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教学论文 论地理思维创新

上传人:1506****555 文档编号:144607317 上传时间:2020-09-1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0.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地理教学论文 论地理思维创新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初中地理教学论文 论地理思维创新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初中地理教学论文 论地理思维创新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初中地理教学论文 论地理思维创新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初中地理教学论文 论地理思维创新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中地理教学论文 论地理思维创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地理教学论文 论地理思维创新(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论地理思维创新在地理教学过程中,应根据地理科学的特点,在强调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技术方法的前提下,注重地理思维创新,发展空间分析能力,树立科学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和可持续发展观。从地理素质教育来看,应立足于挖掘潜能,启迪心智,养成创新思维,促进自我提高。一、综合思维地理环境由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人类智慧圈等圈层所组成,是地球各种自然要素、人文要素有机结合而成的宏观系统。地理事物通常是复杂的,地理事物与其他事物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地理学习过程中,不能就地理论地理,必须从大地理的角度,从学科融合和空间综合的角度,了解地理事物,分析地理问题。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加速发展,对地理

2、学科综合性的要求日益突出。就综合分析而言,必须抓住主要矛盾和核心问题,弄清地理事物的关键所在。对于区域分析来说,综合分析更是不可缺少的。综合型地理思维的创新,在于把握全局、分清主次、归纳总结和整体提升。我们的综合课程考试,不能够只考“拼盘”型的试题,把政治、历史、地理试题简单地罗列起来而一定要考“炒菜型”的试题,即大胆打破学科界限,考核学生综合分析和全面理解的能力。比如,一道综合试题,就可以从四个角度进行考核,从时间角度考历史,从空间角度考地理,从世界观角度考政治,从三者结合的角度考综合。德国慕尼黑大学的一位教授是这样看待中国的:首先把中国分为东部与西部,东部以秦岭一淮河为界,分为北方与南方;

3、西部则以昆仑山为界,分为大西北与大西南。南方气候暖湿,植被葱郁,可称为“绿色中国”;北方有广阔的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可称为“黄色中国”;大西北荒漠、戈壁面积广大,黄沙漫漫,瀚海无边,可称为“金色中国”;大西南有雄浑的青藏高原,冰川绵延,雪峰皑皑,可称为“银色中国”。关于国土整治,可作如此描述:“黄色中国”向“绿色中国”转变,“金色中国”向“黄色中国”和“绿色中国”转变,“绿色中国”应更加“碧绿可人”,“银色中国”则主要是保护好原生环境。由此可见,这位德国地理学家对中国地理区域特征具有全面和深刻的了解,并进行了很好的提炼与综合。学习中国地理,不能把中国自然地理与中国经济地理人为地割裂开来,而要从

4、综合分析的角度来看待中国的重大问题和未来发展。我国大致上可分为三大综合自然地理区,即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区和青藏高原区。决定这三大地理区内部分异的主导因素是不同的。决定东部季风区地理分异的主导因素是纬度地带性,归根结底是热量;决定西北干旱区分异的是经度地带性,关键是水分;决定青藏高原区分异的是垂直地带性,主要是热量及水分。从全国生产力发展水平来看,东、西部的差异远大于南、北方的差异。因此,就我国区域经济发展而论,水分因素比热量因素要显得更为重要。在当今形势下,水资源的地位日益突出,水资源的严格保护和合理利用也越来越紧迫。二、创新思维地理创新思维在于打破传统的思维定势,用新的理念、新的视角、新的

5、方法去看待地理事物,去解决地理问题。其中,最重要的当属观念创新,需要贯彻一系列新的理念,如循环经济、协调发展、环境友好、节约型社会、数字地球、经济全球化、绿色GDP等。应当“跳出地理看地理,跳出区域看区域”。地理创新在很大程度上是人地关系的提升,是由不和谐向和谐的转变。在地理教学过程中,应提倡自主学习方式,鼓励学生探究创新。这样做并不意味着教师对学生的放任自流,而必须对学生进行深人指导。自主学习过程的设计,应努力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让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刻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中学地理的自主学习,应根据国家地理课程标准,积极倡导学习目标的自主、学习内容的自主、学习时间的自主和学习

6、方法的自主。地理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的自主学习,克服偏离主题、脱离实际、流于形式等问题。例如,在讲授了地图的基础知识之后,可以让学生绘制简单的校园示意图;在讲授了生态环境知识之后,可以让学生探讨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的环境问题。三、批判思维人们对于地理事物的认识过程,是一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主观到客观、由局部到整体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人类认知不断提高的过程。新观念的确立,往往是对传统观念的更新、批判和否定。过去认为是合理的东西,在新形势下可能会变得不合理。人类对于自然界的改造过程,由不和谐到和谐,由急功近利到长远发展,其经营观念、运作方式、实施行为既有对传统的继承,更是对落后的批判。地理课程改革的

7、核心是地理教育理念的改革。地理教学既要讲“地”,更要讲“理”,重要地理事物的来龙去脉,应设法交代清楚。教学过程应紧扣人地关系协调,需要讲清人地互动机制,尊重自然规律或违背自然规律结果会怎么样?可就一些问题深入探究。比如,20世纪50年代70年代,我们把“北大荒”开垦为“北大仓”;当前为了保护湿地环境,又要把“北大仓”的低洼之处恢复为“北大荒”。在此过程中,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哪些变化?原先洞庭湖拥有浩瀚的水面,后来由于围湖造田,湖面不断萎缩。现阶段国家大举退田还湖和生态移民,又使得洞庭湖的面积逐渐变大。这个过程说明了什么问题,人们对自然界的认识发生了哪些变化?等等。案例:“移植大树之凤为何屡禁

8、不止?”我国一些城市在绿化过程中,继“草坪热”之后,又刮起了一股“大树移植风”,从移植大树发展到搬运古树。北方某沿海城市耗资2亿元“邀请”50万株大树进城,以建设“森林型生态城市”。南方某沿海城市从广西、江西、安徽、湖南等地购买了 5000余株树龄在 100400余年的古树来装扮城市。生态城市建设无疑是正确的,但移植大树的做法却破坏了生态环境。大树移植费用昂贵,最大代价是要牺牲”大量无辜的大树。眼下近距离移植技术的成活率仅 60左右,有幸成活的大树还要半死不活地“挣扎”多年才能“缓过劲来”。有些城市为了保证成活率,要求苗木供应商做到死一棵树就要补一棵树。一棵成活大树的背后要有几棵死树“陪伴”,

9、这种资源浪费是难以用金钱来弥补的。大量移植大树对原生存地会造成严重的环境破坏,直接影响当地的生态群落,还会引发水土流失、泥石流、山体滑坡、洪涝、沙尘暴等自然灾害。移植古树还违反了国家保护古树的有关法规。树龄百年以上的古树是国家的宝贵资源,任何人无权随意买卖,买卖古树是一种破坏历史文物的违法行为。一棵大树要十几年甚至几百年才能长成,因此有“前人栽树后人乘凉”之说。俗话说,“人挪活,树挪死”,我们应当尊重自然规律,耐心地让城市的小树茁壮地长大。就此提出问题,让学生展开分析:第一,“大树移植风”可使大城市迅速绿化,但这样做是否值得?第二,分析城市与区域的生态环境关系。城市的绿化以山区的森林植被破坏为

10、代价,而山区的水土流失又会给下游地区和城市造成什么影响?第三,怎样理解“生态城市”的内涵,又如何搞好大城市的绿化?四、形象思维针对地理教学过程,要力争把系统的地理科学原理用丰富多彩、引人入胜的形式表现出来,用简明扼要、生动活泼的语言表达出来。在地理教材的展现方面,要刻意营造良好的学习情境,努力培养学生的地理情趣。目前,我国在初一、初二开设初中地理课程。初一学生才升入中学不久,对于中学的学习规律难以准确把握。但初一地理课程一开始就讲授比例尺、经纬网、等高线等内容,大多数学生难以接受。经纬网属于立体几何的内容,初二数学课才讲授平面几何的内容。因此,这无疑违背了教学规律,明显增加了初一地理教学的难度

11、。地理教学内容需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努力从他们已有的经验出发,联系身边的现象来了解地理事物和认识地理问题。在美国,初中教材是这样描述纬度和时差的。教材给出一幅亚洲示意图,在这幅地图的四边分别有4个小孩。位于北极地区的彼德穿着厚厚的鸭绒衣还冻得瑟瑟发抖;站在赤道上的玛丽只穿着单薄的裙装还热得大汗淋漓;日本小女孩背着书包,迎着灿烂的朝阳去上学;而西亚的阿拉伯小男孩却还在呼呼大睡。教材向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为什么同一时间,在亚洲的不同地方会出现如此迥然不同的现象,让学生就这些现象展开思考,倘若想不出来,书后面就注有答案。新疆的地形大势可用“疆”字来形象地解释,“疆”字右部上面的一横为阿尔泰山,当中

12、的一横为天山,下面的一横为昆仑山,右上部的“田”代表准噶尔盆地,右下部的“田”字代表塔里木盆地。左部的“弓”表明在新疆国界线形如弯弓,“弓”之外的“土”字则表示因中俄伊犁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满清政府被迫割让一系列领土给沙俄。这样描述,就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再如,可将意大利比喻为一只秀美的女靴,还可将阿拉伯半岛比喻为一只粗壮的“男靴”。由于穿靴子的男孩子比较顽皮,整天踢石头蹦蹦跳跳,结果把靴子给踢坏了,不得不打补丁,前面的“补丁”叫阿曼,后面的“补丁”叫也门。五、生态思维从生态环境良性循环的角度去思考地理问题,关键在于协调人地关系,不断改善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尊重自然规律,按照经济规律办

13、事,从以往的“人定胜天”上升到环境友好型的持续发展方式。人类经历了漫长的农业文明时代,在此期间,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对于自然界的影响和破坏都很有限,可谓男耕女织、自给自足、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充满着田园牧歌般的情调。工业革命对自然界产生广泛和深刻的影响,使人类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工业社会能够大规模地利用资源和能源,但工业文明也造成了大范围的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结果导致人地关系日趋紧张。二战后出现了席卷全球的科技浪潮,科技文明在很大程度上加强了人类开发资源和改造世界的能力,但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人与自然界和谐发展的问题,在一些领域反而使人地关系更趋紧张。1987年以来,科学家系统地提出了可持

14、续发展的概念,开创了生态文明的新时代,明确指出人类与自然界应当和谐发展。1992年世界环境与发展会议以来,可持续发展的理念逐渐深入人心,并成为许多国家的基本国策。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科技文明再到生态文明,反映出人类认知水平的不断提升,也体现了人地关系从低水平和谐到不和谐、再到高水平和谐的理性回归。黄土高原是我国水土流失十分严重的区域,下泄的水土对黄河下游地区,尤其是华北平原造成广泛的生态灾难。但历史上黄土高原森林植被发育良好,是中华民族的主要策源地。如今黄土高原之所以出现童山濯濯、满目疮痍的景象,主要是由于人类不合理的垦殖活动所造成的。整治黄土高原办法甚多,诸如挖鱼鳞坑、修挡土墙、疏浚河道、

15、植树种草,乃至于小流域的综合治理。治理黄土高原的核心是改善日益恶化的人地关系,尤其是减少当地居民对于生态环境的破坏,关键在于进行大规模的生态移民,使具体地域所承担的人口数量和产业活动不至于太多。事实证明,封山植树的做法是正确的,凡是进行了大规模退耕还林和生态移民的地方,自然环境都得到了很好的恢复。海河是华北平原重要的河流,是典型的扇状水系,潮白河、永定河、大清河、子牙河、漳卫河5条河流汇合于天津才称为海河。历史上海河的洪涝灾害非常严重,主要原因是海河上游基本上处于同一个暴雨区域,往往五条支流同时涨水,由于海河下泄泥沙阻塞,入海通道不畅,经常河水陡涨而泛滥成灾。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对海河流域进行了

16、大规模的治理,主要手段是开辟多条入海洪道,在洪水来临时分流入海。但从太行山流下来的不仅有洪水,还有大量的泥沙,结果造成入海洪道的淤积,当地百姓不得不每年挖河不止,甚至提出“愚公移山,治理海河”的口号。其实,海河治理的关键不在于华北平原的“排”,而在于太行山区的“蓄”,也就是说,在太行山采取一系列生物和工程措施,植树种草,修筑梯田,涵养水土,下大气力控制泥沙下泄,实现青山常绿、碧水长流,就可以从根本上控制海河流域的洪水。案例:“从砍树人到种树人”新中国成立之初,作为一名伐木工人,马永顺创造了国内手工伐木的最高记录,被授予全国特等劳动模范,并多次受到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的亲切接见。他当了34年代木工人,共砍伐树木36 000棵。1982年他退休后,由于长期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