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二语文下册《李清照词两首》教案

上传人:痞** 文档编号:144552481 上传时间:2020-09-10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47.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高二语文下册《李清照词两首》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人教版高二语文下册《李清照词两首》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人教版高二语文下册《李清照词两首》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人教版高二语文下册《李清照词两首》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人教版高二语文下册《李清照词两首》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高二语文下册《李清照词两首》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高二语文下册《李清照词两首》教案(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教版高二语文下册李清照词两首教案教学目标: (1) 结合创作背景理解诗词丰富深刻的意蕴,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情感,培养学生运用知人论世的方法欣赏古代诗词的能力 (2) 通过反复诵读感悟诗词的思想内容,感受诗词的意境,赏析诗词的艺术特色 (3) 了解李清照前后期的不同风格 (4) 了解婉约派的特点 教学重点: (1)结合创作背景理解诗词丰富深刻的意蕴,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情感,培养学生运用知人论世的方法欣赏古代诗词的能力 (2)通过反复诵读感悟诗词的思想内容,感受诗词的意境,赏析诗词的艺术特色 教学过程: 渲染气氛,激趣导入:(播放二泉映月) 同学们,老师现在给大家提供一组评语,请大家个个根据评语

2、判断我们评价的对象是中国古代哪位文化名人 资料链接 -她有忧时伤世的赤子精魂 她是登峰造极的沧海愁人 她是旷古绝今的词坛奇女 知道她是谁吗? 没错!她正是 千古才女李易安,万古愁心李清照 她是沧海愁人,她有万古愁心,然而要解读她的一腔愁绪,却又是 怎一个愁字了得 ,同学们,今天我们共同学习李清照的两首代表词作醉花阴和 声声慢,让我们一起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用心去感受她的万古愁心。 走近作者,了解身世 资源共享:学生就自己搜集的关于李清照的资料进行交流,注意关注李清照的生平遭遇 倾情诵读,整体感知 引导: 李清照的一生是充满悲剧色彩的一生,她以词代声,向世人诉说她的悲剧愁情,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聆听

3、她的倾诉 诵读要求:连续两遍,第一遍要读通读顺,注意读出感情,第二遍要结合课下注释边读边理解词的意思,并将不理解的地方作上记号,读后大家共同解决 感悟词意,把握感情,自主探究 引导: 联系作者生平遭遇 思考-两首词中 愁 的含义是否相同?你能从哪些词句中感受到作者的这种愁绪?两首词中 愁 的程度有何不同呢? 提示: 学生可选两首词中的任何一首谈谈自己的感悟,既可以从整体谈,也可选自己喜欢的某一个句子谈,教师给予适当的评价和引导 教师小结并板书:醉花阴是李清照前期的作品,主要抒发自己对丈夫的思念之愁,但那只是生离之愁、暂时之愁、个人之愁,而从声声慢中我们看到的李清照的 愁 ,不再是从前词人所常写

4、的所谓 闲愁 ,这个 愁 是由乡关之思、身世之苦,失去亲人的悲哀和理想破灭后的失望所交织而成的,是死别之愁、永恒之愁,因此,这 愁 字表现得更加凄厉沉痛。 附板书: 愁 醉花阴-离别相思-苦 声声慢-国破家亡夫丧-痛 拓展理解,深入体会 引导:其实,愁是李清照词中常见的字眼,老师从李清照词中选取了几句给大家,请同学们读一读,找出自己认为写得好的词句咀嚼品味,进一步体会李清照词中浓郁的愁绪 资料链接:怎一个 愁 字了得! 1、 伤心枕上三更雨,点滴霖霪,愁损北人、不惯起来听! 2、 独抱浓愁无好梦,夜阑犹翦灯花弄。 3、 黄昏院落,凄凄惶惶,酒醒时往事愁肠。 4、 更谁家横笛,吹动浓愁? 活动:

5、学生诵读并选择自己喜欢的句子谈体会 再读诗词,赏析艺术特色 引导:李的一生,尤其是后半生,几乎过着与愁苦相伴的日子,她是个多愁善感之人,更是个写愁高手,现在就让我们再回到这两首词中,看看作者是如何写愁的,两首词在写法上是否也有所不同? 请同学们再读课文并讨论这个问题 提示: 可以从词的语言、意境、表现手法等方面进行赏析 活动1、学生再读课文,讨论上面的问题 活动2、师生互动交流,欣赏两首词的艺术特色 活动3、学生结合自己读过的李清照,简单概括李清照前后期词的不同特点 教师小结:李清照前后期词的不同的特点,李前期词真实反映了她的闺中生活和思想感情, 题材集中于写自然风光和离别相思,词风清丽明快,

6、语言婉转含蓄 后期主要抒发伤时念旧和怀乡悼亡的情感,词风凄凉低沉,语言深沉凝重。 附板书: 语言 意境 表现手法 醉花阴含蓄凝重 清新宁静 借景(意象)抒情借生活片段表达内心情感 声声慢率真自然 凄惨悲凉 化无形为有形化抽象为具体 倾听歌曲,拓展练习 资料链接:学生欣赏一剪梅歌曲,完成练习 问题:(1)一剪梅是作者前期作品还是后期作品?请说明理由 (2)借景(意象)抒情,借生活片断表达内心的情感,是李的主要艺术手法,试结合这首词中的具体词句分析这一特色 学生总结 教师布置作业 搜集李的作品加以赏析 教学反思 醉花阴和声声慢分别是作者前后期作品中的代表作,既有共同点,又有不同点,因而具有较强的可

7、比性,所以,我设计采用了比较阅读的方法学习这两首词。学习诗词要具有积极鉴赏的态度,注重审美体验,陶冶性情,涵养性灵,能感受形象,品位语言,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了解人类丰富的社会和情感世界,因此,我对这节课的设计思路是:认真审读,整体感知、感受形象,体味意境、咀嚼玩味,品味语言、立足主旨,赏析技巧。 本课侧重于教给学生欣赏诗词的方法,学习诗词重在诵读,在读中赶,在读中悟,在读中品,所以整堂课的教学是按着 读-悟-品 这条主线展开的。听读、自由诵读、个别诵读等环节的设置意在让学生充分朗读,从而为后面的感悟、品味作铺垫。此外,引导学生结合作者生平经历理解词的

8、意蕴,体会作者的情感,教会学生运用知人论世的方法去欣赏诗词。 在整个教学预案中几乎找不到问题的答案,那么答案在哪里?答案在每一个学生的心里,答案产生在学生的读-悟-品的过程中,我们的任务并不是为学生提供答案,而是引导学生解决,在学习中发现问题并找到答案。所以,在课堂上我让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感悟与见解,我只是给予评价和引导,培养了学生独立自主探究的能力!个人觉得欠缺的是在拓展练习结束后,学生进行总结,那么老师我应该也要做个总结,不能因时间紧而草草收尾,留下遗憾! 人教版高二语文下册李清照词两首教案【二】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识记作家作品,了解李清照在早期和晚期作品的不同特点。 2、过程与方

9、法 反复品读吟诵,理解词的内容。 学习 一切景语皆情语 的写作方法。 品味鉴赏词中的名句,把握词的意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学习词人把个人遭遇和社会现实联系在一起的深刻的思想性。 2、领悟婉约派词的情调,提高自己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 通过反复诵读感悟诗词的思想内容,感受诗词的意境,赏析诗词的艺术特色。 教学难点 了解李清照前后期词的不同风格。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内容与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同学们,我现在给大家提供一组评语,请大家根据评语判断我们评价的对象是中国古代哪位文化名人。 她是忧时伤世的赤子精魂; 她是登峰造极的沧海愁人; 她是旷古绝今的词坛奇女。 知道她是谁吗?

10、李清照。 对,她正是 千古才女李易安,万古愁心李清照 。 她是沧海愁人,她有万古愁心,然而要解读她的一腔愁绪,却又是 怎一个愁字了得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李清照的两首代表词作醉花阴 薄雾浓云愁永昼和声声慢 寻寻觅觅,让我们一起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用心去感受她的万古愁心。 二、走近作者,了解身世(参见优化探究第48页【认识作者】) 李清照(1804-1155),号易安居士,济南章丘人,宋代杰出的女词人。她出身于书香门第,父亲李格非精通经史,长于散文,母亲王氏也知书能文。在家庭的熏陶教育下,李清照对诗、词、散文、书法、绘画、音乐无不通晓,而以词的成就最高。李清照18岁时,在汴京与太学生(丞相赵挺

11、之之子)赵明诚结婚。婚后,夫妻感情笃深,常常一起投诗报词。公元1127年,金国攻破汴京,徽宗、钦宗父子被俘,高宗仓皇南逃,李清照夫妇也先后渡江南去。第二年,赵明诚死于建康(南京),李清照独身漂泊江南,在孤苦凄凉中度过晚年。李清照的诗词创作具有鲜明独特的艺术风格,居婉约派之首,对后世影响较大,在词坛中独树一帜,称为 易安体 。 三、倾情诵读,整体感知 引导:李清照的一生是充满悲剧色彩的一生。她以词代声,向世人诉说她的悲怀愁情,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聆听她的倾诉。 【活动一】聆听配乐朗读录音,初步感知诗词内容,感受作者情感。 引导:你听懂了作者的倾诉吗?她在向我们倾诉什么? 【活动二】学生交流听读体会。

12、 【活动三】学生自由诵读诗词,整体感知词意。 诵读要求:连续读两遍,第一遍要读通读顺,注意读出感情;第二遍要结合课下注释边读边理解词的意思,并将不理解的地方作上记号,读后大家共同解决。 【活动四】抽查学生诵读情况,教师给予点评和指导。 【活动五】学生就诗词内容质疑,师生互动解疑。 四、感悟词意,把握情感 引导:联系作者生平遭遇,思考:两首词中 愁 的含义是否相同?你能从哪些词句中感受到作者的这种愁绪?两首词中 愁 的程度有何不同呢? 【提示】学生可选两首词中的任何一首谈自己的感悟。既可从整体谈,也可选自己喜欢的某一个句子谈,教师给予适当的评价和引导。 【感悟一】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 一

13、句,写出了作者的孤独寂寞与百无聊赖。她独自呆坐,看袅袅烟雾从金兽中升起,打发着漫长难熬的时光。 【感悟二】从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可以看出,作者是在佳节独守空闺, 又 字表明她已经不是第五次独自过节了,孤独、哀伤,还有一丝埋怨不言而喻。 凉 的不仅是身体,还有被相思之愁占满的心。 【感悟三】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从比黄花瘦 是借菊花抒怀。作者为了排遣相思之苦,也为了打发无聊的时光而到东篱饮酒赏菊,但酒入愁肠愁更愁,她看到在西风中摇曳的黄花,联想到自己因为相思寂寞而衣带渐宽的瘦弱身影,更加重了内心的愁苦,这是以花喻人的手法。 【感悟四】 永昼 半夜 黄

14、昏 这些表示时间的词语表现了词人对丈夫的思念是夜以继日、无休无止的。 冷 瘦 则表现出相思之深,相思之苦。 【感悟五】词中描写了一系列美好的景物,如薄雾浓云、玉枕纱厨、东篱暗香,这正是他们夫妻佳节共度的美好环境。然而现在夫妻离别,这良辰美景把风勾起了她的离愁别恨,强化了作者的离愁。 【感悟六】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这几句一开始就抓住了读者的心,使人仿佛看到了老年的李清照精神恍惚、孤独寂寞、处境凄凉。 【感悟七】 寻寻觅觅 是写她似乎在寻找的动作,因为这时的她经历了国家败亡、游记他乡、丈夫离世的灾祸,她渴望找回的东西实在太多了。但是,她什么也没有找到,只剩下漂泊异地的自己、 冷冷清清 的处境、还有 凄凄惨惨戚戚 的心情。这几句为全词奠定了感情基调。 【感悟八】 乍暖还寒 的 寒 比 半夜凉初透 的 凉 更加表现出作者此时内心的孤苦与悲痛。这 寒 是 三杯两盏淡酒 所不能抵御的,并非酒太淡,而是寒太深!这 晚来风急 又何尝不是作者晚年生活的写照呢? 【感悟九】一群大雁掠过高空,词人更加 伤心 。又是一年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