务运动”、“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分别体现了中国的经济、政治的近代化和文化的近代化。 故选A。10. 近代中国面临着严重的民族危机,无数仁人志士都在探求救国救民的出路。下列选项搭配不正确的是( )。A. 李鸿章洋务运动B

9、. 魏源戊戌变法C. 孙中山辛亥革命D. 陈独秀新文化运动【答案】B【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近代化的探索。戊戌变法的领导者是康有为、梁启超,故选B。11. 民国时期有人撰文说:“他是中国思想界的一个清道夫,他把民主科学的启蒙之水洒向那孔孟弥漫的大道上。因此时时被那无数吃惯孔孟的老头子们跳脚痛骂,怪他不识货。”上文中“洒水清道”的人应该是A. 陈独秀B. 严复C. 康有为D. 李鸿章【答案】A【解析】略12. 某同学收集了以下资料:“江南制造总局”“戊戌六君子”“新青年”。这些资料反映的共同主题是A. 侵略与抗争B. 近代化探索C. 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D. 多民族国家的统一【答案】B【解析】

10、本题考查的是中国近代化的历程的相关知识点,考查学生的总结能力。“江南制造总局”是洋务运动时期开办的企业,代表的是洋务运动。“戊戌六君子”是戊戌变法时期的事件,代表的是戊戌变法。新青年是新文化运动的刊物,代表的是新文化运动。洋务运动,在“自强”“求富”的口号下主要引进西方先进军事生产技术。百日维新,宣传维新思想、推行资产阶级性质的变法,建立资本主义制度;新文化运动,宣传民主、科学,宣传马克思主义,从思想上学习西方。由此可知主题是近代化的探索。故ACD错误,B正确。故选B。13. 1913年,宋教仁被刺一案真相大白后,孙中山号召兴师讨袁,发动“二次革命”。国民党反对袁世凯的这次斗争,之所以被称为“

11、二次革命”是因为( )。A. 袁世凯废除了总统制,宣布称帝B. 袁世凯接受卖国的“二十一条”C. 是辛亥革命的继续和发展D. 是革命派的意愿【答案】C【解析】略14. 武昌起义的主要力量是()。A. 市民B. 学生C. 工人D. 新军【答案】D【解析】略15. 有人说:“辛亥革命使中国人的脑袋和双膝不再是准备磕头,而是为思考,为走路。”这是因为辛亥革命()A. 传播了民主共和观念B. 结束了专制独裁统治C. 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D. 改变了近代社会性质【答案】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对辛亥革命的意义的准确识记。依据已学知识可知: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

12、的观念深入人心。 故选A。二、读图说史题16. 近代以来,有志的中国人不断寻求救国之路,进行着民主革命的伟大实践阅读下列材料探究下列问题: (1)材料中四幅图片反映了中国近代的四场重要运动,请按顺序写出运动的名称_(2)以上四场运动有哪些共同点?体现了中国人民的什么精神?(3)根据图片反映历史事件,同学们绘制出了四次运动的思想主张变化示意图,请你帮他们完成下面方框中未填部分的内容(4)思想的变化反映了中国近代化具有什么特点?【答案】(1)洋务运动,维新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2)都主张向西方学习;都推动了近代化进程。(答对一点即可)体现了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学习,努力探索救国之路。(3)变

13、法维新,三民主义,民主科学。(4)由技术到制度到器物。(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层层递进)【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教材基础知识的准确记忆,由题干四幅图中“江南制造总局”“谭嗣同”“武昌起义”“青年杂志”等关键信息可知上述图片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分别是:洋务运动,维新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2)本题分析总结四次运动共同点,体现了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学习,努力探索救国之路。(3)本题主要考查中国近代化的探索的各个派别的思想主张。根据已学知识可知,资产阶级维新派提出了救亡图存,变法维新,发展资本主义的主张;资产阶级革命派提出了民族、民权、民生三民主义;激进的民主主义者以”民主“和”科学“为旗帜,开

14、展了新文化运动。(4)本题主要考查中国近代化探索的特点,是在考查学生的归纳和概括能力。中国近代化的过程,从学习西方器物技术到学习政治制度再到学文化,是一个层层递进、由浅入深、逐渐深入的过程。17. 近代中国在饱受列强欺凌、被迫开放的环境中为实现中华民族的独立于富强,先进的中国人进行了一系列艰难的探索。读图完成问题。 (1)指出、四人分别是谁?(2)以它们为代表的学习西方的重大运动分别是什么?写出它们的名称(3)在下图中填出这四次运动的思想主要变化示意图。“自强求富”( )三民主义()(4)从内容来看,中国近代向西方学习的特点是什么?【答案】(1)李鸿章、梁启超、孙中山、陈独秀 (2)洋务运动、戊戌变法(维新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3)救亡图存;民主、科学。(4)由器物(制度)到制度再到思想文化,层层递进、由表及里。【解析】(1)本题考查的是中国近代史上探索救国救民之路的相关人物。回顾已学可知,图A为洋务派代表李鸿章,他主导了洋务运动;图B是梁启超,他与康有为等维新派领导了戊戌变法运动;图C是近代中国革命之父孙中山,他领导了伟大的辛亥革命;图D是新文化运动的发起人陈独秀。 (2)本题考查的是中国近代化探索历程的重大史实。依据所学可知,与题图人物为救国救民,在中国近代史上分别领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