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09学年上海市交大附中高三下学期摸底考试——语文试题.doc

上传人:bao****ty 文档编号:144597704 上传时间:2020-09-11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1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08-09学年上海市交大附中高三下学期摸底考试——语文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08-09学年上海市交大附中高三下学期摸底考试——语文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08-09学年上海市交大附中高三下学期摸底考试——语文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08-09学年上海市交大附中高三下学期摸底考试——语文试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08-09学年上海市交大附中高三下学期摸底考试——语文试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08-09学年上海市交大附中高三下学期摸底考试——语文试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08-09学年上海市交大附中高三下学期摸底考试——语文试题.doc(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七彩教育网 http:/本资料来源于七彩教育网http:/上海市交大附中08-09学年高三下学期摸底考试语 文(满分150分,150分钟完成,答案一律写在答题纸上)命题:潘晓雯审核:陈雄一 阅 读(80分)(一)阅读下文,完成15题。(15分)青 花 字 陈鹏举青花又称白地青花瓷器。青花字原是写在瓷坯上的,写了后施釉,再烧成瓷器。字在釉下,也是釉下彩了。青花字见得最多的是官窑上的年款,譬如康熙、雍正和乾隆年款。现在仿品大都沿用“大清乾隆年制”的字样。乾隆是青花盛世,从年份的长久和形制的完备在康雍乾三代中也是到了顶峰的。而且乾隆可能更有后世的人缘,所以要仿青花瓷,自然以乾隆为先了,只是瓷器到底是

2、无法仿的。譬如这款,当时是由专人写的,是具有个人情怀的极好的楷书,很难仿。明代成化年青花出奇地淡雅,它的官窑落款,也是极淡雅的字,内里是少有的丰茂,看上去却弱不禁风。好些年前,有个鉴赏家,特地给我看一个成化青花盘。这盘是碎成了几瓣重新粘起来的。他让我辨一下真伪。说实话我眼力不到,还好看到了底部“大明成化年制”六字款,说它是赝品了,理由是只要看“成”字的一笔折勾,就能看透写这款的人内心的生硬了。鉴赏家很吃惊,因为这盘仿得很到位,瞒过好几个行家了。想不到不是在胎在釉在青花在画工,而是在字上出了问题。其实该吃惊的是,这问题很致命。原先一个无名的窑工所具有的素养,现在连鉴赏家也难得具备了。制陶制瓷,还

3、有竹刻石刻之类,现在都被称之为“工艺美术”,言下之意就是比艺术低下一等。然而在古人那里呢?人家才不分艺术和工艺美术。因为那时的人都很艺术,他们出手的东西,很难做成不艺术。这就是“成化”的“成”字的那一折勾,足以露馅的缘故。由青花字说到以往的窑工,就不免要说到民窑瓷上的窑工随意书写的青花字。这是我心仪的青花字。民窑瓷上的譬如“福”、“寿”、“百子百孙”之类的青花字常见,因为写法不一,都好看。有次见到一个明代天启年的青花小碟,碗沿有四坨青花,初以为是字,再看像花了,再三看又像字。喜欢煞了,匀来放在了案上,写字时,拿它舀水磨墨。在当年的福佑路地摊,买到一个瓷砚,20多厘米直径,圆得清秀。难得的是背面

4、有两片长长的青花字,竟是两个谜面。不是古板的七言、五言,而是红楼梦里“贾不假白玉为堂金作马。东海缺少白玉床,龙王来请金陵王”那样的句式。这字很开怀的样子,看得出写它的人,心里很快活。后来猜出来了,打的两个字分别是“嘉”和“宝”字。这瓷砚应该是乾嘉时候的,很喜欢。后来不知搁哪里了,至今不知还在不在。也是十来年前,还在地摊上找到一个磁州窑的壮罐。这回不是青花字,是褐色釉写的字。竟然写的也是谜语。这字写得更自在了,还是喜欢,就把兜里的钱全翻出来,把它抱回家去。字是下面这些:“一物生来兄弟多,先生兄来复生哥。生下兄弟顶门市,有了大事问哥哥。打一字。”见到不知名的往日窑工随意留下的谜面,一时懵了。于是在

5、本刊上征求谜底。竟然纷纷猜错。后来是一个有着学龄前女儿的家长来信了,说这个谜面,在他女儿的幼儿磁盘里有,谜底是“牙”。于是赶忙刊登,和感了兴趣的读者,一起向幼儿看齐。前些天在朋友的店铺里,见到一个康熙时的瓷钟,高17厘米,钟口直径13厘米。瓷胎细糯洁白、釉面坚致,体量沉稳。更出色的是,同样沉稳的青花字,一行行把整个钟面铺满了。没读几行,就感觉抄录的是极好的古诗。冲淡的句子,和相称的青花字,不由人不喜出望外,顷刻就请朋友匀我了。后来知道,青花写的46句230字,是唐代诗人常建和储光羲的五言诗,是常建的江上琴兴、送李十一尉临溪和西山三首,以及储光羲的田家即事半首。这些诗可以在康熙时期,由曹雪芹的祖

6、父曹寅奉敕主编的900卷全唐诗中的144卷和137卷找到。把这些气息相通的诗句连在一起写下,可见窑工出色的素养,也可见康熙时诗的深入人心,至少这位不留名的窑工,有着诗的心肠。(选自2008年10月12日解放日报有删减) 1.第段“这问题很致命”一句中“致命”在文中的意思是 。(2分)2.第段中列举两则谜语的用意是 。(2分)3.从全文看,窑工出色的素养主要表现在: (4分)4.以下对文意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青花字就是青花,青花字是指窑工写的字。 B.要仿青花瓷就要以乾隆为先,是因为乾隆有后世的人缘。 C.最多见的青花字是官窑上的年款,但并非是作者心仪的。 D.民窑瓷上的青花字

7、写的都是谜语。5.根据全文意思,用简洁的文字介绍“青花字”。(80字以内)(4分)(二)阅读下文,完成612题。(22分)美 生 灵 张炜 暮色中,河湾里落满云霞,与天际的颜色混合一起,分不清哪是流云哪是水湾。一群羊正在低头觅食。这些美生灵自由自在地享受着这个黄昏。这儿水草肥美,让它们长得肥滚滚的,像些胖娃娃。如果走近了,会发现它们那可爱的神情,洁白的牙齿,那丰富而单纯的表情。如果稍稍长久一点端详这张张面庞,还会生出无限的怜悯。 没有比它们更柔情、更需要依恋和爱护的动物了。它们与人类有着至为紧密的关系,它们几乎成为所有食肉动物腹中之物,特别包括了人类。它们被豢养,被保护,却要为之付出生命的代价

8、。它们只吃草,生成的却是奶、是最后交出的肉体。它们咩咩的叫声,可以呼唤出多少美好的情愫。它们那神秘的、不可理解的互相倾诉和呼唤,那由于鸣叫而微微开启的嘴巴、上皱的鼻梁都让人感到一个纯洁的生命的可爱。 它们像玉石一样的灰蓝色眼睛,一动不动地看着你,直到把你看得羞愧,看得不知所措。 人在这种美生灵面前,应该更多地悟想。人一生要有多少事情要做,要克服多少障碍,才能走到完美的彼岸。这遥遥无期的旅程,折磨的恰是人类自己的灵魂,而不仅仅是这一类生灵。人类一天不能揩掉手上的血迹,就一天不会获得最终的幸福。这是人类的全体未曾被告知的一个大限、一个可怕的命数。在这个命数面前,敏慧的心应该有所震栗。 温柔和弱小常

9、被欺辱,可是生命的无可企及的美却可以摧毁一切。它最终仍然具有威慑力和涤荡力。 三只小羊跟在它们的母亲身边,那种稚声稚气的咩咩声至为动人,它们的母亲对它们的呼叫几乎充耳不闻。它需要抓紧时间摄取更多养料,以便生成奶水来饲喂它们。它知道这些撒娇声,这嗲声嗲气的求告呼喊没有多少要紧。三个孩子没有使母亲注意它们,最后就自觉无聊地在一块儿戏耍起来,像赌气似的,离母亲尽可能远一点,用有些笨拙的、粗粗的、像木棍一样的前腿去踢踏绿草;或者是瞅准一个踽踽前行的小甲虫,用毛烘烘的嘴巴去触碰,打一个不为人知的小喷嚏这样的把戏玩了一会儿重又无趣起来,它们就一块向着远方奔跑,一蹿一蹿的,那是学着大羊们奔跑的样子。它们一口

10、气跑到了河边。最后它们返回,从几只大羊的空隙中站直起来它们想起了母亲,立刻惊慌失措地呼叫起来。它们的母亲也在寻找孩子它们一抬头发现孩子们不见了。母亲的叫声比小羊的叫声要粗重有力多了。这遥遥相对的呼应此起彼伏,渐渐惊动了群羊。所有的羊都昂头发出了叫声,帮一个母亲或三个孩子。后来它们三个重新回到母亲身边,羊群才又开始寻找食物。 羊们几乎毫无侵犯性,全身都蓄满了阳光。它们把这温暖和热量分赠人类,人类却对这宝贵的馈赠毫无感谢之情。他们已经习惯于从羸弱的生命里索取和掠夺,因为他们自己在同类中也常常这样去做。比起很多更弱小的生命来,人类几乎不懂得羞愧。他们更多的时间像羊一样吃草,有机会却要放下草吃羊。他们

11、常常奢谈自然界的所谓“食物链”,却从来不研究自己与其他动植物所构成的“食物链”。在整个神奇宇宙的生命链条中,人类构成了多么可怕的一环。作为某些个体,他们不乏优秀的悟者;作为群体,他们却是无知的莽汉。他们在把整个星球推向毁灭的边缘,却又沾沾自喜地夸耀和骄傲 暮色苍茫中,这一群美生灵被霞光勾勒出一片剪影。它们驮着所剩无几的光明踽踽而行。在这生命进化的历史上,它们的确是一些跨过了漫长世纪的苍老的生命,它们也许懂得太多太多:关于这个星球、关于漫漫时光、关于生命的奥秘。 原来它们颔下垂挂的那一缕胡须,远远不是什么滑稽的标志,而是某种深刻的象征。它们正因为对这个世界知晓得太多了,才这样听天由命。 它们从来

12、都没有停止去做的,就是用自己弱小的身躯,每天驮回最后一缕阳光。 6. 第节中“生出无限的怜悯”的原因是: (2分)7. 综观全文,概括将羊称作“美生灵”的主要理由:(3分) 8.第节中“它们像玉石一样的灰蓝色眼睛”运用 修辞手法,主要作用是 。(3分)9.第节末尾句中的“这个命数”具体指的是: (2分)10.第段写到:“作为某些个体,他们不乏优秀的悟者;作为群体,他们却是无知的莽汉。”联系上下文看,人类的无知表现在哪些方面?(3分) 11. 请就第小节描写的某一特点作简要赏析(60字以内)。(3分)12.对文章分析正确的两项是:( )( )(6分)A. 这篇记叙性散文探讨的是如何尊敬自然,善待

13、生灵,与自然构成亲密关系的问题。B. 文章开头写一群羊黄昏时分在河边觅食,如诗如画,又以“驮回阳光”作结,首尾呼应,结构圆合。C. 本文感情基调明朗,直接赞美羊的那种毫无侵犯性的奉献精神,同时委婉含蓄地批判了人类的野蛮索取和掠夺行为。D. 本文感悟独特、思考深刻,所谈的是人类自身的美丑、人类自我拯救的问题,很有现实意义。E. 本文感情真挚,立场鲜明,在赞美羊的奉献精神的同时,批判了除羊之外的包括人类在内的其他生灵的丑恶,发人深省。F. 本文运用了比喻、拟人、对比、夸张等多种修辞手法,刻画羊的形象,表现对羊的怜悯之情。 (三)填写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每空必填)。(6分)13香雾云鬟湿, 。(杜甫月夜)三山半落青天外, 。(李白登金陵凤凰台)雾失楼台,月迷津渡, 。(秦观踏莎行郴州旅舍)落日楼头, , 江南游子。(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善假于物也。(荀子劝学)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