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专题7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第1课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期探索课时作业人民必修2

上传人:迷**** 文档编号:144556172 上传时间:2020-09-1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1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历史专题7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第1课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期探索课时作业人民必修2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高中历史专题7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第1课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期探索课时作业人民必修2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高中历史专题7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第1课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期探索课时作业人民必修2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高中历史专题7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第1课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期探索课时作业人民必修2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高中历史专题7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第1课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期探索课时作业人民必修2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专题7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第1课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期探索课时作业人民必修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历史专题7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第1课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期探索课时作业人民必修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7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 第1课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期探索课时作业 人民版必修2学 业 达 标一、选择题1(2016浙江湖州期末)有学者认为“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是超越了客观历史阶段,而是战时客观现实的反映和需要,是特殊历史条件下的产物。”该学者强调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A是一种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B是特定条件下的军事性非常措施C与当时社会生产力水平不相符合D促进了苏俄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解析】苏联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建成于斯大林时期,故A项错误;由材料“战时客观现实的反映和需要,是特殊历史条件下的产物”是一种特殊情况下的特殊措施,故B项正

2、确;由“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是超越了客观历史阶段”可看出题目并没有强调与生产力水平的不符,故C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帮助苏俄渡过了难关,但危机过后很快阻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激化了矛盾,故D项错误。故选B。2苏维埃俄国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主要目的是(D)A把大中小工业收归国有,建立社会主义工业B把农民的余粮收归国有,防止富农阶级产生C取消自由贸易,防止商人投机倒把扰乱市场D集中人力、物力和财力,在困难中战胜敌人【解析】苏俄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直接目的是为了打退资产阶级和沙皇复辟势力的武装叛乱以及国外帝国主义列强的军事进攻,巩固新生的苏维埃政权,故D符合题意和史实。3(201

3、6江苏扬州期末)“新经济政策一执行,混乱和饥荒马上就开始平息下去了,城市恢复了生机,市场上的商店又开始有了产品的供应了,物价也随之下降。那时党的口号是学会做生意”。这里的“学会做生意”实际指(A)A借助商品和市场进行调节B实行余粮收集制C允许恢复和发展私人企业D大中小工业国有【解析】注意题目中的信息一是新经济政策,二是城市和商店,所以这里的“学会做生意”实际上就是强调新经济政策的特点即利用商品、货币、市场和价值规律来促进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故A正确;B、D均不符合题意,故B、D错误;C项是A项具体内容,排除。故选A。4马克思关于社会主义的设想:“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基础上建立的社会主义

4、,实行公有制、计划经济和按劳分配,取消商品和货币。”苏俄实施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马克思的设想最大的不同是(A)A实施的条件B所有制结构C经济管理模式D产品分配方案【解析】注意题干强调的条件“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基础上”。苏俄实行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在国家面临严峻的政治、经济形势时实行的政策,不具备实施的条件。5列宁说:“我们决不受莫名其妙的轻视商业的感情社会主义的情绪的支配。”“掌握商业,指导商业,把商业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这是无产阶级国家政权能够做到的。”为此他(B)A取消商品贸易B允许自由贸易C实施计划经济D实行自由放任【解析】通过材料的描述可以看出,列宁意识到在一定范围内允许商业的

5、发展能够起到推动经济发展的目的,因此,在新经济政策中改变由国家垄断贸易的做法,恢复货币流通和商品交换,因此选B。6(2016山西太原期末)列宁评价某制度时说:“当时在某种程度上由于军事任务突然压来,由于共和国在帝国主义战争结束时似乎已经陷于绝境,由于这一些和其他一些情况,我们犯了错误。决定直接过渡到共产主义的生产和分配。”该制度在当时(A)A巩固了十月革命胜利成果 B立刻引发农民不满和暴动 C促进了苏俄经济迅速恢复 D奠定了苏联工业化的基础 【解析】由“决定直接过渡到共产主义的生产和分配”可以知道此制度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最大限度地集中人力物力为战胜敌人提供了保

6、障,巩固了十月革命的胜利成果,故本题答案选A项;B项错误在“立刻”;C项说法不符合史实;D项是新经济政策。二、非选择题7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实行余粮征集制后,粮食征购量有较大幅度的上升,19171918年度征购粮食7 430万普特(1普特0.016吨),19181919年度为10 790万普特,19191920年度为21 250万普特。材料二新经济政策实施后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情况1913年1921年1923年1925年粮食作物耕种面积(万公顷)9 4466 6207 8608 730粮食作物产量(亿普特)39.7922.1334.5544.24请回答:(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在怎样的背景下实

7、行的?产生了怎样的影响?(2)根据材料二,分析说明新经济政策实行的意义。(3)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造成的不同后果说明了什么?【答案】(1)背景:面对国内战争和外国武装干涉以及极其困难的经济形势,苏俄实施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影响:这个政策虽然能够保证苏维埃政府在残酷的战争条件下,最大限度地集中财力、物力,保障军事胜利。但政策中的许多措施超出了战时需要的限度,如从农民身上拿走的东西太多,引起了农民的暴动,造成了社会的不稳定和生产的下降。(2)新经济政策的实施,使农业生产迅速得到恢复和发展,巩固了工农联盟。(3)说明在商品生产和市场经济不发达、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的国家,排斥商品货币关系,用

8、军事和行政手段控制社会的运转是行不通的。新经济政策是列宁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大发展。素 能 提 升一、选择题1(2016辽宁五校协作体期中)列宁在评价某一政策时说:“当时所处的战争条件下,这种政策基本上是正确的。除了余粮收集制之外,当时我们是没有别的办法来实现粮食政策的,因为战争的形势已经斩钉截铁地规定了这种公式和条件,我们没有丝毫的选择余地”列宁评价的这一政策(C)A是俄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唯一正确途径B是符合经济发展规律和得到苏俄人民热烈拥护的C在特定环境下为苏维埃政权巩固发挥了重要作用D使苏俄的国民经济和工业生产迅速恢复【解析】材料中“除了余粮收集制之外,当时我们是没有别的办法来实现粮食政

9、策的因为战争的形势已经斩钉截铁地规定了这种公式和条件,我们没有丝毫的选择余地”的信息说明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故C正确;A误在“唯一”,排除;B、D与史实不符,排除。故选C。2(2016安徽芜湖期末)列宁说:“我们原来打算直接用无产阶级国家的法令,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生产和产品分配。现实生活说明我们犯了错误。”这一错误的根本原因是(A)A忽视了生产关系必须要适合生产力水平B认为资本主义制度很快就会灭亡C帝国主义对苏俄实行经济封锁D扩大了无产阶级专政的范围【解析】材料中列宁所说的“直接用无产阶级国家的法令,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生产和产品分配犯了错误”,即

10、苏俄实行的向社会主义直接过渡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失败,其失败的根本原因是违背了生产关系调整应适应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原理,故选A。后三项的说法均不符合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故排除。3(2016江苏泰州中学)苏俄历史上曾出现过一个有趣的现象:一向与布尔什维克为敌的美国资本家福特在苏俄建成了汽车制造厂,并成为他最满意的生意。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是(A)A苏俄新经济政策吸引外国资本B福特为经济利益放弃政治信仰C苏俄放弃布尔什维主义的理想D福特企图干扰苏俄的经济恢复【解析】本题考查全面解读材料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理解“美国资本家福特在苏俄建成了汽车制造厂”这一现象的本质内容。联系已学史实可知通过“战时共产主义

11、”政策向社会主义过渡失败后,列宁开始调整经济政策,实行了新经济政策,利用外国资本发展苏俄经济,为向社会主义过渡准备了条件,因此A符合题意;B中放弃错误;C中没有放弃;D中干扰错误。4(2016吉林梅河口期末)列宁实行新经济政策的非凡之处在于,他既没有丢掉老祖宗,也没有拘泥于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的传统论述,而是始终以时势的变化为基础,敢于和善于在新的实践基础上开拓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这段材料说明,新经济政策(D)A纠正了马克思主义的过渡理论B违背了马克思关于未来社会的科学设想C丰富了空想社会主义学说D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解析】新经济政策未纠正了马克思主义的过渡理论,也不违背马克

12、思关于未来社会的科学设想,排除选项A和B。“敢于和善于在新的实践基础上开拓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意在强调新经济政策是从苏联的实际国情出发、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产物,本题答案就是D。另外需要注意的是新经济政策也未丰富空想社会主义学说,不能选C。二、非选择题5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我们原来打算直接用无产阶级国家的法令,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生产和产品分配。现实生活证明我们犯了错误。列宁全集材料二“在战争结束的时候,俄国就像是一个被打得半死的人而现在,谢天谢地,他居然能够拄着拐杖走动了!”这个结果是什么呢,结果就是,把市场,实际上就等于把商品、货币、市场机制引进到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里

13、面去,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上,这是一个重大的突破。大国崛起解说词材料三在某种意义上,有人说,他挽救了市场经济。就是说,市场经济不是没有毛病,出了一些毛病,在30年代的时候,他引进了一些新政,然后使市场经济又回到了一个比较健康发展的轨道开创了市场经济的新模式。在这种模式中,市场规律这只“看不见的手”和政府干预这只“看得见的手”联合起来,共同影响经济,市场的作用和政府的作用同时得以发挥。大国崛起解说词请回答:(1)据材料一分析说明“现实生活证明我们犯了错误”指的是什么?列宁的初衷与现实发生矛盾的根源是什么?(2)材料二中的俄国“能够拄着拐杖走动”得益于什么政策?为什么说它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大突破?(3)材料三中的“他”是谁?他开创的市场经济新模式与以往相比,最大的特点是什么?(4)材料二、三,从本质上体现了两种不同的现代化模式,简要指出它们的相同之处及本质区别。【答案】(1)错误:指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或希望通过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直接过渡到共产主义。根源:生产关系超过了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或苏俄是一个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的国家。(2)新经济政策。利用商品、货币、市场来建设社会主义。(3)罗斯福。国家干预经济或市场和政府的作用同时发挥。(4)相同:把市场和国家宏观调控相结合。区别:社会制度不同或生产资料所有制性质不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