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中历史之教学教研上课的“8个不宜”老师你做过几个新学期给自己提个醒素材201905232139

上传人:飞****9 文档编号:144568171 上传时间:2020-09-10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68.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高中历史之教学教研上课的“8个不宜”老师你做过几个新学期给自己提个醒素材201905232139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9高中历史之教学教研上课的“8个不宜”老师你做过几个新学期给自己提个醒素材201905232139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19高中历史之教学教研上课的“8个不宜”老师你做过几个新学期给自己提个醒素材201905232139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2019高中历史之教学教研上课的“8个不宜”老师你做过几个新学期给自己提个醒素材201905232139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9高中历史之教学教研上课的“8个不宜”老师你做过几个新学期给自己提个醒素材201905232139》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高中历史之教学教研上课的“8个不宜”老师你做过几个新学期给自己提个醒素材201905232139(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上课的“个不宜”,老师你做过几个?新学期给自己提个醒新学期开始了,老师们又要开始投入到紧张的教学工作中。刚刚度过了一个愉快的假期,新学期伊始,和小编一起来反思教学中的个“不宜” ,为自己的新学期工作提个醒、加个码吧。编者按一、开篇不宜淡如水“同学们,今天我们共同学习第课。”我常常听到老师把这句话作为开场白。初听时倒也觉得新鲜, “共同学习”嘛,老师跟学生处于平等地位,教育思想可嘉,可后来发现,不少人、不少课的开场白都是这样,便觉得乏味。上课之初, 设计一段好的导语, 诱发学生学习知识的欲望, 为学生学好新课奠定良好的基础,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开篇就平淡如水,要想上好一堂课谈何容易!二、指名不

2、宜在问前“,请你回答一个问题。 ”老师一指名, 一位学生站了起来;随后,才见老师提出问题。是提问在前好,还是指名在前好,颇有一番考究的必要。老师将问题提出之后, 每一个学生必然要认真思考, 并且做好回答的准备。 老师此时的短暂期待,也就是常说的“空白” ,正是学生思考之时。提问在前, 有利于启发全班学生开动脑筋。 尽管最后答问的只是一个学生, 但它却起到了“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确保全班学生处于积极思索的状态。指名在前,那效果就迥然不同了。三、“太好”不宜再找碴黑板上出现两行生字词, 一个学生读过之后, 老师立即称赞道: “太好了!”这位学生当即高高兴兴地坐下。不料,老师随后又问大家: “他

3、刚才有没有读错的地方” ,马上有两名学生指出了该生读音上的问题。此举显然不当。“太好了”的评价用语不是可以随便用的,当一个学生的答案确实见解独特,所说无懈可击,才有资格受到这样的赞扬。学生回答老师的提问,老师作出评价,就要考虑评价用语的准确性。对于学生的回答,评价时以表扬为主是对的, 但必须以恰如其分为前提。 否则, 不当的赞扬对学生学习和进步是有害无益的。四、配角不宜唱主角现在的语言教学中, 让学生听课文录音的现象比较普遍。 运用数字化手段进行教学, 这是时代进步的表现, 实在今人高兴。 但值得注意的是:一些配乐朗读的文章,存在喧宾夺主的现象。1 / 4按照常理,听课文朗读的目的,是让学生更

4、好地理解课文内容,从中受到教育和感染。然而,现在有的情况是,所配音乐其声音之高,足以将朗读者的声音“淹没” ,把学生的注意力完全吸引到听音乐上去了,影响听有关课文内容的朗读。老师不要动不动就使用配乐朗读, 还是自己练好朗读基本功, 当面读给学生听为好, 适当时候搞点配乐朗读也可。应当以听老师范读为主,听课文录音为辅。五、不宜一口吞个饼老师想让学生多学一点,其出发点无可非议,但想“一口吞个饼” “毕其功于一役”的想法和做法不可取。学生学习知识有阶段性, 一般总是由浅入深、 由感性到理性、 由理解到运用。教材也是按照这一规律编排的。刚开始接触某一知识点, 就把有关内容全讲完,看似快了,其实慢了,

5、违背了学生接受知识的规律,必然会走向愿望的反面。六、“对口相声”不宜演有些老师在课堂上有这样的情况; 当他叫起一个学生发言的时候, 他马上走下讲台, 来到这位学生身旁,面对面地听这位学生的发言。如果学生的回答有卡壳现象, 他仍然面对面地给予引导, 直至问题解决。 其间他对这位学生可谓是全神贯注, 众多的学生此时此刻的表现, 他就不管了。 课堂上出现一种师生二人说“对口相声” ,其他同学放任自流现象。这种顾此失彼的现象, 在课堂上是不宜出现的。老师如果只把注意力放在一个学生身上,课堂上就会纪律松弛,其他学生听这种“对口相声”的就会寥寥无几, 这必然要影响到教学效果。七、改错不宜缺勇气曾见有的老师

6、对自己教学中的失误, 不当面纠正, 而悄悄改正, 采取了一种自护其短的做法。他们的共同心态是:怕当众认错纠错,有失面子。自护其短, 也许在一个短时期内可以把学生蒙住。 但是, 随着时间的推移, 学生的知识越来越丰富,到那时,他们一定会发现某某老师曾经“蒙”过他们,老师在他们心中的形象无形中打了折扣。其实, 知识犹如浩瀚的大海,老师也不可能万事精通,教学也不可能做到万无一失。由于种种原因,课堂教学中出现这样那样的失误是常事,本不足为怪。老师应放下架子,勇敢地承认错误, 并立即纠正。 这才是一种实事求是的态度,学生对此也是能够理解和谅解的。八、不宜充当裁判员谁是谁非, 为什么不让学生讨论, 而要由老师裁定呢?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老师怕影响教学进度,怕完成不了教学任务。2 / 4记住的仅仅是现成的结论,思维的“闸门”根本没有打开,学生也没有知其所以然,这能算完成教学任务了吗?当发现学生的答案存在分歧的时候,应当让他们议论纷纷。这当然需要花费时间,但这是值得的。通过争论,学生明辨了是非,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力气用在刀刃上,不是很好吗?3 / 44 / 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