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 6 鸿门宴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1

上传人:迷**** 文档编号:144614523 上传时间:2020-09-1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6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 6 鸿门宴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1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 6 鸿门宴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1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 6 鸿门宴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1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 6 鸿门宴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1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 6 鸿门宴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1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 6 鸿门宴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 6 鸿门宴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6鸿门宴气吞山河破秦乱,勇抵万夫力拔山。破釜沉舟诛秦王,火烧阿房为红颜。顶天男儿重情义,鸿门一宴放虎还。中原之战势难回,乌江河畔舞剑叹。欲以神力挽狂澜,一代霸王难胜天。饮剑乌江别爱姬,天下之势已归汉。成败自有后人评,宁死不屈志不凡。生亦人杰死亦雄,霸王英名万世传!提及项羽,脑中便出现,千年前的古沙场上旌旌战旗猎猎作响,霸王英姿飒爽、金戈铁马的样子;便想到,霸王豪气万丈中的侠骨柔情;便看到,鸿门宴的磊落与遗憾,也看到了乌江之畔那最心痛的一幕。他,楚霸王项羽,给中国的历史留下了气势磅礴的篇章!美字体竖子不足与谋!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赏美文这样一个项羽你年轻,没有一丝颓废;你年轻,凭勇气逐鹿中原;

2、你年轻,已种下了称霸天下的雄心。你项羽,西楚霸王的本色。营救赵歇时,你果断取代了无能的上将。率区区五万之兵,留三日之口粮,破釜沉舟,以一往无前之气势,在巨鹿大败秦军二十万,创造了中国古代战争史上一个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与章邯一战,秦军兵分九路向你扑来,你一马当先,全军上下无不奋勇以一当十向前,辗转三回,与秦军激战九次,均获全胜。当时各路诸侯救兵,本不敢和秦军交战,见项羽军队如此勇猛,个个心服。项羽召见时,各诸侯将领“无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视”,一致表示:听从上将军指挥。 项羽,世人对你褒贬不一。自矜攻伐,妇人之仁,胸无城府,沽名钓誉好像每一个弱点都是不可饶恕的致命错误。 “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3、刘邦的确是先入函谷关,可是流血牺牲,大败秦军主力的可是项羽啊!巨鹿之战中项羽消灭了秦军的主力部队,刘邦得以从河南南部、陕西西南顺利地攻占秦都咸阳。无论功劳还是苦劳,项羽“王之”都是当之无愧的。与其说他自矜攻伐,倒不如说这是他自信的表现。 在鸿门宴上不杀刘邦正是项羽“君人之度”的表现。无论在人格上,还是道德伦理上,都表现出了项羽的宽容、豁达之心啊!如果说作为一个君王心地仁慈是个缺点,那也是因为项羽生活在那个多事的年代。假使他生活在现在,情况很可能是另一番模样。作为一个国君,谋略当然应该有,但比起刘邦的老奸巨猾,为了利益可以不择手段,我个人倒认为项羽比他高尚得多,俗话说“君子坦荡荡”,项羽是真正的

4、君子! 自起兵到乌江自刎,亲自领兵打了七十多仗,“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遂霸有天下”。项羽是凭实力号令天下。项羽最后虽然败了,但他败得光明磊落,他为后人留下的是在战场上搏击的英雄背影和永远不可抹去的记忆。 面对乌江亭长忠实的劝告,“项王笑曰: 天之亡我,我何渡为!”好一个“笑”字。兵陷重围,身边剩二十八骑,犹奋起演绎绝世神功, “溃围,斩将,刈旗”,只为了向手下兄弟证明“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有生路不逃,偏要赴死,理由是“无颜见江东父老”;不忍让骑了五年、一日千里、所当无敌的坐骑同死,送走马匹,徒步独杀汉军数百人,最后将一颗大好头颅送给了故人吕马童。项羽死了,他是站着死的,站着!

5、霸王别姬,侠骨柔情,乌江畔,洒下英雄泪,长剑在握,最后的一剑,换来的是一片血朦胧。“成王败寇”在你面前已显得苍白无力,项羽,你生为人杰,死为鬼雄。胜为英雄,败为枭雄。西楚霸王,你是中国第一个也是最后一个失败的英雄!(有删改)【课内挖掘】 “力拔山兮气盖世”的项羽败在了兵微将寡的刘邦手下。鸿门宴上项羽不听亚父之言,不从亚父之计,刚愎自用,意气用事,放虎归山,导致楚国的大好局势葬送;而刘邦却能听从张良的计策,顺从项伯的安排,甚至还采纳樊哙的建议,依靠众人的力量成功脱身,这是他走向成功的第一步。适用话题知人善任;得人者得天下;慧眼识英才;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团队的力量;智慧与力量的较量等。【课外运用

6、】示例一:项羽恃才傲物,以己为纲,心里根本就容不下别人。范增是项羽手下一位不可多得的谋士,远超于刘邦手下的张良和萧何。他对项羽可谓忠心耿耿,时时处处都在为之出谋划策。鸿门宴是除掉刘邦的绝好机会,宴会上,“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但项羽沽名钓誉,妄自尊大,不仅“默然不应”,而且竟然纵虎归山。十足的妇人做派!范增一直没有得到重用,后来竟至于被怀疑。可以说,在项羽这里,纵你学富五车,才高八斗,用兵如神,也只能自己翻来覆去地咀嚼。满口的苦涩,只能任其在唇齿之间游弋,再激动的心也只能让它静止于冷漠。过分地相信自己和不能听取别人的意见,使项羽走到了穷途末路。三千里江山,顷刻间拱手让与他人,岂

7、不令人哀哉、痛哉?他本人也只能仰天长叹:“虞兮虞兮奈若何?”那悬在眼角的泪,晶莹剔透。示例二:王立群教授在百家讲坛这一栏目评论鸿门宴中刘邦的时候,曾做了一个非常形象的比喻:建功立业,夺得江山如同是做一道汤,要想做好一道汤,水重要,但调料固不可少,于是刘邦身边便有了文武双全的韩信、足智多谋的张良、忠心不二的樊哙等一群文武百官,但这文武百官只是调料,如何放置这些调料,如何使它们的作用恰到好处,那就要看水刘邦的功夫了。由于水容得下各种调料,那么一道好汤很自然地就做成了刘邦夺得了江山。相反,由于不能容纳其他“调料”,最终决定了项羽的失败,决定了项羽的“无颜见江东父老”,也决定了项羽的乌江自刎。水能纳“

8、百川”方能成“大海”,水能纳“百味”方能成“靓汤”。王立群教授亦认为水是大度的,它能容纳“百味”。示例三:刘邦之所以能成就千秋大业,那是因为他拥有一个优秀的团队。在激烈险恶的斗争中,好的团队凝聚的力量无可抵挡。张良的智慧、樊哙的勇猛、刘邦的缜密(以退为进),组成了一股力挽狂澜绝处逢生的力量。然而,项羽的团队缺乏沟通,人心涣散,项伯夜会刘邦,项羽优柔寡断,范增怒言相斥,四面楚歌的结局已初露端倪。团队的力量可以决定个人命运,甚至可以决定历史的走向。一、基础巩固1下列各项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距关,毋内诸侯B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C度我至军中,公乃入D张良出,要项伯解析:A项“距”通“拒”,“

9、内”通“纳”;B项“蚤”通“早”;C项无通假字;D项“要”通“邀”。答案:C2下列对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旦日飨士卒飨:犒劳B此亡秦之续耳 续:继续C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 幸:幸而D拔剑撞而破之 破:使破,使动用法,可译为“击碎”解析:B项“续”是“继承者”的意思。答案:B3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活用现象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籍吏民B沛公军霸上C范增数目项王 D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解析:A、B、C三项都是名词活用为动词,D项是名词的使动用法。答案:D4下列各组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A.B.C.D.解析:本题考查文言虚词。C.均为副词,趁机。A.连词,于是,就/副

10、词,才。B.代词,它们,指白璧和玉斗/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D.介词,替/句末语气词,呢。答案:C5下列各项中不含古今异义词的一项是()A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B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C今沛公先破秦入咸阳,毫毛不敢有所近D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解析:本题考查古今异义。A.河北,河南:古义为“黄河以北,黄河以南”,今义是指我国的两个省。B.细说:在文章中的意思是“小人的谗言”,今义为“详细地说”。D.非常:古义为“意外的变故”,今义是“异乎寻常;十分,很”。答案:C6与“因击沛公于坐”句式不相同的一项是()A具告以事B长于臣C得复见将军于此 D大王来何操解析:例句与A、B、C三项都是状

11、语后置句,D项是宾语前置句。答案:D7在横线上补写出空缺的句子。(1)如今_,我为鱼肉。(2)所以遣将守关者,_。(3)今者项庄拔剑舞,_。(4)_,大礼不辞小让。答案:(1)人方为刀俎(2)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3)其意常在沛公也(4)大行不顾细谨二、迁移发散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1题。楚汉久相持未决,丁壮苦军旅,老弱疲转饷。汉王项羽相与临广武涧而语。项羽欲与汉王独身挑战。汉王数项羽十罪。项羽大怒,伏弩射中汉王。汉王伤胸,乃扪足曰:“虏中吾指!”汉王病创卧,张良强请汉王起行劳军,以安士卒,毋令楚乘胜于汉。汉王出行军,病甚,因驰入成皋。 项羽与汉王约,中分天下,割鸿沟而西者为汉,鸿沟而东者

12、为楚。项羽解而东归。汉王欲引而西归,用留侯、陈平计,乃进兵追项羽,至阳夏南止军,与齐王信、建成侯彭越期会而击楚军。至固陵,不会。楚击汉军,大破之。五年,高祖与诸侯兵共击楚军,与项羽决胜垓下。闻汉军之楚歌,以为汉尽得楚地,项羽乃败而走,是以兵大败。使骑将灌婴追杀项羽东城,斩首八万,遂略定楚地。鲁为楚坚守不下。汉王引诸侯兵北示鲁父老项羽头鲁乃降遂以鲁公号葬项羽榖城。(选自史记高祖本纪,有改动)8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丁壮苦军旅,老弱疲转饷苦:以为痛苦B汉王数项羽十罪 数:一一列举C病甚,因驰入成皋 驰:骑马奔跑D斩首八万,遂略定楚地 略:大致,差不多解析:略:掠夺,夺取。答案

13、:D9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汉王引/诸侯兵北/示鲁父老项羽头/鲁乃降/遂以鲁公号/葬项羽榖城B汉王引诸侯兵/北示鲁父老项羽头/鲁乃降遂/以鲁公号葬项羽榖城C汉王引诸侯兵北/示鲁父老项羽头/鲁乃降/遂以鲁公号葬项羽榖城D汉王引诸侯兵北/示鲁父老项羽头/鲁乃降遂/以鲁公号/葬项羽榖城答案:C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汉军和楚军相持很久,士兵产生了厌战的情绪,于是刘邦和项羽约定在广武涧谈判。项羽要跟刘邦单独决一雌雄,刘邦却历数了项羽十条罪状。B项羽非常生气,趁刘邦不注意,抽出暗藏的弓箭,一箭射中了刘邦的胸部。刘邦为了迷惑对方,却按着脚说“这个强盗射

14、中了我的脚趾”。C项羽与刘邦约定中分天下后,马上把兵撤走了,而刘邦却没有遵守约定,继续进兵追击项羽,还联合其他诸侯军队共同进击楚军。D在垓下决战时,项羽的士兵听到汉军唱起了楚地的歌,以为汉军已经完全占领了楚地,项羽也认为被围,于是匆忙逃走,楚军因此崩溃。解析:B项理解不正确。不是项羽抽出暗藏的弓箭射的刘邦,是暗中埋伏好的弓箭手射的。答案:B11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张良强请汉王起行劳军,以安士卒,毋令楚乘胜于汉。_(2)至固陵,不会。楚击汉军,大破之。_答案:(1)张良硬是请刘邦起来出去巡行,慰劳部队,以便稳定军心,不让楚军占胜利的威势压过汉军。(2)汉王到达固陵,韩信、彭越却没有来会合。楚军迎击汉军,把汉军打得大败。参考译文:楚汉两军相持很久,胜负未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