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地理 电子题库 第三章章末综合检测 湘教版选修5

上传人:1506****555 文档编号:144608245 上传时间:2020-09-1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4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地理 电子题库 第三章章末综合检测 湘教版选修5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高二地理 电子题库 第三章章末综合检测 湘教版选修5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高二地理 电子题库 第三章章末综合检测 湘教版选修5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高二地理 电子题库 第三章章末综合检测 湘教版选修5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高二地理 电子题库 第三章章末综合检测 湘教版选修5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二地理 电子题库 第三章章末综合检测 湘教版选修5》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地理 电子题库 第三章章末综合检测 湘教版选修5(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3年高二地理 电子题库 第三章章末综合检测 湘教版选修5(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1读下表分析回答问题。(10分)19601998年全球重大自然灾害情况统计表时段19601969年19701979年19801988年19891998年灾害事件(次数)16297053经济损失(亿美元)50496915384793保险理赔(亿美元)671133101 069(1)全球重大自然灾害事件发生次数的变化特点是_。这种特点产生的原因是什么?(2)全球重大自然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随时间的变化趋势是_。这种趋势产生的原因是什么?(3)从保险理赔金额的变化中,能够反映出,在抗灾、防灾过程中,人们的_

2、正在不断增强。解析: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类活动范围和强度增加,受灾体特征、灾情水平、减灾能力随之改变;灾情大小决定于灾种(灾强)、受灾体、减灾能力的变化。答案:(1)呈波状变动,逐渐上升自然灾害产生的主导因素是自然因素。自然环境的变化有自身规律,所以呈波状变动。人类不合理活动能诱发自然灾害的发生,加重灾害的危害程度。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类对环境的影响越来越深刻,所以灾害有上升的趋势。(2)逐渐上升(或越来越重等)社会经济的发展,使人口密度、社会财富密度不断增大。(3)防灾意识和社会救助能力2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14分)(1)从甲图可以发现,对我国农作物成灾面积影响最大的是_;影响最小

3、的是_。(2)在四种主要灾害中对我国农作物成灾面积影响力逐渐减弱的是_,形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_,请试举一例说明:_。(3)从乙图可以发现,我国农作物受灾面积的变化趋势是_;结合甲、乙两图说明我国农作物成灾面积的变化特点是_;你认为导致我国农作物受灾面积出现该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_。(4)为了降低我国农作物受灾、成灾面积,你认为下列措施较合理的有(双选)()A大量降低我国农作物的播种面积B加强水利工程建设,降低旱涝灾情C在长江中下游地区退耕还林,恢复植被D加大科技投入,提高作物抗灾性解析:本题考查影响我国农业的自然灾害、农业灾情及相关措施。第(1)、(2)题,可以从图A直接看出。由于抗洪工程(如三

4、峡大坝)的建设,洪水灾害的影响减弱。第(3)题,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农作物受灾面积不断扩大,而成灾面积波动上升,我国农作物受灾面积不断扩大,从长时间段看,我国灾害发生频次不会有太大的变化,只能是人类活动加剧了农业灾害的灾情。第(4)题,我国人口众多,降低农作物播种面积是不行的,长江流域退耕还林宜在中上游地区。答案:(1)旱灾霜冻灾(2)水灾我国修建的一系列水利工程发挥作用三峡大坝的建成可以预防长江中下游地区百年一遇的洪水(3)不断扩大在曲折中上升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加剧灾害的灾情(4)BD3损失率是指受灾区域各类财产的损失值与灾前(正常)值之比。读中国自然灾害损失率(%)等值线局部示意图,完成下列问

5、题。(6分)(1)比较甲、乙、丙三地自然灾害损失率的差异,并说明影响自然灾害损失率的主要因素。(2)简述防御自然灾害,减少灾害损失的主要措施。解析:由图示等值线可以判断出,甲地损失率最小,乙地损失率最大,影响损失率的因素主要从灾害的强度、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抗灾能力等方面分析。答案:(1)乙地损失率最大,甲地损失率最小。影响损失率的因素主要有灾害的强度、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地区抗灾能力等。(2)做好自然灾害的科学研究,建立灾情监测预警系统;加强自然灾害的管理,建立健全减灾工作的政策法规体系;积极开展防灾、减灾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和减灾意识;利用遥感卫星等3S技术进行监测和预报,提高灾害防

6、范能力;制定救灾应急预案。4读图,回答下列问题。(8分)(1)写出图中冻融区所处地形区的名称并分析黄河在此河段的主要水文特征。(2)黄河流域侵蚀强度最大区域主要集中在哪一河段?试分析其原因。解析:根据图中可以看出冻融区处于青藏高原。黄河流域侵蚀强度最大区域在黄土高原;由于土质、降水、植被等原因,水土流失严重。答案:(1)地形区:青藏高原。水文特征:径流量小;含沙量小;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等。(2)河段:中游。原因:土质疏松;降水集中且多暴雨;植被破坏严重(人类不合理的开发活动)等。52010年10月23日,新中国治淮60周年纪念大会在安徽召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材料1:图中的两个地

7、区是我国水旱灾害发生频率较高的两大地区。材料2:2009年9月到2010年初夏,我国西南部分地区持续少雨,气温偏高,遭遇严重旱灾。长期高温少雨,致使云南大部、贵州大部、川西高原南部、广西北部和东南部出现重度以上气象干旱,对群众生活、农业生产、塘库蓄水、森林防火等造成极大影响。材料3:淮河流域是我国洪水灾害发生频繁的区域,该地区在历史上曾多次发生大的全流域性洪水灾害。(1)说出A图的中东部区域主要地形区的名称,并描述该地形区的地表特征。(2)读材料2,分析导致该地区20092010年发生严重旱情除降水因素以外的其他主要原因。(3)读B图和材料3,分析淮河流域多洪涝灾害的水系原因。解析:第(1)题

8、,地形的名称及特征,在准确定位的基础上进行描述。第(2)题,该地区20092010年发生严重旱情的原因有气象气候因素、地形、植被、农业种植结构等。第(3)题,淮河流域多洪涝灾害的水系原因,要结合材料分析。答案:(1)云贵高原,以喀斯特地貌为主,地表崎岖不平,多山间小盆地。(2)地形以喀斯特地貌为主,保水性差;该地区农业结构单一,以种植业为主,对水源的依赖性大;该地区水利基础设施差;植被覆盖率低,空气干燥;气温较常年偏高。(3)该流域地形平坦,排水不畅;淮河流域支流多,水系发达;干流流程短,入海河道短;流域汇水面积大。6我国是世界上遭受自然灾害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因而防灾减灾的任务既十分重要,

9、也十分艰巨。结合我国自然灾害区划图,回答下列各题。(11分)(1)区域突出的气象灾害是_和_,此外,该区域内的地质灾害主要是_,生物灾害主要是_。(2)是世界上_(灾害)最严重的地区,其成因为_;另一种主要灾害为_。(3)受海洋影响最强烈的是_区域(填代号),同时,本区是全国受_和_影响最强烈的地区。(4)若说、三区域共同的主要自然灾害类型为气象灾害,则地区主要自然灾害类型为_,具体包括_、_、_。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了我国四区域主要的灾害类型、成因。分析如下:答案:(1)干旱洪涝地震蝗灾(2)水土流失地表坡度大;土质疏松,抵抗流水侵蚀能力弱;夏季暴雨集中;人类大量破坏植被,造成大面积的地表裸露

10、,缺乏保护干旱(3)台风风暴潮(4)地质灾害地震滑坡泥石流7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是世界上泥石流灾情最严重的国家之一。结合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9分)材料1:中国泥石流分布图。材料2:中国泥石流成因地域差异。区域成因类型特点青藏高原东南部山区冰川泥石流规模巨大,频繁而猛烈川滇山地降雨泥石流较频繁,与人类活动关系密切黄土高原暴雨激发的黄土泥石流频率、规模、强度均不及山区泥石流华北和东北地区暴雨引发的泥石流频率低,但规模大且凶猛(1)说出我国泥石流的主要分布地区。(2)分析黄土高原泥石流形成的主要原因。(3)为了防治川滇山地频发的泥石流,列举人类正确的应对措施。解析:第(1)题,根据材料1可看

11、出,泥石流的主要分布地区是西南地区。第(2)题,从气候、土质、地势及植被状况考虑。第(3)题,从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寻求对策。答案:(1)西南地区。(2)夏季多暴雨;土质疏松;地表崎岖;植被覆盖率较低。(3)提高地表植被的覆盖率;减少大型工程(开矿、修路等)对山体的破坏;加强法制管理。8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9分)材料1:2012年2月21日,正是春风又绿江南岸的时节。可新疆一场立春以来最大的暴雪突然降临,北疆大部、天山山区和伊犁河谷普降中到大雪,乌鲁木齐新增降雪厚度超过8厘米,乌鲁木齐机场5次关闭42个航班延误。材料2:北疆降雪分布图。(1)据图描述该地暴雪的空间分布特点,并说明该地多暴

12、雪的原因。(2)从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考虑,分析暴雪融化后,大量融水可能带来的危害。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了新疆西部降水的原因以及影响。新疆西部降水的原因主要是来自大西洋、北冰洋的水汽遇山地抬升形成,当气温低时,以雪的形式落到地面。大量雪水易诱发滑坡、泥石流,造成水土流失。答案:(1)主要分布在山区。来自大西洋、北冰洋的水汽、遇山地抬升,形成降雪。(2)大量融雪易使河水暴涨,形成洪水灾害;大量雪水易在山区形成滑坡、泥石流;融水冲刷土壤形成水土流失,土壤肥力降低。9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0分)材料1:自2010年9月底以来,河南省大部分地区已超过130天无有效降水,为1951年以来,同

13、期降水最少年份。目前河南省各麦受旱面积已达3350万亩,重旱245万亩,山丘区15万人因旱出现饮水困难。材料2:中部六省土地利用类型和主要农作物分布图。(1)河南发生干旱灾害,可能对哪种农作物影响最大?为什么?(2)分析河南此旱情产生的主要原因。(3)据图归纳中部六省土地利用类型特点。该区域在土地利用上应注意哪些问题?解析:本题考查了中部地区有关知识。河南位于中原,是小麦生产大省,由于降水异常少,形成干旱天气,需要加强抗旱工作。答案:(1)冬小麦;此时冬小麦正值返青,生长旺盛,需水量大。(2)原因:长时间不降水,降水异常少;天气晴朗,气温较高,蒸发增强。(3)耕地、林地为主,草地少;南部、北部

14、山地以林地、草地为主,中部平原以耕地为主。注意:保护植被,保持水土,防止水土流失。1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1分)通过统计记录,科学家们发现,我国沙尘暴的主要发生区域在青藏高原和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区。其中,每年的12月到次年3月,沙尘暴发生中心集中在青藏高原上,并随时间推移中心向北推移。现在珠峰地区海拔6300米以下,基本没有常年积雪(景观如图所示)。气候是全球性的,当地人对珠峰的影响毕竟有限,对于大气环境变化当地人无法控制。图为冰川退缩后,在珠穆朗玛峰北坡形成越来越高的戈壁滩(2010年11月拍摄)。(1)分析每年的12月至次年3月沙尘暴中心集中在青藏高原上的原因。(2)现在珠峰地区海拔6300米以下,基本没有常年积雪。这一现象可能给青藏高原地区的自然地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