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每日一题(第02周)每周一测(含解析)

上传人:迷**** 文档编号:144567636 上传时间:2020-09-1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7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语文每日一题(第02周)每周一测(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高一语文每日一题(第02周)每周一测(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高一语文每日一题(第02周)每周一测(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高一语文每日一题(第02周)每周一测(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高一语文每日一题(第02周)每周一测(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一语文每日一题(第02周)每周一测(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语文每日一题(第02周)每周一测(含解析)(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每周一测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冰屑(xi) 粗糙(zo) 执拗(ni) 纤弱(xin)B檐头(yn) 箕踞(j) 火钵(b) 踟蹰(ch)C诅咒(j) 虱子(sh) 匾额(bin) 荆棘(j)D忸怩(n) 模样(m) 叱骂(ch) 典押(din)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云彩 神采飞扬诚恳开垦土地B凌侮 浩气凌然 窗扉 敞开心扉C炫耀 耀武扬威 慰藉 声名狼藉D忧郁 犹豫不决 清凉 青山绿水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的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反腐剧人民的名义火爆荧屏,炙手可热,刷新了近年的收视纪录,很多人茶余饭后都在谈论精彩剧情。B在“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的演

2、讲比赛中,选手们口蜜腹剑,指点江山,挥斥方遒,赢得观众阵阵掌声。C勒索病毒全球大面积爆发,攻击各国政府、学校、医院的网络,说其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绝不是危言耸听。D第89届奥斯卡颁奖典礼圆满落下帷幕,巴里杰金斯执导的月光男孩当仁不让地获得了最佳影片奖。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许多高中毕业生填报志愿时,是优先考虑专业还是优先考虑学校,很大程度上是受市场需求、社会导向、父母意愿、个人喜好等因素的影响造成的。B5月4日在北京国家大剧院举行了红色箴言大型诗歌朗诵会,通过众多著名表演艺术家炉火纯青的朗诵艺术,在场的大学生热血沸腾,深受震撼。C大观园旅游纪念品商场里摆满了名人字画、根雕作品、

3、导游地图、古玩、佩饰等多种工艺品,琳琅满目,美不胜收。游客们精挑细选,讨价还价,热闹极了。D冬天日短,等到干完活儿回来,已是夕阳西下,薄雾给村子罩上了一层朦胧的面纱。母亲像往日一样,从灶屋里端出了热腾腾的饭菜,招呼我们赶紧吃。5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A本人昨日在图书馆不慎丢失黑框眼镜一副,希望拾到者与我联系,不胜感激。B他的书法龙飞凤舞,引来一片赞叹,但落款却出了差错,一时又无法弥补,只好连声道歉:“献丑,献丑!”C我妻子和郭教授的内人是多年的闺蜜,她俩经常一起逛街、一起旅游,话多得似乎永远都说不完。D饭桌上,某中学生遇到父母的同学劝酒,他回答道:“谢谢足下,家父从来不允许我喝酒。

4、”6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出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中国人讲究家国观念,欲治其国, 。事实上,一个人的责任、担当与情感,总是按照家庭伦理、由近及远扩散开去。很难想象,一个不疼爱自己孩子的人,会对这个社会产生认同感和归属感;不能相信,一个对自己家人缺少担当的人, 。 ,才能谈得上爱社会和国家。(一)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问题。渡湘江杜审言迟日园林悲昔游,今春花鸟作边愁。独怜京国人南窜,不似湘江水北流。【注】唐中宗时,杜审言曾被贬到南方极为偏远的峰州边陲。这首诗是他在这次流放途中所写。迟日,春日。诗经七月:“春日迟迟,采繁祁祁。”京国人南窜,意

5、指从京城放逐至峰州。7下列对这首诗的解说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一句,诗人春天经行一处园林,回想它秋天时的荒芜和破败,不禁悲从中来。B第二句,写到了南下途中鸟语花香的美好,也传递了诗人即将渡江赴边的愁苦。C第三句承上启下,忆昔游而悲、见花鸟成愁、感湘江北流,皆因“京国人南窜”。D结尾句中作者借“湘江水北流”点破诗题,又以“不似”寄托自己的无奈慨叹。8诗中的“悲”“愁”情绪,作者是运用怎样的手法来表现的?请结合这首诗的前两句作简要分析。 (二)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问题。水调歌头游览宋黄庭坚瑶草一何碧,春入武陵溪。溪上桃花无数,枝上有黄鹂。我欲穿花寻路,直入白云深处,浩气展虹霓。祗恐花深里

6、,红路湿人衣。坐玉石,倚玉枕,拂金徽。谪仙何处?无人伴我白螺杯。我为灵芝仙草,不为朱唇丹脸,长啸亦何为。醉舞下山去,明月逐人归。此词大约写于作者晚年被贬官时期。瑶草:仙草。金徽:瑶琴。9下列对本词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春入武陵溪”,词人巧妙地使用了陶渊明桃花源记的典故,这一句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后两句写“桃花源”的美丽景色。B“我欲穿花寻路”三句,写词人穿过了桃花源的花丛,一直走向飘浮白云的山顶,一吐胸中浩然之气,化作虹霓。C“红露湿人衣”一句,黄庭坚化用王维的诗句,只把“空翠湿人衣”中的“空翠”换成“红露”,可谓天衣无缝,浑然一体。D词人以静穆平和、俯仰自得的风格,把自然界的溪山

7、描写得没有一点尘俗气,其实是构筑了一个自得其乐的精神世界。E这首词是作者春天记游之作,开篇“瑶草一何碧”用借代的修辞手法赞美春天的瑶草像碧玉一般可爱。10分析这首词下阕有哪些思想情感?请简要赏析。 1B【解析】A项,“糙”应读co;C项,“诅”应读z;D项,“模”应读m。2B【解析】“浩气凌然”应为“浩气凛然”。3C4D【解析】A项,句式杂糅,“受等因素的影响”和“是造成的”两种表述杂糅,这两种句式保留一种即可;B 项,成分残缺,“通过众多著名表演艺术家炉火纯青的朗诵艺术”后缺宾语中心语“的表演”;C 项,不合逻辑,“名人字画、根雕作品、导游地图、古玩、佩饰等”有些不属于“工艺品”范畴,所以应

8、该改为“商品”。5A【解析】本题侧重考查敬谦辞的运用。B项,“献丑”是谦辞,在展示作品或演出时,表示自己技能很差,不适用于“道歉”;C项,“内人” 是谦辞,用来称呼自己的妻子,不能称呼郭教授的妻子;D项,“足下”“家父”是书面语,不适合“饭桌上”这一场景。6必先治其家 会对这个国家产生责任感和使命感 只有首先爱家人和家庭【解析】本题考查补写句子,首先理解文段大意,理清结构层次,然后根据前后语境,推测空句的内容和句式,注意关联词和标点符号。本段的中心意思在第一句已有体现“家国观念”,全段始终围绕着这个核心。句内容应与前句“治其国”对应,很明显是“治其家”;句由前面的分号可知应与“会对这个社会产生

9、认同感和归属感”对应,句式上保持一致,内容上与上句“家人”“担当”对应,应是“会对这个国家产生责任感和使命感”;是总结句,总结中间句的内容“爱家人”,和后句“爱社会和国家”对应。7A【解析】“回想它秋天时的荒芜和破败”是没有依据的,景依旧是迟日繁华,人的处境却已变为流放赴边,此句是从今天的“悲”追溯昔日的“乐”。8(今昔、实虚、已然和将然)对比、反衬。(明确其中一方面即可)第一句写往昔春日游园之乐,对比之下,更加让人觉得当前流放处境的“悲”;第二句写眼前春光烂漫、鸟语花香,这让人欢欣的景物,恰恰反衬出流放赴边途中“愁”的格外浓重。【解析】作者未直接写悲和愁,而是写往昔的乐反衬流放的愁。阅读题要

10、结合注释辨析诗人的乐与愁。9BE【解析】 B 项,“我欲穿花寻路”写词人想要穿过桃花源的花丛,选项错在忽略了“欲”的含义,这就将未然说成了已然;E 项,“瑶草一何碧”用的是比喻的修辞手法,而不是借代。10与众不同高洁的人生理想。“坐玉石,枕玉枕,拂金徽”词人以丰富的想象,用“玉石、玉枕、金徽”等高洁的事物表现他的志行高洁,不与世俗合污,也寄寓了词人与众不同高洁的人生理想。对现实的不满:“谪仙何处,无人伴我白螺杯”表面上是说李白不在了,无人陪他饮酒,言外之意是他感慨缺乏知音,感到异常寂寞,委婉地表达出他对现实的不满 。得不到的功名利禄而忧愁叹息的感情: “我为灵芝仙草,长啸亦何为”用比喻和象征的语言,写自己的志趣品格:愿为超尘的仙草,不做趋时逢迎的桃花,作者表达了不必为得不到的功名利禄而忧愁叹息的感情。体现了其独处无友,唯有明月相随的孤寂心境:“醉舞下山去,明月逐人归”描写词人酒醉后摇摇晃晃,东倒西歪及其下山翩翩起舞的形象,体现了其独处无友,唯有明月相随的孤寂心境。今日收获如何?总结一下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