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高三生物步步高一轮集训真题与练出高分 7.25现代生物进化理论.doc

上传人:bao****ty 文档编号:144557571 上传时间:2020-09-10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8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届高三生物步步高一轮集训真题与练出高分 7.25现代生物进化理论.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4届高三生物步步高一轮集训真题与练出高分 7.25现代生物进化理论.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4届高三生物步步高一轮集训真题与练出高分 7.25现代生物进化理论.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14届高三生物步步高一轮集训真题与练出高分 7.25现代生物进化理论.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14届高三生物步步高一轮集训真题与练出高分 7.25现代生物进化理论.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4届高三生物步步高一轮集训真题与练出高分 7.25现代生物进化理论.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届高三生物步步高一轮集训真题与练出高分 7.25现代生物进化理论.doc(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题组一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综合运用1判断正误:(1)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2010山东,2A)()(2)生物进化的方向与基因突变的方向一致(2010江苏,12B)()(3)受农药处理后种群中抗药性强的个体有更多机会将基因传递给后代(2010江苏,12D)()(4)人工培育的新物种只能生活在人工环境中(2010江苏,12A)()(5)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2010山东,2C)()(6)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因频率(2010山东,2D)()答案(1)(2)(3)(4)(5)(6)2(2012海南卷,23)关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叙述,错误的是()A基因的自发突变率

2、虽然很低,但对进化非常重要B不同基因型的个体对环境的适应性可相同,也可不同C环境发生变化时,种群的基因频率可能改变,也可能不变D同一群落中的种群相互影响,因此进化的基本单位是群落答案D解析基因的自发突变率虽然很低,但在整个生物界是非常普遍的,它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为生物进化提供了原材料,对生物进化极其重要,A正确;不同基因型的个体对环境的适应性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因而形成了生物物种的多样性,B正确;当外界环境发生变化时,由于选择作用,与该环境有关的性状的基因频率可能改变,而与该环境无关的性状的基因频率可能不改变,C正确;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D错误。3(2012江苏卷,5)下列关于生物

3、进化的叙述,错误的是()A生物的种间竞争是一种选择过程B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的重要依据C外来物种入侵能改变生物进化的速度和方向D突变的可遗传性阻碍生物进化答案D解析生物的种间竞争可能导致处于劣势的一方被淘汰,故种间竞争是生物之间相互选择的过程,A项正确;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历程的重要依据,B项正确;外来物种入侵也会对当地群落的演替产生影响,使得某些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改变,故外来物种入侵能改变生物进化的速度和方向,C项正确;突变包括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属于可遗传的变异,为生物进化提供了原材料,D项错误。4(2012北京卷,3)金合欢蚁生活在金合欢树上,以金合欢树的花蜜等为食,同时也保护金合欢树免受

4、其他植食动物的伤害。如果去除金合欢蚁,则金合欢树的生长减缓且存活率降低。由此不能得出的推论是()A金合欢蚁从金合欢树获得能量B金合欢蚁为自己驱逐竞争者C金合欢蚁为金合欢树驱逐竞争者D金合欢蚁和金合欢树共同(协同)进化答案C解析金合欢蚁以金合欢树的花蜜等为食,因此金合欢蚁可从金合欢树获得能量,A项正确;由于金合欢蚁和其他植食动物都以金合欢树为食,金合欢蚁又可保护金合欢树免受其他植食动物的伤害,因此金合欢蚁与其他植食动物间是竞争关系,B项正确;金合欢蚁驱逐的是自己的竞争者,而不是金合欢树的竞争者,C项错误;金合欢蚁与金合欢树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相互选择,共同进化,D项正确。题组二基因频率及相关计算5

5、(2012上海卷,29)蜗牛的有条纹(A)对无条纹(a)为显性。在一个地区的蜗牛种群内,有条纹(AA)个体占55%,无条纹个体占15%,若蜗牛间进行自由交配得到F1,则A基因的频率和F1中Aa基因型的频率分别是()A30%,21% B30%,42%C70%,21% D70%,42%答案D解析根据题意可知,Aa个体占30%,蜗牛间进行自由交配时,产生A配子的基因频率55%30%1/270%,a配子的基因频率15%30%1/230%,自由交配得到F1各基因型的频率比例为AAAaaa49%42%9%,统计得到A基因的频率为49%42%1/270%,故D正确。6(2010大纲全国卷,4)关于在自然条件

6、下,某随机交配种群中等位基因A、a频率的叙述,错误的是()A在某种条件下两种基因的频率可以相等B该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只与环境的选择作用有关C一般来说,频率高的基因所控制的性状更适应环境D持续选择条件下,一种基因的频率可以降为零答案B解析当一个种群中基因型为AA和aa的个体各占25%,基因型为Aa的个体占50%时,A和a的基因频率相等,均为50%,A项对;能引起基因频率变化的因素有种群中个体的迁入和迁出、突变、自然选择等,B项错;一般来说,生物体适应环境的性状能保留下来,不适应环境的性状易被淘汰,前者控制相应性状的基因的频率会升高,C项对;持续的选择会得到纯合子,其携带的基因的频率为100%,另

7、一种基因的频率为0。题组三生物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7(2011海南卷,20)某地区共同生活着具有捕食关系的甲、乙两种动物,两者的个体数长期保持稳定。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乙物种的灭绝必然导致甲物种的灭绝,反之亦然B在长期进化中,甲、乙两物种必然互为选择因素C甲物种基因的突变必然导致乙物种基因的突变,反之亦然D甲、乙个体数的长期稳定说明两个种群的基因频率没有改变答案B解析在食物网的各种生物中,一种生物可以有多种捕食对象,也可以被多种生物捕食,在一个稳定的生态系统中,一种生物灭绝,一般不会引起捕食者或被捕食者灭绝;在长期进化中,具有捕食关系的两种生物相互选择、共同进化,故B正确;基因突变具有普遍

8、性,不同生物的基因突变没有因果关系;种群数量长期稳定,种群的基因频率也可能发生了很大变化。【组题说明】考点题号错题统计错因分析自然选择学说和现代生物进化理论2、4、5、8、12生物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7、9、10、11、13基因频率及相关的计算1、3、6、14、151在自然条件下,某一种群中有基因型为AA、Aa、aa的个体,其中 AA占24%,Aa占72%。下列有关该种群的描述中,错误的是()A在某种条件下,A、a的基因频率可以相等B种群自交后基因型频率不变,但A、a的基因频率改变C该种群自交一代后,A基因和a基因的频率分别为60%和40%D在随机交配的情况下,一般来说,频率高的基因所控制的

9、性状更适应环境答案B解析通过自然选择或人工选择可以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改变,使A、a的基因频率相等;自交后基因型频率改变,基因频率不改变;经过自然选择,不适应环境的个体被淘汰,适应环境的个体生存下来,并繁殖后代,控制其性状的相关基因的频率增高。2有一个随机交配的种群,在没有迁移等条件下,两年内该种群的基因型频率的变化如表所示,根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在这两年中,与这对基因有关的推断,正确的是()AA(%)Aa(%)aa(%)第一年304030第二年255025A.该种群将朝着Aa增多的方向进化B该种群没有表现出生物的进化C该种群的生活环境有较大的变化D该种群将较容易发生基因突变答案B解析依据表格

10、中的基因型频率计算得出,第一年A的基因频率是50%,a的基因频率是50%;第二年A的基因频率仍是50%,a的基因频率也是50%,说明该种群没有表现出生物的进化。3水稻非糯性(Y)对糯性(y)为显性,抗病(R)对不抗病(r)为显性。用非糯性抗病和糯性不抗病的两纯种水稻杂交,让F1自交三代,在自然情况下,基因频率的变化是()AY逐渐增大,R逐渐增大BY逐渐减小,R逐渐减小CY基本不变,R基本不变DY基本不变,R逐渐增大答案D解析非糯性抗病和糯性不抗病的两纯种水稻的基因型分别为YYRR和yyrr,杂交得F1(YyRr)。F1自交三代,由于自然选择的作用,后代中抗病个体增加,不抗病个体逐渐被淘汰,即R

11、的基因频率逐渐增大;而非糯性与糯性性状基本不受环境影响,后代中Y的基因频率基本不变。4下列关于遗传、变异及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自然选择是种群基因频率改变的唯一原因B各种变异均可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C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达到产生生殖隔离的程度才会形成新物种D地理隔离与生殖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答案C解析人工选择也能导致种群基因频率发生改变;突变与基因重组为生物的进化提供原材料;生殖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地理隔离不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如自然界中一些多倍体的形成就没有经过地理隔离。5如图所示为玉米的含油量随选择世代的变化情况。据图分析,选育过程对高含油量玉米品种的产生所起的作用是()

12、A改变了控制产油的一对等位基因的总频率B改变了玉米的基因库,导致新物种的产生C淘汰了一些表现型,从而导致控制含油量高的基因频率增大D在逐步产生并选择多对等位基因的同时,淘汰了多对等位基因答案C解析依曲线图可知,随着选择世代数的增加,玉米的含油量逐渐增多,这是选育过程对含油量高的表现型进行了选择,从而导致控制含油量高的基因频率增大,故C正确。任何一对等位基因的基因频率之和为1,故A错误;人工选择并没有导致新物种的产生,故B错误;从图中无法得出D项的结论。6基因型为Aa的雌雄果蝇杂交后得到F1,选取F1中显性个体分别进行自交(基因型相同的雌雄个体进行交配)和自由交配,则自交和自由交配得到的F2中A

13、的基因频率和Aa的基因型频率之间的关系为()AA的基因频率相同,Aa的基因型频率相同BA的基因频率不同,Aa的基因型频率相同CA的基因频率相同,Aa的基因型频率不同DA的基因频率不同,Aa的基因型频率不同答案C解析Aa杂交后得到的F1为1/4AA、2/4Aa、1/4aa,淘汰aa后,表现显性性状的个体为1/3AA、2/3Aa,自交得3/6AA、2/6Aa、1/6aa,A的基因频率为3/62/61/22/3;自由交配得4/9AA、4/9Aa、1/9aa,A的基因频率为4/94/91/22/3。7滥用抗生素会使细菌出现耐药性,如果被这样的细菌感染,则人会因该种细菌能够抵抗各种抗生素而无药可救。下列

14、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抗生素的使用会引起细菌的定向变异B细菌中本来就存在“耐药性”个体,长期使用抗生素导致“耐药性”基因频率下降C“耐药性”基因频率的改变引起病菌发生进化,产生新的“耐药性”病菌D抗生素的滥用导致“耐药性”细菌被优选出来,这是抗生素对细菌进行选择的结果答案D解析变异是不定向的,抗生素只是起到一个选择的作用;抗生素的使用不会引起细菌的变异,且变异是不定向的;长期使用抗生素会导致“耐药性”基因频率上升;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但未必会产生新物种。8将苍蝇养在甲、乙两瓶中,甲瓶内放有捕蝇纸,乙瓶内没放捕蝇纸,其余实验条件皆相同(培养基、有翅和无翅的苍蝇皆等量)。8天后,甲瓶内仅无翅的苍蝇存活,捕蝇纸上皆是有翅的死苍蝇,乙瓶内有翅和无翅的苍蝇皆存活,如图所示。下列对此实验的解释或推论合理的是()A甲瓶的环境不利于有翅苍蝇的生存B乙瓶内有翅的苍蝇能存活是因为发生了突变C无翅的苍蝇比有翅的苍蝇更适合生存于乙瓶D由此实验可推出若苍蝇不常使用翅,则翅会退化答案A解析甲、乙两瓶的差异是捕蝇纸的有无,甲瓶的环境不利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大学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