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六章 质量和密度本章复习和总结导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

上传人:迷**** 文档编号:144612465 上传时间:2020-09-1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8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六章 质量和密度本章复习和总结导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六章 质量和密度本章复习和总结导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六章 质量和密度本章复习和总结导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六章 质量和密度本章复习和总结导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六章 质量和密度本章复习和总结导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六章 质量和密度教学目标1.知道质量的初步概念及其单位和换算.2.会用天平测固体和液体的质量.3.掌握密度的概念、公式和单位,能灵活运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的问题.会查密度表,记住水的密度.4.会使用量筒测固体和液体的体积,会利用天平和量筒测固体和液体的密度.教学方法1.观察法:观察天平和量筒的构造及其作用,观察天平和量筒的量程和分度值.2.实验法:会正确使用天平和量筒进行简单实验.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课时1课时巩固复习教师引导学生复习上一节内容,并讲解学生所做的课后作业(教师可有针对性地挑选部分难题讲解),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本章总结 质量【例1】小丽同学将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游码移

2、到标尺的零刻线处,发现天平的指针指在甲图所示位置,若要使天平平衡,应 将向 (填“左”或“右”)移动图乙是一次正确测量的情景(天平下方为游码标尺的放大图),则物体的质量是g用这架天平测量某一金属块的质量时,估计金属块的质量在150g左右试加砝码时,用镊子夹取100g、50g砝码各1个放入右盘中,若指针左偏小丽同学接下去应进行的操作是: .解析:调节天平横梁平衡的方法是左偏右调,右偏左调,从题图中看出指针向右偏,则平衡螺母向左调;根据天平的读数规则,物体的质量为50g+10g+3.4g=63.4g;称量物体时,指针指向左侧,表示左物重些,因此应向右移动游码到适当位置,直到天平平衡.答案:平衡螺母

3、 左 63.4 向右移动游码到适当位置,直到天平平衡.备课笔记规律总结:1.天平的使用:(1)看:观察天平的称量和分度值;(2)放: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将游码拨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3)调:调节横梁两端的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中央;(4)测:把物体放在左盘,砝码放在右盘,用镊子向右盘加减砝码,最后调节游码使横梁重新平衡;(5)读:右盘中砝码的质量加上游码所对应的刻度值,就是被测物体的质量.2.量筒的使用:(1)看:观察量筒的量程和分度值;(2)放:将量筒放在水平台上;(3)读:量筒里的液面是凹形的,读数时,视线要和凹面的底部相平;量筒里的液面是凸形的,读数时,视线要和凸面的顶部相平.3

4、.测量液体的密度:(1)原理:m/V;(2)器材:天平、烧杯、量筒、被测液体;(3)方法:用天平测得液体和烧杯的总质量m1;把烧杯中的液体倒入量筒中一部分,读出量筒内液体的体积V;用天平测得烧杯和杯中剩余液体的质量m2;液体的密度(m1-m2)/V.本章总结 密度及其测量【例2】用天平和量筒测量酱油的密度.(1)用天平测得烧杯和酱油的总质量m总为140g.图(a)显示的是将烧杯中一部分酱油倒入量筒后,烧杯和剩余酱油的总质量m,则m= g;(2)图(b)显示的是从烧杯中倒入量筒内的酱油的体积V,则V= cm3;(3)酱油的密度= g/cm3.解析:烧杯和剩余酱油的总质量为100g+5g+1.4g

5、=106.4g,则倒入量筒内的酱油的质量m=140g-106.4g=33.6g;由量筒可以读出从烧杯中倒入量筒内的酱油的体积V=30mL=30cm3,酱油的密度=m/V=33.6g/30cm3=1.12g/cm3.答案:(1)106.4 (2)30 (3)1.12 密度的应用【例3】某仓库有一捆铁丝,其质量为7.9kg,测得直径为1mm.问这捆铁丝有多长?(铁=7.9103kg/m3)分析:铁丝的长度可用刻度尺量,但是一捆铁丝,用刻度尺量很不方便,利用密度公式间接求出就方便了解:根据=m/V得V=m/ =7.9kg7.9103kg/m3=110-3m3.又因为铁丝可视为圆柱体,可由公式V=r2

6、L得: L=V/r2=110-3m3/3.14(0.510-3m)2=1.3103m.【例4】(2015湖北黄冈)水是一种资源,也是一种能源.古代劳动人民巧妙地利用水来开山采石:冬季,在白天给石头打一个洞,再往洞里灌满水并封实,待晚上降温,水结冰后石头就裂开了(冰的密度比水小).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石头裂开后密度减小B.石头裂开后密度增大C.该方法利用水结冰后质量变大,体积增大而使石头裂开D.该方法利用水结冰后质量不变,体积增大而使石头裂开解析:无论有没有裂开,同一块石头的密度是相同的,故石头裂开后密度不变,A和B选项错误;水结成冰后,质量不变,密度变小,由公式Vm/可知体积变大,从而将石头胀裂,C选项错误,D选项正确.答案:D测固体密度:(1)原理:m/V;(2)器材:天平、量筒、水、细针(适用于密度小于水密度的固体);(3)方法:用天平测得物体质量m;把适量水倒入量筒,记下体积V1;放入物体,并用细针把物体压没于水中,记下体积V2,得物体体积VV2-V1;密度m/(V2-V1).或(2)器材:天平、量筒、水、细线(适用于密度大于水密度的固体);(3)方法:用天平测得物体质量m;把适量水倒入量筒,记下体积V1;用细线拴住物体放入水中浸没,记下体积V2;密度m/( V2-V1).教学板书布置作业:教师引导学生课后完成本课时对应练习,并预习下一课时内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