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课时作业10(福建专版)新课标

上传人:1506****555 文档编号:144615697 上传时间:2020-09-1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52.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课时作业10(福建专版)新课标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课时作业10(福建专版)新课标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课时作业10(福建专版)新课标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课时作业10(福建专版)新课标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课时作业10(福建专版)新课标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课时作业10(福建专版)新课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课时作业10(福建专版)新课标(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3年新课标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课时作业(福建专版)10 课时作业(十)散文阅读一 时间:45分钟分值:30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15分)当奇迹发生时余光中定居高雄3年以来,南部的天地有缘亲近。北望在红尘深处咳嗽的台北朋友,我不禁生起南部人的优越感来。为什么我能再三窥探牧神的隐私呢?一大原因是我有一位奇妙的向导,王庆华。庆华做过专业的高山向导,所以我在隔水呼渡一文中叫他做高导。我生平第一次露营,是他支撑的帐篷。关山之夜得与众友听涛野餐,是他点亮并挂起风灯,而且从恒春镇上办来便当和水果。他体魄魁梧,脚力出众,背负二十多公斤可以攀山穿谷,眼力又强,可以分辨远处的鹭鸶或灰面鹫在做什么动作

2、。他的背囊里应有尽有,不应有的也有很多。野餐之后,他会拿出小炉子来煮茶,地上忽然布齐了茶杯。茶后喝酒,又是一套器皿。大家要唱歌了,需要伴奏,他手里忽然无中生有,多出一把口琴,接着,爽利的节奏便悠扬在夜空。若嫌声调太单薄了,他就会去车上取来伸缩自如的手风琴,挂在胸口,奏起豪放的大江东去。有一次夜宿关山亭下,外文研究所的女孩子要上厕所。最近的厕所在半里路外的古庙,途中尽是暧昧的树影,气氛十分聊斋。终于约齐了八九个人,排成内急纵队,而为了壮胆,便央求庆华陪伴。庆华兴起,索性背了手风琴,领头开道。一时岑寂的山径琴音波动,树影婆娑,不知有多少山魈木魅在树后探头探脑。如厕而有这么大的排场,事后回味,滑稽之

3、中仍有几分雄壮。旧小说形容江湖豪杰,总是说生得虎背熊腰。猛虎罕见,较难相比;熊腰则较常见。令人惊讶的是,熊腰的庆华做起瑜伽术来,竟然软硬兼施,可塑性很高。他轻易能够头顶大地,脚踏天空,倒竖起蜻蜓来。直竖不久,他又放下双腿,抱臂似的盘在一起,最后又把下半身向前齐腰对折。这瑜伽的绝招,尖端的肢体语言,庆华做得出来,我们一时却看不明白;至于熊,绝对是做不到的。庆华也颇自豪,他告诉我们:“有一年冬天,有个和尚跟我打赌。两人把上身脱光,倒立在风里,引来好多人围观。最后那和尚冻得受不了,只好认输。”熊腰说罢,哈哈大笑。庆华的笑声汹涌而壮阔,常使朋友浮沉在他浑然的真情里。有他在座,举座皆欢。有他在野,山水也

4、都高兴起来。所以每次我带研究所的学生或香港的过客去野餐郊游,总邀他和画家徐君鹤同行。最后,我的朋友全成了他们的朋友。庆华的摄影艺术,雄浑中见细腻,自然中寓匠心,可说是对于造化的崇敬与赞颂。他的作品一本真情,有如其人。造化的神奇、阴晴的殊貌、朝夕的变易、水的灵活、山的端庄,他都各依其形用快门的电光石火一举成擒,不再另动“手脚”,或另加暗房功夫。有些观众惊异于他在台北市立美术馆展出的恒春景色,不明白为什么他们在恒春却没有见过那些风貌。庆华说,那些东西本来就在那里,只是他们没认真看过。庆华说得不错,摄影家的世界就是我们的世界,只是我们没有注意,当“奇迹”发生时,我们若非不在场,就是措手不及。浪漫诗人

5、济慈曾说,诗人是神派来刺探人间的间谍。庆华的镜头所要摄取的既为自然之神奇,我们不妨倒过来说,他是人间派去刺探造物的侦探。当“奇迹”发生时,他总是在场,因为他已经在一旁窥伺很久了,而且总是手到擒来,一按而定江山,因为他早就准备好了,知道焦点何在,四边何在,这世界如何切割。为了追寻或守待奇迹,他可以上山下海,冒雨顶风,或露营,或睡在岩石上而以星空为帐篷,蛇蚁为床伴。他既有野蛮的体魄,又有赤真的性情,这一切,在他当然都举重若轻而乐之不疲。为了捕捉海景,他不但欣然下水,而且也时常落水。为了守候浪花飞泻成瀑而海天为之一愕的高潮,他可以像泡菜一样泡在咸咸的潮阵里。于是,他从高山向导变成了天地的向导,带我们

6、去游他的镜中天地。山精海灵也许要控庆华侵犯了隐私权,我们却过足了窥探瘾。他的摄影都是乘牧神之不备,攫造物于未防,虽然独觑天巧,却有照为证,得以众目共赏。(选自余光中散文选集,有删改)【注】 牧神:古希腊神话中主管山林的半人半兽的神,也是创造力、音乐、诗歌的象征。1下列对原文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A“我”之所以“不禁生起南部人的优越感来”,是因为“我”有缘亲近南部的天地,能再三窥探牧神的隐私。B文章第段画横线的句子写山魈木魅在树后探头探脑,被琴音打动,从侧面表现了王庆华演奏技艺的出色。C王庆华喜欢聚会,作者每次郊游,他都主动参加;他办事细心周到,为人乐观且乐于助人,深得朋友喜爱

7、。D文章最后一段高度评价了王庆华的摄影艺术,正是他的灵心慧眼,才使人们得以欣赏到大自然的神奇之美。E文章通过对王庆华的动作、语言、神态和心理等描写,塑造了一个多才多艺、个性鲜明独特的男子汉形象。2文章第段写王庆华做瑜伽术、与和尚打赌这两件事,分别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4分)答:_3“当奇迹发生时”,王庆华为什么总是能够在场?请结合文本具体分析。(6分)答:_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15分)武夷山:我的读后感梁衡名山也已登过不少,但当我有缘作武夷之游时,却惊奇地发现这次却不劳攀援之苦,只要躺在竹筏上默读两岸的群山就行。只这一点就足够迷人了。我半躺在筏上的竹椅里,微醉似的看两边的景色,听

8、筏下汩汩的水声。耳边是船工喃喃的解说,这石、那峰、天王、玉女,还有河边的“神龟出水”,山坡上的“童子观音”。山水毕竟是无言之物,一般人耐不得这种寂寞,总要附会出一些故事来说。我却静静地读着这幅大水墨。这条曲曲弯弯的溪水美得纯真,是上游五十平方公里的群山中,滴滴雨露轻落在叶上草上,渗入根下土中,然后,沙滤石挤,再溢出涓涓细流,又由无数细流汇成这能漂筏行船的大河。所以这水就轻软得可爱。没有凶险的水涡,没有震山的吼声,只是悄悄地流,静静地淌,逢山转身回秋眸,遇滩蹑足曳翠裙。每当筏子转过一个急弯时,迎面就会扑来一股爽人的绿风,这时我就将身子压得更低些,顺着河谷看出去,追视这幅无尽的流锦,一时如离尘出世

9、,不知何往。在这种人仙参半的境界中,我细品着溪水的清、凉、静、柔,几时享受过这样的温存与妩媚呢?回想与水的相交相识,那南海的狂涛,那天池的冰冷,黄河壶口的“虎啸”,长江三峡的“龙吟”,今天我才找到水之初的原质原貌,原来她“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不胜凉风的娇羞”。在世间一切自然美的形式中,怕只有山才这样的磅礴逶迤,怕只有水才这样的尽情尽性,怕也只有武夷山水才会这样的相间相错,相环相绕,相厮相守地美在一起,美得难解难分,教你难以名状,难以着墨。我才信山水也是如情人,如名曲,可以让人销魂铄骨的。一处美的山水就是一个暂栖身心的港湾,王维有他的辋川山庄,苏东坡有他的大江赤壁,朱自清有他的月下荷塘,夏丏尊有

10、他的白马湖,今天我也找到了自己的武夷九溪。筏过五曲溪时,崖上有“五曲幼溪津”几个大字,那幼字的“力”故意写得不出头。原来这幼溪是一个明代人,名陈省,字幼溪,在朝里做官出不了头,便归隐此地来研究易经。石上还刻有他发牢骚的诗。细看两岸石壁,又有许许多多的古人题刻,我也渐渐在这幅山水画中读出了许多人物。那个曾带义兵归南宋,“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的词人辛弃疾,那个“但悲不见九州同”的诗人陆游,那个理学大师朱熹,都曾长期赋闲于此,并留下笔墨。还有那个一代名将戚继光,石壁上也留着他的铮铮诗句:“一剑横空星斗寒,甫随平北复征蛮。他年觅得封侯印,愿学幽人住此山。”这是些什么样的人啊,他们是从刀光剑影中杀

11、出来的英雄,是从书山墨海中走过来的哲人,他们每个人的胸中都有一座起伏的山,都有一片激荡的海。可是当他们带着人世的激动,风尘仆仆地走来时,面对这高邈恬静的武夷,便立即神宁气平,束手恭立了。人在世上待久了,难免有这样那样的烦恼和这样那样的重负。为解脱这一切,历来的办法有二:一是皈依宗教,向内心去求平衡;二是到自然中去寻找回归。我登泰山时,曾感到山水对人的激励,登峨眉时,曾感到山水给人的欢娱,而今我在武夷的怀抱里,立即感到一种伟大的安详,朴素的平静,如桑拿浴后的轻松,如静坐功后的空灵。这种感觉怕只有印度教徒在恒河里洗澡,佛教徒在五台山朝拜时才会有的。我没有宗教的体验,却真正接受了一次自然对人的洗礼。

12、武夷一小游,退却十年愁。对青山明镜,你会由衷地默念:什么都抛掉,重新生活一回吧。难怪这山上专有一处名“换骨岩”呢。我正庆幸自己在默读中悟出了一点道理,突然眼前一亮,竹筏已漂出九曲溪,水面顿宽,一汪碧绿。回头一望,亭亭玉女峰正在晚照中梳妆,船工还在继续着他那说不完的故事。(选自梁衡散文集觅渡,有删节)4下列对文章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A作者游览武夷山时,用的是乘坐竹筏观赏两岸风光的形式,这样既可省却攀援之苦,又另有一番情趣。B游览时,船工用低柔的声调讲述了“神龟出水”“童子观音”等传说,并详细介绍了“五曲幼溪津”的来历。C武夷山的溪水具有“清、凉、静、柔”的特点,对比南海、天池、黄河、长江的水,它更能体现水的原质原貌。D武夷山有许多古人题刻,这些古人都是些在人世中不得志的名人,他们后来都在高邈恬静的武夷山中隐居下来。E本文虽是一篇游记,但作者并不仅限于记游,而是在风景的描写中穿插了许多联想和感悟,从而增加了文章的内涵。5文中两次提到“船工”的解说,有何作用?请简要概括。(4分)答:_6本文是一篇游记,作者却以“读后感”为标题,这是为什么?请结合文章简要分析。(6分)答:_课时作业(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