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伊春市二中2019-2020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i**** 文档编号:144565717 上传时间:2020-09-10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27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黑龙江省伊春市二中2019-2020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黑龙江省伊春市二中2019-2020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黑龙江省伊春市二中2019-2020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黑龙江省伊春市二中2019-2020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黑龙江省伊春市二中2019-2020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黑龙江省伊春市二中2019-2020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黑龙江省伊春市二中2019-2020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黑龙江省伊春市二中2019-2020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1.经研究发现,脑外伤后给人体注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能改善垂体的功能,使甲状腺机能得到恢复,并且还能促进突触的形成,对神经系统的功能恢复有辅助作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垂体受损可能会导致人体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的含量增加B.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直接作用于甲状腺,使其恢复机能C. 甲状腺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后产生的生理效应不同D.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与神经细胞上的受体结合并发挥作用后可能会被灭活【答案】B【解析】【分析】下丘脑可合成并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直接作用于垂体,使垂体

2、合成并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促甲状腺激素可促进甲状腺合成和分泌甲状腺激素,当甲状腺激素含量升高时,可抑制下丘脑和垂体对相关激素的分泌。【详解】A.若垂体受损后引起了促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则会导致人体内甲状腺激素合成不足,甲状腺激素通过负反馈调节对下丘脑的抑制作用减弱,从而使人体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含量增加,A正确;B.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直接作用于垂体,B错误;C.甲状腺激素含量增加会抑制垂体合成和分泌促甲状腺激素,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的作用是促进垂体合成并分泌促甲状腺激素,C正确;D.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与神经细胞上的受体结合并发挥作用后可能会被灭活,D正确。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的是

3、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和反馈调节的内容,意在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2.图为人的体液免疫图解,请分析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 细胞是吞噬细胞B. 细胞是T细胞,分泌淋巴因子C. 细胞是记忆细胞,再接触该抗原时可迅速增殖分化D. 细胞寿命比较长,细胞产生的物质为蛋白质【答案】C【解析】【分析】据图分析,表示吞噬细胞,表示T淋巴细胞,表示B淋巴细胞,表示记忆细胞,表示浆细胞。体液免疫过程为:(1)感应阶段:除少数抗原可以直接刺激B细胞外,大多数抗原被吞噬细胞摄取和处理,并暴露出其抗原决定簇;吞噬细胞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再由T细胞呈递给B细胞;(2)反应阶段:B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开始进行一

4、系列的增殖、分化,形成记忆细胞和浆细胞;(3)效应阶段:浆细胞分泌抗体与相应的抗原特异性结合,发挥免疫效应。【详解】细胞是吞噬细胞,A正确;细胞是T细胞,分泌淋巴因子,能促进B细胞的增殖和分化,B正确;细胞是记忆细胞,再接触该抗原时可迅速增殖分化,C错误;细胞是记忆细胞,寿命比较长,细胞浆细胞产生的物质为抗体,抗体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D正确。【点睛】熟悉体液免疫的过程中各种免疫细胞和免疫物质的功能是解答本题的关键。3.下列属于人体免疫的第一道防线的是 胃液对病菌的杀灭作用 唾液中溶菌酶对病原体的分解作用 吞噬细胞的胞吞作用 呼吸道纤毛对病菌的外排作用 皮肤的阻挡作用 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接触A.

5、 B. C. D. 【答案】C【解析】【分析】非特异性免疫是遗传而来、人人都有的先天性免疫。不针对某一类特定病原体,而是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作用,其基础是由皮肤黏膜组成的第一道防线和由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组成的第二道防线。特异性免疫是出生后,与病原体斗争的过程中形成的后天性免疫,并非人人都有,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或异体)起作用,其基础是主要由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借助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而组成的第三道防线。【详解】人体的第一道防线由皮肤黏膜组成的,因此胃液中的胃酸对病菌的杀灭作用、唾液中溶菌酶对病原体的分解作用、呼吸道纤毛对病菌的外排作用与皮肤的阻挡作用,均属于人体免疫的第一道防线,均正确;吞

6、噬细胞的胞吞作用属于人体免疫的第二道防线,错误;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接触属于特异性免疫中的细胞免疫范畴,属于人体免疫的第三道防线,错误。故选C。4.下列关于内环境叙述正确的是A. 细胞内液构成内环境,占体液的2/3B. 在组成细胞外液的各种无机盐离子中,血浆渗透压的90以上来自Na+ 和K+C. 正常情况下人的体温接近37,一日内变化一般不超过1D. 草履虫通过内环境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答案】C【解析】【分析】(1)体液是指人体内含有的大量以水为基础的液体,其中存在于细胞内的体液称为细胞内液,约占体液的2/3,存在于细胞外的体液称为细胞外液,约占体液的1/3。内环境指的是细胞外液,主要由血浆

7、、组织液和淋巴构成,是多细胞生物体内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2)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以上来源于钠离子和氯离子。(3)同一个人的体温在一日内有变化,但一般不超过1;健康人的体温始终接近37。【详解】A、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叫做内环境,约占体液的1/3,A错误;B、在组成细胞外液的各种无机盐离子中,血浆渗透压的90以上来自Na+ 和Cl-,B错误;C、正常情况下人的体温接近37,一日内有变化,但一般不超过1,C正确;D、草履虫是单细胞生物,可以直接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D错误。故选C。5.艾滋病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一大杀手。下列有关

8、艾滋病的说法正确的是( )A. HIV主要由DNA、RNA和蛋白质构成,没有细胞核、核糖体等细胞结构B. 获得性免疫缺陷病就是指艾滋病C. HIV主要攻击人体内的T细胞,使人免疫功能几乎全部丧失D. HIV在离开人体后还能存活很长时间,危害极大【答案】C【解析】【分析】艾滋病是因为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后导致的免疫缺陷病。HIV是一种逆转录病毒,主要攻击和破坏的靶细胞为T淋巴细胞,随着T淋巴细胞的大量死亡,导致人体免疫力降低,病人大多死于其他病原微生物的感染或恶性肿瘤,艾滋病的传播途径有:性接触传播、血液传播和母婴传播等。【详解】A、HIV由RNA和蛋白质构成,无细胞结构,A错误; B

9、、获得性免疫缺陷病中包括艾滋病,但不仅指艾滋病,B错误; C、HIV主要攻击人体内的T细胞,最终使人丧失一切免疫功能,C正确; D、HIV只有寄生在活细胞内才有生命活动,在离开人体后不能存活,D错误。 故选C。【点睛】本题主要是对艾滋病方面知识的考查,考查了学生对艾滋病基础知识的掌握,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艾滋病的发病机理及掌握艾滋病的传播途径。6.寒冷的冬天吃辣椒后,会使人出现全身发热、大量出汗的现象,与炎热环境下的身体特征相似,此时有关人体生理变化的叙述错误的是A. 此时产热比散热多,体温将逐渐升高B. 此时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分泌增加,促进体内新陈代谢,产热增加C. 此时人体皮肤血管舒张,

10、汗腺分泌增加,散热增加D. 此时人体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答案】A【解析】【分析】以炎热环境下体温调节机理为依托考查对题干信息的理解和应用知识进行分析推理和判断的能力。【详解】炎热环境下人体能保持正常体温,产热等于散热, A错误.吃辣椒促进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分泌增加,促进体内新陈代谢,产热大于散热,因此引起体温调节,产生与炎热环境下的身体特征相似,B正确.产热大于散热时,人体皮肤血管舒张,汗腺分泌增加,散热增加,C正确.此时汗液分泌增多,人体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以维持细胞外液渗透压平衡,D正确.【点睛】吃辣椒与炎热环境的共同之处在于产热等于散热,这是解题

11、的关键。7.某兴趣小组探究2,4-D对插枝生根的作用,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组别123452,4-D溶液浓度0a1a2a3a4根的平均数目(条)1.86.47.87.81.3注:a1、a2、a3、a4依次增大下列叙述与该实验不相符的是( )A. a4浓度的2,4-D抑制生根B. 组別1在实验中起对照作用C. 促进生根的最适浓度在a1与a2之间D. 2,4-D既能促进生根也能抑制生根【答案】C【解析】组別1在实验中起对照作用,a4浓度下生根数目少于对照组,说明a4浓度的2,4-D抑制生根,A项、B项正确;a2与a3浓度下生根数目相同,根据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可以推测,促进生根的最适浓度在a2与a3之

12、间,C项错误;a1与a3浓度下生根数目均大于对照组,说明促进生根,2,4-D既能促进生根也能抑制生根,D项正确。8.某同学发现了一株花色奇特的杜鹊,于是采摘了部分枝条,用生长素类似物处理后进行扦插,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 采摘的枝条中,芽较多的幼嫩枝条相对来说可能更容易生根B. 生长素类似物的浓度与促进生根效果成正比C. 生长素类似物对插条的处理可用沾蘸法或浸泡法D. 不使用生长素类似物处理的插条生根是插条自身产生的生长素作用的结果【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芽能产生生长素,生长素促进枝条生根,因此芽较多的幼嫩插条相对来说可能更容易生根,A正确;生长素促进生根的效果与生长素浓度

13、相关,较低浓度范围内促进生根,较高浓度时会抑制植物生根,B错误;生长素类似物对插条的处理可用沾蘸法(较高浓度)或浸泡法(较低浓度),C正确;不使用生长素类似物处理的插条生根是插条自身产生的生长素作用的结果,D正确。9.关于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激素是信息分子,不直接参与细胞的各种生命活动B. 除激素外,CO2也是体液调节因子之一C. 激素的分泌量可随内、外环境的改变而变化D. 激素和酶相似,都是微量高效的物质,都能多次利用【答案】D【解析】【分析】激素调节是指由内分泌器官(或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进行的调节。不同激素的化学本质组成不同,但它们的作用方式却有一些共同的特点:

14、(1)微量和高效;(2)通过体液运输;(3)作用于靶器官和靶细胞激素一经靶细胞接受并起作用后就被灭活了。【详解】激素信息分子,只能对生命活动进行调节,不直接参与细胞的各种生命活动,A正确;体液调节指激素等化学物质(除激素以外,还有其他调节因子,如CO2等),通过体液传送的方式对生命活动进行调节,B正确;激素的分泌量可随内、外环境的改变而变化,如当人体失水过多、饮水不足或吃的食物过咸时,导致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进而导致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C正确;激素具有微量高效的特点,但是发挥作用后会被立即灭活,不能多次利用,D错误。10.细胞外液渗透压感受器、体温调节中枢、体温感觉中枢分别在()A. 下丘脑、

15、下丘脑、下丘脑B. 下丘脑、下丘脑、大脑皮层C 下丘脑、大脑皮层、大脑皮层D. 大脑皮层、大脑皮层、下丘脑【答案】B【解析】细胞外液渗透压感受器在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在下丘脑,体温感觉中枢在大脑皮层,故选B。11.在一条离体的神经纤维中段施加电刺激,使其兴奋,则A. 所产生的神经冲动向轴突末梢方向传导B. 邻近的未兴奋部分表现为膜内正电、膜外负电C. 所产生的神经冲动向树突末梢方向传导D. 所产生的膜内局部电流方向为由兴奋部位流向未兴奋部位【答案】D【解析】在一条离体的神经纤维中段施加电刺激,兴奋在神经纤维上是双向传导的,A错误;邻近的未兴奋部分处于静息电位,膜电位表现为外正内负,B错误;神经纤维上,神经冲动的传导方向是由兴奋点向未兴奋点双向传递,C错误;膜内外产生局部电流,电流方向是膜外由未兴奋部位流向兴奋部位,膜内由兴奋部位流向未兴奋部位,D正确。【点睛】本考查神经冲动的产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