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专题三三新民主主义革命教学案人民必修1

上传人:迷**** 文档编号:144557373 上传时间:2020-09-10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19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历史专题三三新民主主义革命教学案人民必修1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高中历史专题三三新民主主义革命教学案人民必修1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高中历史专题三三新民主主义革命教学案人民必修1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高中历史专题三三新民主主义革命教学案人民必修1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高中历史专题三三新民主主义革命教学案人民必修1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专题三三新民主主义革命教学案人民必修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历史专题三三新民主主义革命教学案人民必修1(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三 新民主主义革命一、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1五四运动(1)导火线:1919年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2)过程:前期:1919年5月4日,中心在北京,主力是学生。后期:6月初开始,中心转移到上海,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3)口号:“外争国权,内惩国贼”。(4)结果:取得初步胜利。北洋军阀政府被迫释放被捕学生。罢免亲日卖国贼的职务。中国外交代表团拒绝在和约上签字。(5)性质:是广大人民群众直接参与的、毫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6)意义: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2中共一大(1)条件:阶级基础:工人阶级队伍壮大并登上政治舞台。思想基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并与中国工人运动

2、相结合。国际支持:得到了共产国际的帮助。(2)召开:1921年7月23日在上海秘密召开。(3)内容:党的任务:推翻资产阶级,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消灭阶级差别,实现共产主义。党的中心任务:领导工人运动。(4)意义: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从此,中国革命的面目焕然一新。3中共二大(1)内容:最高纲领:实现共产主义。 最低纲领:打倒军阀,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2)意义:是中国近代以来第一个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二、国民革命1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1)背景:必要性: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受到严重挫折,使中国共产党认识到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必要性。可能性:在十月革命和五四

3、运动之后,孙中山决定“以俄为师”,同意以“党内合作”的方式同中国共产党合作。(2)建立:1924年初,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标志着国共合作的实现和革命统一战线的正式建立。(3)影响:国民革命运动由此兴起。2北伐:1926年7月,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1927年初,北伐军直捣南京、上海,北伐战争取得巨大成功。3失败:1927年,蒋介石和汪精卫分别制造了四一二政变和七一五政变。第一次国共合作全面破裂。4历史意义(1)国民革命是中国近代历史上前所未有的人民大革命。(2)它动摇了北洋军阀的统治,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5失败原因(1)客观上: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力量过于强大;国民党

4、右派叛变革命。(2)主观上:年幼的中国共产党犯了右倾机会主义错误,放弃了对革命和武装的领导权。三、“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开辟1背景(1)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2)八七会议:确定了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3)秋收起义:起义军分三路攻打长沙,损失惨重。2开辟: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领工农革命军创建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开辟了“工农武装割据”的道路。3发展:到1930年夏,全国已建立起大大小小十几块农村革命根据地。4内容(1)土地改革:打土豪、分田地、废除封建剥削制度。(2)政权建设:1931年11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在江西瑞金成立。(3)武装斗争:

5、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的前四次“围剿”。5长征(1)原因: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2)开始:1934年10月,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被迫实行战略转移。(3)遵义会议:内容:结束了王明“左”倾教条主义在中央的统治,在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意义:是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4)胜利: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会宁会师。(5)影响:为中国革命锻炼和保存了一大批骨干。为中国革命留下了宝贵的精神遗产。四、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1抗日战争的胜利:经过八年抗战,中华民族取得了近代以来反对帝国主义斗争的第一次完全胜利。2解放战争的胜利(1)背景:中国人民渴望和平、民

6、主。蒋介石坚持内战和独裁的方针。(2)过程:内战爆发:1946年夏,国民党军队大举进攻解放区。土地改革:1947年,中国共产党在解放区进行土地改革,极大地激发了农民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战略反攻:1947年6月,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揭开了战略反攻的序幕。战略决战:经过1948年9月至1949年初的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上被消灭。解放南京:1949年4月,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横渡长江,推翻了国民党政权的统治。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1)标志: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2)影响:中国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建立起一个统一的人民民主

7、专政的新民主主义国家,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极大地改变了世界政治力量的对比。(3)启示: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走经过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道路,是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必然,是中国人民的历史选择。 概念阐释 新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指在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由无产阶级领导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其性质属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范畴,但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为最终奋斗目标。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以五四运动为开端,一直到新中国的成立。易错提醒1五四运动迫使北洋军阀政府罢免了三个卖国贼的职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只是取得了初步胜利,并未彻底改变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不能说取

8、得彻底胜利。其彻底性是指彻底的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精神。2国民革命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北伐战争胜利了;但并没有推翻北洋军阀统治的基础,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大革命失败了。轻巧识记1国共十年对峙 2.人民解放战争概念阐释1“工农武装割据”毛泽东在井冈山创建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又及时总结了井冈山斗争的经验,提出“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在理论和实践上为中国革命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道路。同时在根据地开展了土地革命和经济建设,成立了中华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并先后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对中央苏区的四次反革命“围剿”,使红军和根据地不断壮大。2“左”倾与右

9、倾(1)“左”倾:是激进冒险主义、机会主义,表现为急躁冒进、急于求成,如王明的“左”倾错误,“文化大革命”中的“左”倾错误等。(2)右倾:是保守主义、投降主义,主要表现为保守、妥协、退让,如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错误。(3)“左”倾和右倾都是主观主义。因此,既要反“左”,也要反右。名师点拨1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1)遵义会议在没有共产国际干预的情况下结束了王明“左”倾错误在中央的统治,在事实上确立了毛泽东作为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的核心地位。(2)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解决自己的路线、方针和政策问题,并妥善处理了党内长期存在的矛盾和分歧,所

10、以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由幼稚走向了成熟。2影响国共两党关系变化的主要因素(1)两党的阶级性质不同。国民党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中国共产党代表工农群众的利益。阶级性质不同是国共关系矛盾斗争直至分裂的根本原因。(2)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当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时,两党就有结束对抗走向合作的可能;当阶级矛盾上升时,两党合作关系就有可能破裂,走向对抗。(3)国际政治势力的态度与国际环境的影响。进步的国际政治势力和有利的国际环境就能促成两党之间的合作,反之,反动的国际政治势力插手,会加速两党关系的破裂。1五四运动是广大人民群众直接参与的、毫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它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11、。2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民主革命有了新型无产阶级政党领导,中国人民有了新的明确目标。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3国共合作促成国民革命高潮到来,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及陈独秀坚持右倾错误,导致国民革命失败。4南昌起义标志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土地革命时期,毛泽东从实践和理论上解决了中国革命的道路问题:探索出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使中国革命走向胜利。5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走经过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道路,是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必然。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意义材料一 既要革命,就要有一个革命党,没有一个革命的党,没有一个按照马克思列宁主义的革命理论和革命风格建立起来的革命党,就不

12、可能领导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战胜帝国主义及其走狗。毛泽东(1)据材料一,分析毛泽东的这段话说明了什么问题。教你读史连词“没有就不可能”实际上就是强调的观点,突出革命政党的重要性。提示 刚刚登上政治舞台的工人阶级迫切需要有一个坚强的领导核心,一个自己的政党。材料二 我党纲领如下:(1)以无产阶级革命军队推翻资产阶级,由劳动阶级重建国家,直至消灭阶级差别;(2)采用无产阶级专政,以达到阶级斗争的目的消灭阶级;(3)废除资本私有制 中共一大纲领(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共一大提出了怎样的革命目标?教你读史中共一大纲领分三个层次阐述中国共产党的革命目标,应根据序号逐层概括。提示 推翻资产阶

13、级政权,消灭资本家私有制,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材料三 中国共产党为工人和贫民的目前利益计在这个联合战线里奋斗的目标是:(一)消除内乱,打倒军阀,建设国内和平;(二)推翻国际帝国主义压迫,达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三)统一中国本部为真正共和国。中共二大民主革命纲领(3)据材料三,分析相对于中共一大,中共二大的革命目标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有何进步意义?教你读史材料出处为中共二大民主革命纲领,注意关键词“目前利益”,结合具体奋斗目标分析。提示 变化:明确提出反帝反封建,实现民族独立。意义:正确认识了中国国情,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的表现(1)新的革命领导核心:革命性最强的共产党是无

14、产阶级的先锋队。共产党的诞生使中国革命有了坚强的领导核心。(2)新的指导思想:中国共产党就是一个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基础的先进政党,它能够制定出彻底地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和正确的策略方针。(3)新的群众基础:中国共产党不仅代表广大工人阶级的利益,还代表广大中国人民的利益;由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能得到中国各族人民的支持。(4)新的革命成就: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指明了革命的方向,实现了国共合作,建立了革命统一战线,推动并参与了领导了国民革命运动,中国革命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新面貌。 “工农武装割据” 材料一 秋收起义原计划要去打长沙可是长沙打不下来,目前长沙那样的城市,还不是我们蹲的地方,那就不

15、要去了。我们要到敌人管不着或难得管的地方去,到乡下去,在乡下站住脚跟,养精蓄锐,发展我们的武装力量。摘自秋收起义(1)据材料一,分析湘赣边秋收起义后为什么要改向井冈山进军,有何意义? 教你读史注意分析关键语句“长沙打不下来”“到敌人管不着或难得管的地方去”的含义。提示 原因:起义军进攻长沙受挫,而井冈山地区敌人统治力量薄弱。意义:创建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材料二 井冈山精神的内涵可以用五句话来概括:1坚定不移的革命信念。2坚持党的绝对领导。3密切联系人民群众的思想作风。4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思想路线。5艰苦奋斗的作风。百度百科(2)据材料二,分析说明井冈山精神“坚定不移的革命信念”“密切联系人民群众的思想作风”在革命实践中是如何体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