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解剖学》教案2家78803.doc

上传人:bao****ty 文档编号:144585773 上传时间:2020-09-11 格式:DOC 页数:43 大小:1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畜解剖学》教案2家78803.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畜解剖学》教案2家78803.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畜解剖学》教案2家78803.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畜解剖学》教案2家78803.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畜解剖学》教案2家78803.doc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畜解剖学》教案2家78803.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畜解剖学》教案2家78803.doc(4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家畜解剖学教案 绪论 一、解剖学的定义:广义的解剖学包括大体解剖学和显微解剖学(组织学)两部分。狭义的解剖学叫大体解剖学,它是一门最古老的科学,是借助于刀、剪、锯等解剖器械,采用切割的方法,通过肉眼、解剖镜直接来观察正常动物体内各器官的形态、结构的科学。根据叙述方法和研究的目的不同又派生出许多分支:1、 系统解剖学:按照机体机能进行叙述,10大系统:运动、被皮、消化、呼吸、泌尿、生殖、心血管、淋巴、神经、内分泌、感官。2、局部解剖学:把机体划分为若干区域进行叙述,如胸部、腹部等,目的是为外科手术提供基础。3、比较解剖学:对各类动物的同类器官进行比较研究,如牛、马、猪、羊。4、发育解剖学:不同发

2、育阶段机体的构造形态的不同,如犊牛的胃和成年牛的胃之区别。5、X射线解剖学:可了解活体各器官的形态结构。 家畜解剖学这门课主要以系统解剖学来叙述,结合比较解剖学,比较牛、马、猪、羊同类器官的不同之处。二、学习本课程的意义:是畜牧、兽医、卫检、畜产品加工、动物营养等专业的重要专业基础课,学好家畜解剖学对后期专业课至关重要。如生理学,病理学、外科学等等。三、学习方法:要理论应联系实际,课堂认真听讲,认真观看教师的示范标本,课余可随时来实验室看标本。形态学属于直观教学,一定要多看标本、挂图,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不可取的方法是沿用以往学习经验,死背书本,要知道学习是一个过程,“感觉到的东西,我们不能

3、够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我们才能够更深刻地感觉它”,要学会反复地学,实验之前要复习课堂内容,实验之后要及时整理所掌握的内容。参考书目:1、苏联A.克立莫夫家畜解剖学4册,2、塞普提摩斯.谢逊著家畜解剖学。3、董常生主编,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家畜解剖学,中国农业出版社。4、陕西人民出版社家畜解剖学图谱。5、上海出版社出版,安徽农学主编家畜解剖学图谱。6、长春兽医大学马体解剖图谱彩色。四、畜体各部名称:畜体可分为三部分,头、躯干、四肢。1、头部:畜体的最前方,以内眼角和颧弓为界分为上方的颅部和下方的面部。(1)、颅部:又分为枕部-颅部的后方,两耳之间。顶部-枕部的前方。额部-顶部的前方,两

4、眼眶之间。眼部-包括眼与眼睑。耳廓部-耳和耳根周围的部分。(2)、面部-口腔与鼻腔的周围。眶下部-眼眶前下部鼻后部外侧。鼻部-额部前方,包括鼻背和鼻侧。鼻孔部-包括鼻孔和鼻孔周围。唇部-包括上唇和下唇。咬肌部-颞部的下方。颊部-咬肌部的前方。颏部-下唇的下方。2、躯干:包括颈部、胸背部、腰腹部、荐臀部和尾部。(1)、颈部,以颈椎为基础,颈椎以上的部分称颈上部,以下的部分称颈下部。(2)、胸背部,前方较高的部分称耆甲部,其后方为背部。两侧称肋部,前下方为胸前部,下部为胸骨部。(3)、腰腹部,胸背部与荐臀部之间,上方为腰部,两侧和下方为腹部。(4)、荐臀部,位于腰腹部后方,上方为荐部,侧面为臀部,

5、后方与尾部相连。(5)、尾部,以尾椎为基础。3、四肢各部:(1)、前肢-借肩胛和臂部与躯干的胸背部连结。自近及远分为肩胛部、臂部、前臂部,前脚部(包括腕部,掌部,指部)。(2)、后肢-由近及远又可分大腿部(股部)、小腿部和后脚部,后脚部又包括(跗部、跖部,趾部)。 五、畜体的轴、面与方位术语(一)轴:动物站立时,从头端至尾部,与地面平行的轴称为长轴。长轴也可用于四肢和器官,均以纵长的方向为基准,四肢的长轴则是从近端至远端,与地面垂直。(二)面:1、矢状面,是与畜体长轴平行且与地面垂直的切面。在动物体长轴的正中线上的矢状切面,把畜体分为左右对称的两部分的切面叫正中矢状面。与正中矢面平行的矢状面叫

6、侧矢状面。2、横断面:是与畜体长轴垂直的切面,与器官长轴垂直的切面也称为横断面。3、额面(水平面),与动物体长轴平行,且与矢状面和横断面垂直的切面。(三)方位术语:1、前侧和后侧,作一个横断面,靠近头端的为头侧,造近尾端的叫后侧。2、背侧和腹侧,靠近脊柱的一侧称背侧,下面的叫腹侧。或者说,远离地面的叫背侧,靠近地面的叫腹侧。3、内侧和外侧,造近正中矢状面的叫内侧,远离正中矢状面的叫外侧。用于四肢的方位术语:4、近端和远端,靠近躯干的一端叫近端,远离躯干的端叫远端;5、前肢和后肢的前面叫背侧,前肢的后面叫掌侧,后肢的后面叫跖侧。 第一章 骨学及关节学 第一节 骨和骨连结总论 家畜的运动系统是由骨

7、、骨连结和肌肉三部分组成。骨骼构成畜体的坚固支架并维持体形,保护脏器,支持体重,是运动的杠杆。肌肉是运动的动力,骨连结(关节)是运动的枢纽。骨和骨连结是运动的被动部分,肌肉则是主动部分。 一、 骨学总论每一块骨都是一个器官,有一定的形态和动能,具备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的特点,并且还有改建和再生的能力。骨骼起到杠杆和保护的作用外,还是有机体钙、磷代谢库,维持血钙平衡。骨髓还有造血的功能。(一) 骨的类型,全身的骨因位置和机能的不同,一般可分为长骨、扁骨、短骨和不规则骨四种。长骨:一般分布于四肢,呈现园柱状,两端膨大称骨端,中部较细称为骨干。骨干内具骨髓腔。扁骨:一般为板状骨,如颅骨、肋骨、肩胛骨等

8、,起保护作用和附着大量肌肉。短骨:多成群分布于四肢的长骨之间,如腕骨、跗骨,一般起缓冲冲击力的作用。不规则骨:形状不规则,如椎骨,蝶骨,功能也比较复杂。(二) 骨的构造:由骨膜、骨质、骨髓和血管、神经等构成。1、骨膜 被覆在骨表面的一层致密结缔组织膜,淡粉红色,富有血管神经,深浅两层:浅层为纤维层,富有血管和神经,具有营养、保护作用。深层:为成骨层,富有细胞成分,参与骨的生成和修复。2、骨质:构成骨的基本成分,分骨密质和骨松质两种。骨密质:致密坚硬,分布于长骨的骨干和骨的表面。骨松质:分布于骨的内部,由许多骨小板和骨针交织呈现海棉状,这些骨针和骨小板的排列方式与该骨所承受的压力和拉力的方向是一

9、致的,这种组合,既加强了骨的坚固性,又减轻了骨的重量。 3、骨髓:存在于骨髓腔及骨松质的间隙内。分红骨髓和黄骨髓两种:红骨髓:是重要的造血器官。黄骨髓:主要是脂肪组织,有贮存营养的作用。4、血管神经 骨具有丰富的血液供应。骨膜、骨髓均有丰富的神经分布。(三)骨的化学成分和物理特性 骨是由有机质和无机盐两种化学成分组织的。有机质:主要为骨胶原,占1/3,3040%,它决定骨的弹性和韧性。无机盐:主要成分为磷酸钙、碳酸钙、氟化钙等,占骨的2/3,60%70%,决定骨的坚固性,硬度。有机质和无机盐的比例随年龄和营养状况的不同,有很大变化。幼有机质多。老无机盐多。二、骨连结总论骨与骨之间的连结主要借助

10、纤维结缔组织、软骨或骨组织相连而组成骨骼。根据骨连结的方式及其运动不同分为两类:直接连结,间接连结。1 直接连结 两骨相对面或相对缘之间借结缔组织直接相连,其间无腔隙,基本不能活动,或仅有小范围内的活动。直接连结根据其连结组织的不同又分为:(1)纤维连结:两骨相对面或缘之间借纤维结缔组织相连,连结比较牢固,一般无活动性。如头骨缝间的缝韧带,桡骨和尺骨的韧带连合,这种连结大部分是暂时性的,老龄时逐渐变成骨性连合。(2)软骨连结,两骨相对之间借软骨相连,有轻微活动。如长骨的干与骨骺之间的骨骺软骨,椎体之间的椎间盘等。(3)骨性结合,骨性连结常由软骨连结骨化而成。2 间接连结:又称关节,是骨连结中较

11、普遍的一种连结方式。两骨相对的面存在腔隙,周围由能够分泌滑液的滑膜相连,可作灵活运动,因而又称滑膜连结或动连结,简称关节。 (一)关节的构造关节基本的构造包括:关节面、关节软骨、关节囊、关节腔四部分。关节面:骨与骨彼此相接触的光滑面,骨质致密、光滑,彼此吻合。在关节面上覆一层透明软骨称为关节软骨,关节软骨表面光滑,富有弹性,有减少磨擦和缓冲震动的作用。关节囊:是围绕在关节周围的结缔组织囊。附着于关节面的周缘,及附近的骨上,囊壁分内外两层,外层:是纤维层,由致密结缔组织构成,具有保护作用。内层:为滑膜层。薄而柔润,由上皮组织构成,能分泌透明粘稠的滑液,有营养软骨和滑润关节的作用。关节腔:为滑膜和

12、关节软骨共同围成的密闭腔隙,内有滑液。关节的辅助结构: 韧带:存在于大多数关节 由致密结缔组织构成。由于韧带具有不可伸缩性,因而韧带的存在限制关节的活动,韧带的位置决定关节的活动。 关节盘:是垫于两节面之间的纤维软骨板,如股胫关节的半月板,其周缘附着于关节囊,把关节腔分为上下两半,使关节更加吻合一致。关节唇:为附着于关节周围的纤维软骨环,可加深关节窝,扩大关节面并有防止边缘破裂的作用。 关节的血管和神经 神经和血管主要来自附近血管的分支,在关节周围形成网状分支到关节囊。(二)关节的运动:关节在肌肉的作用下,可作各种运动,归纳起来有四种基本运动形式。A、屈伸运动:关节角度变小为屈,反之增大为伸,

13、四肢关节多为屈伸。B、内收和外展,关节沿身体纵轴运动,向正中矢状面移动靠拢为内收,相反远离为外展。C、旋转运动:骨环绕垂直轴运动时称旋转运动,向前内侧转动的称为旋内,向后外侧转动的称为旋外,D滑动:是指两个平关节面之间的相互运动,如颈椎关节突之间的运动。(三)关节的类型:按构成关节的骨的数目:分为单关节、复关节、根据关节运动轴的数目:可分为单轴关节、双轴关节和多轴关节。单轴关节,一般由具有中间嵴的滑车关节面构成。由于嵴的限制,只能沿横轴在矢状面上作伸屈运动。双轴关节能在横轴和纵轴上作屈伸左右摆动,如寰枕关节。多轴关节是由半球形的关节头,和相应的关节窝构成的关节,如肩关节,髋关节,可作屈伸、内收

14、外展和小范围的旋转运动。通常,关节的韧带限制关节的运动,单轴关节具有发达的侧副韧带,多轴关节则无侧副韧带。 第二节 躯干骨及其连结一、躯干骨:包括脊柱,肋和胸骨。脊柱由颈椎,胸椎、腰椎、荐椎和尾椎构成,构成畜体的中轴。(一)椎骨的一般构造;由三部分组成:椎体、椎弓、突起。椎体:位于椎骨的腹侧,前面略突称椎头,后面稍凹为椎窝。椎弓:椎体背侧的拱形骨板,椎体与椎弓之间形成椎孔。所有椎孔连续形成椎管,内容脊髓,椎弓基部的前后缘各有一对切迹,椎邻椎弓的切迹围成椎间孔。 突起: 棘突 横突,棘突和横突是肌肉和韧带附着处。椎弓的背侧缘前后各伸出一对突起称关节前突和关节后突。相邻椎骨的前、后关节突成关节。

15、(二)脊柱各部椎骨的主要特征。1、颈椎:绝大多数哺乳动物的颈椎都由7枚组成。第36颈椎,椎体发达,椎体明显,前、后关节突发达,棘突不发达。横突分前后两支,基部有横突孔,各颈椎横突孔连成横突管。第一颈椎,又叫寰椎,由背弓和腹弓组成,无椎体,前面有与枕骨髁成关节的关节窝。后面有一对鞍状关节面与第二颈椎成关节。寰椎翼、翼孔、横突孔,椎外侧孔。第二颈椎:又叫枢椎,椎体发达,前面为发达的齿突代替了椎头。与寰椎的鞍状关节面成关节,无前关节突。第7颈椎,短而宽,椎窝两侧有一对肋窝与第一肋骨成关节,棘突较明显。是颈椎向胸椎的过渡类型,无横突孔。 2、胸椎:马18枚,牛13,猪1415,人12个。椎体短,棘突长,横突短。椎头与椎窝的两侧均有与肋骨头成关节的肋凹,分别称为前、后肋凹。横突上有小关节面,称为横突肋凹。牛的26、马的35胸椎棘突最高,构成耆甲的骨质基础。关节突小。3、腰椎:构成腰部的基础。马、牛6个,猪羊67,人5。棘突较短,与后位胸椎棘突相近。横突长,呈现上下压扁的板状,扩大了腹腔顶壁的横径,承受腹腔的重量,草食家畜明显。4、荐骨:牛马荐椎均为5个。人5,猪羊4个。成年时荐椎合成一整体,称荐骨。荐骨前部宽并向两侧突出称为荐骨翼。翼的背外侧而有粗糙的耳状关节面,与髂骨成关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