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专题四亚洲觉醒的先驱课时2中国民族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二学案人民选修4

上传人:迷**** 文档编号:144557237 上传时间:2020-09-10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8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历史专题四亚洲觉醒的先驱课时2中国民族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二学案人民选修4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高中历史专题四亚洲觉醒的先驱课时2中国民族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二学案人民选修4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高中历史专题四亚洲觉醒的先驱课时2中国民族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二学案人民选修4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高中历史专题四亚洲觉醒的先驱课时2中国民族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二学案人民选修4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高中历史专题四亚洲觉醒的先驱课时2中国民族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二学案人民选修4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专题四亚洲觉醒的先驱课时2中国民族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二学案人民选修4》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历史专题四亚洲觉醒的先驱课时2中国民族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二学案人民选修4(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学案2中国民族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二)课标要求概述孙中山领导推翻清王朝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主要史实,评价他在20世纪中国社会巨变中的历史作用。一、再造共和1背景(1)1912年3月10日,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窃取了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2)袁世凯梦想建立专制独裁统治。(3)1913年3月,袁世凯破坏共和,派人刺杀了宋教仁。2努力(1)发动兴师讨袁的“二次革命”。(2)1914年6月,组建新党中华革命党。(3)1916年先后发表讨袁宣言和第二次讨袁宣言,号召人民维护共和制度,进行反袁斗争。(4)1917年领导护法运动,以捍卫共和制度和临时约法的权威。(5)1919年1

2、0月,在上海将中华革命党改组为中国国民党。(6)1921年组织第二次护法运动。教材互补护法运动失败后,孙中山蛰居上海,总结革命失败的经验教训,探索中国革命的真理,完成了建国方略一书。建国方略分为“孙文学说”“实业计划”“民权初步”三部分。孙中山认为要贯彻三民主义,必须破除“知之非艰,行之惟艰”的心理障碍,确立“行易知难”“能知必能行”“不知亦能行”的革命人生观。(岳麓版)深化探究探究点维护民主共和的斗争材料残酷的事实使孙中山等革命派从陶醉中清醒过来,再次举起斗争的旗帜,但一次次捍卫共和斗争的失败,给孙中山带来极大困惑。人教版教材思考(1)文中“陶醉”主要指什么?“残酷事实”让革命派清醒过来指什

3、么?(2)随后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派为捍卫共和又进行了哪些努力?答案(1)陶醉:指辛亥革命推翻了专制,建立了民主共和制,颁布了临时约法,认为已完成了民族、民权革命任务。清醒:袁世凯表面赞成共和,实际建立专制独裁统治,刺杀宋教仁,镇压革命,谋求复辟帝制。(2)努力:二次革命,护国运动,两次护法运动,国共合作,新三民主义,北上宣言等活动与政策。二、开创新三民主义时代(晚年转变)1背景(1)孙中山领导的民主革命的斗争屡屡失败。(2)苏联政府、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对孙中山的帮助。(3)孙中山认识到以往斗争失败的原因是缺乏真正的群众基础和革命力量,决定联合中国共产党,改组国民党。(4)1923年6月,中国

4、共产党第三次代表大会确定了国共合作的方式是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2国共合作(1)标志:1924年1月20日,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2)内容:重新解释三民主义,确立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3)影响:是孙中山晚年推进中国革命的一大历史功绩。3创建军队:组建黄埔军校和新式革命武装。4扶病北上,谋求统一(1)背景:1924年11月,北京政局出现变动。(2)目的:宣传国民革命。5北京病逝:1925年3月12日,病逝于北京。重点精讲新三民主义与旧三民主义相比“新”的表现新旧三民主义新发展民族主义“新”在反帝民权主义“新”在强调普遍平等的民权民生主义“新”在更关注农民和工人关键

5、点拨孙中山革命一生受挫的原因:由于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的发展遭受帝国主义与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所以资产阶级政党具有软弱性与妥协性,无法领导人民取得民主革命的胜利。归纳总结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的“六个第一”(1)建立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政党同盟会。(2)第一次提出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革命纲领三民主义。(3)建立亚洲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中华民国。(4)颁布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中华民国临时约法。(5)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6)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历史巨变,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思维拓展我们能从孙中山身上学到的精神:(1)反对列强侵略和军阀割据,争

6、取国家统一和平,一生致力于救国救民的革命斗争的爱国主义精神。(2)为振兴中华民族,自强不息,不计个人安危,处处以民族、国家利益为重。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民族精神。(3)勇于开拓创新、与时俱进不断追求真理、百折不挠的进取和斗争精神。(4)天下为公的博大胸怀和放眼世界的开放心态。深化探究探究点1新三民主义材料一国民党之民族主义,有两方面之意义:一则中国民族自求解放,使中国民族得自由独立于世界,盖民族主义,对于任何阶级,其意义皆不外免除帝国主义之侵略。二则中国境内民族一律平等。一切不平等条约,如外人租借地、领事裁判权、外人管理关税权以及外人在中国境内行使一切政治的权力侵害中国主权者,皆当取消,重订双

7、方平等互尊主权之条约。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1924年1月)材料二“我已嘱国民党进行民族革命运动之工作,俾中国可免帝国主义加诸中国的半殖民地状况之羁绊。为达到此目的起见,我已命国民党长此继续与你们提携。”孙中山致苏俄遗书,1925年3月思考材料中孙中山的思想有何新变化?简要说明其变化的原因。答案(1)变化:提出了新三民主义和三大政策;明确提出反对帝国主义侵略;主张国内民族平等。(2)原因:依靠军阀屡遭失败;苏联的帮助;中国共产党的支持和影响。探究点2孙中山的贡献材料历史名人眼中的孙中山列宁(俄)鲁迅贾卡尔(印度国大党领袖)思考(1)以上三位历史名人都肯定了孙中山哪一方面的贡献?(2

8、)结合材料和所学,说一说孙中山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辉煌的一生。答案(1)孙中山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是中国革命民主派的光辉旗帜,在中国近代历史上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2)他系统提出了民主革命的纲领三民主义,孙中山先生领导中国人民推翻了2000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创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中华民国建立后,他仍奋斗不息,提出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推动了国民革命高潮的到来。探究点3革命先行者的高尚品质材料余致力国民革命,凡四十年,其目的在求中国之自由平等。积四十年之经验,深知欲达到此目的,必须唤起民众,及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现在革命尚未成功,凡我同志,务

9、须依照余所著建国方略、建国大纲、三民主义及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继续努力,以求贯彻。最近主张开国民会议及废除不平等条约,尤须于最短时间,促其实现。是所至嘱!孙中山选集思考这是孙中山临终前口述的国事遗嘱。议一议,这篇遗嘱的中心内容是什么?它体现了孙中山作为一位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的哪些高尚品质?答案遗嘱道出了孙中山致力于国民革命的目的在于追求中国的统一、独立和富强,其道路和方法就是唤起民众并联合世界上平等待我之民族,为实现这个目标共同奋斗。孙中山的这篇遗嘱展示了一代伟人为国家的独立富强奋斗不息、死而后已的高尚情操。课堂小结孙中山辞去临时大总统职务后一度致力于发展民生,创办实业,但随着对袁世凯破

10、坏民主共和,实行独裁专制本质认识的加深,为了捍卫民主共和及临时约法,他又先后领导发起了“二次革命”、“护国运动”、两次“护法运动”等革命活动。俄国十月革命后,在苏联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孙中山改组国民党,实行新三民主义政策,推动实现了国共合作,完成了晚年的重大转变,开创了中国革命的新时代。1“二次革命”与护国运动都是讨伐袁世凯,但结果不同,其主要原因是()A孙中山是否直接参与领导工作B帝国主义是否直接支持袁世凯C讨袁斗争的群众基础是否广泛D革命是否采取武装斗争的形式答案C解析护国运动与“二次革命”相比,最大不同点是群众基础广泛,有革命党、立宪派、军阀势力等,而“二次革命”是革命党人孤军奋战。2

11、孙中山在护法运动失败后指出:“吾国之大患,莫大于武人之争雄,南与北如一丘之貉。”“武人之争雄”给中国社会带来的影响不包括()A军阀混战,社会动荡B客观上加强了中央集权C人民痛苦,民不聊生D列强对中国的控制加强答案B3辛亥革命后,孙中山进行反对北洋军阀的斗争,其核心目标是()A反对袁世凯独裁复辟帝制B反对段祺瑞的独裁统治C传播民主、科学思想D维护共和体制和临时约法答案D解析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破坏了共和政体和临时约法,为了维护民主革命的成果,孙中山等革命党人进行了积极的斗争。4孙中山把“三民主义”发展到“新三民主义”客观上反映了()帝国主义对华侵略的加强民族资产阶级继续保持了其革命性的一面中国各革

12、命阶级开始了联合斗争中国革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阶段发展到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ABCD答案A解析新三民主义与旧三民主义相比增加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等内容。结合这一变化,可得出正确答案。5辛亥革命后,时人悲愤地感叹道:“无量头颅无量血,可怜购得假共和。”这说明辛亥革命()A终结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民族主义实现B仿效西方民主制度模式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民权主义初步实现C并没有实现中国人民要求独立、民主的迫切愿望D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民生主义实现答案C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12年4月,孙中山向参议院辞去临时大总统的职务1913年7月,孙中山再次举起斗争大旗,组织

13、发动讨袁的“二次革命”1783年12月,华盛顿向大陆会议辞去了他所有的公职,回家务农1786年,华盛顿响应国家号召再度出山,主持了1787年的制宪会议材料二孙中山病逝后,有人发表东西两国父一文,倡言孙中山与华盛顿同为革命领袖其精神、毅力、功绩,较之华盛顿有过之而无不及,理所当然应尊为“国父”。(1)孙中山和华盛顿放弃手中的权力的共同原因是什么?二人后来又都选择了复出,其原因分别是什么?(2)两人的“放手”和“复出”都是为了圆心中的一个梦,这个“梦”的结果如何?答案(1)放弃原因:维护革命成果,防止权力集中出现专制。复出原因:袁世凯的倒行逆施,专制独裁活动猖獗,孙中山为了维护共和政体,毅然复出投

14、身革命。由于邦联政府的松散,年轻的美国面临着严重的危机,各阶层人民需要强有力的政府来保障其利益。(2)结果:孙中山领导的“二次革命”失败,没有真正使中国实现民主共和。华盛顿领导制定了1787年宪法,美国逐步走上民主、富强的建设之路。学习思考1提示主观:孙中山曾经的承诺;革命阵营内部的压力;避免使中国陷入南北分裂的战乱之中。客观:袁世凯军事实力强大;帝国主义的支持;既镇压又议和的两面派手法。2提示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时仿效的是美国政治体制即总统制,临时约法则采取的是内阁制的政治体制,目的是以此来限制和削弱袁世凯的权力。3提示孙中山改组国民党的原因是:护法运动的失败深深刺激了孙中山,使他感到国民党

15、的失败在于缺乏广泛的群众基础和坚实的革命力量。俄国革命的胜利使他看到了中国革命成功的希望,五四运动和共产党领导的工人运动更使他看到了中国革命的动力所在。因此他接受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的建议,毅然改组国民党,为国民党增加新鲜血液和生命力。一、选择题1某兴趣小组在对三民主义进行研究性学习时,需要写一篇评价三民主义的论文,其题目最好定为()A三民主义辛亥革命的成败所系B三民主义英国政体的中国化C三民主义拯救中国的真理所在D三民主义近代思想的最高峰答案A解析三民主义中的民权主义强调实行民主共和制,而英国实行的则是君主立宪制;三民主义有其重大的意义,但它也有无法克服的局限,在它的指导下并不能彻底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三民主义并非近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