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专题五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5.1新中国初期的外交练习人民必修1

上传人:迷**** 文档编号:144557312 上传时间:2020-09-10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6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历史专题五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5.1新中国初期的外交练习人民必修1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高中历史专题五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5.1新中国初期的外交练习人民必修1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高中历史专题五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5.1新中国初期的外交练习人民必修1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高中历史专题五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5.1新中国初期的外交练习人民必修1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高中历史专题五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5.1新中国初期的外交练习人民必修1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专题五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5.1新中国初期的外交练习人民必修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历史专题五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5.1新中国初期的外交练习人民必修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1课新中国初期的外交随堂作业练双基一、选择题知识点一“另起炉灶”与“一边倒”1建国初,针对资本主义阵营和社会主义阵营对立斗争的国际形势,我国采取了独具特色的外交方针,具体表现为“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这实质上体现了我国外交政策的什么特征()A尽快获取国际承认B坚定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C反对霸权主义D独立自主,和平外交答案:D解析:结合“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的具体内容可知,这体现了建国初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即外交方针具有独立自主、和平外交的特征。A、C项在外交方针中并未体现;B项是“一边倒”外交方针的内容。2毛泽东指出:“一边倒,是孙中山

2、的四十年经验和共产党的二十八年经验教给我们的,深知欲达到胜利和巩固胜利,必须一边倒。”对“一边倒”外交政策的认识,不正确的是()A发展了与新兴民族独立国家的关系B粉碎了西方国家对新中国的外交孤立C维护了新中国的独立与主权D缓解了新中国的经济困难答案:A解析:“一边倒”是新中国处理与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关系的外交方针,不是为了发展与新兴民族独立国家的关系。31949年4月26日,中共中央明确指示邓小平等人,“对于在南京的各国大使馆、公使馆仍本我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和他们并无外交关系的理由,不要和他们发生任何正式的外交来往,也不要在文字上和口头上做任何承认他们为大使或公使的表示”。这体现的是哪项外

3、交方针()A“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B“另起炉灶”C“一边倒” D“求同存异”答案:B解析:中共中央指示不与各国使馆或公使发生正式的外交往来,实际上就是不承认他们在中国的合法性,目的是“另起炉灶”,在平等基础上重新建立外交关系。4中国在同西方国家建交问题上还有一个国际上前所未有的新创举,即同外国“半建交”或称“建立半外交关系”。这具体表现在双方同意互派代办而非大使,“代办”这个称谓和机构在国际上都没有先例。“半外交关系”也属一种正式的外交关系,只是关系尚未完全“正常化”,有待最后完成正式建交。这项创举在我国建国之初有助于()A改变半殖民地的地位B建立平等的外交关系C冲破美国的外交孤立D实施独立

4、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我国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意在考查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面临着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的外交封锁,中国在外交上的一系列创举意在打破这种外交孤立,实现同西方国家的逐步建交。5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中在解释“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时说:“毛泽东指出,关于帝国主义对我国的承认问题,不但现在不应急于去解决,就是在全国胜利以后的一个相当时期内,也不应急于去解决。因为虽然我们愿意按照平等原则同一切国家建立外交关系,但帝国主义是绝不能很快地就以平等态度对待我们的。”根据以上材料判断“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的含义是()新中国要在新的基础上同各国建立外交关系不急于

5、同帝国主义建交指与外国(主要指帝国主义)建立外交关系需要合适的时机和条件不愿意同帝国主义国家建交A BC D答案:D解析:中不应包括长期敌视我们的帝国主义国家,并非出于本意,与题干所给信息不符,排除。6新中国成立后,旗帜鲜明地站在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一边,并于1950年2月与苏联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这体现的是哪项外交方针()A“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B“另起炉灶”C“一边倒”D不结盟答案:C解析:由“站在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一边”可知,题干材料所体现的是“一边倒”的外交方针。故答案为C。知识点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7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体现在它超越了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差异,以其

6、包容性和开放性而得到国际社会的认可。我国外交政策成熟的标志是()A“一国两制”基本方针的提出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C“求同存异”方针的提出D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的提出答案:B解析:“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跨越了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差异,具有高度的包容性和开放性,标志着我国外交政策的成熟。A项错误,“一国两制”不是外交政策。82015年2月5日,美国总统奥巴马与十四世达赖喇嘛共同出现在一年一度的全美祈祷早餐会上,这是奥巴马与达赖首次在公开场合见面。此举引起了中国人民强烈的愤慨,谴责美方没有恪守在涉藏问题上的承诺。美方行为违背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中的()A互不干涉内政 B平等互利 C不结盟 D互不侵

7、犯答案:A解析:涉藏问题涉及中国核心利益和民族感情,我们坚决反对任何国家利用涉藏问题干涉中国内政,坚决反对任何国家领导人以任何方式会见达赖。故答案为A项。91954年,周恩来在同印度总理尼赫鲁进行会谈时,尼赫鲁说:“如果把我们最近签订的协议中的五条原则适用于东南亚的国家,那么就会创造一个很大的没有战争恐惧的和平区域。”以下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理解错误的是()A是我国面对复杂的国际形势所做出的正确选择B是适用于整个国际关系的普遍准则C有利于发展同邻国和新兴民族国家的友好关系D提出之后中国周边环境长期处于和平状态答案: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理解。A.B、C三项的理解都是正确的

8、,D项错在“长期”,1961年即发生了越南战争。知识点三走向国际舞台10“通过这次会议,印度支那的战火熄灭了,越南北部完全解放,这就再一次打乱了美国从朝鲜、台湾、印度支那三条战线威胁新中国的战略部署,巩固了中国南方边陲的安全。”这次会议是()A遵义会议 B日内瓦会议C万隆会议 D巴黎和会答案:B解析:由“印度支那的战火熄灭了”“美国”等并联系有关知识可知,这次会议是新中国首次以世界五大国之一的地位参加的日内瓦会议。11费正清在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中评论某次国际会议时说:“周恩来利用他个人的巨大魅力和外交机敏逐渐减弱了那些怀疑中国或怀疑共产主义的领导人的敌对情绪。”这次会议是()A1953年中印

9、关于西藏问题的谈判会议B1954年日内瓦会议C1950年在莫斯科举行的中苏会谈D1955年万隆会议答案: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新中国外交史上的一个重大成就万隆会议。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主张,淡化了意识形态色彩,寻找到了亚非国家共同利益所在,从而“减弱了敌对情绪”。12习近平主席在印度尼西亚国会发表演讲中回忆道,印度尼西亚是最早同新中国建交的国家之一,两国与其他亚非国家携手合作,共同倡导了建设新型国际关系的万隆精神。万隆精神的核心是()A求同存异、互助合作B坚定奉行友好结盟政策C积极开展多边外交活动D坚决打击国际恐怖主义势力答案:A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万隆精神的核心是求同存异、互

10、助合作。二、非选择题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中国的反动分子在外交上一贯是神经衰弱怕帝国主义的。清朝的西太后,北洋政府的袁世凯,国民党的蒋介石,哪一个不是跪在地上办外交的呢?我们不学他们。材料二我们要打破旧的外交传统,既不盲目排外,也不媚外。否则不是狂妄便是自卑。不卑不亢才是我们的态度。1949年11月周恩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成立大会上的讲话(1)据材料一,新中国“不学他们”的突出表现是什么?(2)材料二中为“打破旧的外交传统”,新中国实行了哪些外交政策?概括在这些政策指引下中国外交取得的成就。(3)旧中国与新中国的外交政策为何有巨大差别?答案:(1)新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

11、针。(2)政策:“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成就:新中国成立第一年里,就同苏联等17个国家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3)旧中国社会制度落后,政府腐败无能,经济、科技、军事力量全面落后。新中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综合国力逐渐增强。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政策和原则是保障本国独立、自由和领土主权的完整,拥护国际的持久和平和各国人民间的友好合作,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共同纲领材料二亚非的绝大多数国家和人民,自近代以来都曾受过,并且现在仍在受着殖民主义所造成的灾难和痛苦,这是我们大家都承认的。从解除殖民主义痛苦和灾难中找出共同基础,我们就

12、很容易互相了解和尊重、互相同情和支持,而不是相互疑虑和恐惧,互相排斥和对立。我们的会议应该求同存异。会议就应该将这些共同愿望和要求肯定下来,这是我们中间的主要问题。周恩来在亚非会议上的讲话材料三中国永远属于第三世界,这是我们对外政策的一个基础。我们将永远属于第三世界,就是说,现在中国穷,理所当然属于第三世界中国永远不会称霸,永远不会欺侮别人,中国永远站在第三世界一边。邓小平维护世界和平,搞好国内建设(1)材料一反映出我国外交政策的出发点是什么?(2)材料二中,周恩来为什么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求同”的基础是什么?这一方针起了什么作用?(3)材料一与材料三的主张有何相似之处?材料三强调中国永

13、远属于第三世界的理由是什么?答案:(1)保障本国独立、自由和领土主权的完整,拥护国际间的持久和平和各国人民间的友好合作。(2)为了消除相互疑虑和恐惧,互相排斥和对立。亚非国家都曾受过殖民主义所造成的灾难和痛苦。推动了亚非国家的团结与合作。(3)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一是现在中国穷,二是中国永远不会称霸。课后作业提能力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4年11月,习近平主席在中央外事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坚持把国家和民族发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坚定不移走自己的路,走和平发展道路。”中国政府始终奉行这一方针的根本目的是()A促

14、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B反对霸权主义,维护国家主权C加强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合作D为现代化建设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答案: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的目的。A、B、C三项不是根本目的。外交的根本目的是维护国家利益,为国家发展创造条件,故选D项。21952年,周恩来在我们的外交方针和任务中说:“不承认国民党政府同各国建立的旧的外交关系,而要在新的基础上同各国另行建立新的外交关系。对于驻在旧中国的各国使节,我们把他们当作普通侨民对待,不当作外交代表对待。”周恩来在此阐释的外交政策是()A“另起炉灶”B“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C“一边倒”D“求同存异”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政策,考查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新中国建立之初,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实行“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三项对外政策的基本方针。“另起炉灶”的方针,使我国改变了半殖民地的地位,在政治上建立了独立自主的外交关系;“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解决的是和外国(主要是指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建立外交关系的时机和条件问题;“一边倒”,是指在两极格局中,新中国要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3新中国成立后,旗帜鲜明地站到了社会主义一边,并签署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中国这样做的主要意图是()A创造有利于经济建设的国际环境B借助苏联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C与苏联共谋世界霸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