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专题三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九伟大的历史性转折课时跟踪检测人民必修2

上传人:迷**** 文档编号:144557348 上传时间:2020-09-1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历史专题三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九伟大的历史性转折课时跟踪检测人民必修2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高中历史专题三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九伟大的历史性转折课时跟踪检测人民必修2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高中历史专题三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九伟大的历史性转折课时跟踪检测人民必修2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专题三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九伟大的历史性转折课时跟踪检测人民必修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历史专题三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九伟大的历史性转折课时跟踪检测人民必修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时跟踪检测(九) 伟大的历史性转折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32分)11979年初,宣传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的标语是 ()A“为巩固新民主主义制度而斗争”B“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C“政治挂帅,提高觉悟,争取更大的跃进”D“深化改革,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解析:选B“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符合宣传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的标语,故B项正确。21978年冬,小岗村18位农民以“托孤”的方式,冒险在土地承包责任书上按下鲜红的手印,实施了“大包干”。这一“按”竟成了中国农村改革的第一份宣言,它改变了中国农村发展史。下列对小岗村改革的影响分析有误的是 () A个体小农

2、经济彻底消失 B提高农民生产的积极性C农村生活水平得到改善 D推动城市经济体制改革解析:选A1978年,安徽、四川一些农村,开始实行包产到组、包产到户的农业生产责任制,这种责任制使农民有了生产和分配的自主权,克服了过去分配中的平均主义弊端,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全国农业得到大发展,并对城市经济改革具有推动作用。3小说平凡的世界中描述到,田福堂太痛苦了:当年搞合作化时,他曾怀着多么热烈的感情把这些左邻右舍拢合在一起;做梦也想不到二十多年后的今天,大家又散伙了。田福堂的“痛苦”是缘于其不理解当时 ()A农村所有制的变革 B农村经营方式变化C农业经济发展状况 D大家伙对他的背叛解析:选B材料

3、中的合作化是指农村合作化运动,农村集体生产,生产资料归集体所有。“二十多年后大家又散伙了”指的是改革开放后在农村实行包产到户、包干到户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农民获得了土地的使用权和经营权,这改变了农业合作化时代集体经营的方式,故B项符合题意。4中共十四大报告指出:“它不是要改变我们社会主义制度的性质,而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材料中的“它”是指()A国有企业改革B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C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解析:选D结合题干“中共十四大报告”以及材料中“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说明与社会主义市场经

4、济有关,故本题选择D项。5有人把中国1979年所做的追赶世界、融入世界的决策称为打开了“第一扇窗”。“第一扇窗”比喻的是 () A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B在广东和福建设立经济特区C兴办经济技术开发区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解析:选B“窗户”意味着对外开放与交流。1979年7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对广东、福建两省的对外经济活动实行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这个重大决策对加速我国现代化建设有重要意义。6从1980年起,我国先后建立了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和海南五个经济特区。这五个经济特区 ()A实行资本主义社会制度B享有高度自治权C率先实行国有企业改革D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解析:选D五个经济特区“特”在特

5、殊的经济政策。71984年,邓小平同志说:“除现在的特区之外,可以考虑再开放几个港口城市这些地方不叫特区,但可以实行特区的某些政策。”由此做出的决策是 ()A设立海南岛经济特区B开放天津等14个沿海港口城市C开发开放浦东地区D环渤海湾被开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解析:选B由材料中“1984年”“开放几个港口城市”“实行特区的某些政策”等信息可知,是指1984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开放天津等14个沿海港口城市。820世纪90年代中国扩大对外开放的重要战略步骤是,开发开放 ()A深圳 B浦东 C厦门 D海南解析:选B20世纪90年代中国扩大对外开放的重要战略步骤是开发开放上海浦东新区,B项符合题意

6、。二、非选择题(18分)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58年春,上海农村根据中共中央的号召,开始了农业生产“大跃进” 。同年9月21日,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问题的决议,上海农村建立了第一个人民公社,即上海七一人民公社。到9月30日,郊区10个县全面实现人民公社化,共建立103个人民公社,几乎所有农户都参加,平均每个人民公社达8 000多户结果严重损害了农民的积极性。上海农业志材料二到1979年,集体农业活动的组织方面正发生一场意义更为深刻的变化。在中国最贫困的省份,特别是安徽,中国领导阶层开始了叫“生产责任制”的某些尝试责任进一步下放到家庭中到1983年底,甚至这些集体农业

7、的痕迹,也大量从中国农村消失了。在私人和集体之间划分收入已没有什么意义,因为几乎全部农业生产都是以家庭为基础的。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下材料三农村政策放宽以后,一些适合搞包产到户的地方搞了包产到户,效果很好,变化很快有的同志担心,这样搞会不会影响集体经济可以肯定,只要生产发展了,低水平的集体化就会发展到高水平的集体化,集体经济不巩固的也会巩固起来。关键是发展生产力,要在这个方面为集体化的进一步发展创造条件。邓小平文选第二卷(1)材料一反映了我国农村生产关系的哪一次调整?这种调整给当时我国的社会经济带来什么样的严重后果? (8分)(2)材料二所说的是我国农村生产关系方面怎样的变革?这种变革是否意味

8、着从所有制上否定了前者的成果?为什么? (8分)(3)材料三中邓小平同志对当时农村经济改革形势分析的基本着眼点是什么?(2分)解析:第(1)问,由材料中“上海农村建立了第一个人民公社”可知当时实行了人民公社制度,但是其违背了客观规律,导致我国农村生产力长期发展滞后。第(2)问,由材料中“特别是安徽”“生产责任制”等信息可得出在当时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因为都是在公有制的前提下,对生产关系的调整,不是对前者的否定。第(3)问,依据材料中“关键是发展生产力,要在这个方面为集体化的进一步发展创造条件”概括归纳。答案:(1)1958年实行人民公社制度。违背客观规律,造成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严重破坏生产力,导致我国农村生产力长期发展滞后。(2)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不是。因为是在保证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前提下,对生产关系进行调整,使之适应生产力的发展。(3)要始终着眼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