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单元质量检测二 新人教版必修2

上传人:迷**** 文档编号:144612563 上传时间:2020-09-11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1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 单元质量检测二 新人教版必修2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高中语文 单元质量检测二 新人教版必修2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高中语文 单元质量检测二 新人教版必修2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高中语文 单元质量检测二 新人教版必修2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高中语文 单元质量检测二 新人教版必修2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 单元质量检测二 新人教版必修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 单元质量检测二 新人教版必修2(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单元质量检测二(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一、基础知识训练(24分,16题每小题3分,第7题6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愆期(qin)渐染(jin) 靡费(m) 河水汤汤(shn)B罹难(l) 溘死(k) 芰荷(j) 岌岌可危(j)C磐石(pn) 公姥(mu) 伶俜(pn) 纨绔子弟(wn)D樊笼(fn) 阡陌(qin) 羁鸟(j) 周公吐哺(p)解析:A项,“渐”读jin;C项,“姥”读m;D项,“哺”读b。答案:B2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的解释全正确的一项是()A莫知我哀莫:没有人 谢家来贵门 谢:谢绝B渐车帷裳 渐:渐渐 何方圜之能周兮 周:合C其黄而陨 陨

2、:落 同心而离居 同心:感情深厚D对酒当歌 当:应当 偭规矩而改错 偭:违背解析:A项,谢:辞别;B项,渐:浸湿;D项,当:对着。答案:C3下列各项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芳菲菲其弥章 岁亦莫止B箱帘六七十 犹可说也C匪来贸丝 蒲苇纫如丝D屈心而抑志兮 登即相许和解析:A项,“章”通“彰”,“莫”通“暮”;B项,“帘”通“奁”,“说”通“脱”;C项,“匪”通“非”,“纫”通“韧”。答案:D4下列对文化常识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古代礼仪中,“拱”是一种相见礼,两手在胸前相合表示敬意。“跪”是指两膝着地,挺直身子,臀不沾脚跟,以示庄重。B“助教”是古代学官名,是指国子监或太学的学

3、官,协助国子祭酒和国子博士教授生徒,又称国子助教。C古代帝王祭祀社稷时,根据牺牲搭配的种类不同而有太牢、少牢之分。少牢只有牛、豕,没有羊。由于祭祀者和祭祀对象不同,所用牺牲的规格也有所区别:天子祭祀社稷用太牢,诸侯祭祀用少牢。D“箴铭文”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诫自己、别人或者称述功德以自勉的文章。这类文章,内涵深刻、精警,多有启迪、醒人之作用。语言雕琢、精炼。解析:C项,少牢只有羊、豕,没有牛。答案:C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A自名秦罗敷 B鸷鸟之不群兮C岂不日戒,狁孔棘 D交广市鲑珍解析:A、B、D三项都是名词作动词;C项,名词作状语。答案:C6下列各项中,加点词

4、的意思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A送子涉淇,至于顿丘B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C吾独穷困乎此时也D否泰如天地,足以荣汝身解析:A项,古义:直到;今义:另提一事。B项,古义:交错相通;今义:运输邮电事业的总称。C项,古义:走投无路;今义:经济困难。D项,坏运气和好运气。答案:D7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1)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_。(诗经采薇)(2)长太息以掩涕兮,_。(屈原离骚)(3)亦余心之所善兮,_。(屈原离骚)(4)_ _,池鱼思故渊。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5)_,_。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曹操短歌行)答案:(1)雨雪霏霏(2)哀民生之多艰(3)虽九死其犹未悔(4)羁鸟

5、恋旧林(5)山不厌高海不厌深二、阅读能力训练(51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0题。(9分,每小题3分)孔雀东南飞所表现的主题思想,一直以来大多赞成唐弢先生的观点:揭示出封建礼教和门阀制度的罪恶。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焦母如此仇恨兰芝,仇恨到宁可舍弃儿子、宁可断后?真是她要维护封建礼教、门阀制度?我们知道,汉代在武帝以前,统治阶级主张的一直是“无为而治”,朝廷对地方、对百姓并不怎么干涉管束。直到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儒家礼教才开始影响人们,但影响并不深刻。这一点在孔雀东南飞一文中,我们也能感知。兰芝被休回家后,只有十多天时间,就有县令派人上门为“窈窕世无双,年始十八九,便

6、言多令才”的三公子提亲;接着又有太守派人为“娇逸未有婚”的五公子说媒。当兰芝应婚后,太守家“金车玉作轮”“流苏金镂鞍”“赍钱三百万”“杂彩三百匹”“从人四五百”,浩浩荡荡去迎亲,没有因为兰芝是二婚,是寒门,就有丝毫的慢待。可见当时人们并不十分看重门阀等级,也不看重头婚二婚,看重的主要还是人品和相貌。这一点恐怕比现代更开明开放。连太守、县令都不怎么看重的所谓封建礼教与门阀,焦母作为一个普通妇女,真的会那么看重吗?焦母丧夫,儿子外出公干,女儿尚小,内心孤独郁闷却无处诉说,兰芝正好成了她发泄苦闷的对象。所以在她眼里,兰芝的一切都是“无礼节”“自专由”。兰芝的一句“非为织作迟,君家妇难为”,明明白白地

7、告诉我们,并不是每一个家庭的媳妇都难做,只是“君家”的儿媳才难为。可见焦母的行为只是个人行为,并不代表整个时代。焦母是出于个人情感与私心才时时处处刁难儿媳。这种刁难不是在维护封建礼教,而是在排解内心苦闷的近于变态的情绪。所以我认为,纯粹是一个寡母强烈的“恋子情结”所产生的嫉妒与变态心理,活生生拆散了一对鸳鸯,导致了刘兰芝、焦仲卿的爱情悲剧。从刘兄来看,说刘兄是封建礼教的帮凶,实在是冤枉他了。他对兰芝的一番开导,合情合理。在兰芝与仲卿不可能复合的情况下,他希望妹妹趁年轻,尽快再找个好婆家,有什么错呢?再说,不嫁县令的儿子也就罢了,如果连太守的儿子都不愿嫁,以后谁还敢再上门提亲?兰芝本就是二婚,已

8、经二十岁了,这在当时已是大龄青年。与仲卿的复合不可能,如果又没人再敢提亲,那结局是可想而知的。作为长兄,审时度势,劝导妹妹认清形势,这是应该的,也是必须的。就算有错,不过是有点虚荣心罢了。这是每一个平常人都可能有的虚荣心。正是这样的虚荣心,才使刘兄这个人物更真实,作品更生动。说他“热衷富贵”“时刻希望往上爬”“自私自利”,这么上纲上线,罪状似乎太大。如果他真是一心只想往上爬,那县令的儿子来求亲,他就会牢牢把握机遇了,哪里还会坐等太守的儿子再来说媒呢?因此,作品的主题思想应该是:以刘兰芝、焦仲卿的爱情悲剧为线索,细致地描写了兰芝与焦母之间的婆媳矛盾,深刻地揭示了焦母因恋子情结而产生的嫉妒与变态心

9、理,有力地表现了兰芝的美丽、贤惠与反抗精神。(节选自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有删改)8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文中画横线的“合情合理”的一项是()A在兰芝与仲卿不可能复合的情况下,刘兄希望妹妹趁年轻,尽快再找个好婆家。B不嫁县令的儿子也就罢了,如果连太守的儿子都不愿嫁,以后谁还敢再上门提亲。C如果刘兄真是一心只想往上爬,那县令的儿子来求亲,他就会牢牢把握机遇了。D作为长兄,审时度势,劝导妹妹认清形势,这是应该的,也是必须的。解析:C项,这是作者的评价,不属于刘兄的做法。答案:C9下列各项中,对作者得出末段主题的理由的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A直到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儒家礼教才开始

10、影响人们,但影响并不深刻。B太守、县令都不怎么看重的所谓封建礼教与门阀,焦母作为一个普通妇女,也不会那么看重的。C焦母强烈的“恋子情结”所产生的嫉妒与变态心理,拆散了这对鸳鸯,导致了刘焦的爱情悲剧。D刘兄有点错,他帮助刘母劝兰芝;也有点虚荣,尽管这是每一个平常人都可能有的虚荣心。解析:D项,这是文中退一步来证明刘兄不是“帮凶”的话,因此不是得出作品主题的理由。答案:D10下列各项中,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县令、太守相继来刘家为其儿子提亲,这说明当时的人们并不十分看重门阀等级、头婚二婚等问题。B现代人的婚姻爱情观更看重地位、头婚、富贵,不大看重人品,这一点看来还不如刘兰芝时代更开明开放。

11、C焦母想在感情上独占仲卿,因而婆媳之间的矛盾很难调和,于是焦母处处为难兰芝,这是唯一原因。D孔雀东南飞的主题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揭示出封建礼教和门阀制度的罪恶,而是写出了病态的心理的危害。解析:B项,对“现代人”的说法过于绝对;C项,“唯一原因”理解错误;D项,对作品的主题的理解不当。答案:A (二)阅读短歌行,回答1112题。(10分)短歌行曹操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心念旧恩。月明星稀,乌鹊

12、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11清人吴淇在读了曹操的短歌行后说:“盖一厢口中饮酒,一厢耳中听歌凭空作想,想出这曲曲折折,絮絮叨叨,若连贯,若不连贯,纯是一片怜才意思。”你同意“怜才”一说吗?谈谈你对这首诗的理解。(5分)答:_答案:(示例):同意。这首诗是曹操诗歌中具有代表性的言志之作。全诗通过对时光易逝、贤才难得的再三咏叹,抒发了自己求贤若渴的感情,表现出统一天下的雄心壮志和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言之有理即可)12解析“周公吐哺”典故的含义。(5分)答:_答案:(示例)周公礼贤下士,求才心切,进食时多次吐出食物停下来不吃,急于迎客。后遂以“周公吐哺”等指

13、在位者礼贤下士之举。(三)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1315题。(12分)饮酒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13前两句诗刻画了诗人自己的形象,请你说一说这是一个怎样的形象。“采菊”这一动作中包含着诗人怎样的志趣?(4分)答:_答案:写出一个悠闲自得的诗人形象。“采菊”的动作不是一般人的动作,它包含着诗人超俗尘世、热爱自然的情趣。14把“悠然见南山”的“见”字改为“看”“望”等字,表达效果是不是一样?为什么作者要这样写?(4分)答:_答案:“见”是无意中看见,如熟友相见,把人和物融为一体。“看”或“望”好像

14、是有意地远看,使人和物拉开一段距离。效果不一样。15联系以前学过的知识,说说后两句景物描写的含义。这种描写与前两句的人物描写有什么联系?(4分)答:_答案:表面上是写太阳下山了,倦鸟也知道还家,实质上是劝告人们不要奔波于龌龊的官场之中,要返回到这美好宁静的大自然的怀抱。(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9题。(15分)后赤壁赋苏轼是岁十月之望,步自雪堂,将归于临皋。二客从予,过黄泥之坂。霜露既降,木叶尽脱,人影在地,仰见明月。顾而乐之,行歌相答。已而叹曰:“有客无酒,有酒无肴;月白风清,如此良夜何?”客曰:“今者薄暮,举网得鱼,巨口细鳞,状如松江之鲈。顾安所得酒乎?”归而谋诸妇。妇曰:“我有斗酒,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时之需。”于是携酒与鱼,复游于赤壁之下。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