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三章 物态变化本章复习和总结导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

上传人:迷**** 文档编号:144612460 上传时间:2020-09-1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三章 物态变化本章复习和总结导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三章 物态变化本章复习和总结导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三章 物态变化本章复习和总结导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三章 物态变化本章复习和总结导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三章 物态变化本章复习和总结导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三章 物态变化本章复习和总结导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三章 物态变化本章复习和总结导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物态变化教学目标1.知道温度的概念,知道摄氏温度单位是如何规定的.2.知道温度计的原理、构造,会正确使用温度计测量温度.3.知道气态、液态和固态是物质存在的三种形态.4.知道熔化现象和凝固现象,知道熔化过程吸热,凝固过程放热.5.了解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6.知道汽化现象和液化现象,知道汽化现象的两种形式蒸发和沸腾,知道汽化过程吸热、液化过程放热.7.知道什么叫升华、什么叫凝华,能够解释常见的升华、凝华现象,知道升华过程吸热,凝华过程放热.教学方法1.归纳法:总结本章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2.讲练结合法:通过典型习题的讲解,帮助学生加深理解知识的内涵,熟悉解题方法与技巧.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

2、课时1课时巩固复习教师引导学生复习上一节内容,并讲解布置的作业(教师可针对性地挑选部分难题讲解),加强学生对知识的巩固.本章总结 温度和温度计【例1】图中温度计甲的示数为 ,读作 ;温度计乙的示数为 ,读作 .解析:图中温度计上标有字母“”,表示这个温度计所测出的温度单位是“”.一大格代表1,一个大格分为5个小格,每个小格代表0.2.温度计甲上面的数字大,下面的数字小,液柱的表面在0刻度的上方,位于2个大格加2个小格处,故温度计的示数为2.4,读作2.4摄氏度;温度计乙上面的数字小,下面的数字大,液柱的表面在0刻度的下方,位于1个大格加4个小格处,故温度计的示数为-1.8,读作零下1.8摄氏度

3、(或负1.8摄氏度).答案:2.42.4摄氏度-1.8零下1.8摄氏度(或负1.8摄氏度)备课笔记规律总结:1.温度计的使用:(1)使用前:观察量程和分度值.被测液体温度不能超过温度计的量程.要弄清楚一个小格代表的值.(2)使用时:会选、会放、会读、会记.(3)读数时,一定要看清温度是“零上”还是“零下”,即要看清液面所处刻度上面的数字大(零上),还是下面的数字大(零下).2.晶体熔化的条件:温度达到熔点;继续吸热;晶体凝固的条件:温度达到凝固点;继续放热.本章总结 熔化和凝固【例2】如图甲所示,是探究冰和蜡的熔化过程的实验装置.器材有:冰,蜡,热水瓶,试管,烧杯,铁架台(带铁夹),搅拌棒,停

4、表,温度计,水.(1)图乙是 (选填“冰”或“蜡”)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图丙所示温度计显示的是蜡某时刻的温度,它的示数是 .(2)在冰和蜡熔化过程中,如果将试管从烧杯中拿出来,冰和蜡停止熔化.将试管放回烧杯后,冰和蜡又继续熔化.说明固体熔化时需要 (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解析:图乙的熔化图象中有一段吸收热量而温度保持不变的过程,是晶体的熔化过程,所以是冰,蜡是非晶体;温度计的示数为52;固体熔化过程中要吸收热量.答案:(1)冰 52(2)吸收 汽化和液化【例3】在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中,记述了一个创造了赤着脚在650的燃烧着的一堆长木炭上步行了约7.5米的世界之最“纪录”.他创下了这

5、个奇迹,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这个表演者一定是脚下事先抹上了一种高级绝热防护剂B.这个表演者一定是跳跃式地走过去的,这样做接触时间短,炭火来不及灼伤脚C.这个表演者一定是用汗脚踩在炭火上一步步轻松地走过去的D.这个表演者一定是轻轻地踮着脚走过去的,这样做接触面积小,即使灼伤也不厉害解析:本题综合汽化和热学有关知识(如热的不良导体等)来进行发散思维.当赤着的脚踩上炭火时,灼热的炭火使脚底的汗水迅速汽化,立即在脚底下形成一个很薄的蒸气层.由于气体是热的不良导体,在一段短暂的时间内,对脚板将起到绝热防护作用,行走中脚上流出的汗水部分地补偿了汽化所需的水分.如果脚底下还沾上了一层炭灰(未汽化完的汗

6、水成为调和剂),将使表演者能多走上几步.这里关键是表演者要有足够的汗水和不让保护层失效,所以只能是轻轻地一步一步走.因为跳跃、踮着脚走均不能提供足够的汗水,且容易使脚陷进炭火,从而使保护层失效.答案:C【例4】夏天,在开空调的房间的玻璃窗上会有水滴,则水滴在玻璃的( )A.内侧 B.外侧 C.内侧和外侧都有 D.无法确定水滴在哪侧解析:夏天,开空调的房间内的温度应比室外低,窗玻璃的温度也应比室外空气温度低,则室外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玻璃会放热而液化成小水滴,故小水滴应在玻璃的外侧.答案:B备课笔记本章总结 蒸发和沸腾【例5】如图所示,用浸透酒精的湿方巾擦拭扎紧的气球,然后摆动气球或给气球扇风,

7、会观察到气球的体积明显缩小.请用相关的物理知识对此现象作出解释.解析:用酒精擦拭气球,然后摆动气球或给气球扇风,增大了酒精上方空气流动的速度,加快了酒精的蒸发,而蒸发吸热,使气球内气体的温度降低,体积缩小.答案:增大酒精上方空气流动的速度,加快酒精的蒸发.蒸发吸热温度降低,使气球内气体体积减小.【例6】在“观察水的沸腾”的实验中:(1)本实验目的是:观察水沸腾时的现象和水沸腾时的 ;(2)如图甲所示是实验的装置图,在安装、调整实验器材时,正确、合理的顺序是:先调整固定 的位置,再调整固定 的位置(选填“A”或“B”);(3)如图乙所示是实验过程中某一时刻的温度,此时的水温是 ;(4)如图丙所示

8、是三位同学作出的水的沸腾图象,其中正确的是 图.解析:本实验的目的是观察水沸腾时的现象和水沸腾时的温度.用酒精灯加热要用酒精灯的外焰,因此在安装和调整实验器材时,要先调整好石棉网的高度,再调整温度计的高度.水沸腾时温度不变,反映在图象上是与横轴平行的图线(保持沸点温度不变).答案:(1)温度(2)B A(3)85(4)C 升华和凝华【例7】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问题:地球上,水的三种状态在不断地相互转化.水的物态变化,形成了海洋、陆地、大气间的水循环.地球上水的储量虽然很多,但是淡水资源非常紧张,仅占全球总水量的百分之二点七,在干旱地区可通过人工降雨的方法向天取水,其中一种人工降雨的方法是把干冰

9、(固态二氧化碳)播撒到冷云中,使其周围环境温度降低,空气中的水蒸气迅速凝结成小水滴或小冰晶,导致降雨.水是生命之源,人类一直重视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建造水库是重要措施之一.(1)自然界中水的一个循环包含的物态变化有 .(2)请根据“干冰降雨”的过程提出一个物理问题并回答.问题: ?简答: .备课笔记规律总结:(1)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液体的温度,液体的温度越高,蒸发越快;液体的表面积,液体的表面积越大,蒸发越快;液体的表面空气流动的快慢,液体表面的空气流动越快,蒸发越快.(2)液体沸腾时的特点:吸热温度保持不变.本章总结解析:海洋、陆地上的水受热蒸发(汽化),上升到高空中,遇到高空中的冷空气液化成小水滴或凝华成小冰晶形成云,云中的小水滴聚集变大,下落时冰晶熔化,落到地面成为雨.人工降雨是利用干冰的升华吸热,使其周围环境温度降低,空气中的水蒸气迅速凝结成小水滴或小冰晶,导致降雨.答案:(1)汽化、液化、凝华、熔化(2)“干冰降雨”的过程中发生了什么变化,这种变化吸热还是放热干冰升华吸热教学板书六种物态变化间的联系布置作业:教师引导学生课后完成本课时对应练习,并预习下一课时内容.备课笔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