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基备考]2014军转干考试资料: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一)

上传人:zh****71 文档编号:144607202 上传时间:2020-09-11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108.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基备考]2014军转干考试资料: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一)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公基备考]2014军转干考试资料: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一)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公基备考]2014军转干考试资料: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基备考]2014军转干考试资料: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一)(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军转干考试 公基备考 2014 军转干考试资料: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一) 【导语】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关键是要坚定不 移地走改革开放的道路,大力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 结构优化升级。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军转干 考试公共基础知识备考的考点之一,以下资料为 军转干考试 网整理的资料,供您参考!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点 市场经济是与一定的社会制度相结合的,是特定社会制度条件下的市场经济。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相比,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 形成基础不同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在生产力不甚发达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基础上转变

2、过来的,是在 总结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的基础上自觉建立的。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是在封建主义自然经 济的基础上自发形成的,是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的基础上不断完善的。 2. 所有制形式不同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虽然也有私有制,但以公有制为主体,国有经济为主导。以公有制为 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别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主要特点。 3. 分配方式不同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共同富裕为最终目标,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 分配制度,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受私有制支配,实行按要素分配的原则,资本家按资分配, 工人按劳动力价值分配,这必然会导致两极分化,贫富差距越来越大。 4. 宏观调控

3、不同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以马克思主义为行动指南的共产党领导,政治优势明显, 宏观调控 强而有力。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框架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框架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为基础, 以现代企业制度、统一市场体系、收人分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对外经济体制为支柱,以 宏观调控体系为整合各个支柱的栋梁。 1. 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现代企业制度 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经济制度。 2. 全国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 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必须培育和发展全国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 大市场, 提髙国民经济市场化程度,实现城乡市场紧密结合

4、,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相互衔接。 3. 合理的个人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 个人收人分配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把按劳分配与按要素 分配结合起来,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 建立多层次的社会保障制度,为城乡居民提供同国情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保证社会稳定 和国家长治久安。 社会保障体系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济、 社会福利、 优抚安置和社会互助、 个人储蓄保障。 4. 适应国际通行规则的对外经济体制 在经济全球化深人发展、国际竞争日趋激烈、我国正式加人世界贸易组织的情况下,要 军转干考试 积极应对,趋利避害, 变挑战为机遇,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

5、次上参与国际技术合 作和竞争,开创对外开放的新局面。 5. 健全的宏观经济调控体系 宏观经济调控的主要任务是: 保持经济总量的基本平衡,促进经济结构的优化,引导国 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推动社会全面进步。 宏观经济调控的主要目标是:促进经济増长, 增加就业, 稳定物价, 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三、经济发展方式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实现未来经济发展的宏伟目标,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的 发展, 关键是要坚定不移地走改革开放的道路,大力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加快转变经 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这是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紧迫而重大的战略任务。 ( 一) 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第一,

6、尽管早在社会主义建设初期,我党就制定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 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和一套“两条腿走路”的方针,但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却长期存在“一条 腿长、一条腿短”的问题,经济发展不协调、不对称。 第二, 在经济实力显著增强的同时,我国生产力水平总体不高,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产 业结构趋同, 低水平扩张, 长期形成的粗放型增长方式尚未从根本上向集约型增长方式转变。 第三, 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相对不足,主要依靠投资、 出口拉动的外延式经济增长 仍未能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的内涵式经济增长转变。 第四, 经济发展不能以资源浪费、环境破坏为代价,仍需加大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力 度,大

7、力发展循环经济,以低投人、高产出、少排污、可循环为目标,提高效率降低消耗, 实现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 二) 科学发展观 我们党总结多年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 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了立足于社会 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的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 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以人为本, 就是要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人们的多方 面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面, 就是要在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保持经济持 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的同时,加快政治文明、精神文明

8、的建设, 形成物质文明、政治文明、 精神文明、生态文明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格局;协调,就是要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区域协 调发展、 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可持续, 就是要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处理好经济建设、 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 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 三) 有效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当前, 中国的经济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要应对这些挑战,离不开科学发展观 的有效贯彻落实: 第一,始终保持经济的理性增长:在这里要特别强调一种“健康状态”下的经济增长。 所谓健康的增长一般指在相应的发展阶段内,以 “财富”扩大的方式

9、和经济规模增长的度量, 去满足人们在自控、自律等理性约束下的需求。 第二, 全力提高经济増长的质量:它意味着新增财富的内在质量,应当不断地、连续地 加以改善和提高。 第三,满足“以人为本”的基本生存需求:科学发展观强调人的全面发展,其中人的基 军转干考试 本生存需求和生存空间的不断被满足和扩展,是一切发展的基石。 第四, 调控人口的数量増长,提高人口的素质:人口数量的年平均增长率首先应稳定地 低于 GDP的年平均增长率,而后逐渐实现人口自然增长率的“零增长”。 第五, 维持、扩大和保护自然的资源基础:地球的资源基础在可以预期的将来,仍然是 供养世界人口生存与发展的唯一来源。 第六,集中关注科技

10、进步对于发展“瓶颈”的突破:科学发展观始終强调“经济发展与 人口资源环境” 的强力协调, 科技进步在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中,能够迅速把研究成果积极 地转化为经济增长的推动力,并克服发展过程中的“瓶颈”,以此达到可持续发展的总体要 求。 第七,始终调控环境与发展的平衡:科学发展观不赞成单纯为了经济增长而牺牲环境的 容量和能力,也不赞成单纯为了保护环境而不敢能动地开发自然资源。 ( 四) 以科学发展观指导经济发展方式 以科学发展观指导经济发展方式,必须把握好以下几方面要求: 第一,要进一步转变发展观念。反对把“发展是硬道理” 简单地理解为 “増长是硬道理” , 反对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视为“以速度

11、为中心”,不能以牺牲资源、环境为代价追求产 值,必须树立起把经济的发展同资源的消耗、环境的退化、 生态的胁迫联系在一起的科学发 展观。 第二, 要进一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大力推进经济增长方式向集约型转变,走新型工业 化道路。一是要以提高质量效益为中心;二是要以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为目标,加大实施可 持续发展战略的力度;三是要以科技进步为支撑。 第三, 要进一步转变经济体制。一是要深化财税、金融和投资体制改革,从体制上解决 产业结构趋同、 增长方式粗放、低水平扩张的问题;二是要消除城乡分割的体制性障碍,有 序推进农民向非农产业转移,引导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合理配置,加快城镇化进程,逐步解 决城乡二元结构问题;三是要深深化社会领域的改革,切实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一条腿长、 一条腿短” 的问题; 四是要推进劳动就业和社会分配体制改革,完善社会保障体制,为解决 收入差距问题创造条件。 2014年军转备考更多信息请关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