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潍坊市2019-2020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答案】

上传人:i**** 文档编号:144566240 上传时间:2020-09-10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1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潍坊市2019-2020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山东省潍坊市2019-2020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山东省潍坊市2019-2020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山东省潍坊市2019-2020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山东省潍坊市2019-2020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东省潍坊市2019-2020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潍坊市2019-2020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答案】(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山东省潍坊市2019-2020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座号、考号填涂在相应位置。2.选择题答案必须使用2B铅笔(按填涂样例)正确填涂;非选择题答案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书写,绘图时,可用2B铅笔作答,字体工整、笔迹清楚。3.请按照题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传统发酵技术是指利用原材料或者自然界中的微生物进行发酵、制作食品的技术。下列关

2、于传统发酵技术的叙述,正确的是A.在腐乳发酵过程中盐和酒都能抑制微生物的生长B.家庭自制的泡菜、果酒、腐乳直接食用不会影响身体健康C.醋酸菌在有氧条件下将葡萄糖变成醋酸,在无氧条件下将酒精变成醋酸D.酸奶制作过程中需要先进行通气培养,得到一定数量的乳酸菌2.高酒精度啤酒(酒精浓度7.5%vol)由于其高酒精度、高发酵度、低残糖等特点,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青睐,其酿造工艺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生产啤酒用的发酵罐和大麦汁等原料都需要经过灭菌消毒B.多次分批补加葡萄糖可以减少发酵初期的高渗透压对酵母细胞代谢的影响C.主发酵过程中还原糖主要用于有氧呼吸,其产生的CO2会使pH下降D.发酵过程中

3、要适时往外排气,后发酵时期可以延长排气时间间隔3.无菌操作技术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对培养皿等玻璃器皿宜采用灼烧灭菌B.对培养基进行高压蒸汽灭菌时,压力未降到零就打开排气阀可能造成污染C.微生物培养后的废弃物经过简单消毒处理后可直接丢弃D.在取走培养皿盖的培养皿中倒平板时,需要在火焰旁操作4.某生物兴趣小组以月季为材料进行组织培养,操作步骤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X常选用多年生的老枝,有利于细胞全能性的体现B.MS培养基中除水和无机盐外,一定要含有有机碳源和有机氮源C.与遮光相比,光照条件下A过程更容易获得愈伤组织D.B过程培养基中植物激素的浓度、比例不同会导致

4、愈伤组织的发育方向不同5.为解决大面积烧伤病人的植皮难题,科学家研制出人造皮肤,研制过程中需要将人的皮肤细胞置于培养瓶中进行培养。培养液配制除必需的已知成分外,还必须加入天然成分,细胞方可正常生长和增殖。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人的皮肤细胞培养前须用胃蛋白酶处理,使细胞分散开B.细胞培养过程中只需不断通入氧气,就能保证细胞正常生命活动C.培养液中加入的天然成分是血清或血浆,用于补充细胞生长和增殖所需的物质D.经培养可得到由多层细胞构成的人造皮肤,能直接用于移植6.研究人员采用体细胞克隆技术培育克隆羊,其操作流程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X不能直接培育为个体的原因是细胞中遗传物质不能表达B

5、.重组细胞要进行分裂和发育需用振荡、PEG或灭活的病毒等激活C.早期胚胎在丙体内能正常孕育是因为胚胎可与母体建立正常的生理和组织联系D.经培育得到的丁羊,其细胞内的遗传物质与甲完全相同7.2019年底开始,一种新型冠状病毒(世界卫生组织命名为“ COVID-19”)肆虐全球,该病毒可引发人体肺部感染,严重者会造成病人死亡。有人提出了数种快速检测 COVID-19的方法。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镜检法:在光学显微镜下可直接观察病人的痰液中是否含有COVID-19B.PCR技术:可在短时间内把 COVID-19的基因数量扩增到数百万倍,以便于检测C.抗原抗体法:用 COVID-19蛋白与血清中抗体

6、的特异性结合,可检测是否感染过 COVID-19D.DNA探针技术:根据分子杂交原理,用标记的DNA分子做探针可检测 COVID-198.1978年,科学家将获得的人胰岛素基因与大肠杆菌的DNA重组,并且能在大肠杆菌内成功表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人胰岛素基因可通过人红细胞内的mRNA反转录获得B.DNA聚合酶能识别并结合重组质粒的启动子区域,从而驱动转录C.人胰岛素基因与基因探针可通过磷酸二酯键形成杂交带D.含目的基因的大肠杆菌表达出来的胰岛素一般没有生物活性9.我国科学家利用转基因技术,将OsSPL14基因导入水稻后,其产量增加了10%左右。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该技术用到了三种工具酶:限制

7、酶、DNA连接酶和载体B.构建基因表达载体的过程中,产物必定是载体与OsSPL14基因重组的DNA分子C. OsSPL14基因导入水稻细胞时,需用氯化钙处理以增大细胞壁的通透性D.检测OsSPL14基因在水稻细胞内是否表达,要进行分子水平或个体水平的鉴定10.下列关于酵母菌、大肠杆菌、蓝藻和黑藻的叙述,错误的是A.酵母菌和黑藻都属于真核生物B.四种生物都含有DNA,且DNA的载体是染色体C.蓝藻和黑藻都是能进行光合作用的自养生物D.酵母菌和黑藻细胞中均含有线粒体,有氧呼吸终产物相同11.下列关于生物体内有机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肝糖原、淀粉、纤维素彻底水解后的产物不同B.磷脂是所有细胞必不

8、可少的脂质C.组成不同生物遗传物质的碱基种类、数目和比例均不同D.肽链在核糖体合成后必须经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加工才具备特定功能12.油料作物种子在成熟和萌发过程中都会发生一系列的代谢变化。下列关于该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A.种子成熟过程中脂肪含量不断增加,可推测糖类能不断转化成脂肪B.种子萌发过程中自由水所占比例不断增加,可推测细胞代谢越来越旺盛C.种子萌发初期脂肪含量减少但干重增加,可推测干重的增加主要与氧元素有关D.种子萌发时可溶性糖不断消耗,可推测其主要去路是用于合成淀粉I3.细胞在生命活动中时刻发生着物质和能量的变化,真核细胞内部就像一个繁忙的工厂,在细胞质中有许多忙碌不停的细胞器,各种细

9、胞器在功能上既有分工又有合作。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线粒体和叶绿体都与细胞内物质和能量的转化有关B.植物细胞的细胞液可以调节植物细胞内的环境C.细胞器都固定于细胞质中,与细胞的生命活动密切相关D.分泌蛋白的分泌过程,体现了生物膜组成成分和结构相似,功能上密切联系14.关于真核细胞叶绿体的起源,古生物学家推测:被原始真核生物吞噬的蓝藻有些未被消化,反而能依靠原始真核生物的“生活废物”制造营养物质,逐渐进化为叶绿体。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原始真核生物吞噬蓝藻的过程体现了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B.叶绿体内膜可能来源于蓝藻的细胞膜,膜面积大于外膜且含有大量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C.叶绿体中含有核糖体

10、且DNA分子呈环状,该事实一定程度上能够支持这一推测D.若线粒体也由原始真核生物吞噬某种细菌形成,推测该细菌的呼吸方式最可能是有氧呼吸15.下图为土壤中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能产生纤维素酶)分离过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纤维素酶是一种复合酶,每种酶都可将纤维素分解成葡萄糖B.图中所用培养基都需要加入纤维素作为唯一氮源C.实验中若需要统计纤维素分解菌的菌落数目,接种时不可用图所示方法D.用刚果红染料鉴定,产生纤维素酶的菌落周围会出现红色圈二、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选错

11、的得0分。16.“二娃”政策实施后,一些高龄夫妇选择“试管婴儿”技术孕育二胎:将采集的精子和卵细胞在体外完成受精,经一系列技术处理,最终得到婴儿。下列叙述错误的A.采集的精子和卵细胞均需经获能处理,方可完成受精作用B.体外受精得到的受精卵要检查受精情况和发育能力C.受精卵发育到囊胚阶段才能移植入母体子宫D.与设计试管婴儿相比,试管婴儿不需进行遗传诊断17.科学家在某种植物中找到了抗枯萎病的基因,并以质粒为载体,采用转基因方法培育了抗枯萎病的金茶花新品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转基因金茶花与原金茶花之间没有形成生殖隔离B.质粒是能自我复制的小型细胞器,因此适合做运载体C.抗枯萎病基因能整合到植物的

12、染色体组中,是因为密码子具有通用性D.通过该方法获得的抗病金茶花,将来产生的配子不一定含抗病基因18.学校生物兴趣小组尝试用化学试剂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制备了某苹果不同发育时期的三种提取液:青苹果绿色的匀浆;浅黄色澄清的匀浆;浅红色混浊的匀浆。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在苹果提取液中加入果胶酶能提高其澄清度B.与提取液相比,更适合用于检测苹果中的还原糖C.检测还原糖时,斐林试剂甲液和乙液等量混合均匀后再注入D.提取液加碘液显蓝色是因为被其他溶液污染19.1965年,我国科学家在世界上率先合成具有与天然胰岛素一样生物活性的结晶牛胰岛素(结构如图所示)。其大致过程是先用化学方法分别合成胰岛素、两条

13、肽链(链有21个氨基酸,链有30个氨基酸),再催化形成二硫键。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胰岛素分子至少含有两个氨基和两个羧基B.所有氨基酸R基上的氨基或羧基均不参与肽键的形成C.氨基酸分子形成结晶牛胰岛素时,氨基酸的相对分子质量减少888D.糖尿病患者可口服该产物,以维持机体血糖含量相对稳定20.脂质体靶向给药系统是利用生物膜的特性将磷脂小球包裹的药物运输到患病部位,通过小球膜与细胞膜融合,将药物送入细胞。单层脂分子铺展在水面上时,亲水端与疏水端的排列方式如下图所示,搅拌后可形成双层脂分子的球形脂质体。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利用脂质体运送药物时,脂溶性药物位于c处,水溶性药物位于d处B.脂质体是单层脂

14、分子经搅拌后形成,说明双层脂分子结构不稳定C.脂质体加入少量胆固醇后流动性降低,说明胆固醇对细胞膜有害无利D.在脂质体中加入某蛋白质后,水进入脂质体的速率加快,说明生物膜对水的运输不止自由扩散一种方式三、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共55分。21.(11分)豆豉,古代称为“幽菽”,是一种以大豆为原料利用毛霉、曲霉或者细菌等微生物发酵制成的食品,是我国传统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齐民要术、本草纲目等都有记载。研究人员用酪蛋白、牛肉膏、磷酸氢二钾、溴麝香草酚蓝等配制了培养基,对传统豆豉发酵过程中的微生物进行分离纯化,成功的筛选出了能高产蛋白酶的芽孢杆菌菌株,过程如下图所示。(1)该实验制备固体培养

15、基时,通常需要在液体培养基中加入 。接种前,科研人员随机取若干制备的空白平板先培养一段时间,这样做的目的是 。(2)初选时常用 法进行分离,培养前需要梯度稀释的目的是 。(3)酪蛋白在固体培养基中溶解性差,导致配制的培养基不透明。在培养基中加人酪蛋白的作用是 ,从功能上说这种培养基属于 培养基。(4)富集培养可以迅速增加芽孢杆菌的数量,培养过程宜选用液体培养基的原因是 。22.(10分)草甘膦是一种广谱、内吸、高效的灭生性除草剂,它通过与 EPSPS(叶绿体中的一种酶)结合,抑制 EPSPS的作用,阻断芳香族氨基酸的合成,从而引起细胞死亡。为了提高普通烟草对草甘膦的抗性,科学家通过转基因的方法将某外源EPSS基因转入烟草的叶绿体中,使其产生更多的 EPSPS,使得转基因烟草对草甘膦的抗性可达5mmol/L (比野生型烟草高10倍)。(1)体外扩增 EPSPS基因常采用PCR技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