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重点难点汇总

上传人:花**** 文档编号:144614781 上传时间:2020-09-11 格式:DOC 页数:73 大小:24.2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物理重点难点汇总_第1页
第1页 / 共73页
亲,该文档总共7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中物理重点难点汇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物理重点难点汇总(7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一:描述物体运动的几个基本本概念专题一:描述物体运动的几个基本本概念 一、知识梳理 1机械运动: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的改变叫做机械运动,简称 运动,它包括平动、转动和振动等形式。 2参考系:被假定为不动的物体系。 对同一物体的运动,若所选的参考系不同,对其运动的描述就会不同,通常以 地球为参考系研究物体的运动。 3质点: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点。它是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时,为使问题 简化,而引入的理想模型。仅凭物体的大小不能视为质点的依据,如:公转的 地球可视为质点,而比赛中旋转的乒乓球则不能视为质点。 物体可视为质点主要是以下三种情形: (1)物体平动时; (2)物体的位移远远大于

2、物体本身的限度时; (3)只研究物体的平动,而不考虑其转动效果时。 4时刻和时间 (1)时刻指的是某一瞬时,是时间轴上的一点,对应于位置、瞬时速度、动量、 动能等状态量,通常说的2 秒末,速度达 2m/s 时都是指时刻。 (2)时间是两时刻的间隔,是时间轴上的一段。对应位移、路程、冲量、功等 过程量通常说的几秒内第几秒内均是指时间。 5位移和路程 (1) 位移表示质点在空间的位置的变化,是矢量。位移用有向线段表示,位移 的大小等于有向线段的长度,位移的方向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当物体作直线 运动时,可用带有正负号的数值表示位移,取正值时表示其方向与规定正方向 一致,反之则相反。 (2) 路程是质

3、点在空间运动轨迹的长度,是标量。在确定的两位置间,物体的 路程不是唯一的,它与质点的具体运动过程有关。 (3) 位移与路程是在一定时间内发生的,是过程量,二者都与参考系的选取有 关。一般情况下,位移的大小并不等于路程,只有当质点做单方向直线运动时, 二者才相等。 6速度 (1)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方向和快慢的物理量。 (2)瞬时速度:运动物体经过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其大小叫速率。 (3)平均速度:物体在某段时间的位移与所用时间的比值,是粗略描述运动快 慢的。 平均速度是矢量,方向与位移方向相同。 平均速度的大小与物体不同的运动阶段有关。 v= 是平均速度的定义式,适用于所有的运动, (4

4、).平均速率:物体在某段时间的路程与所用时间的比值,是粗略描述运动 快慢的。 平均速率是标量。 v= 是平均速率的定义式,适用于所有的运动。 平均速度和平均速率往往是不等的,只有物体做无往复的直线运动时二 者才相等。 二、 例题评析 1. 物体沿直线向同一方向运动,通过两个连续相等的位移的平均速度分别 V1=10m/s 和 V2=15m/s,则物体在这整个运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设每段位移为 s,由平均速度的定义有 解析:过程的平均速度与它在这个过程中各阶段的平均速度没有直接的关系, 因此要根据平均速度的定义计算,不能用公式 =(v0+vt)/2,因它仅适用于匀变 速直线运动。 V1*T

5、1=S, V2*T2=S ,V=2S/T1+T2 解得 V=15m/s. 2. 一质点沿直线 ox 方向作加速运动,它离开 o 点的距离 x 随时间变化的关系 为 x=5+2t3(m),它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为 v=6t2(m/s),求该质点在 t=0 到 t=2s 间的平均速度大小和 t=2s 到 t=3s 间的平均速度的大小。 解析:当 t=0 时,对应 x0=5m,当 t=2s 时,对应 x2=21m,当 t=3s 时,对应 x3=59m,则:t=0 到 t=2s 间的平均速度大小为 =8m/s t=2s 到 t=3s 间的平均速度大小为 =38m/s 3. 一架飞机水平匀速地在某同学

6、头顶飞过,当他听到飞机的发动机声音从头顶 正上方传来时,发现飞机在他前上方与地面成 600 角的方向上,据此可估算出 此飞机的速度约为声速的多少倍? 解析:设飞机在头顶上方时距人 h,则人听到声音时飞机走的距离为: h/3 对声音:h=V声* t 对飞机: h/3=v飞*t 解得v飞= V声/30.58 V声 三、 能力训练 1.下列关于速度和速率的说法正确的是 速率是速度的大小 平均速率是平均速度的大小 对运动物体,某段时间的平均速度不可能为零 对运动物体,某段时间的平均速率不可能为零 A.B.C.D. 2.试判断下列几个速度中哪个是平均速度 A.子弹出枪口的速度 800 m/s B.小球第

7、 3 s 末的速度 6 m/s C.汽车从甲站行驶到乙站的速度 40 km/h D.汽车通过站牌时的速度 72 km/h 3.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的过程中,前一半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是 30 km/h, 后一半时间的平均速度是 60 km/h.则在全程内这辆汽车的平均速度是 A.35 km/hB.40 km/h C.45 km/hD.50 km/h 4.一个学生在百米赛跑中,测得他在 7 s 末的速度为 9 m/s,10 s 末到达终点 的速度为 10.2 m/s,则他在全程内的平均速度是 A.9 m/sB.9.6 m/s C.10 m/sD.10.2 m/s 5.物体通过两个连续相等位移的平均

8、速度分别为 v1=10 m/s,v2=15 m/s,则物 体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是. A.13.75 m/sB.12.5 m/s C.12 m/sD.11.75 m/s 6.两列火车相向而行,第一列的速度大小为 36kmh,第二列为 54kmh。第一 列火车上的乘客测出第二列火车从他旁边通过所用的时间为 5s。以下结论正确 的是 A.两列火车的长度之和为 125m B.第二列火车的长度是 125m C.第二列火车的长度是 75m D.由于第一列火车的长也未知,故无法求出第二列火车的长 7在百米比赛中,计时裁判员应在看到发令员放枪的白烟,立即启动秒表计 时开始。若计时裁判员是听到枪响才启动

9、秒表,则他因此而晚计时多少?(设 声波速度 340m/s,且远小于光速) 8如图所示,左图是在高速公路上用超声波测速仪测量车速的示意图,测速仪 发出并接收超声波脉冲信号,根据发出和接收到的信号间的时间差,测出被测 物体的速度,右图中 p1 、p2 是测速仪发出的超声波信号,n1、n2 分别是 p1、p2 由汽车反射回来的信号设测速仪匀速扫描,p1、p2 之间的时间间隔为 t1.0s,超声波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是 v340m/s,若汽车是匀速行驶的, 则根据右图可知,汽车在接收到 p1、p2 两个信号之间的时间内前进的距离是 m,汽车的速度是m/s。 9一支 300m 长的队伍,以 1m/s 的速

10、度行军,通讯员从队尾以 3m/s 的速度赶 到队首,并立即以原速率返回队尾,求通讯员的位移和路程各是多少? 10火车从甲站到乙站正常行驶速度是 60km/h,有一次火车从甲站开出,由于 迟开了 5 分钟,司机把速度提高到 72km/h,才刚好正点到达乙站。求: (1)甲、乙两站间的距离 (2)火车从甲站到乙站正常行驶的时间 专题二专题二. .加速度加速度 一、知识梳理 1加速度是描述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 2速度的变化量与所需时间的比值叫加速度。 3公式:a=,单位:m/s2 是速度的变化率。 t vvt 0 4加速度是矢量,其方向与的方向相同。 v 5注意 v,的区别和联系。大,而不一定大,

11、反之亦然。 t v v , v t v 6.常用的匀变速运动的公式有:vt=v0+at s=v0t+at2/2 vt2=v02+2as S=(v0+vt)t/2 2/ 0 2 t t v vv v 2 aTs (1)说明:上述各式有 V0,Vt,a,s,t 五个量,其中每式均含四个量,即缺 少一个量,在应用中可根据已知量和待求量选择合适的公式求解。式中 T 表 示连续相等时间的时间间隔。 (2)上述各量中除 t 外其余均矢量,在运用时一般选择取 v0的方向为正方向, 若该量与 v0的方向相同则取为正值,反之为负。对已知量代入公式时要带上正 负号,对未知量一般假设为正,若结果是正值,则表示与 v

12、0方向相同,反之则 表示与 V0方向相反。 另外,在规定 v0方向为正的前提下,若 a 为正值,表示物体作加速运动,若 a 为负值,则表示物体作减速运动;若 v 为正值,表示物体沿正方向运动,若 v 为负值,表示物体沿反向运动;若 s 为正值,表示物体位于出发点的前方, 若 S 为负值,表示物体位于出发点之后。 (3)注意:以上各式仅适用于匀变速直线运动,包括有往返的情况,对匀变速 曲线运动和变加速运动均不成立。 7.自由落体运动 (1)定义:物体从静止开始下落,并只受重力作用的运动。 (2)规律:初速为 0 的匀加速运动,位移公式:,速度公式:v=gt 2 2 1 gth (3)两个重要比值

13、:相等时间内的位移比 1:3:5-,相等位移上的时间 比 ( :1).23( : ) 12 二、 例题评析 1.一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某时刻速度大小为 v1=4m/s,1S 后速度大小为 v2=10m/s,在这 1S 内该物体的加速度的大小为多少? 解析:根据加速度的定义, 题中 v0=4m/s,t=1s t vv a t0 当 v2与 v1同向时,得=6m/s2 当 v2与 v1反向时,得=- 1 410 1 a 1 410 2 a 14m/s2 2.某著名品牌的新款跑车拥有极好的驾驶性能,其最高时速可达 330km/h,0100km/h 的加速时间只需要 3.6s,0200km/h 的加

14、速时间仅需 9.9s,试计算该跑车在 0100km/h 的加速过程和 0200km/h 的加速过程的平 均加速度。 解析:根据 t vv a t0 且 smhkmvt/78.27/100 1 smhkmvt/56.55/200 2 故跑车在 0100km/h 的加速过程 22 1 101 1 /72 . 7 / 6 . 3 078.27 smsm t vv a t 故跑车在 0200km/h 的加速过程 22 2 202 2 /61 . 5 / 9 . 9 056.55 smsm t vv a t 3. 跳伞运动员作低空跳伞表演,当飞机离地面 224 m 时,运动员离开飞机在竖 直方向做自由落

15、体运动.运动一段时间后,立即打开降落伞,展伞后运动员以 12.5 m/s2 的平均加速度匀减速下降.为了运动员的安全,要求运动员落地速度 最大不得超过 5 m/s.取 g=10 m/s2.求: (1)运动员展伞时,离地面的高度至少为多少?着地时相当于从多高处自由落 下? (2)运动员在空中的最短时间为多少? 解析:运动员跳伞表演的过程可分为两个阶段,即降落伞打开前和打开后.由于 降落伞的作用,在满足最小高度且安全着地的条件下,可认为 vm=5 m/s 的着地 速度方向是竖直向下的,因此求解过程中只考虑其竖直方向的运动情况即可.在 竖直方向上的运动情况如图所示. (1)由公式 vT2v022as

16、 可得 第一阶段:v22gh1 第二阶段:v2vm22ah2 又 h1h2H 解式可得展伞时离地面的高度至少为 h299 m. 设以 5 m/s 的速度着地相当于从高处自由下落.则= m1.25 m. h h g v 2 2 102 52 (2)由公式 s=v0tat2 可得: 2 1 第一阶段:h1gt12 2 1 第二阶段:h2vt2at22 2 1 又 t=t1t2 解式可得运动员在空中的最短时间为 t=8.6 s. 4. 以速度为 10 m/s 匀速运动的汽车在第 2 s 末关闭发动机,以后为匀减速运 动,第 3 s 内平均速度是 9 m/s,则汽车加速度是_ m/s2,汽车在 10 s 内的位移是_ m. 解析:第 3 s 初的速度 v010 m/s,第 3.5 s 末的瞬时速度 vt=9 m/s 所以汽车的加速度: a= m/s22 m/s2 t vvt 0 5 . 0 10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