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华中科技大学170 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招生简章及参考书目.doc

上传人:bao****ty 文档编号:144586684 上传时间:2020-09-1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年华中科技大学170 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招生简章及参考书目.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4年华中科技大学170 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招生简章及参考书目.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4年华中科技大学170 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招生简章及参考书目.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14年华中科技大学170 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招生简章及参考书目.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14年华中科技大学170 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招生简章及参考书目.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4年华中科技大学170 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招生简章及参考书目.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年华中科技大学170 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招生简章及参考书目.doc(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华中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始建于1980年,经历了由最初的生物工程系到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的发展历程。现有生物医学工程系、生物技术系、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系、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系、生物物理与分子生理学系、纳米医药与生物制药系、实验教学中心7个教学单位。研招办现在给出一些复习资料,最新权威的资料,包括历年真题,答案,笔记,重点习题,模拟题,课件等,有需要的联系电话15927608209,球球是:1090594776 ,人在华中科技大学,也可以当面来看资料。学院学科建设凸显理工医交叉特色,拥有生物医学工程一级国家重点学科,生物物理学二级国家重点学科和生物学湖北省一级重点学科。生物

2、学和生物化学学科(Biology & Biochemistry)已进入ESI前1%国际排名,同时生命学院支持了我校多个学科的ESI国际排名。学院建成一批国家级、省部级科研平台,包括武汉光电国家实验室(筹)生物医学光子学功能实验室,国家纳米药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武汉国家生物产业基地生物医药科技服务平台,国家科技部基因工程国际合作基地;4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生物医学光子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分子生物物理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图像信息处理与智能控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共建)和湖北省生物信息与分子成像重点实验室)。同时,已建成多个国际合作平台,包括中德马普生物物理与生物化学合作实验室、中英作物基因工程和基因

3、组学联合实验室、中美人类基因组合作研究中心、中法联合药物筛选及开发中心、中韩生物材料联合研究中心等国际化联合实验室(中心)。此外,通过多期985、211建设,建成了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科研共享平台。学院建成了生物医学工程和生物学两个一级学科从本科、硕士、博士到博士后较为完备的人才培养体系,包括生物医学工程、生物学2个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生物医学工程、生物医学光子学、生物信息技术、生物材料与组织工程、生物制药工程、遗传学、微生物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生物物理学、生态学、植物学等11个博士点;生物医学工程、生物医学光子学、生物信息技术、生物材料与组织工程、生物制药工程、植物学、生物化工、遗传学

4、、微生物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生物物理学、生态学、作物遗传育种等13个硕士点;生物医学工程、生物技术、生物信息技术、生物科学、生物制药5个本科专业。拥有“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生物科学“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2个国家级人才培养基地,建成启明学院基础学科生物科学与技术实验班、生物医学工程卓越工程师实验班、华大基因联合培养生物信息人才实验班等拔尖人才培养实验班。初步形成了培养高水平创新人才的体制机制。现有在读学生2341人,其中本科生1372人,硕士研究生624人,博士研究生463人,国际留学生(研究生)40余人。学院拥有一支以优秀留学回国人员为学术带头人的师资队

5、伍,人才队伍趋向高水平和年轻化。学院现有教职工146人,其中教授49人,副教授53人。其中,有博士学位的占93%,45岁以下的占83.3%, 具有国外博士学位或有国外研究经历的教师占56%。学院拥有3名国家“”入选者,7名,5名国家自然基金杰出青年,1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2个教育部创新群体,1个国家级教学团队,18名教育部跨(新)世纪优秀人才,8名湖北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4名湖北省楚天学者,3名湖北省楚天学子,2名湖北省教学名师,师资力量雄厚,学院还聘请了一批国内外知名学者担任兼职教授。学院科研实力雄厚,“十一五”期间,实到科研经费近1.3亿元,增长迅猛。近5年科研经费达1.6亿

6、元,作者首席科学家单位主持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1项,负责973计划课题4项,主持863计划重点项目1项、课题13项;参与承担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课题8项;获资助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18项(其中: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2项、重点项目2项、科学仪器基础研究专项2 项),连续十年保持全校前列。完成或参与国家级科研奖励2项,获得省部级科技奖励一等奖5项。20082012年发表SCI收录论文800余篇。“十二五”项目申报初战告捷,已获批1项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单位)和1项863计划重大项目课题,单项经费均超2000万元。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实现了学院国家级奖励零的突破。2010年以来,连

7、续以第一作者身份在国际学术顶级期刊SCIENCE、NATURE GENETICS上发表学术论文,2012年SCIENCE, NATURE子刊上发表论文4篇。获授权发明专利60项,出版专著和教材10余部。学院一贯重视国际合作与交流,与美国、瑞典、德国、英国、俄罗斯和澳大利亚等国的高校和科研院所开展了广泛而实质性的科研合作与人才培养,每年定期举办硕士生论坛、博士生学术年会、博士生交叉学科创新论坛和各种沙龙活动,主办或承办国内外高水平学术会议,邀请国内外专家进行学术交流报告等。学院拥有建筑面积达20000多平方米,集实验教学、科研和办公为一体的现代化大楼,固定资产超过7000万元,是人才培养、科学研

8、究、学术交流的重要基地。学院全体师生员工将秉承“明德、厚学、求实、创新”的校风,脚踏实地,真抓实干,努力拼搏,为争创世界一流的生命学科而努力奋斗。学院在生物医学工程、生物医学光子学、生物信息技术、生物材料与组织工程、生物制药工程、遗传学、微生物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生物物理学、生态学、植物学等11个博士点招收学术学位博士生;在生物医学工程、生物医学光子学、生物信息技术、生物材料与组织工程、生物制药工程、植物学、生物化工、遗传学、微生物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生物物理学、生态学、作物遗传育种等13个硕士点招收学术学位硕士生;在生物医学工程、制药工程和生物工程3个专业招收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

9、究生。硕士研究生奖学金评定和助学金、贷款资助等办法按学校有关规定实行。攻读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需自行缴纳学费,学制两年,可参加校研究生单项奖学金和优秀研究生的评选,可申请助学贷款。学院结合科研特色,在现代生物医药、现代生物技术和现代生物农业等方面找到契合点,选派多个优秀科研团队入驻光谷生物城,强化“产学研”链的建设。同时,学院与武汉光谷生物城有关企业、国内实力较强的多个企业签订了合作办学、就业实习等共同培养人才的协议,为综合培养学生开辟新的途径,实现了我院学生培养与企业需求的平稳对接。本院欢迎以下专业同学报考:生物医学工程、生物科学、生物技术、生物工程、化学、化学工程与技术、物理电子学、自控、机

10、械、光学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电子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基础医学、药学等。本院2014年拟接收硕士推免生本校本科生约为40人,外校推免生约为510人。考生报名前可与导师联系,导师信息可入学院主页查询:http:/:8089/teacher.php。学术学位招生目录学科专业名称及代码、研究方向招生人数考试科目备注170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071001植物学101 思想政治理论 201 英语一 628 细胞生物学 821 生化与分子生物学01植物次生代谢调控02植物分子生物学03植物遗传工程04植物遗传学071005微生物学101 思想政治理论 201 英语一 6

11、28 细胞生物学 821 生化与分子生物学01环境污染处理与修复02生物降解与转化03生物能源04微生物分子生物学05微生物生态学06微生物制药07资源微生物学08地质微生物学071007遗传学101 思想政治理论 201 英语一 628 细胞生物学 821 生化与分子生物学01分子遗传学02医学遗传学03遗传与发育生物学04微生物遗传学071010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101 思想政治理论 201 英语一 628 细胞生物学 821 生化与分子生物学01蛋白质工程02蛋白质相互作用与基因调控网络03蛋白质组学分析技术04分子免疫学05分子生物物理学06分子生物学与生物材料07分子遗传学08基因

12、工程与功能基因组学09基因工程与基因组学10神经生物化学11神经网络动力学12生化与分子生物学13生物技术与基因工程制药14生物制药工程15植物次生代谢调控与代谢工程16肿瘤细胞生物学17医用生物化学多肽药物学18RNA结构与功能19生物催化与转化20肿瘤细胞信号转导071011生物物理学101 思想政治理论 201 英语一 628 细胞生物学 821 生化与分子生物学01分子生物物理学02胚胎早期发育03神经生物物理学04细胞、亚细胞结构和功能05细胞生物物理学06细胞学07细胞生物力学08干细胞生物学09生物再生医学071300生态学101 思想政治理论 201 英语一 628 细胞生物学

13、 821 生化与分子生物学01水生生物学02生态能源03生态毒理学04地质生态学05微生物降解与转化081703生物化工101 思想政治理论 201 英语一 302 数学二 822 生物化工基础 875 化工原理 876 物理化学(二) ( 822、875、876 选一)01代谢工程与生物炼制02发酵工程与酶工程03纳米制剂技术04生物能源05生物能源及其高值化利用技术06生物制药07天然产物研究08生物催化与转化083100生物医学工程101 思想政治理论 201 英语一 301 数学一 823 大学物理831 电子技术基础838 物理光学839激光原理(823、831、838、839选一)01蛋白质相互作用与基因调控网络02微流控生物芯片03模拟与可视化数字化生命04纳米生物医学检测05生物系统的建模与仿真06生物医学材料数字制造07生物医学测量与控制08生物医学信号检测与处理09医学成像技术与应用10医学图象处理与分析11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12生物医学传感与检测0831Z1生物制药工程101 思想政治理论 201 英语一 301 数学一 823 大学物理01纳米药物制剂02纳米生物医用材料03纳米诊断与检测技术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