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1019234248437必修二专题一.doc

上传人:bao****ty 文档编号:144590783 上传时间:2020-09-11 格式:DOC 页数:31 大小:8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11019234248437必修二专题一.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20111019234248437必修二专题一.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20111019234248437必修二专题一.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20111019234248437必修二专题一.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20111019234248437必修二专题一.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11019234248437必修二专题一.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11019234248437必修二专题一.doc(3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本资料由591up系统自动组卷生成,地址:)07-11年全国各地会考真题分专题汇编:必修二专题1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5小题,共0分)1(2009年天津会考16 题)中国是瓷器的故乡,被称为瓷都的是 A景德镇 B苏州 C扬州 D洛阳【答案】A 中国从19世纪六十年代起开始了近代化进程。回答1718题2(2010年湖南会考1题)后世将从事商业活动的人称为“商人”,这一称呼源于A.商朝人善于经商 B.范蠡经商取得巨大成功 C.商鞅变法的规定 D.徽商和晋商的出现【答案】A3(2007年广州会考14 题)清朝康熙年间,工匠用进口的原料画在瓷胎上,这样烧制的瓷器色彩鲜艳,效果如同油画。这种瓷器应该是

2、 A青瓷 B青花瓷 C五彩瓷 D珐琅彩瓷【答案】D4(2008年8月福建会考13题)“你耕田来我织布,我挑水来你浇园。寒窑虽破能避风雨,夫妻恩爱苦也甜。”这是黄梅戏天仙配中的一段唱词,它反映了我国古代经济的特点是 A.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B.商品经济发达C.自耕农经济脆弱D.农家生活自然祥和【答案】A5(2010年6月福建会考13题)图3 所示的耕作方式,应该是A刀耕火种 B石器锄耕C铁犁牛耕 D集体耕作【答案】C6(2010年春季北京会考21题)唐诗田家中写道“倚床看妇织,登垅课儿锄。”这反映了A. 农村商品经济的发达 B. 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C. 家庭手工业规模扩大 D. 重农抑商的经济

3、政策【答案】B7(2011年1月河南会考19题)乾隆时期,苏州地区“佣工之人,计日受值,各有常主。其无常主者,黎明立桥头以待唤”。这种情况说明了( )A苏州失业人数较多 B清朝对人身的控制较为严格C资本主义萌芽已经出现 D江南地区手工业发展速度下降【答案】C资本主义萌芽主要特征是雇佣关系,材料反映的是雇佣关系。8(2010年6月福建会考14题)西汉初年,政府规定商人不得衣丝乘车,不得为官。这反映了汉初政府实行的政策是A海禁 B抑商 C奖励农耕 D整顿吏治【答案】B9(2010年1月福建会考13 题)商较变法规定“戮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擎。”材料中的“本业”指

4、的是A工业 B手工业 C农业 D商业【答案】C10(2010年1月山东会考9题)右图中反映的耕作方式应是A.刀耕火种B.石器锄耕C.铁犁牛耕D.集体耕种【答案】C11(2008年1月福建会考13题)“它是世界文化遗产,是自然与文化、人类与环境、水利工程与山水风光和谐融合的千古奇观,2000多年来一直发挥着巨大效益,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它指的是A都江堰 B郑国渠 C大运河 D赵州桥【答案】A12(2011年1月河南会考18题)唐代诗人陆龟蒙有诗曰:“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他赞美的是我国古代陶瓷业中的( )A青瓷 B白瓷 C唐三彩 D珐琅彩【答案】A抓住材料中的“越窑”可以判断。

5、唐代越窑主要生产青瓷。13(2010年6月广东会考16题)世界著名科技史家李约瑟说,没有任何的西方人在青铜器铸造方面能超过古代中国人。中国青铜器铸造的鼎盛时期是A原始社会末期 B商周时期 C秦汉时期 D隋唐时期【答案】B14(2009年7月新疆会考11 题)明清时期,统治者实行“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的根本目的是A.保护农耕经济 B.限制工商业发展C.维护封建统治 D.防范“外夷”入侵【答案】C15(2011年浙江会考14题)图2所示是我国汉代出现的重要生产工具,该工具的出现直接有利于A一牛挽犁的普及 B播种效率的提高C耕土深浅的控制 D山地的开垦【答案】B16(2010年2月山东学业水平测

6、试第8题)我国古代最早以法律形式确立封建土地私有制是在( )A夏商时期 B春秋战国时期C秦朝 D西汉初年【答案】B17(2009年6月福建会考13题)古书记载,有先贤“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作”,成为农业的始祖。这位先贤是A大禹B神农氏C李冰D郑国【答案】B18(2009年山东会考6题)黄梅戏天仙配中有一句唱词:“你耕田来我织布,我挑水来你浇园。”它所反映的我国古代经济形式是 A小农经济 B集体经济 C商品经济 D游牧经济【答案】A19(2009年安徽会考22题)纸币的出现反映了商业的繁荣,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出现于中国的A.唐朝 B.宋朝 C.元朝 D.明朝【答案】B20(2

7、009年广东会考16题)铁犁牛耕是农业耕作技术的革命性突破,它在中国最早出现于A商朝时期 B春秋战国时期 C秦汉时期 D隋唐时期【答案】B21(2007年江苏会考13题)黄梅戏天仙配里有一段经典唱词:“你耕田来我织布,我挑水来你浇园。”这是古代中国传统经济的写照。这种传统经济被称为 A.商品经济 B.小农经济 C.市场经济 D.计划经济【答案】B22(2010年江苏会考4题)某校高中历史兴趣小组在探究“古代中国经济发展及其对外贸易”课题时,得出以下部分结论。你认为其中不正确的是A刀耕火种是原始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B东汉时期出现了水力鼓风冶铁的新技术C唐朝能够制作精美的青瓷和白瓷D清代开始实行海

8、禁,阻碍对外贸易发展【答案】D23(2009年广东会考17题)官营手工业长期占据中国古代手工业的主导地位,其产品A全部销往海外 B占据市场大部分份额C质量普遍不高 D主要满足官府需要【答案】D24(2007年广州会考16 题)徽商、晋商等地域性的商人群体形成于 A商周时期 B隋唐时期 C宋元时期 D明清时期【答案】D25(2009年浙江会考16题)唐代诗人陆龟蒙名句“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所描绘瓷器的主要产地在A古代河北 B古代河南 C古代陕西 D古代浙江【答案】D26(2008年海南会考5题)提到“市”,现代人一般会联想到某某城市。而在我国古代,与之联系最密切的是A.畜牧业 B.农

9、业 C.手工业 D.商业【答案】D27(2010年广东会考48 题)战国时期,商鞅把原来“百步为亩”的小田界“阡陌”和每一井田的大田界“封疆”,统统破除,重新设置田界,不许私自移动;并把土地授给农民,土地可以买卖。这种做法实际上A.确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 B.巩固了奴隶主的权力 C.进一步推广了井田制 D.将所有土地公有化【答案】A28(2009年浙江会考17题)读图4,我国北宋商业活动与唐代相比所发生的重大变化有 A洛阳成为国际性的大都市 B“草市”和集镇开始出现 C“市”突破了原先空间和时间上的限制D开始设立专门管理“市”的机构【答案】C29(2007年江苏会考14题)话剧立秋艺术再现了晋商

10、勤奋、敬业、谨慎、诚信的精神。明清时期与晋商齐名的著名商帮是 A.徽商 B.闽商 C.粤商 D.鲁商【答案】A30(2009年6月福建会考14题)“你耕田来我织布,我挑水来你浇园。寒窑虽破能避风雨,夫妻恩爱苦也甜。”这是黄梅戏天仙配中的一段唱词,它反映了我国古代经济的特点是A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B商品经济发达C自耕农经济脆弱D田园生活自然祥和【答案】A31(2010年山西会考12题)下图反映的耕作方式是( ) A.铁犁牛耕 B.石器锄耕 C.刀耕火种 D.集体耕种【答案】A32(2010年天津会考11题)元朝对外贸易兴盛,当时被誉为世界第一大港的是A广州 B宁波 C泉州 D扬州【答案】C33

11、(2010年1月新疆会考12题)右图是1972年湖南长沙马王堆1号汉墓出土的一件素纱禅衣。它衣长128厘米,袖长190厘米,重量仅49克。这反映出A.汉代丝织业工艺水平高超B.汉代毛纺织业取得重大进展C.棉织品是当时人们的主要衣料D.它吸收了花鸟画中的写实风格,图案生动活泼【答案】A34(2008年天津会考13 题)右图所示农具发明的时间是 A汉朝 B唐朝 C宋朝 D明朝【答案】A35(2010年6月广东会考48题)史书载:“(东汉)立春之日 京师百官皆衣青衣施土牛耕人(泥塑的牛和人)与门外,以示兆民,”这一隆重仪式说明了A统治者重视春耕生产 B铁犁牛耕始于东汉C立春乃统治者祭祖之日 D东汉时

12、期制瓷业发达【答案】A36(2009年湖南会考4 题)明太祖告谕户部大臣,理财之术在于“使农不废耕,女不废织,厚本抑末”。这反映了明初实行的经济政策是A工商皆本 B重农抑商 C轻徭薄赋 D重商贱农【答案】B37(2008年天津会考15 题)春秋战国时期,以家庭为单位的自给自足自然经济开始出现。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A铁犁牛耕的普及和推广 B井田制的确立 C均田制的实行 D精耕细作技术的发展【答案】A38(2010年河南高中会考17题)礼记曲礼记载:天子之六工,曰土工、金工、石工、兽工、草工、典制六材。它反映的古代中国手工业经营状态属于( )A家庭手工业 B官营手工业 C民营手工业 D田庄手工业【答案】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