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秋教科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设计及备课参考

上传人:思** 文档编号:144568733 上传时间:2020-09-10 格式:PDF 页数:159 大小:1.4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秋教科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设计及备课参考_第1页
第1页 / 共159页
2020年秋教科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设计及备课参考_第2页
第2页 / 共159页
2020年秋教科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设计及备课参考_第3页
第3页 / 共159页
2020年秋教科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设计及备课参考_第4页
第4页 / 共159页
2020年秋教科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设计及备课参考_第5页
第5页 / 共15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年秋教科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设计及备课参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年秋教科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设计及备课参考(15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 全册教案 目 录目 录 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教学计划.2 第一单元 声音.7 单元概述.7 第 1 课听听声音.9 第 2 课声音是怎样产生的.11 第 3 课声音是怎样传播的.16 第 4 课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19 第 5 课声音的强与弱.22 第 6 课声音的高与低.25 第 7 课让弦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28 第二单元 呼吸和消化.33 单元概述.33 第 1 课 感受我们的呼吸.35 第 2 课 呼吸与健康生活.40 第 3 课 测量肺活量.45 第 4 课 一天的食物.49 第 5 课 食物中的营养.54 第 6 课 营养要均衡.59 第 7 课 食物

2、在口腔里的变化.64 第 8 课 食物在身体内的旅行.68 第三单元 运动和力.73 单元概述.73 第 1 课让小车运动起来.76 第 2 课用气球驱动小车.81 第 3 课用橡皮筋驱动小车.86 第 4 课弹簧测力计.90 第 5 课运动与摩擦力.94 第 5 课运动与摩擦力.98 第 7 课设计与制作(一) .102 第 8 课设计与制作(二) .107 教科版(2020 新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备课参考 .115 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教学计划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一、指导思想: 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 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 为主的学习活动,培

3、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 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 打好基础。 二、教学目标:二、教学目标: 1.要求学生能够自己想出办法来增进对研究对象的了解。 2.要求学生提高观察的准确性和精确性。 3.要求学生不仅关注收集和了解事实, 而且要学会对事实进行简 单的加工、整理、抽象和概括。 三、学生情况分析:三、学生情况分析: 1.整体学习状况:四年级现有 2 个教学班,学生整体学习比较认 真,但缺乏灵活性、实验能力不是很好。他们普遍习惯于被老师牵着 走,而不善于设法自主去获取知识并在生活中灵活运用知识。因而学 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往往只停留在了解上,理

4、解不甚深刻,运用能力 差。 2.已有知识、经验:学生虽经过一年的科学学习,探究能力有了 很大的提高,但由于各种条件的制约,学生的科学常识极为缺乏,科 学探究能力和意识不强。家长和学校偏重于语、数、英教学,使学生 没有多少时间和机会接触大自然,更没有得到大人和老师及时、周到 的指导,使学生没能很好地在观察、实验、调查等实践活动中获取知 识、发展能力、培养思想情感。 3.儿童心理分析:在小学阶段,儿童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 心和探究意愿,他们乐于动手操作具体形象的物体,而我们的科学课 程内容贴近小学生的生活, 强调用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方式学习科 学,学生必将对科学学科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四、教

5、材分析:四、教材分析: 1.本册内容情况: 科学四年级上册由“声音”和“我们的身体” 、 “运动和力” 三个单元组成。在三年级上、下册的基础上,本册教材将继续引领学 生经历一系列有意义、有价值的科学探究活动,使他们获得更多的学 习体验,加深对科学的理解,增进科学探究的能力。 2.教学重点: 重视对学生典型科学探究活动的设计,以探究为核心,培养小学 生的科学素质. 5.教学难点: 通过动手动脑、亲自实践,在感知、体验的基础上,使学生形成 较强的科学探究能力。特别是实验中控制变量、采集数据,并对实验 结果做出自己的解释,学习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己的假设。 五、基本措施:五、基本措施: 1.把科学

6、课程的总目标落实到每一节课; 2.把握小学生科学学习特点,因势利导; 3.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 4.让探究成为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 5.树立先进的教学观念; 6.悉心地引导学生的科学学习活动; 7.各班建立科学学习合作小组,让学生在相互交流、合作、帮助、研 讨中学习; 8.给学生提问和假设机会,并指导学生自己动手寻找证据进行验证, 经过思维加工, 自己得出结论, 并把自己的认识用于解决问题的实践 ; 9.充分运用各类课程资源和现代教育技术; 10.组织指导科技兴趣小组,引导学生参加各类有关竞赛以赛促学。 周次起止日期教学内容课时备注 19.03-9.07 始业教育 1、听听声音

7、2 29.10-9.14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声音是怎样传播的? 2 39.17-9.21 4、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 复习 2 49.24-9.28 5、声音的强与弱 6、声音的高与低2 510.01-10.06 610.08-10.12让弦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2 8、制作我的小乐器 710.15-10.19 1、感受我们的呼吸 2、呼吸与健康生活2 810.22-10.26 3、测量肺活量 一天的食物 2 910.29-11.02 练习 课外延伸 2 1011.05-11.09 5、食物中的营养 6、营养要均衡2 1111.12-11.16 食物在口腔里的变化 8、植物在身体里的旅行2 121

8、1.19-11.23复习第二单元2 1311.26-11.30期中检测2 1412.03-12.07 1、让小车运动起来 2、用气球驱动小车2 1512.10-12.14 用橡皮筋驱动小车 4、弹簧测力计2 1612.17-12.21 练习 5、运动与摩擦力 2 1712.24-12.28 6、运动的小车 练习 2 1812.31-1.04 7、设计制作小车一 2、设计制作小车二 2 191.07-1.11复习第一单元2 201.14-1.18复习第二单元2 211.21-1.25复习第三单元2 221.28-2.01测试1 第一单元 声音 单元概述 在周围的生活环境里, 我们总能听到各种各样

9、的声音, 大自然 的风声、 雨声、 雷声, 乡间的蛙声、 鸟鸣声, 城市里的汽车 声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声音的世界里。 学生怎么学习声音呢? 他们看不到它, 也摸不到它, 但他们能感受到它并能提出很多关于 声音的问题。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又是怎样传播的? 声音为什么有 的高、 有的低、 有的弱、 有的强? 声音的高与低、强与弱是怎么 变化的? 我们能控制声音吗? “ 声音” 这一单元共 8 课时, 是为 4 年级学生设计的, 里面的一系列活动可以帮助他们找到上述问题 以及他们可能还会问到的一些声音问题的答案。 本单元的学习目标来自课程标准 3 4 年级的下列相关学习内 容。 6. 1. 1举例

10、说明声音在不同物质中可以向各个方向传播。 6. 1. 2举例说明声音因物体振动而产生。 6. 1. 3. 1知道声音有高低和强弱之分; 制作能产生不同高 低、 强弱声音的简易装置, 知道振动的变化会使声音的高低、 强弱发生改变。 6. 1. 3. 2知道噪音的危害和防治; 知道保护听力的方法。 18. 3. 2在制作过程中及完成后进行相应的测试和调整。 本单元的前半部分, 学生将探索一些关于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声音振动的频率与音高、 声音的振幅与音量的关系的基本规律。 第 1 课 “听听声音”, 学生将听到不同的声音, 并且去思考 这些声音是怎样发出来的? 并对听到的声音进行描述。 回忆有关声

11、 音的知识和相关问题, 并与同学进行描述。 第 2 课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当学生探索了由不同物体振 动发出的声音后, 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这一概念会得到初步的理 解。 第 3 课 “声音是怎样传播的”, 学生将认识到物体振动产生 声音, 这个振动同样会使它接触到的物体 (包括气体) 产生振动, 这样声音就从一个地方传播到另一个地方。 第 4 课 “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 学生通过一个鼓膜模型 可以观察到人耳是怎样接受声音的。 这种经历会加深学生对声音是 怎样通过不同的物质传播的理解。 第 5 课 “声音的强与弱” 和第 6 课 “声音的高与低”, 集 中探讨声音的两个基本属性音量、 音高的产生与变化。 通过 改变尺子振动部分的长度, 使振动的频率发生变化, 而这种变化用 肉眼是可以识别的。 学生在仔细观察尺子振动快慢变化的同时, 可 以倾听到音高的相应变化。讨论尺子振动部分的长度、 观察到的振 动和相应音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