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第一周第5天晨读、晚练

上传人:迷**** 文档编号:144567556 上传时间:2020-09-10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1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语文第一周第5天晨读、晚练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高一语文第一周第5天晨读、晚练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高一语文第一周第5天晨读、晚练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高一语文第一周第5天晨读、晚练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高一语文第一周第5天晨读、晚练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一语文第一周第5天晨读、晚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语文第一周第5天晨读、晚练(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周第5天 晨读、晚练一、多音字识记语体辨音法(15)蔓书mn蔓菁mn蔓草难除蔓延口wn藤蔓爬蔓顺蔓摸瓜叶蔓(16)疟书n疟疾疟蚊口yo发疟子(17)荨书qin荨麻口xn荨麻疹(18)翘书qio翘首以待翘楚连翘口qio翘尾巴翘辫子(19)壳书qio地壳甲壳躯壳金蝉脱壳口k外壳儿乌龟壳儿脑壳驳壳枪(20)扫书so扫除扫描斯文扫地口so扫把扫帚星(21)色书s颜色脸色肤色变色花色品种口shi掉色变色儿色子(也叫骰子,骰音tu)(22)塞书s阻塞不塞不流敷衍塞责si要塞边塞出塞塞翁失马口si活塞瓶塞乱塞一气塞得严严实实(23)杉书shn杉树口sh杉木杉篙(24)熟书sh熟悉成熟深思熟虑熟视无睹口s

2、hu烧熟了熟透了(25)叨书to叨光叨教叨扰口do叨登叨唠叨念do叨咕(26)削书xu剥削削减瘦削削足适履口xio削面削球切削削铅笔(27)血书xu贫血心血呕心沥血狗血喷头口xi血淋淋流了不少血(28)轧书y碾轧倾轧轧马路zh轧钢轧辊轧机口轧朋友账轧完了人轧人(29)约书yu约会约束约法三章口yo约一斤肉约一约有多重(30)钥书yu北门锁钥(北方重镇)口yo钥匙(31)爪书zho爪牙鹰爪张牙舞爪口zhu爪尖三爪锅猫爪子二、思乡怀人诗秋发庾岭注汤显祖枫叶沾秋影,凉蝉隐夕晖。梧云初暗霭,花露欲霏微。岭色随行棹,江光满客衣。徘徊今夜月,孤鹊正南飞。注作者上书抨击朝政,触怒权贵,被贬为徐闻典史,此诗写

3、于赴任途中。赏析“枫叶沾秋影,凉蝉隐夕晖。”首联点出时令。枫叶入秋,火红如焰,本来应该是极美丽的景致,作者却由此感受到了萧瑟的秋意。蝉餐风饮露,在古人的心目中是君子清贫自守的象征,如今,它也被阵阵寒意包围了,再也唱不出轻快的歌声。物犹如此,人何以堪?首联描写秋天萧条景色烘托了诗人内心思想感情,为全诗定下了凄凉伤感的基调。颔、颈联写岸景色以及由此引发的贬谪羁旅之痛。尾联,冷月徘徊,孤鹊南飞,斑斓的色彩一扫而空,画面复归于沉寂,而且更冷更静。在前三联中隐藏着的悲哀的心绪,此时便如江水一般汹涌澎湃。“孤鹊”在古诗词中寓意愁苦与茫然,作者以“孤鹊”自喻,说尽了内心的孤寂与伤感。读来令人伤神至深。三、素

4、材积累2015年度“感动中国”人物化作光明烛:莫振高人物事迹莫振高,学生口中的“莫爸爸”“校长爸爸”,是广西都安高中的原校长。都安是全国贫困县,这个大山里的瑶乡,有着众多因贫困上不起学的孩子。于是,莫振高将“让瑶乡儿女走向世界”作为自己的座右铭,任教三十多年来跑遍每一位贫困生的家,将了解的情况一一记录在册,并用自己微薄的工资资助了近300名学生,圆了他们的大学梦。然而,自己的工资毕竟只是杯水车薪。面对数量众多的贫困学生,这位从未向别人伸过手的“莫爸爸”走上了“化缘”之路。他利用休息时间,来到全国各地的机关、企事业单位,做演讲、做动员,只为通过社会力量,帮助更多的瑶乡儿女走出大山。就这样,莫振高

5、一共筹集了3 000多万元善款,让1.8万贫困学子圆了大学梦。因积劳成疾,莫振高于2015年3月9日突发心脏病去世。“莫爸爸”的“化缘”之路改变了数以万计贫困孩子的命运,现在他已桃李满天下,九泉之下也可含笑。颁奖词千万里,他们从天南地北回来为你送行。你走了,你没有离开。教书、家访、化缘,埋头苦干,拼命硬干。你是不灭的蜡烛,是不倒的脊梁。那一夜,孩子们熄灭了校园所有的灯,而你在天上却熠熠闪亮。一、语言基础知识1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普通感冒在医学上的名称是“上呼吸道感染”(俗称“上感”),上呼吸道包括鼻、口、咽、喉,也就是说,从鼻子到喉咙这些部位的急性感染都算感冒。B面对现

6、实,理想何去何从?一个人最近的一步、最真实的行为是否与最远的理想方向一致?人必以其自身的选择做出对世界的回应。C“鸡皮疙瘩系列丛书”是悬念大师RL斯坦的代表作,作品将传统幻想和惊险手法与当代科幻相结合,使阅读宛如乘坐纸上“过山车”,惊险丛生,快乐无限。D“冰心墓碑涂字案”开庭了。原告方说提起诉讼的初衷是“找到对墓碑有比较好的处理办法。”如果被告方能找到有资质的机构进行清洗,那也很好。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央视对电影狼图腾作出特别报道,不仅是由于该片的口碑及其社会影响力,更是因为其在春节期间的排片比例与票房规模呈现出的逆势增长。B随着柴静新作穹顶之下的播出,使公众对其热议程度大有高

7、过今年的势头;同时,这几天有关雾霾的话题,以及对于视频内容是否客观的探讨,引发了多方热议。CAPEC(亚太经济合作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在每年的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期间举办,是各经济体领导人与工商界开展对话交流的重要平台,也是亚太地区最具影响力的工商界活动。D期间,多名全国人大代表建议,应继续通过改革规范和保障知名高校在各地的招生比例、招考方式、考试纪律等,确保高考公平。3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但侦探小说完全是一种常识推导和逻辑的训练,如尼罗河上的惨案。在武侠小说中,最常见到的就是各路武林高手共同去抢一部诸如九阴真经的武林秘籍,似乎只要得了这本书,立刻就能功力大

8、增。现代西方与中国武侠小说大致相当的,一个是侦探小说,一个是科幻小说。甚至还有令狐冲观看岩洞壁上的刻图现学现练,战胜了武功强过自己多倍的田伯光的荒唐描写(笑傲江湖)。科幻小说(或电影)则是基于当前科技水平的对未来人类命运的思考,包括道德伦理的思考,如阿凡达。相比较之下,中国武侠小说或武侠电影中的伦理冲突顶多是传统伦理的内部冲突(复仇等),极少有对伦理思想的探索,而对常识的扼杀则是全方位的。ABCD二、思乡怀人诗4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春残翁宏又是春残也,如何出翠帏?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寓目魂将断,经年梦亦非。那堪向愁夕,萧飒暮蝉辉。(1)本诗写女子春末怀人,首联哪些字眼于点题中见委

9、婉心绪?试结合全诗简析之。答:(2)清代词论家谭献在谭评词辨中说“落花句,名句千古,不能有二”,本是评价北宋晏几道临江仙词句的,不想名句却是从翁宏诗中“借”来的。试从意象、手法上谈谈翁诗此联的艺术特色。答:5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过平舆,怀李子先,时在并州黄庭坚前日幽人佐吏曹,我行堤草认青袍。注 心随汝水春波动,兴与并门夜月高。 世上岂无千里马?人中难得九方皋。 酒船渔网归来是,花落故溪深一篙。注当时诗人在平舆,其地属蔡州,汝河流过其境。友人李子先在并州任吏曹一类的小官。“青袍”是低级官吏的服饰。(1)颔联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请简析。答:(2)结合全诗,说说诗歌抒发了诗人哪些思想感

10、情。答:答案精析1D引号内句号移到引号外。2CA项逻辑关系不当,“不仅”和“更”词之后的内容应互换位置。B项主语缺失,删去“随着”或者“使”。D项“规范”“保障”和“比例”“方式”“纪律”搭配不当。3B作答本题时,需要通读文段,找出各句中的关键词句,然后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排列。根据中的“一个是侦探小说,一个是科幻小说”、中的“但侦探小说”、中的“科幻小说(或电影)则”可知,这三句要连在一起,顺序为,据此可排除A、C项。然后从入手,因为中有“甚至”一词,表明其是意思上的更进一步,所以排列顺序应该是,据此可排除D项。4(1)首句点题,写法不拘一格。“又是”开头,起笔突兀,强化了女主人公的哀怨之情,

11、笼盖全篇。“又”字还与下面的“经年”相照应,暗示女子与人离别,正是去年此时,故对物候变化特别敏感。第二句“如何”有“不堪”之意。同一时令同一地点,去年正经离别之痛,记忆犹新,现在如何能再身临其境,重经苦痛呢?所以说不敢出翠帏。联系下联写景看,实际上还是出来了,人在苦闷之时,内心往往矛盾。这就活画出了这位女子魂牵梦萦、如痴似醉的神态,从而烘托出她刻骨铭心的思念之情。(2)春残自然落花无数,易引起人们韶华易逝、青春难再之感。芳龄女子,独立庭院,青春渐逝,欢娱难继。作者将落花与思妇互相映衬,倍增凄凉。暮春天气,微雨蒙蒙,给人的感觉本是抑郁沉闷的,更何况心事重重、愁思郁积!偏偏一双燕子,细雨中颉颃自得

12、。燕子无知,尚能比翼双飞;人属多情,只能黯然独立,此情此景,怎堪忍受!诗人以“燕双飞”反衬“人独立”,把女子的内心愁苦之情推到了顶点。花、雨、人、燕,本是纯粹的“景语”,通过映衬、对比,融情入景,衬托出主人公形单影只的形象,刻画出内心的愁苦与哀怨。这句细腻深刻,委婉含蓄,对偶工丽而无雕琢之嫌,堪称佳句。5(1)虚实结合。前句实写,汝水流动,诗人的心也随波起伏,思念着远方的友人。后句虚写,想象朋友在并州赏月,兴致与皓月争高(想象朋友在并州赏月怀“我”,亦可)。这一联前实后虚,抒写对友人的怀念。(如果答“借景抒情”并作简析也可)(2)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前四句,写朋友前不久在并州做了吏曹一类的小官,诗人见到河堤上的青草,想起了身着青袍的友人,思友心切,心潮起伏。知音难遇,怀才不遇的感慨。“世上”一联借九方皋的典故,既是自叹,也是为友人不得重用而惋惜。归隐之思。尾联描绘隐逸生活的美好,表达退隐的心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