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背景下数学教师专业发展

上传人:c****e 文档编号:144556978 上传时间:2020-09-10 格式:DOCX 页数:97 大小:2.0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核心素养背景下数学教师专业发展_第1页
第1页 / 共97页
核心素养背景下数学教师专业发展_第2页
第2页 / 共97页
核心素养背景下数学教师专业发展_第3页
第3页 / 共97页
核心素养背景下数学教师专业发展_第4页
第4页 / 共97页
核心素养背景下数学教师专业发展_第5页
第5页 / 共9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核心素养背景下数学教师专业发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核心素养背景下数学教师专业发展(9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核心素养背景下数学教师的专业发展引言各位老师,早上好,我将要与大家分享的话题是“核心素养背景下数学教师的专业发展”,这有两个主题词,一个是核心素养,一个是教师发展,宏观背景是核心素养,学术目标是教师发展(1)关于主题词教师发展:说到教师发展,我想首先说说教师为什么要发展.教师发展本来就是教育的一个热点话题,不久前,教育部等五部门印发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2018-2022 年)更把这个话题升至新的热度和前所没有的高度,一时间, 教师发展好像已经是一个天经地义的公理、不需要问“为 什么”了但我在这些年的培训实践中看到,骨干型的培 训班比较好,学员都是聚精会神听、动口动脑议的,上课 是一种享受;而

2、全员型培训班的听众则既有聚精会神的, 又有眼神流离的,还有闭目养神的,更有手机不离的 就是说,教师中存在职业倦怠,还有人把促进教师发展的 行政措施(包括五年 360 课时培训、设置正高级职称等) 视为“折腾”“教师为什么要发展”还是需要说明的外在需要大家都会想到,一个不思进取的平庸教师怎能培养出积极进取的优秀学生?教学发展的基本前提是“教师发展”或“教师成长”!为了学生的发展,为了学校的发展,教师需要成为一个优秀的数学教育工作者;进一步还可以说,为了国家、为了教育事业,教师需要不断提高职业胜任力、终生发展特别是,新修订的高中课标响亮提出了“核心素养”,学校教学要发展学生的通识素养,数学教学要发

3、展学生的学科素养(课标提了 6 条数学核心素养: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数学运算、直观想象、数据分析),教学不仅不能只停留在“传授双基、培养能力”上,而且也不能满足于“从数学知识内容及其所使用的方法” 中提炼数学思想方法,还要找出数学思想方法里的 DNA数学核心素养,并与立德树人沟通这是对教师和教学 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要求教师具备相应的核心素养, 并能将其融入到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去,并最终发展为学生 的核心素养其次,素养的形成不能单纯依赖教师的教, 而是需要学生参与其中的数学活动;不能单纯依赖记忆与 模仿,而是需要感悟与思维;因而,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 要求教师抓住知识的本质思想,创

4、设恰当的教学情境,组 织互动的数学化过程,让学生在掌握知识技能的同时,感 悟知识的数学本质,积累思维和实践的经验,形成和发展 数学核心素养;这是一个教育观念和专业水平的全新挑战, 几乎所有教师都需要重新弄清每一章节的数学事实各体现了哪些数学核心素养、体现到什么程度;都需要重新弄清每一数学核心素养体现在哪些章节、体现到什么程度、在具体教学中如何螺旋提升;甚至在解每一道题的时候,都要想一想“这道题能够体现哪些核心素养”这实际上是为教师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的、千载难逢的机遇,谁能在数学内容和教学艺术上抢占核心素养制高点,谁就在教师发展上获得先机内在动力上面说到的“需要”和“形势”是我们首先应该看到的,问

5、题是,仅仅谈客观需要会不会把“教师专业发展”作为一种外在的任务和要求?也可以换一种说法,除了“为学生发展、为学校发展、为国家发展、为教育事业发展”之外,“教师专业发展”对教师本人的幸福生活是否有切实的意义?我们的回答是肯定的,教师发展完全可以转变为:教师生活质量的提高和生命价值的提升其实,教师发展的直接作用首先就体现在教师的日常活动之中,体现为提高了教师的生活质量,提升了教师的生命价值;同时,才逐步而持久地体现到教学和学生中 去并且,两者不可分割,教学和学生的发展必然给教师带来“享受工作”的成就感以及继续前进的信心、力量与机会认识教师专业发展能使教师拥有更充实、更幸福的生活,可以使教师专业发展

6、获得内在的、永不休止的动力反之,如果不把教师专业发展与教师的生活质量、生命价值相联系,那就总会有一部分教师冷漠、乃至拒绝专业发展当前,部分教师中职业倦怠的蔓延不能不说与此有关,部分教师中视考核、培训、职称为“折腾”也不能不说与此有关这并不是说,仅仅把“教师专业发展”与职称、工资、名誉、地位等功利“捆绑上市”,而是强调“专业发展”与教师的生活、生命结构相联系,成为教师的内在需求当下都流行“享受生活”,大家想一想,一周我们有五六天的时间在工作,所谓下班、假期,对于教师也常常只是形 式上的、名义上的,一个教师如果不会“享受工作”的话, 那所谓的“享受生活”充其量只是二流的、业余的水平, 所以,我们要

7、学会“享受工作”教学不仅是教师的一种职业,也是教师生命的一部分教师发展的途径非常宽广,有的岗位成才、有的行政成官、有的读学位成家岗位成才教师的发展也会有自己的个性化轨迹,切入点各有不同: 有的在职业理想中学习;(从小就有当教师的理想,享受工作) 有的在教学实践中研究;(虽然没有想过会从事教师职业,但干一行爱一行,在教学第一线摸爬滚打) 有的在案例分析中前进; 有的在反思提炼中突破; 有的在同伴互助中提升; 有的在论文写作中发展;(爱写教学笔记,广泛阅读) 有的得益于名师的指点;(有良好的职业训练) 有的由于在某个公开课上一炮打响; 有的在指导学生写作小论文方面成果突出; 有的在优效教学上形成特

8、色、有的在数学解题上构成优势、有的在高考或竞赛上强势超群所有这些,你们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加以选择和借 鉴今天,我将根据个人体验向大家谈教师发展的一二三: 一个案例:我的故事五件工作起步 两条途径:在“校本教研”中“行动成才”,在“教育数学”中“岗位成家”;提高数学教学和数学解题两个核心竞争力,占领数学教学和数学解题两个专业制高点,提高职业胜任力 三重境界:教师教学发展的第一境界是经验型教师(站上讲台),第二境界是技术型教师(站稳讲台),第三境界是研究型教师(站好讲台)(2)关于主题词核心素养:课程目标贯彻核心素养的新形势,为教师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停留在“知识应知”“技能应会”层面的教学已

9、经跟不上形势了,学校教学要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通识素养),数学教学要发展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学科素养)!那么,什么是核心素养, 什么是数学核心素养,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中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具体内容是什么等等,我们都能够 说清楚、讲明白、做到位吗?还要特别指出,为了促进学 生核心素养的有效落实,教师需要首先具备相应的核心素 养,才能将核心素养融入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去,并最终发 展学生的核心素养,那么,作为数学教师,相关的数学核 心素养我们具备了吗?应该看到,教师是影响核心素养落实的重要因素,没有教师的引领,“将核心素养融入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去”将会是一句空话而确保教师成为学生核 心素养

10、形成和发展的引导者、辅导者和合作者,将会实现 师生核心素养的共同发展,在学生素养发展的同时,教师 的素养显著提高这实际上是为教师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的、千载难逢的机遇今天,我会在陈述核心素养由来的基础上,给出素养、核心素养、数学核心素养等概念的界定,介绍中学生核心素养和中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具体内容1 核心素养1-1 核心素养的认识认识核心素养可以有两条线路,一条是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到中学生核心素养的理论线路(通识素养),另一条是从知识教学到素养教学的实践线路(学科素养),我们对这两条线路都应该有所认识1-1-1 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到中学生核心素养(理论线路)这主要是源于林崇德团队的研究工作,简介如

11、下(参见图1,详见文17)(1)基本过程(七步骤工作)图 1形势发展需要,教育研究立项由于社会和科技(包括数学)的迅猛发展(特别是知识经济,互联网络等),提出了学生应该具备哪些核心素养才能适应 21 世纪的问题北京师范大学会同多所高校近百位专家于 2013 年立项, 联合开展“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 是“充分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系统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细化人才培养目标的具体要求”借鉴国际经验,开展国际比较研究课题组分析比较了15 个国际组织、国家和地区核心素养研究的程序方法、指标框架和落实情况开展核心素养的理论研究与实证调查包括教育政策研究、传统文化分析、课程标准分析等工

12、作;访谈了 12 个界别的 608 名代表人物,问卷调查了 566 名专家学者、校长和企业家等,汇总形成约 351 万字的访谈记录和大量调查数据在此基础上召开专家论证会 60 余次,结合理论研究和实证调查的主要结论,初步提出了核心素养总框架对于“基于核心素养的课标分析”,课题组采用内容分析的方法,对义务教育阶段 19门课程标准和高中教育阶段16 门课程标准的文本进行编码、归类和统计,获得了35 门现行课标在前言、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和实施建议四个部分所包含的核心素养内容及频次结果表明:(课标重视了核心素养,但既缺少理论上的明确、又缺少实践上的落实) 现行课标重视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在知识、技能、

13、态度和价值观等各方面对学生提出了全面要求 各学科课标多次提及各类素养(如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有 4处、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有 10 处出现了“数学素养”这一术语),但缺乏对素养的明确界定和系统阐述从总体上看,课标中在提及素养时,常是基于学科或特定情境的,均未对“素养”本身的定义或内涵做出说明,也缺乏对素养培养的通盘系统考虑 现行课标很好地体现了“能力为重”的指导方针, 高度重视实践与探究、问题解决与创新等核心素养 课标表现出明显的学科本位特点,各学科课标高度重视与本课程直接相关的核心素养内容,对学科融合性的内容相对忽视 各学科课标均体现出对工具性素养的重视,对于与个性发展、社会交往有关

14、的跨学科素养则相对忽视(通识素养)与课程标准修订的衔接2014 年开展“核心素养与课程标准衔接转化研究”,2015 年形成研究成果,提出核心素养落实方式成果公布2016 年 9 月 13 日召开了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成果新闻发布会,全面公布了包括三大领域六种素养十八个要点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见图 2,表 1)落实到“课程标准”各学科根据“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学科核心素养”,修订“课程标准”高中数学课标提出 6 个数学核心素养(化学课标提出 5 个,物理课标、生物课标均提出 4 个)下来,将根据新“课程标准”,修订教材,并通过课堂教学和评价体系等方式落实为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今后

15、工作课题组将根据各学段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发展需求,基于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中提出的 六项素养指标,开展各学段核心素养的基础理论研究和实 证调查研究,确定六项核心素养指标在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等学段中的主要表现和关键内涵,实现核心素养总体 框架在各学段的垂直贯通,为核心素养进一步融入各学段具体学科搭建桥梁(2)基本内容(一核三维六素十八点)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综合表现为六大素养、具体细化为 18 个基本要点,每一要点都有主要表现的描述(参见图 2,详见文1)人文底蕴:人文积淀、人文情怀、审美情趣;科学精神:理性思维、批判质疑、勇于探究;学会学习:乐学善学、勤于反思、信息意识;健康生活:珍爱生命、健全人格、自我管理;责任担当:社会责任、国家认同、国际理解;实践创新:劳动意识、问题解决、技术运用图 2(3)要点强调(三个要点)中观层面深入回答“立什么德、树什么人”的根本问题从价值定位而言,课题组对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研制,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党的教育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