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9乘法 除法二(有余数的除法)▏沪教版 (25)

上传人:烟*** 文档编号:144554396 上传时间:2020-09-1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9乘法 除法二(有余数的除法)▏沪教版 (25)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9乘法 除法二(有余数的除法)▏沪教版 (25)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9乘法 除法二(有余数的除法)▏沪教版 (25)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9乘法 除法二(有余数的除法)▏沪教版 (25)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9乘法 除法二(有余数的除法)▏沪教版 (25)》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9乘法 除法二(有余数的除法)▏沪教版 (25)(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有余数的除法 【教学设想】“有余数的除法”是沪教版二年级第一学期第59页上的内容,它是在学生理解除法的意义和表内除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同时它也是学生今后学习一位数除多位数除法的重要基础,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基于以上考虑,我把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定为如下:【学习目标】三维目标知道理解掌握应用知识与技能理解余数的含义,并知道有余数的除法各部分名称。过程与方法1、通过一系列的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数学思考余语言表达能力,理解有余数的除法。2、通过合作交流探究除数和余数的大小关系,掌握有余数的除法。情感与体验1.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探索、思考的过程。2. 体验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2、性。 其中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及余数和除数的关系是本节课的学习重点。由于学生年龄小,逻辑推理能力差,因此理解余数要比除数小的道理成为本节课的难点。【学习重点】通过实际操作感悟、理解有余数的除法。【学习难点】通过合作交流探究除数和余数的大小关系。为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在设计本节课时,我主要采用以下教学法:1、 自主操作,体验感悟。2、 反思交流,应用提高。3、 有效调控,促使学生发展。【课前预习】 1、( )里最大能填几? 2() 11 5( ) 36 ( )4 23 ( )6 30 2、应用 (1)、有12只苹果,平均分给3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到几只苹果? 算式: 答: (2)(增加1只苹果

3、) 那么13只苹果还是平均分给3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到( )只苹果,还剩下( )只。【学习过程:】一、复习旧知1、( )里最大能填几? 2() 13 5( ) 36 ( )4 23 ( )8 40 二、探究新知1、理解余数含义(出示课件)。(1)14个草莓,平均分给4人,你会分吗? 学生操作,要求: 请每组学生从信封中拿出14个草莓和盘子, 小组合作完成分草莓 小组内说一说分的过程 对于这道题,你能不能用自己的方法列出算式(2)展示。 师根据学生回答媒体演示: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不够分了(预设)依次每人分3个 不够分了其他分法(3)认识余数问:你们在分到还剩下2颗时,为什么不继续分了? 2、理

4、解有余数的除法意义。 问:对于这道题你们是怎样列式的? 师根据回答板书。 14 4 =32 师:用表示不能再分了,是指剩下的、余下的。 说一说各个数的意思师:在除法算式中,“2”这个数也有名称,我们叫它“余数”(板书)正确读法 :14除以4等于3余2尝试读、齐读、个别读。 揭示课题:有余数的除法。三、深入探究1、学习除数是4余数可能是几。师:在有余数的除法中还蕴藏着一个小秘密呢!小朋友想知道吗?师:好,听清要求 还是分草莓,猜一猜,如果增添草莓的颗数继续平均分给4个人,可能余几颗草莓?(可以是15颗草莓、16颗草莓、17颗草莓去摆一摆) 怎样列式学生再操作。2、验证、汇报。问:你发现了什么?问

5、:有没有可能余下4颗呢?为什么?问:会不会余下5颗草莓呢?3、小结。通过刚才的学习过程,我们发现余数大于除数或等于除数,那么说明一定没有分完,还可以分出一份出来,所以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板书:余数除数四、课堂检测1、判断、(这是小胖做的题,请小朋友做小老师,用手势判断)294=65183=532、填一填。从1、4、5、9、7中,选择合适的数填入( )内。 8=4,余数可能是( )3、综合应用 (1) 有13只苹果,平均分给6个人,每人分到几个苹果?还剩几个苹果? (2) 有28枝玫瑰,每个花瓶装5枝,可以插多少瓶?还剩下多少枝?五、课堂总结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课后

6、反思】在教学本节课时,首先,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设计了“分草莓”的活动,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课堂反馈来看,学生很好的完成了分草莓的过程和结果。在此基础上,通过让学生说分草莓的过程,促使学生认识到活动本身蕴涵的数学内容,使数学活动和数学模型之间建立联系。紧接着,结合分14草莓的活动的例子,让学生尝试列式有余数除法的算式,从课堂反馈信息来看,学生实现了知识的主动建构。在教学余数和除数的关系时,我首先结合分14颗草莓的例子,鼓励学生猜想:如果增添草莓的颗数继续平均分给4个人,还可能余几?会不会余4颗,余5颗呢?为什么?学生在动手操作、验证、反思的基础上,理解性的说:如果余4颗草莓的话,又可以分一次了,就没有余数了;如果余5颗的话,其中的4颗又可以每人分1颗,这样余数又变成了1。当然,对学生的思维训练我没有仅仅停留在直观操作水平上,我启发学生思考:如果用小棒摆三角形即一个数除以3余数可能是几?紧接着结合学生第二次操作得到的除法算式,让学生议一议后纷纷发现:除数是4,余数是1、2、3;除数是3,余数是1、2。然后用不完全归纳法,概括得出余数小于除数。 需要改进的地方是课堂总结部分有瑕疵,还有不足之处,请予以指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