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专题五欧洲宗教改革专题质量检测人民选修1

上传人:迷**** 文档编号:144557420 上传时间:2020-09-1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历史专题五欧洲宗教改革专题质量检测人民选修1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高中历史专题五欧洲宗教改革专题质量检测人民选修1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高中历史专题五欧洲宗教改革专题质量检测人民选修1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高中历史专题五欧洲宗教改革专题质量检测人民选修1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高中历史专题五欧洲宗教改革专题质量检测人民选修1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专题五欧洲宗教改革专题质量检测人民选修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历史专题五欧洲宗教改革专题质量检测人民选修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质量检测(五) 欧洲宗教改革(时间:5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40分)1天主教在中世纪欧洲占支配地位,主要是因为()A封建割据严重,王权衰弱B“什一税”的大量征收C是欧洲最大的封建地产所有者D统一了圣经版本且有解释权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所列四项都是原因,但根据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原理,应选C。2教皇英诺森三世说:“教皇权力好比太阳,国王权力犹如月亮,它的光是向太阳借来的。”反映了()A封建君主的权力是从教皇的权力中分化出来的B天主教迫使各国统治者听命于教皇,取得政治上的神权统治C罗马教会在思想上统治一切,影响世俗社会的每一个方面D人们既是国家的臣

2、民,也是教会的子民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材料论述的是教皇与国王之间的关系,“光是向太阳借来的”,言外之意是王权要依附于教皇的权力,故选B项。31416世纪西欧开始从中世纪向近代过渡,在思想文化方面的表现是()A资本主义萌芽出现B欧洲民族国家发展C文艺复兴运动解放了人们的思想D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希望建立强有力的国家政权解析:选C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分析判断能力。要注意的是思想文化的表现。413世纪30年代,天主教会开始设立宗教裁判所,对持“异端”思想的人进行残酷迫害。这一现象反映的本质问题是()A天主教会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B天主教会开始堕落C天主教会的神权地位受到冲击D天主教会禁锢

3、人性解析:选C宗教裁判所针对的主要是“异端分子”“异端嫌疑犯”以及反对封建统治势力的人,它的设立说明天主教会的神权地位受到冲击。5马丁路德认为:人的“原罪”使得人的本性败坏,只有内心信仰虔诚,才能与上帝直接沟通,去恶向善,获得上帝的拯救,外在的一切苦修与事功都达不到这个目的。马丁路德这一主张的意义在于 ()A否定了天主教会的作用及其神学权威B确立了“教随国定”的原则C打击了罗马天主教会的势力D维护了德意志各阶层的利益解析:选A材料体现了马丁路德的“信仰即可得救”的观点,故选A项。6卡尔文说:“一个人所以发家致富,不在于他的品德、智慧或勤劳,而完全靠上帝恩赐。财富本身决不像某些蠢人所想的应予斥责

4、。这样做就是亵渎神明。”材料主要体现了()A卡尔文的先定论思想B卡尔文宗教对许多国家产生了重大影响C符合工业资产阶级的利益D彻底否定了天主教会的作用解析:选A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材料的主张是在人出生前,上帝就先定了选民或弃民,选民获得的财富是上帝的恩赐,这体现的是“先定论”。7英国“清教徒运动”中的“清教徒”们要求()主张纯洁教会,清除旧教影响提倡勤劳俭朴的生活遵奉严格的道德准则改革国教保留的旧教残余A BC D解析:选A本题意在考查学生综合归类、组合复合选择的能力。依据教材知识可知都符合题意。8天主教实行的内部改革的实质是()A放松对教徒的管理 B加强天主教会的专制C缓和阶级

5、矛盾 D顺应时代潮流解析:选B从天主教继续强化异端裁判所和网罗狂热分子看其实质一目了然。二、非选择题(每题15分,共60分)9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中世纪的罗马天主教会是封建主阶级的统治工具,它给封建制度披上了神圣的外衣,为封建统治辩护;天主教会也是各国最有势力的封建领主,它拥有天主教世界地产的1/3;教会还是各国的特权组织,成为西欧国家实现统一的障碍。天主教会的腐败和搜刮,引起各阶级各阶层的强烈不满。而教会的欺诈和无耻掠夺,最终落到人民群众身上他们对天主教会的不满与日俱增。城市市民也不满天主教会的统治,这不仅是因为教会是封建制度的强大支柱,而且因为天主教会的许多清规戒律对工商业发展不利。世俗君

6、主和贵族则垂涎教会的财产,出于个人利益的打算,也站在反对天主教会的行列中来。材料二比较一般的历史运动带有宗教的色彩,甚至在基督教传播的范围内,具有真正普遍意义的革命也只有在资产阶级以往的解放斗争的最初阶级的历史,即从13世纪到17世纪,才带有这种宗教色彩,而且, 这种色彩要用以往的整个中世纪的历史来解释,中世纪的历史只知道一种意识形态,即宗教和神学。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概括天主教会遭到普遍反对的原因。(7分)(2)根据材料二,分析资产阶级早期斗争的形式,并分析其原因。(8分)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能力。第(1)问直接从材料中提取信息,按政治(凌驾于世俗王权之上、阻碍民族统一)、思

7、想(是封建统治的精神支柱)、经济(广占地产、欺诈掠夺、阻碍工商业)三个方面归纳概括。第(2)问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回答即可。答案:(1)维护欧洲反动的封建统治;阻碍西欧国家实现民族统一;对人民群众的欺诈和无耻掠夺;阻碍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损害世俗王权和贵族的利益。(2)形式:反对天主教神学的“异端”形式。(或宗教“异端”的形式)原因:中世纪的西欧,天主教会的神权统治处于垄断地位,实力强大;资本主义经济还很不发达,新兴资产阶级力量相对弱小;当时只有宗教和神学,没有先进理论可以依靠。10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在1516世纪 ,教会十分关注异端邪说,异教人士及女巫被拘捕和受审。这是一个科学兴起、但

8、同时人们普遍相信魔法和巫术的时代,在这段时期,民众搜捕女巫,有时虽然只有少量证据,仍会判女巫有罪,并对其施以火刑处死。在这一时期,教会也会开庭审讯包括科学家的异见者,其中一次著名的审判,就是哥白尼理论的一位支持者布鲁诺,他在1600年被施以火刑处死。材料二一般的更正教(指新教)传统认为,宗教改革是使“基督教信仰回复它原来的单纯与直接的状态将人与上帝之间由宗教所造成的一切隔阂除去”。梁家麟基督教会史略:改变教会的十人十事请回答:(1)材料一中1516世纪被视为“真理”的标准是什么?根据材料说明你的理由。(6分)(2)试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材料二观点的理解。(9分)解析:本题考查对宗教改革的理解分

9、析能力。第(1)问,“标准”可从中世纪占精神统治地位的思想来回答;“理由”可以从反对这些“标准”的结局(受到惩罚并判以死刑)来分析。第(2)问,从新教的教义特点分析,指出其得到人们拥护的原因。答案:(1)标准:圣经或教会的教导被视为“真理”的标准。理由:那些持有与教会观点相反看法的人,会被惩罚甚至判以死刑。(2)圣经是人们唯一信仰的神圣权威,每个人都可以阅读圣经并做出个人的价值判断与理解,个人可以通过圣经与上帝直接联系,不需要教会的中介。这就否定了罗马天主教会的权威,解放了思想。1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马丁路德主张基督教贵族“应该发号施令,从此不准任何俸禄再落入罗马手中。并且以后一切委任都

10、不得从罗马领受,所有教士职位都应该脱离那暴虐的教皇。上帝的道不是用什么行为,而是单用信才能领受爱慕的。因此,既然灵魂为它的生命与义需要的只是信,那么,灵魂称义显然单是因信,而不是因任何行为”。吴于廑、齐世荣世界近代史(1)依据材料概括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基本主张。(6分)(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欧洲宗教改革的实质,并简要概括欧洲宗教改革的历史作用。(9分)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提取材料信息以及概括分析问题的能力。第(1)问应依据材料信息,“从此不准任何俸禄再落入罗马手中”“教士职位都应该脱离那暴虐的教皇”表现出摆脱罗马教皇;“灵魂称义显然单是因信,而不是因任何行为”说明“因信称义”。第(2)问

11、主要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并从思想、政治、经济三个方面分析概括作用。答案:(1)教会应从政治上、经济上、思想上彻底摆脱罗马教皇的控制;因信称义。(2)实质:既是一场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政治运动,又是一次思想解放运动。作用:打击了欧洲天主教会的权威,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推动了欧洲资产阶级革命和民族国家的成长;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为欧洲的近代化创造了条件。12中世纪晚期,随着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西欧出现了资本主义、民族主义和人文主义等进步的历史潮流。根据宗教改革的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以马丁路德的宗教主张为例,说明宗教改革如何顺应了民族主义和人文主义的发展潮流。(5分)(2)以加尔

12、文的宗教改革主张为例,说明宗教改革如何顺应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潮流。(5分)(3)宗教改革促进了西欧资本主义、民族主义和人文主义的发展。请从这三者中任选一个加以说明。(5分)解析:第(1)问,“民族主义”主要从民族语言、民族意识的发展等方面分析作答;“人文主义”主要从改革强调个人在信仰中的主观能动性方面分析作答。第(2)问,主要从“先定论”所崇尚的奋斗精神、早期资本原始积累等方面分析作答。第(3)问,促进西欧资本主义的发展主要从思想解放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角度分析作答;促进民族主义的发展主要从民族意识的增强、民族国家的产生等角度分析作答;促进人文主义的发展主要从打破思想束缚与思想解放等角度分析作答。答案:(1)民族主义:改革促进了民族语言的发展,促进了民族意识的发展。人文主义:改革主张“因信称义”,强调个人的作用,是人文主义精神的体现。(2)“先定论”符合早期资产阶级积极进取的奋斗精神;对社会生产的严格限制和规定,有利于早期资本原始积累等。(3)促进资本主义发展:为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思想武器,为早期的资本主义政治制度规划了蓝图,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促进民族主义的发展:增强了欧洲各国的民族意识,促进了民族国家的诞生。促进人文主义的发展:打破了天主教会的思想束缚,进一步促进了西欧的思想解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