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第4单单元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4

上传人:迷**** 文档编号:144562224 上传时间:2020-09-10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1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 第4单单元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4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高中语文 第4单单元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4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高中语文 第4单单元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4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高中语文 第4单单元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4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高中语文 第4单单元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4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 第4单单元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4》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 第4单单元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4(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4单元 单元测试卷时间:150分钟 分值:150分第I卷 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传记文学自身因素主要由传主、题材、情感表达、体裁形式、表现方法等组成。古代传记文学的传主上至帝王将相,下至平民士人都有。但在史传中传主以上层人物居多,在散传中传主由官吏名士逐渐扩展到平民百姓。近现代传记文学的传主一般以名人居多,但原来不知名的人也有因被知名的作者写了传而知名的。如胡适给李超作传,李超虽死,其名为后人所知。又如1928年一部由中国人盛成创作的法语文学传记我的母亲在法国出版,旋即风靡世界文坛。传记题材,在古代传记文学中,尤其在史传中以写传主在政治、军事、道德方面的表现为主,因为古代史

2、传强调惩恶劝善的教化作用,总的以人物外在社会活动,即“公生活”为主。但到明代中后期传记题材写日常生活的明显增多,而到近现代传记文学,则既写“公生活”,也写个人家庭生活等,即“私生活”,题材日渐扩大。传记的情感表达包含两个方面,一方面指传记主人公的情感描写,另一方面指作者通过传记的情感抒发。在史传中,司马迁的史记传记文学有很强的抒情性,其作品也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史传由私撰发展到官修、集体写作,个人情感难以表达,抒情性逐渐减少,作品的艺术感染力也随之减弱。在散传中作者的抒情成分多少不一,但一般说作者的抒情正当而且浓厚,其艺术感染力也比较强。如明代中期归有光的传记文先妣事略为自己母亲立传,写的多是

3、生活琐事,但对母亲的感情溢于言表,十分感人。体裁形式由史传而发展为杂传、散传;史传中又有本纪、列传;列传又有一人一传的单传,也有一类人合为一传的类传。类传也有由少到多的发展过程,如范晔后汉书创立多种新类传,扩大了传主的类型。现代传记以篇幅大小分为长篇、短篇传记。古代传记受史传的列传影响,篇末往往有一段论赞,如史记传记篇后的“太史公曰”,或补记史料,或写作者对传主的评价。古代传记因多短篇则不分章分节,而到了近代,受西方传记的影响,梁启超的部分传记创作,如罗兰夫人传匈牙利爱国者噶苏士传已开始分章节。传记文学的表现方法,除受自身传统影响外,还受其他文学样式和外来传记的影响而发生较大的变化。如传记文学

4、与小说同属叙事文学,同以写人为主,只是传记坚持写真人真事,而小说多虚构。但在表现方法上往往互相借鉴与吸收。唐代的传记与传奇就相互影响。清初侯方域的马伶传,现代胡适的四十自述的序幕“我的母亲的订婚”,都用了小说笔法,因而文势曲折,引人入胜。我们有理由相信,现在创作环境好转,近代、现当代又曾出现过许许多多伟人名人、先进人物,未来的中国传记文学创作一定可以再造辉煌。(选自陈兰村中国传记文学发展史,有删节。)1下列关于传记文学自身因素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A传主是传记文学自身要素的重要组成部分。传记文学的传主既包含帝王将相,亦包含平民士人。B古代史传中的传记题材,主要以传主在政治

5、、军事、道德方面的表现,也即总的是以 “公生活”为主。C传记中所表达的情感,既包含了传记主人公的情感,亦包含着通过传记写作而抒发的作者情感。D传记体裁形式是由史传而发展为杂传、散传;史传中又有本纪、列传;列传又可分为单传、类传。2下列对古代传记与近现代传记的比较,表述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A古代散传中的传主,由官吏名士逐渐扩展到了平民百姓,而近现代传记文学的传主,一般以名人居多。B题材上,古代传记文学一直主要描写传主“公生活”,而近现代传记既写“公生活”,亦写“私生活”。C因多短篇,古代传记往往不分章分节,而到了近代,受西方传记的影响,一些传记创作开始划分章节。D无论是古代传记,还是近现

6、代传记,在表现方法上往往与其他文学样式互相借鉴、吸收,特别是小说。 3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A近现代传记文学中,一些原来不知名的人因被知名作者写传而知名。这说明写传者与传主间会相互影响。B我国古代史传强调惩恶劝善的教化作用,而现代传记不在意惩恶劝善的功能,所以题材范围发生着变化。C传记的情感表达与其艺术感染力有着密切的关系,情感表达缺失,艺术感染力便会相应削弱,反之亦然。D因为现代社会创作环境不断好转,所以,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的中国传记文学的创作一定会再造辉煌。 二、古诗文阅读(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14题。(19分)皇甫规,字威明,安定朝那人也。永和

7、六年,西羌大寇三辅,围安定,征西将军马贤将诸郡兵击之,不能克。规虽在布衣,见贤不恤军事,审其必败,乃上书言状。寻而贤果为羌所没。郡将知规有兵略,乃命为功曹,使率甲士八百,与羌交战。斩首数级,贼遂退却。太山贼叔孙无忌侵乱郡县,中郎将宗资讨之未服。公车特征规,拜太山太守;规到官,广设方略,寇贼悉平。至冬,羌遂大合,朝廷为忧。三公举规为中郎将,持节监关西兵,破之,斩首八百级。诸羌慕规威信,相劝降者十余万。明年,规因发其骑共讨陇右,而道路隔绝,军中大疫,死者十三四。规亲入庵庐,巡视将士,三军感悦。东羌遂遣使乞降,凉州复通。先是,安定太守受取狼籍,凉州刺史、汉阳太守并老弱不堪任职,而皆倚恃权贵,不遵法度

8、。规到州界,悉条奏其罪,或免或诛。羌人闻之,翕然反善。规出身数年,持节为将,拥众立功。还督乡里,既无他私惠,而多所举奏。又恶绝宦官,不与交通,于是中外并怨,遂共诬规货赂群羌;天子玺书诮让相属。规惧不免,上疏自讼曰:“云臣私报诸羌,谢其钱货。若臣以私财,则家无担石;如物出于官,则文簿易考。就臣愚惑,信如言者,前世尚遗匈奴以宫姬,镇乌孙以公主。今臣但费千万,以怀叛羌。则良臣之才略,兵家之所贵,将有何罪,负义违理乎?今见覆没,耻痛实深。传称鹿死不择音,谨冒昧略上。”征拜度辽将军,至营数月,上书荐中郎将张奂以自代。曰:“臣闻人无常俗而政有治乱兵无强弱而将有能否伏见中郎将张奂才略兼优宜正元帅,以从众望。

9、若犹谓愚臣宜充军事者,愿乞冗官,以为奂副。”朝廷从之,以奂代为度辽将军,规为使匈奴中郎将。论曰:孔子称“其言之不怍,则其为之也难”。察皇甫规之言,其心不怍哉!夫其审己则干禄,见贤则委位。故干禄不为贪,而委位不求让;称己不疑伐,而让人无惧情。故能功成于戎狄,身全于邦家也。(节选自后汉书皇甫规传)【注】二始:指晋始平太守阮咸与南朝宋始安太守颜延之,二人皆负时望而遭忌。 四甄:指埋伏左右的四支军队。4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3分)A臣闻人无常俗而政有治/乱兵无强弱而将有能/否伏见中郎将张奂/才略兼优/宜正元帅,以从众望。B臣闻/人无常俗/而政有治/乱兵无强弱/而将有能否/伏见

10、中郎将/张奂才略兼优/宜正元帅,以从众望。C臣闻人无常俗/而政有治乱/兵无强弱/而将有能否/伏见中郎将张奂/才略兼优/宜正元帅,以从众望。D臣闻/人无常俗而政有/治乱兵无强弱/而将有能/否伏见中郎将/张奂才略兼优/宜正元帅,以从众望。5.下列对文中加点线字词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上书是在朝官员向皇帝进言所采用的最常见的形式,上疏是臣民在朝官员专门上奏皇帝的一种文书形式。 B.三辅:西汉时本指治理京畿地区的三位官员,后指这三位官员(京兆尹、左冯翊、右扶风)管辖的地区。C.玺书,古代以泥封加印的文书。秦以后专指皇帝的诏书。D.冗官,无固定职事的散管。泛指闲散的官吏。这种官职的设置,

11、导致官员浮滥成灾,成为社会沉重的负担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西羌大举进攻安定城,皇甫规此时虽然身为平民百姓,却能大胆上书朝廷,陈述自己的看法,自此开启了他的戎马人生。B皇甫规调动西羌骑兵一起讨伐陇右,中途军中发生瘟疫,他不顾个人安危,前往羌人营帐巡察看望将士,三军为之动容,敌人也为此派使请降。C面对自己遭人诬陷的情形,皇甫规无所畏惧,上书皇帝,据理力争,摆明事实,为自己洗罪名,辩曲直。D在范晔看来,皇甫规之所以能够建功立业、保全自身,一是他能准确审视自己的才能,果敢地投身仕途,二是他能看到更贤能的人,能不图虚名,主动让贤。7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

12、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先是,安定太守受取狼籍,凉州刺史、汉阳太守并老弱不堪任职,而皆倚恃权贵,不遵法度。 译文:_又恶绝宦官,不与交通,于是中外并怨,遂共诬规货赂群羌。 译文:_ (二)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题。 苏武庙温庭筠苏武魂销汉使前,古祠高树两茫然。云边雁断胡天月,陇上羊归塞草烟。回日楼台非甲帐,去时冠剑是丁年。茂陵不见封侯印,空向秋波哭逝川。【注】甲帐:汉武故事载,武帝“以琉璃、珠玉、明月、夜光错杂天下珍宝为甲帐,其次为乙帐。甲以居神,乙以自居。”丁年,壮年。8.颔联描绘了两幅动人的画面,请简要概括两幅画面的内容及其作用。 答:_9.尾联运用了什么手法,抒发了怎样的情感? 答:_

13、三、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3题。(25分)司马迁评传张大可司马迁受腐刑在天汉三年十二月,出狱大约在天汉四年二、三月。这年司马迁四十九岁,出狱后被用为中书令。中书令本由宦官充任,而司马迁因受腐刑得此官,他认为是人生极大的耻辱。他在报任安书中凄怆满怀地诉说他的痛苦,司马迁一气排列了十种耻辱,这都是人世间的极大不幸,而“最下腐刑极矣”。它使司马迁陷入了欲生不得欲死不能的痛苦境地,“是以肠一日而九回,居则忽忽若有所亡,出则不知所如往。每念斯耻,汗未尝不发背沾衣也。”在这种心境下,给予司马迁以生的力量,唯有那无声的立言事业还未完成。司马迁身受腐刑,体味三重,人主的喜怒无常,便意味着人

14、臣的祸福莫测。专制主义的荼毒,擦亮了司马迁的眼睛,使他看清了“明主”这一绝对君权的残忍本质,深深认识到过去“以求亲媚于主上”是“大谬不然”,于是一反常态,表现了对国事、世事的冷漠。太始四年(前93),司马迁已五十三岁,任中书令已五年,他除了埋头撰述史记外,在政治上没有什么作为。这时,司马迁的好友益州刺史任安,心中沉不住气了,他觉得要给司马迁以鼓励,给他写了一封信,教以“慎于接物,推贤进士”。任安的信,好似一石击起千层浪,它把司马迁积滞在心中的郁闷引发出来,爆发在回信报任安书中。在这封信中,司马迁把他对世情的感慨,对人生的悲愤,对专制君王的认识,对理想事业的追求,尽情地倾吐出来,如泣如诉,慷慨悲凉,理正而辞严,具有很强的感染力。两千多年来,成为脍炙人口的名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