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商丘市九校2017_2018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联考试题2018071701159

上传人:飞****9 文档编号:144568512 上传时间:2020-09-10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03.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省商丘市九校2017_2018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联考试题2018071701159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河南省商丘市九校2017_2018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联考试题2018071701159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河南省商丘市九校2017_2018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联考试题2018071701159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河南省商丘市九校2017_2018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联考试题2018071701159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河南省商丘市九校2017_2018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联考试题2018071701159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河南省商丘市九校2017_2018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联考试题2018071701159》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省商丘市九校2017_2018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联考试题2018071701159(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年下期期末联考高一历史试题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注意事项: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卷(选择题). 下列有关古代中国农业耕作技术的表述,不正确的是()、牛耕出现在春秋战国时期、牛耕在秦代逐渐普及全国、汉代出现了二牛抬杠的耦犁、牛耕和铁铧犁在东汉推广到淮河流域汉书 食货志 中写道:“古者税民不过什一至秦则不然,用商鞅之法, 改帝王之制,除井田,民得买卖。富者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这段话反映了秦时税赋过重的情况描述了秦朝商鞅变法的情况肯定了土地私有的积极意义指出了土地兼并带来的危害“凡市,以日午击鼓三百声,而众以会;日入前七刻

2、,击钲三百声,而众以散。”此情景最有可能出现在唐朝宋朝明朝清朝“或耕豪民之田,见税什五”,“而田之所入,豪民得其半,耕者亦得其半”。上述材料反映的是我国古代土地的何种经营方式.自耕农经营.田庄式经营.租佃制经营.官民合营历史学者王家范曾评论说:“它对市场经济的破坏作用是双重的,即把皇室官僚乃至政府工程所需产品排斥于市场之外,依靠直接劳役实行自给,同时也使民生日用商品带有浓厚的政治财政色彩,成为一种假性商品经济。”这里的“它”指的是田庄手工业民营手工业家庭手工业官营手工业. “私通外夷,已有禁例。近岁官员军民不知遵守,往往私造海舟,假朝廷斡办为名,擅自下番,扰害外夷,或诱引为寇尔宜申明前禁,榜谕

3、缘海军民,有犯者许诸人首告,得实者给犯人家赀之半。 ” ( 明宣宗实录 ) 下列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明朝前期私人海外贸易已有一定规模海禁政策根源于私人海外贸易的兴盛明朝对私人海外贸易告发者予以重赏海外贸易的丰厚回报使官民铤而走险. 在古代的中西方交往中,两千年前中国的“名片”是丝绸,一千年前中国的“名片”是瓷器,五百年前中国的“名片”是茶叶这主要表明古代中国() 自然经济长时间内没有根本性突破 东西方的交流渠道不畅通 古代手工业发展水平世界领先 对外贸易一直居出超地位. 下图是电视剧闯关东朱开山 ( 义和团失败, 朱开山走上闯关东之路,在广袤荒凉的土地上和妻子儿女们白手起家,一路拼搏,最后一举成

4、为哈尔滨重工业富商) 一家从山东辗转逃亡到东北途中用到的四种交通工具。据此,对晚清的经济现象分析不正确的是1 / 9. 新旧交通工具并存,体现了晚清社会受工业文明的冲击. 中国民族工业一定程度推动近代人民的出行生活新变化. 近代列强的侵略加剧中国社会的贫穷落后. 在近代社会转型中,中国社会经济以民族经济占主导地位世纪下半叶,除鸦片以外,棉布和棉纱一直是外国输入中国的最大宗商品,比重约占。而全部消费资料占进口商品的比重在年和年分别为和。该材料表明中国无需发展日用工业品中国进出口贸易格局渐趋优化中国处于国际分工体系低端中国应保护关税禁止商品输入. 关于近代中国某一运动,有人如此评价, “结果和它的

5、期望恰恰相反,它不自觉地把机器拧拨了一下, 当机器一旦转动, 就逐渐地向着毁灭旧制度的爆炸点走去,再也没有任何力量能够迫使它停止下来。 ”该运动应该是 ()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 晚清重臣翁同龢在日记中描述著名买办徐润的花园时说:“园小而曲折, 然楼阁几案皆有夷气。”你认为这里的“夷气”主要是指、陈设带有西洋风格、全部供外国富商居住、园中皆为木式家具、招聘欧洲建筑师施工. 分析图表: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发展变化图,点高潮出现的原因是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洋务企业的诱导, 外商企业的刺激清政府放宽对民间投资设厂的限制 “实业救国”思想推动帝国主义忙于“一战” ,无暇东顾A、年底,毛

6、泽东说: “现在我国的自由市场,基本性质仍是资本主义的,它与国家市场成双成对。要使它成为地上,合法化, 可以雇工。 合作工厂做的衣服裤腿一长一短,扣子没眼,质量差。 最好开私营工厂, 同地上的作对这叫新经济政策。我怀疑俄国新经济政策结束得早了,只搞了两年退却就转为进攻,到现在社会物资还不充足。”这表明毛泽东认为私营经济能保留竞争机制,增加社会的物质财富俄国新经济政策体现不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需要对生产资料私有制进行全面的社会主义改造发展自由市场、限制国家市场才有益于国计民生. 改革开放后农村的民谣: “过去是喊破嗓子打烂钟, 出工最早九点钟。 现在不用队长叫一声,上工天不明,收工点着灯” 。

7、这一变化缘自.产品分配的方式发生变化.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的变化.农村政权管理形式的改变.农业合作化运动向纵深发展2 / 9. 经济学家张维迎认为,中国过去多年的经济奇迹源于市场的逻辑,即生产力的提高来自技术进步和创新, 技术进步和创新来自劳动分工。 劳动分工受市场规模的限制。 市场的规模越大,参与交易的人越多, 市场的分工就会越细,技术进步就会越快。下列经济现象最能印证上述观点的是开放浦东,打造活力上海加人世贸,融入全球经济简政放权,增强企业活力包产到户,提高农民收入世纪时,从英国到印度的最便捷的航线是()、英国地中海奥斯曼帝国控制区印度、英国地中海苏伊士运河红海印度洋印度、英国大西洋印度洋印

8、度、英国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印度. 维基百科上说;“博尔顿和瓦特成为合伙人后,博尔顿倾其精力和财力使瓦特的蒸汽梦想成为现实 , 并在年通过国会将瓦特的专利保护从年延长到年 . ”这本质上体现了经济利益驱动着工业革命专利制度推动科技成果的推广新技术的推广需要志同道合者的帮助蒸汽机的发明促进了经济垄断. 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 “世纪末叶 ,欧洲人对中国的钦佩开始消逝欧洲人开始对中国的自然资源比对中国的文化更感兴趣。”欧洲人对中国的态度发生转变的根本原因是()新航路的开辟欧洲国家的殖民扩张工业革命的开展对中国文化的认识加深. 下图所示建筑享誉全球,其设计意图据史料记载是为了展示

9、钢铁时代的辉煌,你认为这座建筑应建于何时()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第三次工业革命时期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 对下侧世界资本主义工业生产发展图理解正确的是处对应的历史时期,英国主要使用的工业能源是煤处对应的历史时期,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了处对应的历史时期,电力作为新能源得到广泛的运用处对应的历史时期,电话、电报等通讯工具发展迅速A、. 英国历史学家霍布斯鲍姆曾评论到,世纪“最矛盾和讽刺的真相之一,就是以推翻资本主义为目的的十月革命,其所造成的最悠久的成就,却反而救了它的死敌一命”。下列说法能3 / 9证明其结论的是苏俄实行新经济政策,部分地恢复资本主义二战后,美国主导了资本主义世

10、界经济体系的建立二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建立社会福利制度年代英美资本主义国家出现“混合经济”美国全国工业复兴法第节规定:“制定公用事业的全面计划,其中应包括下列内容:()全国公路和公园道路、公共建筑物以及任何公有工具和设备的兴建、维修和改建;()由政府管理或支配的低价住房及清除贫民窟工程的兴建、重建、改建或修缮;()如总统认为合乎需要时, 建造海军舰只及其所需的航空器;建造飞机” 制定上述内容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应对高居不下的失业率改善公共交通的状况改善人民的居住条件适应扩军备战的需要供给学派认为: “巨额的政府支出或减税不能直接增加总需求和总生产。如果政府用借债来为它增加支出或补偿失去的税收来融通

11、资金,但总支出和总收入却一点没有增加。同样,如果政府简单地用印钞票的办法来使债券的增加部分货币化,那只会使物价上涨, 但总生产却不会增加。 ”这个学派的观点是在经济滞胀时期产生的来源于凯恩斯主义的理论主张重点要改善生产条件关注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著作中,对未来社会主义社会曾提出这样的预见和论断:一旦在全社会实现生产资料公有制,商品生产将会消失,从而与商品生产相联系的价值、价格、货币、市场等也同时消失。对于商品生产、商品交换,苏俄政府的态度是始终允许始终不允许从不允许到允许从允许到不允许年,苏联通过了一个经济和社会发展基本方针,正式提出了“加速战略”,规定经济方面的首要任务是加快经济发展的速度,并对经济进行质的改造, 将整个国民经济转向集约化轨道。下列属于这一时期经济“质的改造”的措施是用经济管理代替原来的行政命令优先发展重工业并实行计划经济注重发展与军事有关的工业部门用收购制代替农产品义务交售制关于美国援助欧洲的目的,美国政府的解释是“为了恢复欧洲社会的生气和健全经济”。而美国舆论认为是 “美国对共产主义压力采取的一种防御性反应,美国为恢复其他国家健全的经济而作出的努力,仅仅是这种反应的副产品。”对于以上说法,你的观点是美国舆论是正确的美国政府是正确的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