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 届毕业论文开 题 报 告.doc

上传人:bao****ty 文档编号:144586700 上传时间:2020-09-11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16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1 届毕业论文开 题 报 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11 届毕业论文开 题 报 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11 届毕业论文开 题 报 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2011 届毕业论文开 题 报 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2011 届毕业论文开 题 报 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1 届毕业论文开 题 报 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1 届毕业论文开 题 报 告.doc(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2011 届毕业论文开 题 报 告题 目: 股票型证券投资基金择股择时能力实证研究 学院名称: 经济贸易 专业班级: 金融F0704 学生姓名: 李梦婕 学 号: 20074910322 指导教师: 杨育生 教师职称: 讲 师 开题报告填写要求1开题报告(含“文献综述”)作为毕业论文答辩委员会对学生答辩资格审查的依据材料之一。此报告应在指导教师指导下,由学生在毕业论文工作前期内完成,经指导教师签署意见及所在专业审查后生效。2开题报告内容必须用黑墨水笔工整书写或按教务处统一设计的电子文档标准格式(可从教务处网页上下载)打印,完成后应及时交给指导教师签署意见。3“文献综述”应按论文的格式成文,并

2、直接书写(或打印)在本开题报告第一栏内,学生写文献综述的参考文献应不少于20篇(不包括辞典、手册)。参考文献不能全部是网上资料(主要是指网页),至少有5本以上著作,期刊论文不少于5篇,至少2篇英文参考文献。4文献综述包括以下几部分:(1)各种文献说明的同一主要观点是什么;(2)文献的各种来源(著作、期刊、报纸、互联网及其性质)构成及其原因;(3)对不同文献的处理方法;(4)具体分析文献材料,即国内外研究现状,要注意不能仅仅罗列各种观点,必须具体分析相关观点在解决所论述问题的积极因素和不足;(5)综述文献的基本结论及自己的观点;(6)参考文献。5有关年月日等日期的填写,应当按照国标GB/T 74

3、0894数据元和交换格式、信息交换、日期和时间表示法规定的要求,一律用阿拉伯数字书写。如“2007年11月20日”或“2007-11-30”。6开题报告不合格者,不能开始毕业论文的撰写工作。毕业论文开题报告1结合毕业论文题目情况,根据所查阅的文献资料,每人撰写2000-4000字的文献综述:文 献 综 述 我国证券投资基金市场的发展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2000年10月8号中国证监会发布开放式证券投资基金试点办法,2001年我国第一只开放式基金华安创新诞生,我国基金业的发展实现了从封闭式基金到开放式基金的历史性跨越,从此开放式基金逐渐取代封闭式基金成为中国基金市场发展的方向。2004年6月1

4、日开始实施的证券投资基金法,为我国基金业的发展奠定了重要的法律基础,标志着我国基金业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我国证券市场投资基金的规模日趋扩大,类型也不断增加,截止至2011年5月,我国开放式证券投资基金的数量已经达到了842只,其中股票型基金就有378只之多。随着我国基金市场的发展,基金投资者的队伍在迅速扩张,证券投资基金在投资者的投资中所占的比重也越来越大,与此同时,投资基金的业绩评价问题也引起了投资者越来越广泛的关注。2001年3月开始发行开放式基金以来,基金已逐渐成为证券市场重要的投资工具,其市场表现受到广大投资者和基金研究者的关注。证券投资基金是一种实行组合投资、专业管理、利益

5、共享、风险共担的集合投资方式,作为一种间接投资工具,基金收益的好坏与其基金经理的择股和择时能力是密不可分的。所谓择股能力,是指基金管理者识别股票价值的能力以及对证券市场变动的判断能力,所谓择时能力,即市场时机把握能力,是指基金管理人预测不同类型证券市场的总体走势并将其应用于投资实践的能力。基金的选股和择时能力是其获得超额收益的重要因素,然而如何区分我国证券市场上众多基金的择股和择时能力?面对不少积极配置型基金屡屡跑输大盘的现象,我国的证券投资基金是否具有显著的选股和择时能力?这两个问题引起了大量学者的关注和研究。一、文献的同一观点关于我国证券投资基金,尤其是股票型证券投资基金到底是否具有择股择

6、时能力的问题,目前还没有一个确定的结论,利用国外学者的理论模型和我国诸多学者所做的大量实证分析来看,虽然结论之间存在差异,但一个基本的观点是:我国证券投资基金具有一定的选时择股能力,但并不普遍存在,表现出选时择股能力均显著的单个基金数量很少。余丽、杜玉林利用特雷诺和玛泽的T-M模型、亨里克森和莫顿的H-M 模型、查恩和莱维伦的C-L模型,对29只开放式基金进行了统计研究,得出了我国大部分开放式基金有一定选股能力但择时能力不是很强的结论。谭利、高泳波应用T-M和H-M的单因素和三因素模型,对我国23只开放式股票型基金的业绩进行了实证研究;并就基金的选股、择时能力对模型的敏感性,基金选股、择时能力

7、的相关性进行了检验.结果发现,开放式股票型基金具有较强的选股能力,但却不具有择时能力。与他们持类似观点的还有周宗帅、于婷婷,尹自永,吴金旺,贾丹丹等,他们认为基金的择股能力一般,只有少数基金具有择股能力,并且大多数并不具备择时能力。魏立波,杨育生在对所选样本进行研究后认为,开放式基金的选股和择时能力均不显著。与此观点相同的还有陈东平、卜宁,魏景义、龚玉荣等。另外,杨华蔚和刘凯研究得出基金在牛市具有正的选股能力,而在熊市则择时能力较为突出的结论。迟国泰、迟枫和王金田、陆旭先则认为证券投资基金具有较强的择时能力,但不具备择股能力。可以看出,尽管因使用的具体数据不尽相同而导致分析结果间的细微差异,但

8、在对于我国证券投资基金整体并不具备显著的选股择时能力,无法为基金的择股择时能力提供有力支持这一观点上,大多数学者持一致看法。二、文献的来源构成及其原因参考文献中有21篇来源于学术期刊,有3篇来自于硕士学位论文,同时还参阅了2本专著和5篇外文资料。对于文献的收集,我主要通过以下三种方式:首先是利用图书馆。在图书馆我查找的重点是与论文相关的理论著作,主要是学习借鉴已形成的理论成果和目前流行的分析模型,这样可以为论文的写作奠定坚实理论基础。论文不同于一般的分析类文章,理论的支撑对论文尤为重要,如果没有充分的理论和详实的数据作为基础,则很难有说服力。其次是通过学校的电子期刊资源和学院资料室查找相关的期

9、刊资料。通过阅读大量的期刊论文,我可以了解所研究问题的发展现状,可以获得较新的资料数据,这为我撰写论文提供了基本的方向和思路。期刊上的也各种相关文献资料对我撰写毕业论文提供了多种分析角度和切入问题的出发点。第三种渠道是通过互联网。主要是通过权威的统计和财经网站以及证券交易软件来搜集相关的数据资料,并且可以通过一些学术性网站及时了解与论文相关的最新学术进展。如此选取参考文献的原因在于:学术期刊的开放性有利于各学者发表和论证关于股票型证券投资基金择股择时能力抑价的观点,同时分析和评论他人的主张,取其精华,有助于对这一问题从理论上进行全面、系统的掌握;网站作为信息传播的主流媒介,具有时效性特点,可以

10、及时了解有关股票型证券投资基金择股择时能力抑价的最新学术进展和数据发布;选用专著主要用于基础理论学习,为解决这一问题奠定扎实的理论基础。 三、对不同文献的处理方法在论文题目和总体思路确定之后,我对所查到的相关的资料进行了大体的分类和整理,并针对不同类型的文献资料进行了不同的处理。对来源于学术期刊的文章,主要通过阅读、分析、佐证和比较的方法来了解目前学术界对我国开放式基金择股择时的影响因素的看法和争论,吸收能够为本论文作支撑的理论和观点,并注重有关数据资料的搜集、整理,为解决这一问题寻找数据支撑,同时学习和总结不同的逻辑框架、写作思路、分析方法和模型,从而开拓思路、归纳出最适合自己的一种。网站上

11、的有关资料主要采用大量阅读、寻找权威、横向比较的方法,力求掌握有关的该问题的最新状况。专著主要采用系统学习理论和归纳的方法,理解T-M模型、H-M模型的分析方式,形成清晰的理论框架。四、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一)国外关于T-M模型、H-M模型和三因素模型的理论解释西方证券投资基金绩效评估方法的发展已经积累了大量的研究成果,从早期的单因素整体绩效模型发展到后来的多因素模型。然后,在对整体绩效进行识别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到了基于基金特征构造的内在因素的研究,如基金经理的市场时机选择能力。Treynor和Mazuy(1966)是最早对基金择时能力衡量做出显著性研究的学者,他们在传统CAPM模型的基础上

12、建立了一个包含二项式的模型(以下简称T-M模型),并选取了1953-1962年间美国市场上的57只基金进行实证研究,但结果表明几乎没有基金表现出了显著的市场时机把握能力。Henriksson和Merton(1981)提出了一个带有虚拟变量的市场时机把握能力的检验模型(以下简称H-M模型),并对1968年至1980年的116家共同基金进行了回归分析。研究得出的结论与Treynor和Mazuy的结论相仿,即证券投资基金并不具有把握市场时机的能力,而且结果表明,从整体上看62%的基金具有负的择时能力。针对CAPM有效性的争论,Fama和French(1989)建立了三因素模型(以下简称F-F-3模型

13、),并利用F-F-3模型对T-M和H-M模型进行改进,得到TM-FF3模型和HM-FF3模型。改进后的模型在原来模型的基础上增加了规模因素和账面市值比因素。此外,还有很多学者也都进行了有意义的研究,比如Chang和Lewellen(1984)建立的C-L模型,还有比较新的由Busse(1999)提出的波动择时能力模型和由Ibbotson 和Kaplan(2000)提出的IK绩效模型等。(二)国内研究现状分析 国内现有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引进和利用国外成熟的方法和模型对中国基金业绩进行实证分析,主要包括对中国基金业绩的总体评价、选股与择时能力评价、持续性研究等方面。例如,汪光成(2002)年运用基于

14、CAPM基础的模型和3种基Fama-French三因素模型基础的改进模型对我国证券投资基金的市场时机把握能力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采用了非参数检验方法,对基金年报的有关内容和投资组合公告中的持仓信息进行分析,以使结论更具有可信性。研究结果表明,整体而言,我国基金缺乏市场时机把握能力,但具有一定的证券选择能力,不过其对基金收益的贡献并不显著。陈东平,卜宁(2006)根据我国证券投资基金发展较快,但发展时间较短的实际情况,选择了比较成熟的单因素T-M模型、H-M模型和Fama-French三因素模型,对2003年12月26日至2006年6月23日间121个交易周的20只开放式基金进行业绩评价,考察证

15、券投资基金能否在我国这种弱式有效的市场上表现出良好的选股与择时能力。结果表明,除个别基金外,我国开放式基金整体不具备择时能力;虽表现出一定的选股能力,但并不显著。杨华蔚(2008)采用Jensen指数、T-M模型和H-M模型,研究了从2003年1月-2008年4月间我国开放式基金中的股票型基金和混合型基金经理人的选股能力和择时能力,及其在牛市和熊市阶段的不同表现,并得出以下结论:有近一半的基金绩效超过市场表现;在熊市阶段基金表现出较强的择时能力;而在牛市阶段基金则表现出较好的选股能力。魏立波(2009)运用T-M模型对2006年1月1日至2009年3月31日期间的41只样本开放式基金的择时与选股能力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样本开放式基金的超额收益主要是承担股票市场系统性风险而获得的超额收益,仅个别开放式基金具有显著的选股能力,但样本开放式基金整体不具备显著的择时能力。他还提出今后应该从市场、业绩评价以及基金经理个人素质三个方面来提高基金经理的择时与选股能力。尹自永(2009)以2008年5月5日至2009年9月1日间347个交易日的16支基金的收盘净值为样本数据,以2008年11月7日为分界点,分为熊市和牛市两个时段,研究了我国证券投资基金在此期间的择股和择时能力。结果表明,少数基金具有较好的选股能力,但基金整体上择时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