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市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调研报告_1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44595935 上传时间:2020-09-11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4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某市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调研报告_1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某市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调研报告_1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某市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调研报告_1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某市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调研报告_1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某市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调研报告_1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某市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调研报告_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某市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调研报告_1(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某市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调研报告篇一:XXX美好乡村污水处理情况调研报告 XXX美好乡村污水处理情况调研报告 一、XXX美好乡村污水处理设施现状 近年来,我镇大力推进美好乡村建设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先后建设成两处美好乡村,分别为2020年省级美好乡村和XXX村和2020年省级美好乡村XXX中心村。 为改善美好乡村生活生产条件,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治理,在XXX村建设中,我镇投资700余万元,新建污水处理能力2200吨/日污水处理站一座,选用A2/O法处理工艺,并配套污水管网建设工程,项目占地面积2740平方米,位于我

2、镇XXX村境内。在XXX中心村投资70余万元,新建污水处理能力200吨/日污水处理站一座,该工程目前正在建设中。 二、XXX美好乡村污水处理存在的问题 1、污水设施改造标准过低,明污转为暗污。虽然在新农村建设中,新建了漂亮的公厕,部分农户家中也有了简易的污水处理设施,但由于目前大部分没有污水集中处理设施,改建后的设施真正达到无害化标准者甚少。所谓的“三格式”,实际为直排式。生活污水绝大部分不经任何处理,直接排入了河道或排出室外空地后任意渗入地下,少部分经化粪池简单处理后任意渗入地下,严重污染河水和井水,从明污转为暗污,致使一些河道和水塘成了天然的集污池。 2、少数铺设污水管道的农村,一般采用雨

3、污合流的排水体制,污水由明渠或明沟形式任意排放,而且沟渠的排水断面普遍偏小,常被垃圾堵塞,街巷污水漫流,严重影响周围环境。随着我镇农村居住人口不断增加,生活污水产生量呈快速增长趋势,这已给我镇的地表水环境质量带来严重的危害。“70年代淘米洗菜,80年代洗衣灌溉,90年代发黑致癌,新千年代熏臭无奈!”这是老百姓对河道水塘水质变化的感官评价,也是河道水塘水质逐年恶化的见证。水体的污染,使流域水环境的保护雪上加霜,并直接或间接地严重威胁着工农业生产和人们的生活与健康。 3、布局不够合理,水资源浪费严重。目前,在农村由于水资源相对丰富,节?a href=“http:/ target=“_blank”

4、class=“keylink”加盟囊馐断喽圆磺俊遗迳钗鬯拇恚匦问健都觳檎呔佣啵伪瓴恢伪尽餍姓迦狈低痴宓摹蒲侠淼墓婊季郑枋坏轿弧试蠢朔严窒笱现亍逑床匏闫鞯乃际亲岳此慌懦鋈乃词俏鬯乇鹪谝恍厍捎谑粲谏笆寥溃孜廴镜叵滤蛳掠蔚暮拥浪钗鬯揪褪亲钗榷乃试春妥詈玫挠谢试矗庇盟托杷吭黾邮保鬯牟亢涂稍倮昧康那绷哺蟆泄芯渌子铩胺仕涣魍馊颂铩薄瘢窗颜庑钗榷谋蟮摹胺仕钡弊鳌胺纤迸畔蛄撕雍闪怂廴镜闹饕廴驹粗弧?/p 三、XXX美好乡村污水处理对策建议 1、科学规划,因地制宜建设镇村污水处理设施 针对我镇村庄数量多,规模小,分布散,经济状况各异等特点,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方案的规划,必须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既要结合各农村特点

5、,兼顾农村之间较大的差异性,又要考虑到城市与乡村发展的非均衡性与高度关联性,强调城乡发展的整体性、互补性和协同性,合理建设镇村污水处理设施。 首先应当确定其生活污水的处置方式采用分散型、集中型或是分散型与集中型的有机结合。若为集中型处理,则有必要建立完善的排水管道收集系统。对于少数镇周边村,距离污水管网较近的,即可纳入城市排水体系统一处理。即村庄内所有农户污水经污水管道集中收集后,统一接入邻近污水管网,利用城镇污水处理厂统一处理村庄污水,达到投资省、施工周期短、见效快、统一管理方便等效果。对于其他大多数行政村,应从资源化利用角度出发,采用分散治理和集中治理相结合的方式,设计合理的处理方法,尽量

6、减少基础投入和处理成本,有效提高污水资源利用率。如对布局分散、规模较小、地形条件复杂、污水不易集中收集的村庄,可采取分散处理模式,即将农户污水按照分区进行收集,以稍大的村庄或邻近村庄的联合为宜,每个区域污水单独处理,采用中小型污水处理设备或自然处理等形式处理村庄污水,以达到布局灵活、施工简单、管理方便、出水水质有保障等效果。而对村庄布局相对密集、规模较大、经济条件好、镇村企业或旅游业发达、处于水源保护区内的单村或联村可采取集中处理模式,即对所有农户产生的污水进行集中收集,统一建设处理设施,统一处理村庄全部污水。 2、就地处理,大力推广先进适用技术 秉着“投资节省、技术成熟、工艺简便、运行成本低

7、、运行过程简便、便于维护保养、符合农村生产生活实际”的原则,农村生活污水要以就地处理为重点,大力推广先进适用技术,降低处理成本,提高资源利用率。根据我镇经济发展状况和地形特点,参考省内外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经验,生态净化沼气处理、地埋式无动力厌氧处理、厌氧与人工湿地联合处理、利用管道密封厌氧处理等技术。其具有就地处理及排放,排污管网费用省,运行费用低(基本为零),不需专人管理,不耗能,不占地,投资分散,资金易于筹集等特点。更重要的是,处理后出水能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可以回用。不仅节约水资源,还大大地改善居住环境卫生,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 3、引污入地,大力发展有机农业 处理后的生活污水(沼液)是农产

8、品安全生产的首选有机肥料。其一部分可就地直接回用,作为肥料用于园内绿地,既解决了绿化灌溉必需的水、肥问题,还可杀灭一些危害植物的害虫。其余的可作为生产无公害、有机农产品的优质液态复合肥的主要原料。在农作物需肥水季节,可将生活污水生物消化转化的废液,用地埋管送到农田、果园、蔬菜大棚等处,通过地下渗灌等方式,为农作物提供氮、磷、钾和有机营养物质。在农作物不需肥水季节,将污水厌氧消化废液用一体化污水处理设施进行生物处理和深度净化,达到国家规定排放标准,进入农田各种支渠,渗入地下,涵养农田水分,或进入生态湿地、人工湖等贮存,供干旱时使用。这样,水资源得到科学合理的充分利用,有效保护农村美丽的家园不受污

9、染。同时也科学合理提高污水有机肥料资源的利用率,减少养分资源的浪费,既解决了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还可以降低化肥的使用,节约农业生产成本,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4、财政扶持,促进农村生活污水的资源化处理 生活污水是我们身边廉价而稳定的水资源。生活污水资源化是缓解蚌埠市水资源紧缺,防止水污染的一条重要途径,是利国利民的大事。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是一项涉及面广、工作量大的系统工程,也是一项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十分显著的民心工程,需要政府的积极引导、大力推动,更需要农村居民的主体参与和自觉行动。目前,由于村级集体经济的相对薄弱,要村一级筹措资金进行生活污水治理难度极大,因此,希望上级政府能够及

10、时制订和出台有关激励政策,大力扶持和发展污水资源化处理产业,并在多方筹集资金的同时,加大财政投入力度,促进农村生活污水的资源化处理。篇二:农村生活污水处理适用技术调研报告 江苏省建设厅2020年课题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适用技术调研报告 陈浩东 王俊玉 崔曙平 吴晓春 钟秋爽 张跃峰 村容整洁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为切实改善我省农村环境,积极稳妥推进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作,经省建设厅立项批准,课题组通过发文函调、网络搜索、现场参观考察等方式,对农村生活污水处理适用技术进行了调研,共收集到相关资料26篇,获悉污水处理技术32项。本着技术有效、投入经济、运行简便的原则,我们经筛选确定推荐2

11、0项处理技术,其中污水处理技术14项,河道污染治理技术5项,制沼气技术1项。供我省各地参考选用。 1 一、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开发与推广的重要意义 1、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开发与推广的必要性。随着我省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生活的现代化步伐也大大加快。自来水、厨房厕所等卫生设施和洗衣机的普及使农村居民用水量急剧增大,并产生大量的生活污水。这些生活污水中含有氮、磷、大量有机物、病菌和虫卵,不经处理直接排到水体或农田后,污染有机物分解腐烂,不但影响景观和空气,造成水体富营养化或使水体中溶解氧消耗殆尽,水体变黑发臭,鱼虾绝迹,蚊蝇孳生,传播疾病,导致环境恶化,严重危害群众的身体健康。

12、农村生活污水已经成为农村环境污染的重要原因,必须大力推广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的实用技术,改善农村环境。 2、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开发与推广的迫切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二十字方针,是我们党在长期正确指导农村工作基础上,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对新时期新形势农村工作与时俱进的理论发展和政策集成,是今后一个时期必须长期坚持的正确的农村工作方针。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是当前和今后较长时期村镇建设的重点工作,也是广大农村居民的迫切愿望,是我省实现“全面达小康,建设新江苏”宏伟目标的重要内容。采用技术有效、投入经济、运行简便的生活污水处理技术,彻底根治污染源,是确保

13、村容整洁的前提。必须尽快采取普遍适用的农村生活污水技术,对农村生活污水处理采取管沟化,集中净化,生态修复的方法,实现“清洁水源、清洁田园、清洁家园”的目标,创建优美人居环境。 3、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开发与推广的特殊性。与城市相比,农村生活污1 其中2项既可用于污水也可用于河道治理水处理具有其特殊性,一是农村居住分散,点污染源多,管网不健全,无法采取大面积的集中处理方式;二是农村集体经济实力薄弱,技术管理力量缺乏,无法采用城市生活污水厂运行电耗费用高,运行管理要求复杂的技术工艺;三是农村有较丰富的土地和水体资源,生态修复条件好。因此,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应因地制宜地采取投入经济、运行管理简便的生态

14、污水处理方式,充分利用农村现有的自然资源,进行生活污水处理。 二、国内外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发展和应用的经验 1、国外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经验介绍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世界上很多国家在处理农村生活污水方面起步早,成效明显。学习和借用国外先进经验,有助于我们拓宽视野,转变观念,进一步理清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的思路。 (1)澳大利亚“FILTER”(非尔脱)污水处理系统。澳大利亚科学和工业研究组织(CSIRO)的专家于最近几年提出一种“过滤、土地处理与暗管排水相结合的污水再利用系统”,称之为“非尔脱”高效、持续性污水灌溉新技术,其目的主要是利用污水进行农作物灌溉,通过灌溉土地处理后,再用地下暗管将

15、其汇集和排出。该系统一方面可以满足农作物对水分和养分的要求,同时降低污水中的氮、磷等元素的含量,使之达到污水排放标准。其特点是过滤后的污水都汇集到地下暗管排水系统中,并设有水泵,可以控制排水暗管以上的地下水位以及处理后污水的排出量。 澳大利亚CSIRO与我国水利水电科学院和天津市水利科学研究所合作,曾在天津市武清县建立试验区,试验总面积2hm2,暗管埋深1.2m,两种处理的暗管间距为5m和10m,引取北京市初级处理后的污水和沿程汇集的乡镇生活污水,灌溉小麦。试验表明,97%-99%的磷通过土壤及农作物的吸收而被除去,总氮的去除率达82%-86%,生物耗氧量的去除率为93%,化学耗氧量的去除率为

16、75%-86%,排水暗管的间距小,则去污效率高。上述中澳双方试验研究成果,在澳大利亚农业研究中心的主持下,于2000 年12月在北京通过鉴定。 “非而脱”系统对生活污水的处理效果好,其运行费用低,特别适用于土地资源丰富、可以轮作休耕的地区,或是以种植牧草为主的地区。该系统实质上是以土地处理系统为基础,结合污水灌溉农作物。人们担心长期使用污水灌溉后污水中的病原体进入土壤,污染农作物。但根据大量调查和试验表明,土壤植物系统可以去除城市污水中的病原体。为慎重起见,国内外一致认为,处理后的城市污水适宜灌溉大田作物(旱作和水稻)。因为大田作物的生长期长,光照时间长,病原体难以生存;而蔬菜等食用作物,生长期短,有的还供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