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专题四20世纪以来重大思想理论成果4.2毛泽东思想的形成与发展课堂达标人民必修3

上传人:迷**** 文档编号:144557338 上传时间:2020-09-1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历史专题四20世纪以来重大思想理论成果4.2毛泽东思想的形成与发展课堂达标人民必修3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高中历史专题四20世纪以来重大思想理论成果4.2毛泽东思想的形成与发展课堂达标人民必修3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高中历史专题四20世纪以来重大思想理论成果4.2毛泽东思想的形成与发展课堂达标人民必修3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高中历史专题四20世纪以来重大思想理论成果4.2毛泽东思想的形成与发展课堂达标人民必修3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高中历史专题四20世纪以来重大思想理论成果4.2毛泽东思想的形成与发展课堂达标人民必修3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专题四20世纪以来重大思想理论成果4.2毛泽东思想的形成与发展课堂达标人民必修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历史专题四20世纪以来重大思想理论成果4.2毛泽东思想的形成与发展课堂达标人民必修3(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四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4.2 毛泽东思想的形成与发展课堂达标 人民版必修31.读下图,为使“星星之火”发展为“燎原之势”,毛泽东在这一时期的理论创新是()A.提出了革命统一战线理论B.开创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理论C.提出人民民主专政理论D.提出了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思想【解析】选B。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是毛泽东结合井冈山斗争实际写的,著于国共十年对峙时期,该时期中国共产党探索出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即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所以选B。【补偿训练】1.美国历史学家莫里斯迈斯纳说:“领导革命取得胜利的中国共产党人既是具体的中国历

2、史环境的产物,又是中国历史的创造者。”下列最能反映这一论断的是()A.实行工农武装割据B.进行国民革命C.国共合作共同抗日D.发起三大战役【解析】选A。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开辟了一条独特的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即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即实行“工农武装割据理论”。2.(2015江苏学业水平测试)“因为强大的帝国主义及其在中国的反动同盟军,总是长期地占据着中国的中心城市那就必须把落后的农村改造成先进的巩固的根据地。”为此,毛泽东提出了()A.工农武装割据理论B.统一战线理论C.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D.人民民主专政理论【解析】选A。面对敌强我弱的形势,毛泽东提出了“农村包围城

3、市、武装夺取政权”的理论,即工农武装割据理论。2.某班同学在学校网站上做了一个有关毛泽东的网页,如果在“毛泽东思想研究”栏目下再增加一个相关链接,则链接项“X”里应该是()A.新三民主义B.新民主主义理论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D.“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解析】选B。从时间发展来看,最符合题意的应该是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发表的新民主主义论。其中阐述的新民主主义理论,是毛泽东思想的一个重要发展阶段。【拓展延伸】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1)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坚持无产阶级对民主革命的领导权和依靠农民进行革命斗争、“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中国的革命道路分两步走等。(2

4、)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理论: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转变、人民民主专政、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等。(3)毛泽东思想还表现在各个时期的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思想政治和文化工作、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党的建设和统一战线等方面上。3.(2016贵州学业水平测试)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决定了中国革命必须分两步走:第一步是民主主义革命,第二步是社会主义革命。这一论断的提出者是()A.梁启超B.孙中山C.李大钊D.毛泽东【解析】选D。中国革命分两步走的论断是毛泽东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梁启超和孙中山是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人物,李大钊宣传马克思主义,没有提出新民主主义的步骤,故D正确。4.毛泽东思

5、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产物。下列红色旅游景点最能见证毛泽东思想形成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的是()【解析】选C。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延安时期毛泽东思想形成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1945年春中共七大时毛泽东思想成为党的指导思想。5.(2016济宁高二检测)美国史学家费正清对毛泽东的一篇文章发表评论指出,“他仿效列宁工农民主专政的说法,提出了与列宁主义颇为不同的观点,认为新政府应当是共产党领导下的民主联合政府”。费正清所评价的是()A.星星之火,可以燎原B.新民主主义论C.论人民民主专政D.论十大关系【解析】选C。抓住题干中关键信息“仿效列宁工农民主专政”,联系所学可知论人民民主专政主张民主联合执政,故C符

6、合题意。6.(2016朝阳高二检测)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思想的发展主要表现在()A.井冈山的斗争B.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C.新民主主义论D.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解析】选D。注意题干时间:“新中国成立后”,井冈山的斗争发表于国共十年对峙时期,故A错误;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和新民主主义论发表于抗战时期,故B、C错误;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发表于1957年,故D正确。【补偿训练】1.(2016眉山高二检测)1956年4月,毛泽东在政治局扩大会议上作了论十大关系的报告。其背景是()A.“一化三改”取得阶段性成果B.调查研究方法的科学运用C.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成就的鼓舞D.社会主义制度

7、的基本确立【解析】选A。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取得阶段性成果,有益实践为中国共产党领导核心决策提供理论来源,故A正确;调查研究方法的运用是中国共产党决策的行为准则,与材料不相符合,故B错误;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成就对中国共产党决策的鼓舞材料未体现,故C错误;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基本建立是在1956年底三大改造完成时,故D错误。2.毛泽东的下列思想,产生的先后顺序是()“工农武装割据”思想新民主主义革命思想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造思想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思想A.B.C.D.【解析】选A。“工农武装割据思想”产生于1927年井冈山斗争时期,“新民主主义革命思想”产生于1940年,“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造思想

8、”产生于1953-1956年,“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思想”产生于1957年。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中山先生是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和民族英雄,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他为民族独立、民主自由、民生幸福,为国家的统一和富强贡献了毕生精力。他在全国各族人民和一切爱国人士当中有着崇高的威望,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对他怀着崇高的敬意,从来就是中山先生革命事业的坚定支持者、合作者、继承者。人民网材料二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各族人民为新民主主义而斗争的过程中,经历了国共合作的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全国解放战争这四个阶段,其间经受了一九二七年和一九三四年两次严重失败的痛苦考验。关于建国以来党的

9、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材料三事物总是发展的。一九一一年的革命,即辛亥革命,到今年,不过四十五年,中国的面目完全变了。毛泽东纪念孙中山先生(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为了实现“民族独立、民主自由、民生幸福”,孙中山创立了什么理论。后来又有何新发展?这些理论成果分别指导了哪些重大革命实践?(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面对“一九二七年”的痛苦考验,毛泽东为中国革命找到的正确道路是什么?在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结合中国国情创造性地提出了什么科学概念?这在毛泽东思想的形成过程中具有怎样的地位?(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的面目完全变了”的含义。实现这种巨变的主要途径是什么?针对此时中国

10、的变化,毛泽东又提出哪些重要的思想?【解析】第(1)题考查三民主义及其发展和实践,结合所学知识即可解答。第(2)题,考查土地革命时期和抗日战争时期的毛泽东思想,注意准确把握每阶段的主要内容。第(3)题首先注意时间,结合所学知识,应是指1956年,此时三大改造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建立。根据时间回答毛泽东思想的重大发展。答案:(1)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辛亥革命,国民革命。(2)“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新民主主义革命”。毛泽东关于中国革命的论述形成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3)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完成三大改造。提出一系列富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方针,创造性地提出两类矛盾学说和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科学阐明了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问题。【补偿训练】(2016延边高二检测)1930年6月,李立三在新的革命高潮前面的诸问题中写道:“乡村是统治阶级的四肢,城市才是他们的头脑与心腹,单只斩断了他的四肢,而没有斩断他的头脑、炸裂他的心腹,还不能制他最后的死命。”这表明()A.中国共产党还没有找到中国革命的新道路B.他认清了当时中国的国情C.他认识到农民阶级力量的伟大D.他反对工农武装割据理论【解析】选D。A的表述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B、C的表述不符合史实,排除;材料反映了李立三主张城市中心暴动论,反对工农武装割据理论,故选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