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 7 诗三首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2

上传人:迷**** 文档编号:144613894 上传时间:2020-09-1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9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 7 诗三首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2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 7 诗三首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2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 7 诗三首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2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 7 诗三首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2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 7 诗三首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2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 7 诗三首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 7 诗三首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7*诗三首魏晋名士、魏晋风骨值得我们去尊重去仰视。他们不追求名利和荣华富贵,不为五斗米折腰,不在权贵面前奴颜媚骨,不随大流博得世俗的赏识;他们有宏大的理想,即便悲哀、消沉,心中也永不放弃,他们用文人的责任和骨气竭力实现自己的理想,这种风骨、这种精神,在物欲横流的今天,时常会让我们感动回味美字体诗三首涉江采芙蓉短歌行羁鸟恋旧林赏美文夜的尽头,便是黎明夏的夜很是漫长,屋内有些烦闷便掩上门来到楼下。静坐喷泉旁边,看到孩子们欢快地嬉戏,很是羡慕。我们已经过了那个童真无邪的年代了,不能再像以前那样随心所欲了。不同的年龄阶段,赋予我们不同的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越长大越烦恼,这句话毫无掩饰地表述了我此刻的情

2、感。处于各种压力,心有些疲惫有些烦恼。对酒当歌,人生几何。低声轻吟着曹操的短歌行,对着明月痛饮一杯,轻轻地抹去内心的寂寞。夜本是很寂寞的,但,有明月的夜却不是寂寞的。因为,当所有人都不陪你的时候,她还在默默地陪着你,还在深情地看着你。读归园田居,让我领会了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宏伟气魄。他的这种崇高精神让我十分敬佩和欣赏。纵观历史长河,试问:有几个人面对诱惑而不动心,又有几个人不想当大官呢?我想能够做到的人微乎其微吧。但陶渊明却能做到。他厌恶“樊笼”中尔虞我诈的生活,毅然拒绝了一个物质的世界,拒绝了一个他不喜欢的世界,把立足点落在了自己内心的田园。“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字里行间无不透

3、露出他向往着自由,渴望重返大自然的怀抱。鸟和鱼自然成了他倾诉的媒介。陶渊明生活的时代是一个乱世,在那样的一个生存的环境中,他除了选择自己,不能获得其他更多的选择。于是,他选择了拒绝,拒绝了无数人梦寐以求的生活。我认为拒绝是一种勇气,也是一种权利。并且,我们应该拥有这种勇气和权利。夜渐渐地静了下来,玩累的孩子们也早已回家。我却不曾想着离开,抬头仰望着天空。坐累了,就毫无拘谨地躺在草坪上。不想说话,不想呼吸,只想静静地看着这月亮和星星,看看夜的尽头!夜已很深,却无尽头。夜很深,不见星星月亮的退去,只见天空有些泛蓝;只听见嚓嚓的声音,清洁工已经开始清扫马路了,依稀的有人也开始晨练了。夜的尽头,便是黎

4、明!新的一天开始了,你准备好了吗?【课内挖掘】陶渊明是东晋时期的一位非常重要的诗人。他被尊称为隐逸诗人之宗,而且开创了田园文学这一文学潮流。他的诗文充满了田园气息,他的名士风范和对生活简朴的热爱,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文人,乃至整个中国文化都深受其影响。陶渊明的诗文代表了“人的觉醒”,也就是说,人不光要有物质生活,精神生活也非常重要。当我们再次念到“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样的诗句的时候,便感到了一种来自灵魂深处的自由与舒展。我们熟知他“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骨气,我们熟知他“归隐田园”的志趣,我们熟知他“无拘无束,自然悠闲”的追求,熟知他“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平静心地。“人不能光靠吃米活

5、着”,巴金老先生如是说。“你有两个铜板,请用一枚来买一朵玉兰花”,外国先贤如是说。这一切都表明着一个道理:人不光要有物质生活,更重要的是精神生活。是的,追求物质无可厚非,可是莫忘了高尚你的精神。适用话题可用于“本真”“淡泊人生”“高洁”“追求”“气节”“尊严”“选择”“放弃与获得”“骨气”“诗意的生活”“志趣”“境界”“节操”“出世”“入世”“政治与文学”等写作话题。【课外运用】示例一:于文章无甚解,会意此心,浮华洗尽;得山水有清音,就荒三径,归去来兮。掬一捧月色,幽然凝成暗夜的菊香;引两袖清风,悄然拂醒南山的晨光。透过隽永秀逸的文字,依稀地看到了你的面庞。我和你一样有着田园的向往,于是,在夕

6、阳的余晖下,为你颂下一篇文章。你从世代官宦之家走来,有着建功立业、兼济天下的梦想;你身为元勋之后,也有着“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少时壮且厉,抚剑独行游”的意气风发、斗志昂扬。你歌颂伯夷叔齐的坚贞不屈,你赞美荆轲的不畏暴强。但怎奈何东晋的苟且偷安,混乱纲常。你穿过东篱的栏栅,认清了斗米中的污浊。本于儒则入世济民,出入佛老则名利皆忘。“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于是,你不再怅惘,不再迷茫,你拾起了旧时的理想,归去隐田园,毅然离官场。衣袂飘飘,那是你徜徉在田园郊野之上。“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你归来了,带着“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的夙愿,实现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理想。一堤杨柳

7、绿,三径菊花黄。三月韶光,常忆花明柳媚;一年好景,最是橘绿橙黄。踏着缤纷的落英,你寻觅桃源之梦境;荷着理秽的花锄,你无惜沾露的衣裳。酒香阵阵,那是你醉卧在芍药菊花之旁。“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你归来了。春饮方回,头巾半淹邻舍酒;琼浆才饮,暮春曲水喜流觞。但识琴中趣,无弦又何妨?风飘飘而吹衣,舟遥遥以轻飏;登东皋以舒长啸,临清流而诉衷肠。秋雨潇潇,烂漫黄花铺满径;春风袅袅,扶疏绿竹正盈窗。五柳先生,你可曾知晓:你的率真、你的闲适、你的淡泊、你的归隐,引后世无数文人效仿,你诗中的水色山光以其雅趣恬淡开创了中国田园诗派的先河,谱写了诗歌史上的辉煌!轻轻地,你转过身,走向历史深处,走向属于你静谧的

8、桃花源。你用一生舞一曲淡泊,在缤纷的桃花里,遗留万世芬芳!示例二: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东汉曹操短歌行大凡在人类历史上卓有建树的人都有一颗真诚的心。许久以来,每每读到曹操的短歌行,我都抑制不住自己的激动。其实,无论后人如何评价曹操,都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他以一颗真诚的心,抒发了真诚的性灵。而在漫漫的人类历史上,且不谈其自身所开创的功业,仅就一首短歌,就让我们得到一种真善美的陶冶,这也就足够了。由此,我个人认为,幸福在一定意义上,就是真诚燃烧的圣火,抛弃政治和历史,仅就文学而言,这也恰是曹操的了不起之处。曹操是幸福的,品味曹操又何其幸福?也许,有人会说:古今中外全然真诚的人有

9、的是,干嘛非拿一个有争议的人说事儿啊?这也许正是谜题所在。在人世间的每个人,哪怕三皇五帝、古圣今贤,毕竟也都是血肉之躯,终日食人间烟火,也都免不了程度不同的病病歪歪、俗不可耐,全然体健身康,全然灵魂圣洁,没有一点儿错误和瑕疵的人,在人世间大概根本就不存在。也许对于大哲大贤,人性的劣根性恰如白玉微瑕。所以,正像我们绝不会因为一点瑕疵就否定整块玉,自然,也不能因为一丝一毫的缺点和错误而废弃全人,否则,我们还有什么追求可言?还有什么感动可言?还有什么幸福可言?仅此,我们都应该感谢曹操,他让我们看到一个政治家的了不起之处,不独政治的胸襟与抱负,作为诗人,他心中燃烧的真诚的圣火,仿佛明亮的月光一样无限温

10、柔、无限婉约、无限静谧浩然长存。而他也真如月光一样是矛盾的、善变的(这里暂不多言)。在这里,我们普遍地欣赏他的阳光与阳刚求贤若渴以建万世不朽之奇功伟业的雄心与壮志;在这里,我们更佩服他以文王为楷模的风标模范,这是一份穿越历史、贯通宇宙的绿色宣言,是发自肺腑的纯真与赤诚、干练与善良。至于他感叹时光的流逝,也让我们洞见一个政治家对生命的无限热爱与珍视,在曹操的词典里,生命是用来建功立业、创造奇迹的。只可惜它流逝得有些太快了,实在令人惋惜总之,无论是对理想的寻求,还是对贤才的渴望,都让我们看到一个真诚的人、一颗真诚的心,一泓皓月一样长存的澄明与练达。读来真的好令人感奋、感动、感怀。幸福就是真诚燃烧的

11、圣火,哪怕满身泥污、遍体鳞伤,只要是寻求的灵魂,创造的生命,不仅他(她)自己是幸福的,也会给和自己一样寻求的灵魂和生命带来无以言说的幸福和喜乐。一、基础巩固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明明如月,何时可掇掇:拾取,采取B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存:保留,保存C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韵:本性,气质D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暧暧:昏暗,模糊解析:B项,存:问候,怀念。答案:B2下列句中加点的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B.C.D.解析:C项,“绝”都当“断绝”讲;A项,对着/方,值;B项,缘故/所以;D项,回顾,回头看/拜访。答案:C3下列对诗句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对酒当

12、歌,人生几何”和“何以解忧,唯有杜康”几句诗表达了功业未成的曹操悲观厌世的一面。B“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运用了“青衿”的典故,意在表达作者求贤若渴的愿望。C根据当时的时代背景,诗人“忧从中来”的“忧”来自于壮志未酬却已年过半百的忧虑,来自于社会动荡,国家统一前途未卜的担忧等等。D“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两联借乌鹊绕树表达“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之意,希望天下贤士归于自己。解析:A项,“表达了功业未成的曹操悲观厌世的一面”错误,这是诗人生逢乱世,渴望建功立业而不得,因而发出人生苦短的忧叹。答案:A4请补写出下列名句。(1)_,忧伤以终老。(2)山不厌高,海不厌深。_,_。

13、(3)羁鸟恋旧林,_。(4)_,依依墟里烟。(5)_,复得返自然。答案:(1)同心而离居(2)周公吐哺天下归心(3)池鱼思故渊(4)暧暧远人村(5)久在樊笼里二、迁移发散(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56题。行行重行行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反。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选自古诗十九首)5诗中两次出现“相去”,是不是重复?为什么?答:_答案:诗中两次出现“相去”,不是无意义的重复。第一次与“万余里”组合,指两地相距之远;第二次与“日已远”组合,指夫妻别离时间之

14、长。这都是诗中主人公思念远行人的原因。6古人在评价诗歌时常有“诗眼”之说,所谓“诗眼”是指一句诗中最精练传神的一个字。请指出“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两句中的“诗眼”,并简要说明原因。答:_答案:“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中的“老”与“晚”是“诗眼”。“老”,并非实指年龄,而指消瘦的体貌和忧伤的心情,是说身心交瘁,似有衰老之感。“晚”,指行人未归,岁月已晚,表明春秋忽代谢,相思又一年,暗喻女主人公青春易逝、坐愁红颜老的迟暮之感。(二)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78题。移居二首(其一)陶渊明昔欲居南村,非为卜其宅。闻多素心人,乐与数晨夕。怀此颇有年,今日从兹役。敝庐何必广,取足蔽床席。邻曲时时来,抗言谈在昔。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7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歌的前四句以“昔”字领起,将移居和求友联系起来,因事见意,重在“乐”字。B“素心人”,指心性纯洁善良的人。诗人很愿意和他们一同度日,共处晨夕,这是移居的原因。C中间四句由卜居初衷写到如愿移居,其中虽杂有庐敝屋小的遗憾,但欣欣之情,溢于言表。D最后四句是具体描写得友之乐:一起欣赏奇文,共同分析疑难的文义,追求精神上的交流。解析: C项,中间四句没有“庐敝屋小的遗憾”,是诗意的转折和深化,表明作者得其所的高兴。答案:C8“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是陶诗中传颂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