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27课《岳阳楼记》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

上传人:1506****555 文档编号:144597681 上传时间:2020-09-1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84.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27课《岳阳楼记》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27课《岳阳楼记》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27课《岳阳楼记》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27课《岳阳楼记》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27课《岳阳楼记》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岳阳楼记一、作者及作品简介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北宋政治家、文学家。谥“文正”,世称范文正公。有范文正公文集。本文写于庆历六年(1046)九月十五日。庆历五年,范仲淹贬放邓州。第二年六月,腾子京重修岳阳楼,即将落成,去信请范仲淹作记,并附上洞庭晚秋图。千古名篇岳阳楼记就这样写成了。二、文章思想内容课文虽不足400字,但语言凝练,字字珠玑,文约而义丰。全文可分为三部分。其中第一部分为第一段,简要记述了腾子京重修岳阳楼以及作者写作本文的缘起。第二部分包括二、三、四段,在概写洞庭湖景色的基础上,着力描写天气或阴或晴的洞庭湖不同的景色,以及迁客骚人因此产生的或忧或喜的心情。第三部分“率章显

2、志”,作者正面阐述观点,表达了自己“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远大换负。这部分是全文的中心,前文叙事、写景、抒情都是为它作铺垫的。课文除结构上很有特点外,在语言上也很有特点。它虽然是一篇散文,但很讲究句式的运用,散句、骈句、长句、短句、错落有致,读来朗朗上口,富于音乐美。三、中考链接1、解释下列带点的字。百废具兴:都,全;兴办。增其旧制:规模。属予作文以记之:嘱咐。浩浩汤(shng)汤:形容水势汹涌壮阔。横无际涯:边。朝晖夕阴:日光。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景象。前人之述备矣:全面,详尽。南极潇湘:尽,直到尽到。连月不开:放晴。日星隐曜:光芒。薄暮冥冥:迫

3、近。去国怀乡:朝廷。满目萧然:凄凉冷落。春和景明:日光。波澜不惊:平静。惊,这里有“起”、“动”的意思。沙鸥翔集:鸟停息在树上。锦鳞游泳:美丽的鱼。郁郁青青:形容香气浓郁。长烟一空:全;消散。登斯楼也:这。宠辱偕忘:一起。把酒临风:端着。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曾经;探索,探求;品德高尚的人。或异二者之为:心情,思想。不以物喜:因为。居庙堂之高:喻指朝廷。处江湖之远:泛指四方各地。是进亦忧:指居庙堂之高。退亦忧:指处江湖之远。微斯人,吾谁与归:无,没有;这种;归附。2、重点语句翻译。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于是,重新修建岳阳楼,扩展它旧有的规模,把唐代名家和今人

4、的诗赋刻在上面;(并)嘱咐我写一篇文章来记述这件事。衔远上,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阳,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它)包含着远处的山峰,容纳下长江,浩浩荡荡,广阔无边。早晨阳光照耀,傍晚乌云蔽天,景象千变万化。这就是岳阳楼的雄伟景象,前人的描述已经很详尽了。览物之情,得以异乎?他们观赏自然景物而触发的感情,怎能不有所不同呢?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像那连绵不断的雨纷纷而下,连月不晴(的时候),阴惨惨的风怒号着,浑浊的浪涛冲向天空;太阳和星星隐没了光辉,山岳隐藏起形体;商人和旅客不能行走

5、,桅杆倾倒,船桨折断;傍晚天色昏暗,虎长啸,猿啼叫。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此时)登上这座楼,就会产生被贬离开京城,怀念家乡,担心遭到他人的诽谤和讽刺的心情。满眼凄凉冷落,极度伤感而十分悲痛。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有时大片烟雾完全消散,皎洁的月光一泻千里,浮动的光如跳跃的碎金,平静的月影像沉入水底的白璧,打渔人的歌声互相唱和,这种快乐哪有尽头呢?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此时)登上这座楼,就会感到心胸开阔,精神愉悦,一切荣耀和屈辱统统忘记,迎着风举杯痛饮,大概是高兴到极点了。予尝求古仁

6、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我曾经探求过古代品德高尚的人们的思想感情,或许不同于(以上)两种人的心情。为什么呢?(他们)不因外少之优,个人之得而喜,也不因个人之失,外物之劣而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在朝廷做高官就为他的百姓担忧;离开朝廷,在偏远的地方就为他的国君担忧。噫!微斯人,吾谁与归?哎,(如果)没有这种人,我追随投奔谁呢?3、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每句只标一处)前人之述备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然则何时而乐耶。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元则忧其君。4、按原文回答。下面两种情况分别源自“迁客骚人”怎样的人生经历或思考?“感极而

7、悲”:去国怀乡,忧谗畏讥“其喜洋洋”:宠辱偕志“是进亦忧,退亦忧”中“进”、“退”分别指:居庙堂之高处江湖之远5、作者用两段文字来写“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其用意是什么?意在与“古仁人之心”作对比,突出古仁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豁达胸怀和高尚情操。6、选文中的“其喜洋洋者矣”是一种“乐”,“后天下之乐而乐”也是一种“乐”,说说这两种乐有什么不同。前者因个人的“得”而乐,是一己之乐。后者是因天下百姓的“乐”而乐。7、“微斯人,吾淮与归”是一个反问句,他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示例:表达了作者希望与古人同道的思想感情,强烈而又含蓄地表达了作者的自勉之意和对朋友的期望之情。8、岳阳楼风景管理处

8、拟在门票上印刷“岳阳楼简介”,请你根据文章内容代写一段说明性的文字。示例:岳阳楼位于湖南岳阳,是我国著名的风景名胜之一。登上此楼,可以观赏洞庭湖的壮美景象。历代文人墨客登临抒怀,留下了许多名篇佳作。宋代文学家范仲淹曾写下了千古绝唱岳阳楼记,岳阳楼因此闻名天下。9、第段运用对比的写作手法,描写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景象,表现了迁客骚人悲和喜的两种心情。10、“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句话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怀?示例:抒发了作者忧国忧民,以天下为己任的济世情怀。11、下面一则链接材料与“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有什么联系?表现出作者怎样的思想境界?链接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

9、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孟子梁惠王下)示例:孟子强调君王应该重视百姓,关心百姓的生活疾苦,以百姓为先为本,和百姓同甘共苦,即民本思想。表达出作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伟大换负,强调为人要有宽阔的胸襟和崇高的人格,以天下为己任,吃苦在前,享乐在后,激励古往今来无数仁人志士忧国忧民无私奉献。12、距离范仲淹近千年的现代人,是否还有必要具备“古仁人之心”?请阐述你的看法。示例:应具备“古仁人之心”。因为(1)现代社会竞争激烈,成败得失是人生常事,需要我们摆正心态,豁达面对、练就一颗坚强的心才能立于竞争前列。(2)虽然我们身处和平发展年代,但是还会面临许多困难,需要我们以天下为己任,居安思危,吃苦在前,享乐在后,只有这样,才能让我们的民族立于国际强林之中。13、用原文的语句回答下面问题。第段中,描写水面月光的句子是浮光跃金;描写水中月影的句子是静影沉璧。体现“古仁人之心”的句子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14、下面四项中都是对偶句的一项是()。ABCD3用心 爱心 专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