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224课时训练 新人教版

上传人:1506****555 文档编号:144615627 上传时间:2020-09-1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21.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224课时训练 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224课时训练 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224课时训练 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224课时训练 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224课时训练 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224课时训练 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224课时训练 新人教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4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2-2-4课时训练 新人教版1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题目。楚江怀古唐马戴【注】唐宣宗大中初年,诗人因直言由山西太原幕府掌书记,贬为龙阳(今湖南汉寿)县尉,写下了楚江怀古三首,这是其中的第一首。云中君:云神。“云中君”为楚辞九歌篇名,此处指代诗人屈原。(1)“广泽生明月,苍山夹乱流”是晚唐诗中的名句,请简要分析它的表现手法。答:_(2)全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作简要分析。答:_答案:(1)第三联用动静结合手法,描绘洞庭湖阔大,明月初升,青山苍茫,滔滔江流喧闹不休,构成了一幅壮阔的楚江月夜山水图。第三联寓情于景,表达自己直言被黜内心不平。(2)抒发了作者被贬后内心孤

2、独,寂寞、悲怨的悲伤愁苦之情。2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对雪杜甫【注】原指晋人殷浩忧愁无聊,用手在空中划字。(1)此诗为春望同一时期的作品,从全诗看,说说本诗的主旨。答:_(2)读第二、三两联,作者分别采用怎样的艺术手法表达内心的感情的?答:_答案:(1)这首诗表现了作者对国家和亲人命运的深切关怀(深沉的忧思)(忧国忧民)而又无能为力的苦闷心情。(2)第二联通过对天气、景物的描写借景抒情(融情于景)表现了时局的混乱和危机,表达了自己对国家前途的忧虑。第三联采用借代的修辞手法(“樽无绿”中“绿”指酒)和以虚写实的方法,无中生有,以幻作真(“炉存火似红”),写出生活的艰辛和作者内心的苦闷。

3、3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浣溪沙欧阳修(1)上片描绘的色调和谐、情趣盎然的湖上游春图,经“逐”、“拍”等字的点化,顿使形象呼之欲出。请分析“逐”、“拍”两字的艺术效果。答:_(2)有人说词的下片有“及时行乐的消极情调”,你同意吗?请简要分析。答:_答案:(1)“逐”刻画了堤上游人对水上画船的热衷之情。“拍”刻画了春水活泼泼的生命。(2)词的下片虽有及时行乐之意,但词人一生怀忧时之情与愤时之意,实在是借酒浇愁,在沉醉中吐胸中郁闷,而获得精神的片刻快慰。4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题目。游终南山唐孟郊(1)请简要赏析开头两句中“塞”和“生”两字的妙处。答:_ _(2)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

4、?请简要分析。答:_ _答案:(1)“塞”,充塞,用夸张的手法写出了终南山充满天地之间的磅礴气势。“生”,升起,生动形象地描绘了日月从终南山的山巅冉冉升起的景象。(2)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对终南山美景的喜爱和对世俗的厌倦之情。终南山环境优美,清幽宜人,让诗人流连陶醉。置身山中,使人正心平,产生远离尘世、超然物外之感。5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题目。江神子赋梅寄余叔良辛弃疾暗香横路雪垂垂。晚风吹。晓风吹。花意争春,先出岁寒枝。毕竟一年春事了,缘太早,却成迟。未应全是雪霜姿。欲开时。未开时。粉面朱唇,一半点胭脂。醉里谤花花莫恨,浑冷澹,有谁知。【注】本词是作者在江西带湖赋闲时所作。余叔良,辛弃疾的友人。冷

5、澹:清冷淡泊。(1)作者笔下的梅花有什么样的特点?答:_(2)从“醉里谤花花莫恨,浑冷澹,有谁知”中,你读出了作者怎样的处世态度?答:_答案:(1)傲雪凌霜,岁末争春,欲开未开,白里透红。(2)(示例一)作者认为,为人处世不应过于清高淡泊,否则就不能得到别人的赏识。(示例二)作者认为,为人处世应该保持高洁,即使不被别人赏识,也要坚守不变。6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题目。幽州夜饮张说【注】据新唐书张说传,张说因与姚元崇不和,罢为相州刺史,后又任幽州都督。(1)“凉风吹夜雨,萧瑟动寒林”这两句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答:_(2)简要分析诗歌颔联中运用的表达技巧。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答:_答案:(1)这

6、两句通过对“凉风”“夜雨”“寒林”的描写,突出了边地之夜萧瑟、荒寒的特点。(2)用典(化用)。化用了屈原离骚中的“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诗句,表达了诗人因年老及仕途坎坷所生的愤懑之情。7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题目。游赏心亭王 硅【注】赏心亭:建康(今南京)名胜,北宋丁谓所建。在“下水门之城上,下监秦淮,尽观览之胜”。玉树:即玉树后庭花,南朝陈后主所作,公认的亡国之音。(1)“城压沧波到海门”中的“压”字非常有表现力,请赏析。答:_(2)从全诗看,作者为什么“怅然”?联系全诗作简要分析。答:_答案:(1)“压”字形象地写出了城之高、城之固,突出了城的险峻。也写出了水势的波涛汹涌。写城之险

7、,水之汹,为下文的感怀作了适当的铺垫和过渡。(2)前四句是写作者登高远眺,感慨江山依旧,物是人非。后四句感慨史事,听到玉树歌,人们不禁想起陈朝覆灭的历史悲剧,是说如今的王者不能吸取前朝教训,使作者忧虑而“怅然”。8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题目。凤栖梧王庭筠衰柳疏疏苔满地。十二阑干,故国三千里。南去北来人老矣。短亭依旧残阳里。紫蟹黄柑真解事。似倩西风,劝我归欤未。王粲登临寥落际。雁飞不断天连水。【注】王庭筠,金代书画名家,善诗文。官至翰林修撰,金章宗承安元年因赵秉文上书事被削职,降为郑州防御判官。语出唐代张祜宫词:“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抒发宫女离家别亲,禁锢深宫的痛苦之情。(1)作者在词中抒发了怎样的情感?结合全词,说说产生这种情感的原因有哪些。答:_(2)“景无情不发,情无景不生”,请结合具体内容,简要分析本词景与情是如何结合的。答:_答案:(1)羁旅愁思,思归之意。原因:悲秋思乡,颠沛一生,不被重用。(2)本词寓情于景,以景衬情,情景相生。上片中所写的“柳、亭、阳”无不融入词人的主观情感,说成“衰柳、短亭、残阳”,用景烘托出羁旅愁思;下片写蟹紫柑黄,西风劝人,秋水雁飞,移情于物,把思归之情表达得更加深沉、绵长,使情与景达到浑然一体的境界9.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题目。旅次洋州寓居郝氏林亭方干(1)颔联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象?结合全诗说说蕴含了什么样的感慨? 答: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