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专题三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3.3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课堂达标人民必修3

上传人:迷**** 文档编号:144557398 上传时间:2020-09-1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历史专题三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3.3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课堂达标人民必修3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高中历史专题三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3.3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课堂达标人民必修3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高中历史专题三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3.3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课堂达标人民必修3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高中历史专题三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3.3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课堂达标人民必修3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专题三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3.3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课堂达标人民必修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历史专题三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3.3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课堂达标人民必修3(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三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 3.3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课堂达标 人民版必修3课堂10分钟达标1.下表是19171921年新青年杂志发表文章的分类统计。主题介绍马克思主义西方习俗礼仪国事要闻文章数量(篇)36530由上表可以得出的正确推论是()A.新青年宣传的主要倾向是马克思主义B.新青年是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唯一刊物C.新青年的撰稿人全都是马克思主义者D.新青年最关心的主题是西方习俗礼仪【解析】选A。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后,介绍马克思主义的文章占主导,说明宣传的主要倾向是马克思主义。【补偿训练】以五四运动为标志,新世纪的思想启蒙进入一个新阶段,这主要是指(

2、)A.爱国主义救亡运动成为主题B.以新三民主义为指导C.马克思主义传播成为主流D.以民权、平等思想为指导【解析】选C。新世纪的思想启蒙是指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流,从而改变了新文化运动的方向和性质,使新文化运动进入一个新阶段。故选C。2.李大钊是20世纪初中国思想界的先进知识分子,他在新青年上发表的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一文中高举的是()A.民主共和大旗B.民主科学大旗C.社会主义大旗D.资本主义大旗【解析】选C。李大钊在十月革命后发表了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等文章,在中国首举社会主义大旗。3.20世纪初“北京大学发行杂志多种,专以提倡过激伪说。平时教授学生亦本此旨

3、,此次罢学风潮未始不由此种学说有以致之审查学生举动,几类俄国过激派之所为”。材料中的“过激伪说”是()A.民权、平等思想B.民主、科学思想C.社会主义学说D.新三民主义学说【解析】选C。十月革命的胜利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俄国无产阶级革命的道路给中国的民族和民主革命指明了方向。由材料中“几类俄国过激派之所为”可以判断,20世纪初北京大学出现的“过激伪说”是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学说”。4.胡适与李大钊之间的问题与主义之争实质上是()A.要不要宣传民主科学B.要不要进行文学革命C.要不要宣传马克思主义D.要不要宣传三民主义【解析】选C。胡适提出“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实际上是反对马克思主义

4、在中国的传播;李大钊认为必须有一个根本解决,即通过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来实现根本解决。因而二者争论的实质是要不要宣传马克思主义。5.五四爱国运动后,新文化运动阵营发生分化,主要原因在于其成员()A.对文学革命的理念不同B.对中国传统礼教认识不同C.对科学与民主观念的宣传方式不同D.对在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态度不同【解析】选D。五四运动后,随着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新文化运动的阵营逐渐分化为两派:马克思主义者和非马克思主义者。以李大钊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者宣传马克思主义,而以胡适为代表的一部分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公开反对马克思主义。6.(2016北京高二检测)1920年5月新青年发表陈独秀文章“只有做工的人最

5、有用最贵重”“世界无产者的觉悟,计分二步:第一步觉悟是要求待遇,第二步觉悟是要求管理权。”其意为()A.声援五四运动B.关注工人运动C.促成国共合作D.号召武装暴动【解析】选B。从“只有做工的人最有用最贵重”“第一步觉悟是要求待遇,第二步觉悟是要求管理权”的信息可以看出,陈独秀认识到了工人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作用,主张提高工人阶级的觉悟,故B正确。7.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流。先进知识分子传播马克思主义的方式有()发表有关的宣传文章翻译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经典著作成立专门组织进行有计划的宣传宣传民主和科学A.B.C.D.【解析】选A。民主和科学是新文化运动前期宣传的主要内容,

6、排除;其他组合项符合史实,故选A。【补偿训练】(2016永州高二检测)“西学东渐”过程中出现的在中国产生较大影响的各种思潮的先后顺序是()民主与科学民主共和君主立宪马克思主义A.B.C.D.【解析】选C。上述思潮对应的时间分别是1915年后、1912年辛亥革命前后、19世纪末和1917年后,故选C。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第一,空谈好听的“主义”,是极容易的事,是阿猫阿狗都能做的事,是鹦鹉和留声机都能做的事。第二,空谈外来进口的“主义”,是没有什么用处的。材料二现在中国应该赶紧解决的问题,真多得很。从人力车夫的生计问题,到大总统的权限问题;从卖淫问题到卖官卖国问题;从女子解放问题到男

7、子解放问题哪一个不是火烧眉毛的紧急问题?胡适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材料三社会问题,必须有一个根本解决,才有把一个一个的具体问题都解决了的希望经济问题的解决,是根本解决。经济问题一旦解决,什么政治问题、法律问题、家庭制度问题都可以解决李大钊再论问题与主义(1)依据材料一,归纳胡适的观点。(不要摘抄原文)(2)材料二反映的问题在中国是否存在?是否应该解决?胡适和李大钊各提出了怎样的解决方法?(3)依据材料三,指出李大钊对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作出了怎样的贡献。【解析】本题考查“问题与主义”之争及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第(1)题,依据材料一归纳中心观点即可。第(2)题,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两人不同的解决方案,即改良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的根本解决方案。第(3)题,注意不用拓展,按要求依据材料三分析。答案:(1)胡适认为空谈“主义”非常容易,但没有用处,而且非常危险,即反对“主义”在中国的传播。(2)存在。应解决。胡适企图用改良主义办法一个一个地解决问题。李大钊提出必须“有一个根本解决”,即用马克思主义根本解决问题。(3)回击对马克思主义的进攻,提出马克思主义一般原理与本国实际相结合,并把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结合起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