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专题复习题 科学探究的能力

上传人:迷**** 文档编号:144615657 上传时间:2020-09-11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87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化学专题复习题 科学探究的能力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中考化学专题复习题 科学探究的能力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中考化学专题复习题 科学探究的能力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中考化学专题复习题 科学探究的能力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中考化学专题复习题 科学探究的能力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考化学专题复习题 科学探究的能力》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化学专题复习题 科学探究的能力(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科学探究的能力一、单选题1. 比较、推理是化学学习常用的方法,以下是根据一些反应事实推导出的影响化学反应的因素,其中推理不合理的是() 序号 化学反应事实 影响化学反应的因素 A 铁丝在空气中很难燃烧,而在氧气中能剧烈燃烧 反应物浓度 B 氯酸钾在常温下稳定,而在加热时能分解产生氧气 反应温度 C 铜片在空气中很难燃烧,铜粉在空气中较易燃烧 反应物种类 D 双氧水在常温下较难分解,而在加入二氧化锰后迅速分解 催化剂 A. AB. BC. CD. D【答案】C【解析】【分析】影响化学反应的因素有:温度,温度越高,反应越快;反应物的接触面积,物质间的接触面积越充分,反应速度越快;反应物颗粒的大小,

2、颗粒越小,反应速度越快;通常反应物的浓度越大,反应速度越快;加入催化剂可以改变其反应速率等;据此结合事实进行分析解答。本题难度不是很大,了解影响化学反应的因素即可正确解答本题,可从温度、反应物的接触面积,反应物颗粒的大小、反应物的浓度及催化剂等方面进行分析考虑。【解答】解:铁丝在空气中很难燃烧,而在氧气中能剧烈燃烧,是因为氧气的浓度不同,说明增大反应物的浓度影响化学反应的发生,故选项推理合理;B.氯酸钾在常温下稳定,而在加热时能分解产生氧气,说明反应的温度影响化学反应的发生,故选项推理合理;C.铜片在空气中很难燃烧,铜粉在空气中较易燃烧,说明物质间的接触面积大小影响化学反应的进行;铜片和铜粉是

3、同一种物质,故选项推理不合理;D.双氧水在常温下较难分解,而在加入二氧化锰后迅速分解,说明了使用催化剂,可以改变化学反应的速率,故选项推理合理。故选C。2. 现有铁、稀盐酸、氧化铁、氯化铜溶液、氢氧化钠溶液、氯化钾溶液六种物质,在常温下两两混合,能发生的化学反应共有A. 4个B. 5个C. 6个D. 7个【答案】B【解析】解:由于铁是活泼金属,因此可以和稀盐酸、氯化铜反应;复分解反应的条件:有沉淀、气体或水生成,由于稀盐酸和氧化铁、氢氧化钠都能生成水,氯化铜能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因此能发生的反应共有5个,故选B弄清物质间的反应规律,明白置换反应和复分解反应的条件主要考查了物质间的反

4、应,对置换反应和复分解反应的条件的应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应用知识的能力3. 下列关于氧气和二氧化碳两种气体的说法正确的是 氧气在空气中的体积分数约为 二氧化碳没有毒性,但不能供给呼吸 氧气能支持燃烧,是一种可燃性气体二氧化碳能参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是最好的气体肥料 在实验室中两种气体可以用相同的装置制取A. B. C. D. 【答案】A【解析】解:氧气在空气中的体积分数约为,故说法错误; 二氧化碳没有毒性,但不能供给呼吸,故说法正确; 氧气虽能支持燃烧,但不具有可燃性,故说法错误; 二氧化碳能参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是最好的气体肥料,故说法正确; 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属

5、于固液在常温下制取气体,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也属于固液在常温下制取气体,因此两者的发生装置可以相同;两者的密度都比空气大,都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所以在实验室中两种气体可以用相同的装置制取,故说法正确故选A4. 化学知识整理归纳,得出一般的规律,是学好化学的可取方法之一以下归纳中不正确的是A. 在化学反应中原子可以再分B. 最外层电子数为8的粒子不一定是稀有气体原子C. 核内质子数相同的原子属于同一种元素D. 分子、原子和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答案】A【解析】解:A、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在化学反应中不可再分,故A说法错误; B、最外层电子数为8的粒子不一定是稀有气体原子,

6、可能是阳离子或阴离子,故B说法正确; C、元素是指具有相同的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核内质子数相同的原子属于同一种元素,故C说法正确; D、构成物质的微粒有三种:分子、原子和离子,故D归纳正确故选:A5. 某合作学习小组讨论辨析以下说法:某物质可以导电,该物质不一定是金属单质;将氯化铵与草木灰混合施用来提高肥效;某物质和酸反应能生成气体,该物质一定是金属;某物质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该物质一定是碱性溶液发现天然气泄漏,点火检查泄漏处;回收利用废旧金属不仅可以节约资源,而且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其中正确的是A. B. C. D. 【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根据导电物质的种类分析; 铵盐遇碱能

7、放出氨气; 根据能与酸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的种类分析; 根据无色酚酞试液在酸碱性的溶液中的变色分析; 根据可燃性的气体与空气的混合气体点燃时已发生爆炸分析; 根据金属资源的保护分析解:能导电的物质有金属,酸碱盐的溶液等故正确; 铵盐遇碱能放出氨气,降低肥效故错误; 某些金属、碳酸盐与酸反应能放出气体故错误; 某物质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该物质一定是碱性溶液故正确; 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与空气的混合气体点燃时易发生爆炸故错误; 回收利用废旧金属不仅可以节约资源,而且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故正确由以上分析可知: A、正确的是故A正确; B、不正确故B错误; C、不正确故C错误; D、不正确故D错

8、误故选 A6.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实验的操作步骤 B.元素与人体健康点燃气体-先验纯,后点燃粗盐提纯-溶解、过滤、蒸发配制溶液-计算、称量、量取、溶解人体缺钙-会骨质疏松人体缺铁-易患贫血症人体缺锌-引起食欲不振,发育不良C.化学与环境保护D.生活中的化学知识减少水污染-合理使用农药、化肥减少白色污染-使用可降解的塑料减少煤燃烧污染-使用脱硫煤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海产品保鲜-甲醛水溶液浸泡煤炉取暖-放一壶水防CO中毒A. AB. BC. CD. D【答案】D【解析】解:A、为防止爆炸,点燃可燃性气体之前一定要先验纯,后点燃;粗盐提纯的步骤:溶解、过滤、蒸发;溶液的配制步骤:计算、称

9、量、量取、溶解,故A正确B、钙主要存在于骨胳和牙齿中,人体缺钙,幼儿青少年会患佝偻病,老年人会患骨质疏松;缺锌会引起食欲不振、生长迟缓、发育不良;铁是血红蛋白的主要组成成分,缺乏会患贫血,故B正确; C、防止污染的方法:合理使用农药、化肥来减少水污染;使用可降解的塑料来减少白色污染;使用脱硫煤来减少煤燃烧污染,故C正确; D、取暖易中毒主要是指一氧化碳中毒,由于一氧化碳难溶于水,煤炉上放一壶水是不能防止中毒的;甲醛水溶液有毒,不能用来浸泡食品,故D错误故选DA、从各实验的具体操作步骤进行分析; B、根据人体内钙、锌、铁等化学元素的生理作用和缺乏症状分析; C、利用化学知识和环境保护知识之间的联

10、系,根据防止污染的方法来分析; D、利用所学的化学原理结合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根据所识记的化学常识来分析本题考查很多化学与生产、生活、环境密切相关的事实和解决措施,联系生产、生活实际的化学知识的考查是中考的一个方向7. 化学实验应遵循操作的顺序,以保证实验顺利完成下列对氢气的有关实验中先后顺序叙述错误的是A. 实验室制取氢气时,应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再进行实验B. 进行氢气的可燃性实验时,应先验纯,再点燃C. 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开始时,应先通一会儿氢气,再给氧化铜加热D. 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结束时,应先停止通氢气,再停止加热【答案】D【解析】解:A、实验制取气体是首先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以保证装置

11、的完好,所以A正确B、由于氢气和氧气混合可组成爆鸣气,混合点燃会发生爆炸,所以点燃可燃性气体都要验纯,所以B正确C、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由于反应需要加热,而装置中有空气,若不出去,将会发生爆炸,出现事故,所以实验开始时要先通入一会儿氢气,以排除装置中的空气,所以C正确D、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结束时,若先停止通氢气,受热的铜将再次被氧化,导致实验失败,所以要继续通氢气,直到铜被冷却,所以D不正确故选D8. 对下列实验指定容器中的水,其解释没有体现水的主要作用的是 ABCD实验装置硫在氧气中燃烧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探究燃烧的条件解释集气瓶中的水:吸收放出的热量量筒中的水:通过水体积的

12、变化得出体积集气瓶中的水:冷却溅落融熔物,防止集气瓶炸裂烧杯中的水:加热铜片;隔绝空气A. AB. BC. CD. D【答案】A【解析】解:A、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硫气体有毒,扩散到空气中会污染空气,水能够吸收二氧化硫生成亚硫酸,从而防止了二氧化硫向外扩散水的主要作用是吸收二氧化硫故A符合题意; B、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时,通过量筒中水的体积变化可知氧气的体积水的主要作用是间接测定氧气的体积故B不符合题意; C、铁在氧气中燃烧时,水的用途是冷却溅落的四氧化三铁,防止炸裂集气瓶故C不符合题意; D、使水中白磷隔绝氧气;为铜片上的物质提供温度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的二氧

13、化硫气体有毒,扩散到空气中会污染空气,水能够吸收二氧化硫生成亚硫酸,从而防止了二氧化硫向外扩散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时,通过量筒中水的体积变化可知氧气的体积铁在氧气中燃烧时,水的用途是冷却溅落的四氧化三铁,防止炸裂集气瓶探究燃烧的条件:可燃物,温度达到着火点,与空气或氧气接触解答本题要充分理解水在反应中的作用,只有这样才能对相关方面的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9. 利用如图所示装置,能完成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是 A. 用制取氧气B. 用制取二氧化碳C. 用制取氧气D. 用制取二氧化碳【答案】C【解析】解:装置均可以用于实验室制取氧气;装置均可以用于实验室收集氧气 实验室中只能利用装置制取二氧化碳;只能用

14、装置收集二氧化碳答案为:C10. 如图是用来表示物质间发生化学变化的模型示意图,图中“”、“”分别表示两种不同元素的原子能用该示意图表示的反应是 A. B. C. D. 【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化学变化的模型示意图表示:2个不同种原子构成的化合物分子与1个同种原子构成的单质分子发生反应,反应生成2个由不同种原子构成的化合物分子;因此该反应为两种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化合反应; 解:根据该反应中反应物的组成特点及反应的基本类型,可判断所给四个反应中与图示反应相符的一个反应由变化的模型示意图,该反应为两种物质一种化合物与一种单质发生反应生成一种化合物的化合反应;而B反应为一种物质生成两种物质的分解

15、反应,故反应B与图示反应不符;反应A、D均为单质与单质间发生的化合反应,与图示反应不符;只有反应C的反应物为化合物与单质发生的化合反应与图示反应相符; 故选 C二、双选题11.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色烟雾B. 浓盐酸敞口久置质量减小,浓硫酸敞口久置质量增大,但其溶质的质量分数都减小C.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最小粒子D. 用紫色石蕊溶液鉴别二氧化碳气体和一氧化碳气体【答案】BD【解析】解:A、白雾是液体的小液滴,白烟是固体的小颗粒,磷在空气中燃烧生成固体五氧化二磷,故A错误; B、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挥发出氯化氢气体,溶质减少;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溶剂增多,所以二者溶质的质量分数都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