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专题七近代以来科学技术的辉煌四向距离挑战学案人民必修3

上传人:迷**** 文档编号:144557641 上传时间:2020-09-10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历史专题七近代以来科学技术的辉煌四向距离挑战学案人民必修3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高中历史专题七近代以来科学技术的辉煌四向距离挑战学案人民必修3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高中历史专题七近代以来科学技术的辉煌四向距离挑战学案人民必修3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高中历史专题七近代以来科学技术的辉煌四向距离挑战学案人民必修3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高中历史专题七近代以来科学技术的辉煌四向距离挑战学案人民必修3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专题七近代以来科学技术的辉煌四向距离挑战学案人民必修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历史专题七近代以来科学技术的辉煌四向距离挑战学案人民必修3(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四 向“距离”挑战 一、立体交通的诞生1条件(1)第二次工业革命使人类社会从蒸汽时代跨入电气时代。(2)高效率内燃机的推广,推动了汽车工业、航空工业的产生与发展。2表现(1)汽车:1885年,德国工程师卡尔本茨和戴姆勒二人以汽油机为动力机,分别独立制成了最早的汽车。(2)轮船:1887年,人们把内燃机装配到轮船上。(3)飞机:1903年,美国莱特兄弟设计制造的飞机试飞成功,开创了人类交通事业的新纪元。3意义:全世界的交通运输业有了迅猛发展,人类从平面交通时代迅速步入水、陆、空立体交通时代。二、穿越大洋的电波1背景:电动机和发电机的相继发明。2发明(1)电报:1837年,美国人莫尔斯发明了有线电

2、报机。1851年,横跨英吉利海峡将英、法连接起来的海底电缆铺设成功。1866年,横跨大西洋连接欧美两洲的海底电缆铺设成功。(2)电话:1876年,美国人贝尔根据电磁感应原理发明了电话机。(3)无线电通信:1902年,马可尼横跨大西洋传送无线电信息的试验获得了成功,被后人称为“无线电之父”。1916年,马可尼完成了短波试验,从而奠定了几乎所有现代远距离无线电通信的技术基础。三、改变世界的网络1计算机的发明(1)标志:1946年,美国研制出第一台电子计算机。(2)发展:已经历了电子管、晶体管、集成电路和大规模集成电路四个发展阶段,目前正在研制第五代新型计算机。(3)影响:为自动化和控制论的建立奠定

3、了基础,广泛应用到各个领域。其“人工智能”功能,可以模拟人类的智能活动,能部分地代替人类的智力活动。2互联网的诞生(1)条件:电子计算机与通信技术的结合。(2)影响:有利于缩小全球空间距离。使信息能够大量、高速并行传输,有“信息高速公路”之称。以人们无法预料的速度、深度和广度,改变着人类文明的进程。概念阐释 第三次科技革命第三次科技革命,是人类文明史上继蒸汽技术革命和电气革命之后科技领域里的又一次重大飞跃。它以原子能、电子计算机、空间技术和生物工程的发明和应用为主要标志,涉及信息技术、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生物技术、空间技术和海洋技术等诸多领域的一场信息控制技术革命。名师点拨“蒸汽时代”“电

4、气时代”“信息时代”的动力和信息传播方式时代动力(能源)信息传播方式工业革命前人力、畜力等马车蒸汽时代蒸汽机蒸汽机车、轮船电气时代电力、石油电话、留声机、飞机、汽车信息时代原子能(核能)互联网 1飞机的研制成功,开创了人类交通事业的新纪元,随着火车、汽船、汽车、飞机成为重要的交通工具,人类从平面交通时代迅速步入水、陆、空立体交通时代。219世纪,电报、电话和无线电通信先后被发明出来,加快了信息的传递,在通信领域将世界连成一个整体。3现代信息技术将把人类带入信息文明时代。遍布世界的互联网,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生产、生活和社会交往方式,改变着人类文明的进程。4先进交通、通讯手段的发明应用,加速了人类

5、文明发展的步伐,促进了全球化的进程,同时也使人类面临更多的共同问题。 互联网产生的社会影响 材料一 “信息DNA”正在迅速取代工业经济时代的原子,成为人类生活的交换物。美学者葛洛庞帝数字化生存(1)结合社会现实,你怎样理解这句话?教你读史理解“信息DNA”是关键,注意出处数字化生存提供切入点。提示 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计算机、数字化电视、相机等进入人类生活,正在改变人类的生活方式。材料二 自我教育、交互教育正随着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的发展而成为一种潮流,或许到校上学反而成为富裕人家孩子的特殊服务。鲍宗豪全球化与当代社会(2)以材料二为例,说明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教你读史注意“自我教育、

6、交互教育”与互联网发展的关系。提示 引起一场教育和学习的革命。材料三 1983年9月22日,美国洛杉矶市警察逮捕了两个青少年,伦欧斯钦是优秀的大学生,卡宾是出众的中学生。他们还打入了国防产业和军事设施的计算机。他们作为利用计算机进行犯罪活动的第一批人犯被逮捕。大动力科学技术动力论(3)材料三反映了什么问题?教你读史中心语是“打入国防产业和军事设施的计算机”“利用计算机进行犯罪活动”。提示 计算机的应用给人们生产、生活带来方便的同时,也带来犯罪活动。要关注互联网的消极面,必须从技术角度和法律角度进行规范和防范。互联网及影响其主流是积极的,但一些负面影响也是客观存在的。(1)积极:网络缩短了时空距

7、离,大大加快了信息的传递,实现资源共享。不仅促进了不同国家、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还使文化更加开放化和大众化。加快了传统产业的更新改造,加快了经济全球化的步伐,促使知识经济的兴起。大大地改变了人类的生产、生活、工作和思维方式,还引发了一场学习的革命。极大地推动了科学技术的进步,促进了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的产生和发展。推动世界文明进程,人类进入信息时代。(2)消极:信息泛滥、垃圾信息、网络安全与犯罪成为新的社会问题。青少年沉迷于网络,影响了身心健康以及正常的学习和生活。全球各国围绕互联网展开了激烈的竞争,造成了世界更加动荡不安。 题组一 立体交通的诞生1“英国在18世纪以前内陆交通极坏,道路基本上是

8、泥尘土路,下雨就完全不能行走,运输工具是骡车、马车。”针对交通落后的局面,英国工业革命在交通工具方面的突破是( )A飞机的发明 B汽车的发明C汽船的发明 D火车的发明解析:选D 英国工业革命在交通工具方面的突破是火车的发明。219世纪末20世纪初,汽车、飞机的相继问世并投入使用( )推动了交通运输业的发展 促进了高效内燃机的发明 改变了人们的出行方式 使人类进入立体交通时代A BC D解析:选C 汽车、飞机等新式交通工具改变了交通方式,扩大了交通范围,从而推动了交通运输业的迅猛发展,正确,故C项符合题意;高效内燃机的推广使用,是汽车、飞机等新式交通工具得以发明的前提条件,故排除。题组二 穿越大

9、洋的电波31912年豪华游轮泰坦尼克号在大西洋触冰山沉没,之前它曾发出SOS信号,后有600多人获救。这些人获救得益于当时运用了( )A雷达技术 B声呐技术C无线电技术 D通信卫星技术解析:选C 解题时把握“1912年”这一关键信息。当时第二次工业革命已有了极大的进展,其科技成果在泰坦尼克号上已经得以应用,而A、B、D三项都属于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出现在二战及二战后,所以泰坦尼克号不可能使用这些技术。41909年,一位35岁的科学家荣获该年度的诺贝尔物理学奖,被后人誉为“无线电之父”。这位科学家是( )A西门子 B贝尔C马可尼 D赫兹解析:选C 依据所学内容可知,马可尼被誉为“无线电之父”。

10、题组三 改变世界的网络5互联网进化论中指出:“工业革命把人变成机器,信息革命把机器变成人。”对此理解准确的是( )A工厂诞生于工业革命后,消失于信息革命中B科学技术进步改变人的思想观念与生活方式C机器与人的斗争始于工业革命止于信息革命D信息革命后机器完全取代了“人脑”的作用解析:选B 无论是“把人变成机器”,还是“把机器变成人”,都是对人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的改变,故B项正确。6英文的“Communication”有多重译义,一般包括“传播和传达”、“交通”和“交流”。有人说,从互联网迄今的发展过程看,网络就是传媒(Communication)。对互联网的这一理解旨在强调互联网( )A推动了世

11、界市场的拓展B最大的成功在于技术的不断更新C促进了信息产业的发展D作为人类交往方式而存在与发展解析:选D 材料认为网络就是传媒,就是“交通”和“交流”,这成为人类交往的一种方式,故D项符合题意。7在科技革命的推动下,计算机运算能力成倍增长,个人拥有计算机的数量迅速增加。今天计算机工业已发展成为一个年产值5 000亿美元以上的庞大产业。这说明( )A技术革命迫使劳动者不断提高素质B全球经济形成以知识为中心的新的国际分工C技术革命对世界经济结构变化有巨大影响D经济全球化意味着市场全球化和竞争全球化解析:选C 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本题材料的中心意思是科技革命大大提高了生产力的发展,出现新的生产部

12、门,引领产业经济的发展。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32分)1下列发明及交通工具,使用内燃机作为动力的是( )解析:选B A项是蒸汽机,主要以煤为燃料;B项是飞机,是以内燃机为驱动力;C项是电话,动力是电;D项是马车,使用畜力。220世纪以来,开创人类交通事业新纪元的是( )A卡尔本茨 B莱特兄弟C富尔顿 D西门子解析:选B 1903年,莱特兄弟发明飞机,开创人类交通事业新纪元。319世纪80年代,德国人卡尔本茨和戴姆勒发明的内燃机相继投入使用,其主要影响不包括( )A推动了石油开采业发展B催生了机械加工制造业C加速了石化工业的产生D促进了汽车工业的诞生解析:选B 机械加工制造业诞生在19世纪初

13、期,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重大成果之一,故B项符合题意;A、C、D三项均与内燃机的推广与使用直接相关。4某科技展览馆以“改变时空的发明”为主题,绘制了一张表格,列出交通运输、电信技术、计算机技术方面的重要发明成果。下表中比较全面反映主题内容的一组是( )A火车轮船汽车相对论B蒸汽机电报电灯电车C电动机电影电视电脑D飞机电话电报互联网解析:选D A、B两项没有列举计算机技术方面的成果;C项没有交通运输的成果;D项符合题干要求。520世纪大众传媒的飞速发展,极大地丰富了现代社会生活。推动互联网产生的主要条件是( )A信息高速公路计划的实施B计算机与通信技术的发展C报纸、广播传媒的普及D内燃机的成功发明

14、解析:选B 互联网是指将两台计算机或者是两台以上的计算机终端、客户端、服务端通过计算机信息技术的手段互相联系起来的结果,它指的是全球性的信息系统,B项符合题意。6肖恩马洛尼说:“互联网是魔幻的第七大洲,在这里,每个人只需敲几下键盘就可以了解到世界上的所有知识。”这一结论的主要依据是( )A互联网具有迅速传播信息的功能B互联网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C互联网更加快捷与方便,信息量更大D互联网的技术含量高解析:选C 四个选项都是其特点,结合材料“敲几下键盘”反映了快捷,“所有知识”反映了信息量大,因此是C项。720世纪的一项科技成果不仅为自动化和控制论的建立奠定了基础,而且被广泛应用到数据处理、自动控制、信息传播、教学科研等领域。这项成果是( )A电影 B电视C有线电话 D电子计算机解析:选D 电子计算机是1946年发明的,它为自动化和控制论的建立奠定了基础,且广泛应用于处理数据等领域,故D项正确。8在很多城市公交线路上使用“非接触式IC卡”,该卡应用物理学上的电磁感应原理。持卡者只要在车门口的收费箱前一晃,就能发出通过的信号。与这一发现有关的科技革命的突出成就不包括( )A电力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