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中医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中医基础理论习题(1)-中大网校.doc

上传人:bao****ty 文档编号:144593659 上传时间:2020-09-11 格式:DOC 页数:37 大小:58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0年中医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中医基础理论习题(1)-中大网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2010年中医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中医基础理论习题(1)-中大网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2010年中医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中医基础理论习题(1)-中大网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2010年中医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中医基础理论习题(1)-中大网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2010年中医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中医基础理论习题(1)-中大网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0年中医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中医基础理论习题(1)-中大网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0年中医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中医基础理论习题(1)-中大网校.doc(3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大网校引领成功职业人生 2010年中医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中医基础理论习题(1)总分:100分 及格:60分 考试时间:120分A1型题(每一道考试题下面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1)滋水涵木法的适应证是() (2)湿邪为病,多为()(3)“筋之余”是()(4)足三阳经的走向规律是()(5)虚证的概念是()(6)阴阳偏衰最为根本的脏腑是()(7)最易导致脘腹胀满,嗳腐泛酸,厌食的因素是是()(8)天地万物相互联系的中介是()(9)其华在唇的脏是()(10)侵犯人体,阻滞经络,引发关节疼痛重着邪气是()(11)最易生风动血的邪气是()(12)导致虚热证的阴阳失

2、调是()(13)可导致心悸、惊恐不安韵情志因素是() (14)六腑共同的生理特点是()(15)“气之本”是()(16)下列选项致病多为徐发者()(17)手太阳经分布在()(18)金水相生法的适应证是() (19)阴寒之邪壅盛于内,逼迫阳气浮越于外的病机是()(20)属于“五行相乘”的脏腑传变是()(21)其性开泄,易袭阳位的邪气是()(22)脾开窍于()(23)正治指的是()(24)下列选项,属于阳的是()(25)中医学整体防治观的具体体现为()(26)气随汗脱的理论依据是()(27)气随血脱的生理基础是()(28)季节中属于五行之“土”的是() (29)培土生金法的理论基础是()(30)阴寒

3、内盛而出现热象者,其病变多为() (31)手太阴肺经与他经相交的处所是()(32)具有通行元气和运行水液功能的()(33)精气概念源自于()(34)两脏同病多表现为气血两亏的是()(35)疾病发生的重要条件是()(36)循行于上肢内侧后缘的是()(37)称为“血海”的经脉是()(38)下列选项既属六腑又属奇恒之腑能是() (39)“壮水之主,以制阳光”适用于()(40)金是水的()(41)饮在皮肤的是()(42)六淫邪气中,最易伤津的是()(43)导致实热证的阴阳失调是()(44)常为外邪致病先导的是()(45)肾的“外华”是()(46)维持血液不逸出于脉外是气的()(47)寒邪的性质和致病特

4、点是()(48)遗留某些后遗症的机制是()(49)与肾主水液有关的是()(50)阴盛格阳的证候是()(51)异病同治之“同”,是指()(52)下列选项属于“实则泻其子”治则的是() (53)“先天之本”是()(54)导致实寒证的阴阳失调是( )今(55)“主津”的腑是()(56)补阴时适当配伍补阳药称为() (57)与气陷病变密切相关的脏腑是()(58)督脉的主要生理功能是()(59)阳偏衰,表现为主的两脏是()(60)五行中,“木”的“母”行是()(61)中医认识疾病和进行辨证的主要依据是()(62)风邪伤人,病位移行无定处的特性是()(63)“飞门”是()(64)决定证候病理本质的因素是(

5、)(65)“受盛之官”是()(66)自汗、多尿表现为气之功能减退的是()(67)循行于上肢内侧中线的是()(68)暑邪伤人出现气短乏力症状的主要原因是()(69)具有“化物”功能的腑是()(70)主泌别清浊的是()(71)具有先后天关系的两脏是()(72)长夏的五行属性是()(73)“益火之源,以消阴翳”适用于()(74)主升清的脏是()(75)与气机升降调节关系密切的两脏是()(76)寒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是()(77)肝病胁痛,黄疸,久治不愈,渐成“疲积”,属于()(78)宗气的分布是()(79)属于“阴中之阳”的是()(80)胸中之气是()(81)常引起心烦失眠、狂躁妄动等症的邪气是()

6、(82)亡阴迅速导致亡阳的主要病机是()(83)六淫是指()(84)阳盛格阴的证候是()(85)常易使肝的疏泄功能失调的情志异常() (86)补阳时适当配伍补阴药称为()(87)下列选项属五行之“金”的是()(88)最易伤肺的邪气是()(89)能够促进脾胃运化的脏是()(90)手足三阳经在四肢的分布规律是()(91)与手厥阴相表里的经脉是()(92)病势处于迁延状态病的机是()(93)气的升发太过或和降不及,称之为() (94)湿邪致病最易困阻的是()(95)根据十二经脉气血流注次序,心包经下交的经脉是()(96)五脏阴阳的根本是()(97)木是金的()(98)清气与水谷之气结合关系到()(9

7、9)肺开窍于()(100)机体感受邪气,迅速发病,属于()(101)手三阴,经在上肢的分布规律是()(102)中医学的诊疗特点是()(103)瘀血所致疼痛的特点是()(104)按五行生克关系,肺的所不胜之脏是()(105)小肠的功能是()(106)血虚的病变多见的两脏是()(107)过怒常可影响的脏腑功能是 ()(108)易于导致干咳少痰,或痰黏难咯,或喘息胸痛等症状的邪气是()(109)下列选项,可用阴阳对立制约解释的是()(110)下列选项,可用阴阳对立制约解释的是()(111)具有主一身之气功能的是()(112)治疗大出血时用益气固脱法的理论基础是()(113)“阴胜则阳病”所说明的阴阳

8、之间关系是()(114)中医学“证”的概念是()(115)内经提出,对腹胀闭应选用的治疗原则是()(116)下焦的功能特点是()(117)“阴盛者胜之以阳”所说明的阴阳关系是()(118)过度悲伤对气机的影响是()(119)脏象学说的核心内容是()(120)久卧则()(121)寒邪致病,多见疼痛症状的主要原因是()(122)五行中“木”的特性是()(123)藏象的基本涵义是()(124)主通降的腑是()(125)塞因塞用适用于()(126)“气之主”指的脏是()(127)属于正治的是()(128)用寒远寒,用热远热法则属于()(129)反治法是()(130)阴阳偏衰的治疗原则是()(131)下

9、列选项属实证临床表现的是()(132)“户门”是()(133)津与血同源于()(134)属于反治的是()(135)五脏分阴阳,肝的阴阳属性是()(136)中医学整体观念的含义是()(137)躯干部手三阳经经分布在()(138)元气生成的主要物质来源是()(139)“阴中求阳”说明的阴阳关系是 ()(140)主纳气的脏是()(141)具有行气血作用的气是()A. 元气B. 宗气C. 营气D. 卫气E. 脏腑之气(142)循行于下肢内侧后缘的是()(143)风邪的致病特点是()(144)“寒者热之”适用于()(145)“心在志”为()(146)五脏共同的生理特点是()(147)化生“天癸”的物质基

10、础是() (148)泌别清浊是()(149)具有司呼吸作用的气是()(150)疠气致病,多属于()B1型题(以下提供若干组考题,每组考题共用在考题前列出的A、B、C、D、E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与问题关系最密切的答案,某个备选答案可能被选择一次、多次或不被选择。)(1)根据下列选项,回答TSE题:(2)阴寒内盛,逼阳于外,易致()(3)根据下列选项,回答TSE题:(4)气不摄血可见()(5)根据下列选项,回答TSE题:(6)忧伤()(7)根据下列选项,回答TSE题:(8)补阳时适当配以补阴药为()(9)根据下列选项,回答TSE题:(10)属于子病犯母的是()(11)根据下列选项,回答TS

11、E题:(12)手足少阳经分布于()(13)根据下列选项,回答TSE题:(14)主要表现为血液和神志芳面关系的是()(15)根据下列选项,回答TSE题:(16)通行元气的腑是()(17)根据下列选项,回答TSE题:(18)“壮水之主,以制阳光的适应证是()(19)根据下列选项,回答TSE题:(20)易于耗气伤津的邪气是()(21)根据下列选项,回答TSE题:(22)阴病治阳的适应证为()(23)根据下列选项,回答TSE题:(24)具有统血功能的脏是()(25)根据下列选项,回答TSE题:(26)对津液输布排泄起主宰作用的是 ()(27)根据下列选项,回答TSE题:(28)正治法属于()(29)根据下列选项,回答TSE题:(30)血瘀是指()(31)根据下列选项,回答TSE题:(32)无阴则阳无以生,无阳则阴无以化,体现了() (33)根据下列选项,回答TSE题:(34)齿被称为()(35)根据下列选项,回答TSE题:(36)“阳盛则阴病”的含义是()(37)根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