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合肥市肥东县高级中学2020届高三生物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i**** 文档编号:144564676 上传时间:2020-09-10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3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省合肥市肥东县高级中学2020届高三生物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安徽省合肥市肥东县高级中学2020届高三生物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安徽省合肥市肥东县高级中学2020届高三生物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安徽省合肥市肥东县高级中学2020届高三生物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安徽省合肥市肥东县高级中学2020届高三生物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安徽省合肥市肥东县高级中学2020届高三生物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合肥市肥东县高级中学2020届高三生物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安徽省合肥市肥东县高级中学2020届高三生物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组成细胞的分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糖类可以直接为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B. 蛋白质是细胞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C. 磷脂是所有具有细胞结构生物必不可少的脂质D. 维生素D可以有效促进婴幼儿的生长发育【答案】A【解析】直接为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的物质是ATP,A错误;蛋白质是细胞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B正确;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磷脂和蛋白质,所以磷脂是所有具有细胞结构的生物必不可少的脂质,C正确;维生素D可以促进Ca、P的吸收,有效促进婴幼儿的生长发育,D正确。2.下列有关组成细胞的元素和化合物的叙述

2、,正确的是A. ATP、mRNA、甲状腺激素和人体红细胞膜都含C、H、0、N、PB. 多糖、蛋白质、核酸和胆固醇等生物大分子都以碳链为基本骨架C. 脂肪中氢的含量比糖类多且氧化产生的能量多,是主要的能源物质D. RNA与DNA都由四种核苷酸组成,两者均可携带遗传信息【答案】D【解析】ATP、mRNA、和人体红细胞膜都含C、H、0、N、P, 甲状腺激素不含P,A错误;多糖、蛋白质和核酸等生物大分子都以碳链为基本骨架,胆固醇不是生物大分子,B错误;脂肪中氢的含量比糖类多且氧化产生的能量多,是主要的储能物质,主要的能源物质是糖类,C错误;RNA与DNA都由四种核苷酸组成,DNA可以作为有细胞结构的生

3、物及DNA病毒的遗传物质,携带遗传信息,RNA可以作为RNA病毒的遗传物质,携带遗传信息,D正确。考点: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点睛:熟记各类化合物的元素组成,结构特点及功能是解决本题的关键。3.下列关于细胞及生命系统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病毒不具有细胞结构,故其生命活动与细胞无关B. 组成细胞的元素为生命系统的最基本的层次C. 某草原上所有兔子属于生命系统的群落层次D. 构成生命系统的结构具有层次性、复杂性和多样性【答案】D【解析】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因此无法独立完成生命活动,必须寄生在细胞体内才能繁殖后代,完成生命活动,A错误;生命系统的最基本的层次不包括组成细胞的元素,B错误;某草原上

4、的全部兔子不是同一个物种,不属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C错误;构成生命系统的结构具有层次性、复杂性和多样性,D正确。【点睛】本题知识点简单,考查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只要学生识记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即可正确答题,此类试题,需要学生掌握牢固的基础知识。4.美国生物学家马吉利斯,在她1970年出版的真核细胞的起源一书中提出“蓝藻被真核细胞吞噬后经过共生能变成叶绿体”,这是解释叶绿体起源的一种学说,称为内共生假说,以下叙述中不能很好支持该学说的一项是A. 叶绿DNA在大小、形态结构等方面与蓝藻拟核相似B. 有双层膜结构,其内膜的成分与蓝藻细胞膜相似C. 叶绿体中含有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蓝藻含有藻蓝素和藻红

5、素D. 叶绿体核糖体与蓝藻的类似,而与植物细胞质核糖体不同【答案】C【解析】根据题干可知,内共生学说说明蓝藻演变成叶绿体,即两者具有相似的结构和物质,因此ABD均支持内共生学说,蓝藻含有藻蓝素和藻红素,叶绿体不含有藻蓝素、藻红素,说明叶绿体不是蓝藻变成的,C不支持内共生学说,故选C。5.图中表示某细胞的部分细胞器,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结构是动物细胞中合成ATP的唯一场所B. 结构中都含有大量磷脂C. 存在碱基互补配对的是D. 结构是脂质合成和加工的车间【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细胞的结构和功能,要求学生识记细胞中各种结构的图像,能准确判断图中各结构的名称,识记不同细胞中各种细胞器的

6、结构、分布和功能A. 动物细胞中能产生ATP的场所除了线粒体还有细胞质基质,A错误;B、结构是中心体,结构是核糖体,两者都没有膜结构,因此不含磷脂,B错误;C、结构含有DNA,能进行DNA的复制和转录,存在碱基互补配对,结构是核糖体,进行翻译过程中也存在碱基互补配对,C正确;D、结构是核糖体,是蛋白质合成场所,D错误故选C点睛:细胞中的各种细胞器有不同的形态特征,对各种细胞器的形状、结构与功能可相应识记。6.下列与生物遗传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A. 已知黑斑蛇与黄斑蛇杂交,子一代既有黑斑蛇又有黄斑蛇,若再让F1黑斑蛇自由交配,F2中有黑斑蛇和黄斑蛇,可据此判断蛇斑的显隐性B. 基因型为Aa的个体

7、连续自交3代后,子代中隐性性状个体所占的比例为3/8C. 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表明,基因型为Bb的动物,在其精子形成过程中,基因B与B分开发生在初级精母细胞形成次级精母细胞时,B与b的分开发生在次级精母细胞形成精细胞时D. 用豌豆进行遗传试验,杂交时需在开花前除去母本的雌蕊,人工授粉后应套袋【答案】A【解析】让F1黑斑蛇自由交配,F2中有黑斑蛇和黄斑蛇,这是性状分离现象,可据此判断出黑斑是显性性状,黄斑是隐性性状,A正确;基因型为Aa的个体连续自交3代后,子代中隐性性状个体所占的比例为=1/21-(1/2)3=7/16,B错误;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表明,基因型为Bb的动物,在其精子形成过程中,基因

8、B与b分开发生在初级精母细胞形成次级精母细胞时(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该过程中不会发生B与B的分离,C错误;用豌豆进行遗传试验,杂交时须在开花前除去母本的雄蕊,人工授粉后应套袋,D错误。7.下表是真核生物细胞核内三种RNA聚合酶主要功能,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名称RNA聚合酶RNA聚合酶RNA聚合酶主要功能合成rRNA合成mRNA合成tRNAA. 三种RNA均以DNA为模板合成B. 三种酶发挥作用形成的产物均可参与翻译过程C. RNA聚合酶的合成场所与其发挥作用的场所相同D. 任何一种RNA聚合酶活性变化都会影响其它两种酶的合成【答案】C【解析】【详解】三种RNA 都是转录形成的,转录是以DN

9、A的一条链为模板的,A 项正确;蛋白质合成过程中,需要mRNA为模板,tRNA为转运氨基酸的工具,还需要rRNA参与组成的核糖体作为合成场所。所以蛋白质合成过程中均需要这3种酶作用形成的产物(rRNA 、mRNA 、tRNA )的参与,B项正确;RNA 聚合酶属于蛋白质,在核糖体中合成。据表可知,RNA 聚合酶I 在核仁中起作用,RNA 聚合酶和RNA 聚合酶在核液中起作用,所以这3种聚合酶发挥作用的场所不同,C项错误;任一种RNA 聚合酶活性变化都会影响翻译的正常进行,而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需要通过翻译合成,因此任一种RNA 聚合酶活性变化都会影响其它两种酶的合成,D项正确。8.如图为白细

10、胞与血管内皮细胞之间识别、粘着后,白细胞迁移并穿过血管壁进入炎症组织的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白细胞膜上的糖蛋白,使其与血管内皮细胞识别、粘着B. 白细胞从血管内皮细胞之间滲透到血管外,不需要消耗能量C. 粘着迁移过程中,白细胞需进行基因的选择性表达D. 迁移过程中细胞的变形和运动与细胞骨架有密切关系【答案】B【解析】白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参与细胞间的信息交流,使其与血管内皮细胞识别、粘着,A项正确;白细胞从血管内皮细胞之间滲透到血管外,需要通过变形,需要消耗能量,B项错误;粘着迁移过程中,白细胞需表达特定蛋白用以识别,以此完成迁移,并黏着在所需位置,需进行基因的选择性表达,C项正确;迁移

11、过程中细胞的变形和运动与细胞骨架有密切关系,D项正确。9. 生物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有关以洋葱(2n=16)为材料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 利用吡罗红甲基绿染色剂将洋葱根尖的伸长区细胞染色,观察到的细胞核是绿色的B. 处于03gmL的蔗糖溶液里的洋葱根尖某细胞未发生质壁分离是因为细胞已死亡C. 利用根尖为材料,可以观察到处于有丝分裂末期的细胞中细胞板形成细胞壁的过程D. 利用根尖为材料,可观察到处于有丝分裂中期的细胞中有16条染色体、16个DNA【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由于DNA容易与甲基绿结合,RNA容易与吡罗红结合,而DNA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故细胞核是绿色的,A正确;处于0

12、.3g/ml的蔗糖溶液里的根尖细胞分生区细胞由于没有大液泡而不发生质壁分离,细胞没死亡,B错误;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中,观察到的细胞是死细胞,不能观察到细胞板形成细胞壁的过程,C错误;有丝分裂中期的细胞中有16条染色体,32个DNA分子,D错误。故选:A。10.下图中纵坐标表示植物某种气体吸收量或释放量的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注:不考虑横坐标和纵坐标单位的具体表示形式,单位的表示方法相同。)A. 若F点以后进一步提高光照强度,光合作用强度会一直不变B. 若A代表02吸收量,D点时,叶肉细胞既不吸收02也不释放02C. C点时,叶肉细胞中能产生ATP的场所有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叶绿体D

13、. 若A代表C02释放量,适当提高大气中的C02浓度,E点可能向右下移动【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图中E点表示光饱和点,故F点以后提高光照强度,光合作用将不再增加,但是当光照太强时会引起气孔关闭,导致光合作用减弱,A错误;若A代表O2吸收量,D点表示光补偿点,即此时植物的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量与呼吸作用消耗的氧气量相等,植物只有叶肉细胞等可以进行光合作用,而植物的所有细胞都可以进行呼吸作用,因此D点叶肉细胞吸收的氧气少于释放的氧气,B错误;C点时,光照强度为0,此时植物只能进行呼吸作用,因此产生ATP的场所有细胞质基质、线粒体,C错误;若A代表CO2释放量,提高大气中的CO2浓度,光饱和

14、点(E点)增大,向右下移动,D正确。11.下列有关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 )A. 赫尔希和蔡斯的实验是以T2噬菌体为材料,采用了同位素标记技术B. 用含32P的培养基直接培养噬菌体,将获得DNA含有32P标记的噬菌体C. 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能将DNA与蛋白质分开,单独观察它们各自的作用D. 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与细菌混合一段时间后离心,结果沉淀物的放射性很高【答案】B【解析】【详解】A、赫尔希和蔡斯用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过程中采用了同位素标记技术,即用放射性同位素32P和放射性同位素35S分别标记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A项正确;B、噬菌体属于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能在普通

15、培养基上独立生存,因此不能用含32P的培养基直接培养噬菌体,B项错误;C、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利用同位素标记法,能将DNA与蛋白质分开,单独观察它们各自的作用,C项正确;D、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与细菌混合,32P标记的DNA分子能进入细菌,所以一段时间后离心,沉淀物的放射性很高,D项正确。故选B。12.哺乳动物红细胞的部分生命历程如图所示,图中除成熟红细胞外,其余细胞中均有核基因转录的RNA。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成熟红细胞仍可进行细胞呼吸,并且不产生二氧化碳B. 造血干细胞和幼红细胞中,mRNA的种类和数量不完全相同C. 控制成熟红细胞凋亡的基因在网织红细胞前就开始表达D. 造血干细胞属于未分化细胞,因此全能性很高【答案】D【解析】A、成熟的红细胞无线粒体,只能进行无氧呼吸,产物为乳酸,A正确;B、造血干细胞和幼红细胞形态结构和功能不同,故其基因的表达情况不同,mRNA的种类和数量不完全相同,B正确;C、成熟红细胞无细胞核、无细胞器,所以无基因表达,网织红细胞无细胞核,不能进行转录,故控制成熟红细胞凋亡的基因在网织红细胞前就开始表达,C正确;D、造血干细胞是胚胎干细胞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