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通信仿真软件课程设计.doc

上传人:bao****ty 文档编号:144612420 上传时间:2020-09-1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1通信仿真软件课程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1通信仿真软件课程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1通信仿真软件课程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11通信仿真软件课程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11通信仿真软件课程设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1通信仿真软件课程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1通信仿真软件课程设计.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通信仿真软件课程设计 专业 学号 姓名 设计目的:掌握MATLAB语言的基本知识,包括MATLAB窗口环境的使用;矩阵运算及多项式处理;基本的绘图命令;程序设计入门。MATLAB的窗口环境是基础的基础,要求熟练掌握语句命令的输入、变量的使用、基本的数学函数及各种工作空间与文件管理的命令。要善于运用help命令自学。MATLAB具有强大的矩阵运算能力,要求熟练掌握矩阵的输入与生成,掌握矩阵的基本运算及操作,区分带点运算与不带点运算点的不同;掌握多项式的建立与表示方法及多项式的基本运算。MATLAB同样具有强大的图形处理能力,要求熟练掌握基本的二维绘图命令。MATLAB具有三种基本的M文件类型,要

2、求掌握它们的区别及基本结构,熟悉程序流程控制的使用及常用的编程命令。设计内容:1、 随机生成10个010之间的随机数,赋值为变量a,利用MATLAB程序类型中的“函数文件”(function)编写函数,以变量a为输入函数,对这10个数进行排序(升序或者降序),并输出结果到变量b中。2、 利用sin和cos函数,生成一个频率为100Hz的余弦波在10个周期内的信号(载波),再生成一个频率为10Hz的正弦波信号(调制信号),将两个信号相乘后,画出波形。(即模拟信号的调制过程)3、 假设某数字通信系统收发信息速率为1kbps,发送端对数字信息进行ASK调制后,使用模拟线路进行传输,其中,载波频率为4

3、kHz,数字“1”对应有载波,数字“0”对应无载波,接收端接收到信号后使用载波信号为模板进行相关解调。考虑信道中存在不同的加性高斯白噪声的情况下,分析此时该系统的误码性能。(即数字通信系统传输中的调制与解调过程。具体步骤见附件)设计时间安排:本次设计由于元旦放假和研究生入学考试考场安排等原因,仅有3次上机,每次上机5个机时。第1次上机时间用于熟悉仿真软件的使用(见“第二章 matlab语言基础.ppt”、“ch2”目录中为使用的范例、“doc”文件),后2次上机时间用于完成设计内容中的3个作业,最后一次检查。时间比较紧,请有条件的同学利用课后时间,完成剩余部分内容。课程设计报告请班长收齐后于1

4、9周周一(1月7日)下午3:00交到计算机学院大楼215房间。报告内容包括:简要步骤说明,程序代码,程序说明,程序结果(截图等)。附一设计内容3的操作步骤:1、 根据假设,系统信息速率为1kbps,考察1s内系统的误码性能,即需要随机生成1000个“0”,“1”数据,每一位信息所占时间片大小为1ms。(round(rand(1,1000))2、 由于系统载波频率为4kHz,生成载波信号Ca=sin(2*pi*4000*t),进行AM调制,若信息为“1”,载波幅度为1,若信息为“0”,载波幅度为0。例如,若第n位数据为“1”,则在第n位数据对应的时间片(n-1)ms=ta(i+1) c=a(i)

5、; a(i)=a(i+1); a(i+1)=c; end endendb=a二.利用sin和cos函数,生成一个频率为100Hz的余弦波在10个周期内的信号(载波),再生成一个频率为10Hz的正弦波信号(调制信号),将两个信号相乘后,画出波形。(即模拟信号的调制过程)x=0:0.0001:0.1;y1=cos(200*pi*x);plot(x,y1);figure;y2=sin(20*pi*x);plot(x,y2);figure;y3=y1.*y2; plot(x,y3);三.假设某数字通信系统收发信息速率为1kbps,发送端对数字信息进行ASK调制后,使用模拟线路进行传输,其中,载波频率为

6、4kHz,数字“1”对应有载波,数字“0”对应无载波,接收端接收到信号后使用载波信号为模板进行相关解调。考虑信道中存在不同的加性高斯白噪声的情况下,分析此时该系统的误码性能。(即数字通信系统传输中的调制与解调过程。具体步骤见附件)%Rs=1000;%fc=4000;%1对应有载波%0对应无载波%t0=1;N=1000;fc=4000;fs=100;ts=1/fs;t0=1;tc=t0/N;t=0:tc:t0-tc;ct=0:ts/N:tc-ts/N;ca=sin(2*pi*fc*ct);test=ca.2;limitation=sum(test);snr=-5;bercnt=0;xn=roun

7、d(rand(1,1000);for m1=1:N; if(xn(m1)=1) mod_sig(m1-1)*fs+1:(m1*fs)=ca; else mod_sig(m1-1)*fs+1:(m1*fs)=zeros(1,fs); end endrn=awgn(mod_sig,snr,0);rxn=zeros(1,N);for m2=1:N rn_seg=rn(m2-1)*fs+1:(m2*fs); sumrxn(m2)=rn_seg*ca; if(sumrxn(m2)=(limitation/2) rxn(m2)=1; else rxn(m2)=0; end if(rxn(m2)=xn(m2

8、) bercnt=bercnt+1; end endber=bercnt/N;disp(信噪比为:);snrdisp(误码率为:);bersubplot(511)stem(xn,rn),title(原始信号),xlabe(t/0.001s),axis(1 21 -.25 1.25)subplot(512)plot(mod_sig),title(已调信号),axis(0 2000 -1.5 1.5)subplot(513)plot(rn),title(高斯白噪信号),axis(0 1500 -5 5)subplot(514)plot(mod_sig+m),title(已调与高斯叠加信号),axis(0 1500 -5 5)subplot(515)stem(rxn,kx),title(解调信号),xlabel(t/0.001s),axis(1 21 -.25 1.2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