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 第五章 曲线运动 第3节 实验:研究平抛运动教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2

上传人:迷**** 文档编号:144612571 上传时间:2020-09-1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91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物理 第五章 曲线运动 第3节 实验:研究平抛运动教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2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高中物理 第五章 曲线运动 第3节 实验:研究平抛运动教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2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高中物理 第五章 曲线运动 第3节 实验:研究平抛运动教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2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高中物理 第五章 曲线运动 第3节 实验:研究平抛运动教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2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高中物理 第五章 曲线运动 第3节 实验:研究平抛运动教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2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物理 第五章 曲线运动 第3节 实验:研究平抛运动教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物理 第五章 曲线运动 第3节 实验:研究平抛运动教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3节 实验:研究平抛运动一、实验目的1用实验的方法描绘出平抛运动的轨迹。2判断平抛运动的轨迹是否为抛物线。3根据平抛运动的轨迹求其初速度。二、实验原理1利用追踪法逐点描出小球运动的轨迹。2建立坐标系,如果轨迹上各点的y坐标与x坐标间的关系具有yax2的形式(a是一个常量),则轨迹是一条抛物线。3测出轨迹上某点的坐标x、y,由xv0t、ygt2得初速度v0x。三、实验器材斜槽轨道、小钢球、木板、白纸、图钉、重垂线、刻度尺、三角板、铅笔等。四、实验步骤1安装调平将带有斜槽轨道的木板固定在实验桌上,其末端伸出桌面外,轨道末端切线水平。如图所示。2.建立坐标系用图钉将坐标纸固定于竖直木板的左上角,把

2、木板调整到竖直位置,使板面与小球的运动轨迹所在平面平行且靠近,把小球放在槽口处,用铅笔记下小球在槽口(轨道末端)时球心在木板上的投影点O,O点即为坐标原点,用重垂线画出过坐标原点的竖直线,作为y轴,画出水平向右的x轴。3确定球的位置将小球从斜槽上某一位置由静止滑下,小球从轨道末端射出,先用眼睛粗略确定做平抛运动的小球在某一x值处的y值,然后让小球由同一位置自由滚下,在粗略确定的位置附近用铅笔较准确地描出小球通过的位置,并在坐标纸上记下该点。用同样的方法确定轨迹上其他各点的位置。4描点得轨迹取下坐标纸,将坐标纸上记下的一系列点,用平滑曲线连起来,即得到小球平抛运动的轨迹。五、数据处理1判断平抛运

3、动的轨迹是不是抛物线(1)如图所示,在x轴上作出等距离的几个点A1、A2、A3、,把线段OA1的长度记为L,那么OA22L、OA33L、。过A1、A2、A3、向下作垂线,与轨迹的交点记为M1、M2、M3、(2)设轨迹是一条抛物线,则M1、M2、M3各点的y坐标与x坐标应该具有的形式为yax2,a是常量。(3)用刻度尺测量某点的x、y两个坐标,代入yax2中,求出常量a。(4)测量其他几个点的x、y坐标,代入上式,看由各点坐标求出的a值是否相等。如果在误差允许范围内相等,就说明该曲线为抛物线。2计算平抛物体的初速度(1)在确定坐标原点为抛出点的情况下,在轨迹曲线上任取几点(如A、B、C、D)。(

4、2)用刻度尺和三角板分别测出它们的坐标x和y。(3)根据平抛运动水平方向是匀速直线运动(xv0t)及竖直方向是自由落体运动,分别计算小球的初速度v0,最后计算小球的初速度v0的平均值。六、注意事项1利用描迹法做实验时必须调整斜槽末端的切线沿水平方向。2方木板必须处于竖直平面内,固定时要用重垂线检查坐标纸竖线是否竖直。3小球每次必须从斜槽上同一位置滚下。4坐标原点不能是槽口的端点,应是小球出槽口时球心在木板上的投影点。5小球开始滚下的位置高度要适中,以使小球做平抛运动的轨迹由坐标纸的左上角一直到达右下角为宜。6在轨迹上选取离坐标原点O点较远的一些点来计算初速度。七、误差分析1用描迹法时斜槽末端没

5、有水平,使得小球离开斜槽后不做平抛运动。2描点不准确。3在轨迹上量取某点坐标(x,y)时出现误差。八、获得平抛运动轨迹的其他方法1喷水法如图所示,倒置的饮料瓶内装着水,瓶塞内插着两根两端开口的细管,其中一根弯成水平,加上一个很细的喷嘴。水从喷嘴中射出,在空中形成弯曲的细水柱,它显示了平抛运动的轨迹。将它描在背后的纸上,进行分析处理。2频闪照相法用数码照相机可记录下平抛运动的轨迹,如图所示。由于相邻两帧照片间的时间间隔是相等的,只要测量相邻两照片上小球的水平位移,就很容易判断平抛运动水平方向上的运动特点。典型例题例1.在“研究平抛运动”的实验中,可以描绘平抛物体运动轨迹和求物体的平抛初速度。实验

6、简要步骤如下:A让小钢球多次从_位置上滚下,记下小球运动途中经过的一系列位置B安装好器材,注意斜槽末端水平和木板竖直,记下小球在斜槽末端时球心在木板上的投影点O和过O点的竖直线,检测斜槽末端水平的方法是 _C测出曲线上某点的坐标x、y,用v0_算出该小球的平抛初速度,实验需要对多个点求v0的值,然后求它们的平均值D取下白纸,以O为原点,以竖直线为y轴建立坐标系,用平滑曲线画平抛轨迹请把上述步骤补充完整,并排出合理的顺序是_(只排列序号即可)。解析A步骤中要记下小球运动途中经过的一系列位置,不可能在一次平抛中完成,每一次平抛一般只能确定一个位置,要确定多个位置,要求小球每次的轨迹重合,小球开始平

7、抛时的初速度必须相同,因此小球每次必须从同一位置上滚下。B步骤中用平衡法,即将小球放到斜槽末端任一位置,如果斜槽末端是水平的,小球受到的支持力和重力是平衡的。不论将小球放到斜槽末端任何位置,小球均不会滚动。如果斜槽末端不是水平的,小球将发生滚动。C步骤中运用xv0t及ygt2联立即可求得v0x。答案同一将小球放到斜槽末端任一位置,均不滚动xBADC点评(1)斜槽安装:将小球放在斜槽末端水平部分,将其向两边各轻轻拨动一次,若没有明显的运动倾向,则斜槽末端是水平的。(2)方木板固定:固定时要用重垂线检查坐标纸竖线是否竖直。(3)小球释放:小球每次必须从斜槽上同一位置滚下;使小球平抛运动的轨迹由坐标

8、纸的左上角一直到达右下角为宜。(4)坐标原点:坐标原点不是槽口的端点,应是小球出槽口时球心在木板上的投影点。典型例题例2.(2016赣州高一检测)在研究平抛运动的实验中,用一张印有小方格的纸记录轨迹,小方格的边长L1.25 cm,若小球在平抛运动途中的几个位置如图中a、b、c、d所示,则:(1)小球做平抛运动的初速度的计算式是什么(用L、g表示)?其值是多少?(g取9.8 m/s2)(2)a点是小球抛出点的位置吗?如果不是,那么抛出点的位置怎样确定?解析(1)平抛运动的竖直分运动是自由落体运动,即初速度为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水平分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由水平方向ab、bc、cd的长度相等知,相邻

9、两点间的时间间隔相等,设为T,竖直方向相邻两点间的位移之差相等,yL。由ygT2得LgT2,时间T内,水平位移为x2L所以v02代入数据得v00.7 m/s(2)由于ab、bc、cd间竖直位移之比不满足135的关系,所以a点不是抛出点。设小球运动到b点时竖直方向上的分速度为vyb,则有vyb0.525 m/s小球从抛出点运动到b点所用时间为tb则抛出点到b点的水平位移为xbv0tb m0.037 5 m3.75 cm抛出点到b点的竖直位移yb m0.014 1 m1.41 cm答案(1)20.7 m/s(2)见解析点评在数据的处理环节,要灵活运用分运动的运动规律分析问题,同时注意分运动与分运动

10、、分运动与合运动的关系。典型例题例3.试根据平抛运动原理设计测量弹射器弹丸出射初速度的实验方法。提供的实验器材有:弹射器(含弹丸)、铁架台(带有夹具)、米尺。(1)在方框中画出实验示意图。(2)在安装弹射器时应注意:_。(3)实验中需要测量的量(在示意图中用字母标出):_。(4)由于弹射器每次射出的弹丸初速度不可能完全相等,在实验中应采取的方法是_。(5)计算公式为_。解析(1)如图所示。(2)安装时要注意弹射器应固定,且弹射器发射方向保持水平。(3)实验中需测量弹丸射出的水平距离x和射出的弹丸下落的高度y。(4)在弹射器高度不变的情况下多次实验,取x1,x2,xn平均值作为实验数据。(5)由

11、ygt2得t,又v弹丸t,故v弹丸。答案见解析点评处理创新型实验题的关键是抽象出物理模型,运用相关的物理规律领会实验原理。1多选在做“研究平抛运动”的实验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安装斜槽和木板时,一定要注意木板是否竖直B安装斜槽和木板时,只要注意小球不和木板发生摩擦即可C每次实验都要把小球从同一位置由静止释放D实验的目的是描出小球的运动轨迹,分析平抛运动的规律解析:选ACD安装斜槽和木板时,木板要竖直,以保证描点准确,A正确,B错误;为保证小球每次做平抛运动的初速度相同,每次实验都要把小球从同一位置由静止释放,C正确;实验目的就是选项D所述,D正确。2(2016长春月考)在“研究平抛物体的

12、运动规律”的实验中,在安装实验装置的过程中,斜槽末端的切线必须是水平的,这样做的目的是()A保证小球飞出时,速度既不太大,也不太小B保证小球飞出时,初速度水平C保证小球在空中运动的时间每次都相等D保证小球运动的轨迹是一条抛物线解析:选B斜槽末端切线必须水平,是为了确保初速度水平,以满足平抛运动的条件,故B正确。3(1)多选在做“研究平抛运动”实验时,除了木板、小球、斜槽、铅笔、图钉之外,下列器材中还需要的是()A游标卡尺B秒表C坐标纸D天平 E弹簧测力计 F重垂线(2)多选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应使小球每次从斜槽上相同的位置自由滑下B斜槽轨道必须光滑C要使描出的轨迹更好地反映真实运动,

13、记录的点应适当多一些D斜槽轨道末端可以不水平解析:(1)实验中需要在坐标纸上记录小球的位置,描绘小球的运动轨迹,需要利用重垂线确定坐标轴的y轴,故C、F是需要的。(2)使小球从斜槽上同一位置滑下,才能保证每次的轨迹相同,A正确;斜槽没必要必须光滑,只要能使小球滑出的初速度相同即可,B错误;实验中记录的点越多,轨迹越精确,C正确;斜槽末端必须水平,才能保证小球离开斜槽后做平抛运动,D错误。答案:(1)CF (2)AC4(2016富阳月考)在“研究平抛运动”的实验中,不会增大实验误差的是()A小球每次自由滚落的高度不同B斜槽末端不水平C小球飞行过程受到空气阻力D斜槽与小球之间有摩擦解析:选D为保证小球每次做平抛运动的初速度相同,每次释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