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测试题6 人教新课标版

上传人:1506****555 文档编号:144597766 上传时间:2020-09-1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62.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测试题6 人教新课标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测试题6 人教新课标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测试题6 人教新课标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测试题6 人教新课标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测试题6 人教新课标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测试题6 人教新课标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测试题6 人教新课标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3单元测试题(六)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共20分)1选出读音无误的一项是( )(2分)A蓬蒿(go)牟取(mu)狼藉(j)B缄默(jin)窥探(ku)狩猎(shu)C媲美(p)挑衅(tio)笃信(d)D吞噬(sh)干涸(h)裸露(k)2选出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分)A谁能断言那些狼藉斑斑的矿坑不会是人类自崛的陷阱呢?B在和熙的阳光下,我乘舟而行,如神仙一样。C我却怎么也笑不出,陷入了迷罔的沉思。D大雁知道,从黎明到夜幕降临,在每个沼泽和池塘边,都有瞄准它们的猎枪。3选出加粗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2分)A相形见绌:不足,不够美味佳肴:做熟的鱼肉等B沧海桑田:暗绿色相辅相成

2、:帮助、佐助C任劳任怨:使用不容置疑:放、摆D深不可测:测量精巧绝伦:辈、类4对下列句子的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2分)A她终于以惊人的毅力,垫起了十五个球。(画线部分是个介宾短语)B赵州桥高度的技术水平和不朽的艺术价值,充分显示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有双主语)C这出悲剧的制造者又是人。(主干是:制造者是人。)D如果天下雨,你就别去了。(单句)5下面是小明向一位老爷爷问去地方的路,哪句话最合适,请选出来( )(2分)A小明轻声问道:“老爷爷,到地方的路怎么走?”B小明轻声问道:“喂,到地方的路怎么走?”C小明高声问道:“老爷爷,到地方的路怎么走?”D小明高声问道:“喂,到地方的路怎么

3、走?”6选出填入空白处关联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_说五四时期的那一代有志青年为了中国的前途和命运曾在黑暗中苦苦求索是艰苦的,_当代青年则是幸运的,_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我们已经找到了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_使我们创造了过去的十年辉煌,也将使我们在新世纪里继续创造辉煌。A尽管 那么 因此 不但B如果 所以 既然 不仅C如果 那么 因为 不仅D尽管 但是 既然 不但7观察下图,请用简洁的语言说明下图的内容。(2分)_8修改病句。(2分)(1)语文老师绘声绘色地经常向我们介绍小说新作。改:_(2)通过这个单元的学习,使我们认识到保护环境是多么重要。改:_9按要求各写两条成语。(2分

4、)(1)成语中含有季节的字:_、_(2)成语中含有数词(两条成语中数词不能重复):_、_(注:不合要求不给分)10本单元五篇课文,都从不同的内容、不同的角度阐述人与自然的关系。敬畏大自然告诉我们人与其他部分生物是_的关系,敬畏它们,就是敬畏我们自己;罗布泊之所以消逝,那是因为_和_;旅鼠是如此古怪的动物,_大奥秘经历了几个世纪的研究还是没有揭示出来,同时我们也应从旅鼠身上得到启示:_;大雁归来表达了作者对大雁的_之情;喂出来是一篇_小说,它警示我们:_。(2分)阅读理解。(10分)悲剧并没有止住。同样的悲剧仍在其他一些地方上演。世界著名的内陆湖青海湖,50年间湖水下降了88米,平均每6年下降1

5、米,陆地已向湖中延伸了10多公里;数千年风沙未能掩埋的甘肃敦煌月牙泉,近年来却因当地超采地下水,水域面积从50年代的11652万平方米缩小至5397平方米,水深只剩尺余,大有干涸之势这一切也都是人为的!救救青海湖,救救月牙泉,救救所有因人的介入而即将成为荒漠的地方!11第1段在全文中的作用是_。(2分)12第2段中列举了大量的数字,有何作用?(2分)_13“”应填_号(名称),还可以填的内容有_。(填一种就行)(2分)14最后一段用_修辞,其作用是_。(2分)15除了青海湖、月牙泉之外,你还知道哪些类似的例子?请概括描述一番。(2分)_阅读理解(30分)(一)世纪遗产清单像一个人临终前要对自己

6、的财产有个清点以便留给后人一样,一个世纪行将结束时,也该对自己留下的东西列一份清单,好让下个世纪的人们心里明白这个世纪的功劳。20世纪的黄昏已经来临,这个世纪给我们人类究竟留下了什么,似乎也到检数一下的时候了。8000多万具死于战争的尸骨,是20世纪留给人类的一笔最大的财富,两次世界大战和30余次国际、国内战争,造成了全世界约8000万名军人和平民的死亡,这些死去的人如今都已化为白骨被掩埋在了土层深处。这些尸骨静静地仰望着尚在活着的人们,他们将用自己对战争的不绝吟唱,使得下个世纪的人们不再感到孤独和寂寞。数万个核弹头是20世纪留给人类的又一笔财产。世界上有核国家制造的核弹头加在一起已需要用万来

7、数了,这些核弹头可以把地球毁灭许多次,人类终于为自己制造出了集体死亡的工具,这是一件值得骄傲的事情。也许下个世纪的某一天,我们人类会欣赏到核弹爆炸时那炫目的美丽的闪光。那时,人们一定会为遇上千载难逢的开眼界机会而欢呼不已。10多亿公顷的森林变成了平地和沙漠,是20世纪的一大功劳,也是它留给下个世纪人类的一笔可观的不动产。没有了这些森林,人类也就少了许多的麻烦;也就会少遇上多云、多雾以及细雨绵绵的天气;就可以让阳光直射地面以便使地上多几条好看的裂缝。沙漠面积大了,人们就会更方便地欣赏到沙漠上的海市蜃楼,会不停地听到驼铃的叮当响声。平地面积多了,人们的视野会更加开阔,会看到大地尽头的美妙风景。几千

8、条污染了的河流和几百个污染了的湖泊,是20世纪留下的又一笔遗产。有了这笔遗产,下个世纪的人们也就不必再到那些河湖里捕鱼,从而也就少了制造渔船和编织渔网的麻烦。有了这笔遗产,许多人就不必再学游泳,从而少了被水淹死的危险。有了这笔遗产,许多人就可以因得一种莫名其妙的小病住进美丽的疗养院,从而把繁重恼人的工作摆脱掉。一个多么慷慨的世纪,仅粗略一数就知道它给人类留下了如此多的东西。下个世纪的人们当然应该对它充满感激。上帝呢?上帝也因此而满脸笑意?1“清单”是详细登记财产物资的单子,“世纪遗产清单”的意思是_。(2分)2文中画线句中的加粗词可用_和_代替,请从你学过的课文中找出用法与之相反的一个例子:_

9、。(3分)3分别用48个字概括第段的内容要点。(4分)_ _ _4简答。(1)文章列举许多数字有何作用?(2分)_(2)文章用两个问句作结尾有什么好处?(2分)_5作者的写作意图是:_。(3分)(二)母爱“仅次于人的聪明的动物,是狼,北方的狼。南方的狼是什么样,我不知道。不知道的事咱不瞎说,我只知道北方的狼。”一位老猎人,在大兴安岭蜂蜜般黏稠的篝火旁,对我说。猎人是个渐趋消亡的职业,他不再打猎,成了护林员。我说:“不对。是大猩猩,大猩猩有表情,会使用简单的工具,甚至能在互联网上用特殊的词汇与人交流。”“我没见过大猩猩,也不知道互联网是什么东西。我只见过狼。沙漠和森林交界地方的狼,最聪明。那是我

10、年轻的时候啦”老猎人舒展胸膛,好像恢复了当年的神勇。“狼带着小狼过河,怎么办呢?要是只有一只小狼,它会把它叼在嘴里。若有好几只,它不放心一只只带过去,怕它在河里游的时候,留在岸边的子女会出什么事。于是狼咬死一只动物,把那动物的胃吹足了气,再用牙齿牢牢咬住蒂处,让它胀鼓鼓的好似一界皮筏。它把所有的小狼背负在身上,借着那救生圈的浮力,全家过河。”有一次,我追捕一只带有两只小崽的母狼。它跑得不快,因为小狼脚力不健。我和狼的距离渐渐缩短,狼妈妈转头向一座巨大的沙丘爬去。我很吃惊。通常狼在危急时,会在草木茂盛处兜圈子,借复杂地形,伺机脱逃。如果爬向沙坡,狼虽然爬得快,好像比人占便宜,但人一旦爬上坡顶,就

11、一览无余,狼就再也跑不了了。这是一只奇怪的狼,也许它昏了头。我这样想着,一步一滑爬上了高高的沙丘。果然看得很清楚,狼在飞快逃向远方。我下坡去追,突然发现小狼不见了。当时顾不得多想,拼命追下去。那是我平生见过的跑得最快的一只狼,不知它从哪儿来的那么大的力气,像贴着地皮的一支黑箭。追到太阳下山,才将它击毙,累得我几乎吐了血。我把狼皮剥下来,挑在枪尖上往回走。一边走一边想,真是一只不可思议的狼,它为什么如此犯忌呢?那两只小狼到哪儿去了呢?已经快走回家了,我决定再回到那个沙丘看看。快半夜才到,天气冷极了,惨白的月光下,沙丘好似一座银子筑成的坟,毫无动静。我想真是多此一举,那不过是一只傻狼罢了。正打算走

12、,突然看到一个隐蔽在凹陷处,像白色的烛光一样,悠悠地升起两道青烟。我跑过去,看到一大堆干骆驼粪。白气正从其中冒出来。我轻轻扒开,看到白天失踪了的两只小狼。正在温暖的骆驼粪下均匀地喘着气,做着离开妈妈后的第一个好梦。地上有狼尾巴轻轻扫过的痕迹,活儿干得很巧妙,在白天居然瞒过了我这个老猎人的眼睛。那只母狼,为了保护它的幼崽,先用爬坡延迟了我的速度,赢得了掩藏儿女的时间。又从容地用自己的尾巴抹平痕迹,并用全力向相反的方向奔跑,以一死挽回孩子的生存。熟睡的狼崽鼻子喷出的热气,在夜空中凝成弯曲的白线,渐渐升高“_”,老猎人叹息道:“从此,我放下了猎枪”6说说下面加粗词分别指代谁?(2分)(1)我跑过去,看到一大堆干骆驼粪。( )(2)我说:“不对。”。( )7狼是聪明的动物,文中哪几个事例可以支持这一观点?(2分)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