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二章 声现象本章复习和总结导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

上传人:迷**** 文档编号:144612425 上传时间:2020-09-1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二章 声现象本章复习和总结导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二章 声现象本章复习和总结导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二章 声现象本章复习和总结导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二章 声现象本章复习和总结导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二章 声现象本章复习和总结导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二章 声现象本章复习和总结导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声现象教学目标1.知道声音是如何产生的,知道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知道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2.知道人耳的结构和骨传导,知道人耳是如何听到声音的.3.知道回声测距的原理.4.知道声音的三个特性及其决定因素,知道超声波和次声波.5.知道声的利用:声音可以传递信息、声音可以传递能量.6.知道噪声的危害和控制.教学方法1运用比较法:区别音调、音色和响度,区别乐音和噪声;区别超声波和次声波.2运用归纳法:归纳控制噪声的途径、归纳超声波和次声波的应用.3.运用转换法:探究声的产生时,可以借助一些道具扩大实验现象.4.分组讨论交流等.教具准备实物投影仪、多媒体.教学课时1课时巩固复习教师引导学生复习

2、上一节内容,并讲解布置的作业(教师可针对性地挑选部分难题讲解),加强学生对知识的巩固.本章总结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例1】如图所示,扬声器播放音乐时,放在纸盆上的小纸片会不断地跳动.这个实验是用来探究( )A.声音产生的原因 B.声音传播的条件C.音调是否与频率有关D.乐音与噪声的区别解析:扬声器播放音乐时,纸盆上的小纸片不断地跳动,说明发声时纸盆在振动,间接地说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故选项A正确.答案:A【例2】婴儿从呱呱坠地的那时起,就无时无刻不与声打交道.下列关于声的说法,错误的是( )A.我们能听到远处的雷声,说明空气可以传声B.人在岸上大声说话也能惊动水中的鱼,说明水能传声C.将耳

3、朵贴在长钢管的一端,让他人在另一端敲击一下,你会听到两次敲击声,其中最先听到的声音是通过空气传来的D.宇航员在太空中不能直接对话,说明真空不能传声解析:敲击长钢管时,能听到两次声音,这是由于声音在钢管和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不同,声音在钢管中的传播速度大于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所以先听到的声音是由钢管传过去的,C错,A,B,D的说法均正确.答案:C备课笔记规律总结: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但有时物体振动,人不一定能听到声音,人耳要听到声音必须同时具备三个条件:(1)发声体的振动频率在20Hz20000Hz之间;(2)声源与人耳之间有传声的介质;(3)有正常的听觉系统.2.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

4、播速度不同,一般情况下,在固体中传声最快,在液体中次之,在气体中最慢,在真空在不能传声.在同种介质中声音的传播速度还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声速越快.本章总结【例3】某测量员是这样利用回声测距离的,他站在两平行峭壁间某一位置鸣枪,经过1s第一次听到回声,又经过0.5s再次听到回声,回声测距是利用了声波的.已知声速为340m/s,则两峭壁间的距离为m.解析:听到的两次回声分别是从两侧的峭壁反射回来的.根据听到回声的时间分别计算出测量员到较近峭壁的距离为s1=vt1/2=340m/s1s/2=170m,测量员到较远峭壁的距离为s2=v(t1+t2)/2=340m/s(1s+0.5s)/2=255m,

5、则两峭壁之间的距离s=s1+s2=170m+255m=425m.答案:反射425 声音的特性音调、响度和音色【例4】如下图,是用示波器显示的不同乐器发出不同声波的波形图,其中频率最大的是( )解析:物体单位时间内振动的次数叫频率,振动波形越密集说明其振动频率越大,所以本题应选B.答案:B【例5】用一组相同的瓶子盛上不等量的水就可以组成一个“乐器”,通过向瓶子内吹气就可以演奏出优美动听的乐曲.被吹的瓶子发出的音符与瓶中空气柱长度的对应关系如图所示.(1)由图可知音调的高低与空气柱长度的对应关系是 (2)往热水瓶或杯子里倒水,有经验的人不用看,就可以根据声音判断水是否倒满了,这是因为 .解析:向瓶

6、子内吹气时瓶中空气柱振动发声,第一个瓶内水量较少,瓶中空气柱最长,故振动频率最慢、音调最低,随着瓶内水柱的升高,空气柱的长度越来越短,空气柱振动的频率增大,音调升高;当往暖瓶中装水时,我们听到的声音并不是装入的水发出的,而是水面上方残留在暖水瓶中的空气柱振动发出的,所以当水越多时,空气柱越短,发出声音的音调就越高. 答案:(1)空气柱的长度越短,音调越高(或空气柱的长度越长,音调越低)(2)水快倒满时发出声音的音调较高.备课笔记规律总结:1.音调高的响度不一定大,响度大的音调不一定高.在声音的传播过程中,音调、音色一般不变,响度会随着传播距离的改变而发生变化.2.声的利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

7、是传递信息,如利用音色鉴别物质、利用声速测量距离(回声测距)、B超等;二是传递能量,如用超声波清洗钟表等精密的机械.本章总结 声的利用【例6】下列现象表明声可以传递能量的是( ) A利用B超对孕妇做常规检查 B渔民利用声呐探测鱼群 C蝙蝠利用超声波探测昆虫的位置和速度 D人突然暴露在150dB的噪声环境中,鼓膜会破裂出血解析:重点分析能量的概念,具有能量的物体就具有做功的本领在备选答案中,要判断哪一个事例表现声波传递能量,就必须分析哪一个事例中突出声波产生了能量.显然,D项中要使人耳鼓膜破裂需要具大的能量,这种能量来源于噪声的声波其余的三项均只能表明声能传递信息故本题正确答案是D答案:D【例7

8、】很多同学有过疑问“声音具有能量吗?它具有的能量与声音的响度和频率是不是有关呢?”某同学对其中两个问题进行探究,实验装置如图所示:A为一个圆筒,它的一端用剪成圆片的挺直的纸(纸的中间剪一圆孔)粘牢,另一端用塑料薄膜包住并绷紧,用橡皮筋扎牢.B为一只点燃的蜡烛.完成表中的内容.为保证每次实验声音的频率相同,你的做法是 .解析:在探究声音是否具有能量时,可拍动塑料膜,观察烛焰是否摆动,若烛焰发生摆动,则说明声音具有能量;要探究“声音的能量与响度是否有关”,要控制声音的频率不变、声源到烛焰的距离不变,轻拍和重拍塑料膜,观察烛焰摆动幅度是否改变,若发生改变则说明声音的能量与响度有关.答案: 拍一次或每

9、次拍的快慢相同备课笔记本章总结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例8】夏天,教室外蝉的叫声影响了同学们的学习,蝉能发声是由其腹部下方一层薄薄的发音膜 引起的.老师把教室的门窗关起来,大家听到的声音明显减小,这是在声音 过程中减弱噪声.解析: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减弱噪声的途径主要有: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关闭窗户,阻断了蝉声的传播,属于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答案:振动 传播【例9】贵阳市政府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如为改善环境,增大了城市绿化面积;为减少交通事故,开展“文明过马路”活动;为 ,禁止汽车在城区内鸣笛.解析:禁止鸣笛是阻止声音的产生,以减小声音对居民的干扰,减弱噪声.答案:减弱噪声教学板书布置作业:教师引导学生课后完成本课时对应练习,并预习下一课时内容.备课笔记规律总结:噪声已成为现代社会四大污染之一,可以从声源处、传播过程中和人耳处三个方面控制噪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