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专题2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第1课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课时作业人民必修2

上传人:迷**** 文档编号:144552281 上传时间:2020-09-1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1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历史专题2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第1课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课时作业人民必修2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高中历史专题2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第1课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课时作业人民必修2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高中历史专题2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第1课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课时作业人民必修2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高中历史专题2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第1课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课时作业人民必修2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高中历史专题2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第1课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课时作业人民必修2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专题2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第1课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课时作业人民必修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历史专题2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第1课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课时作业人民必修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2 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第1课 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课时作业 人民版必修2学 业 达 标一、选择题1(2017全国联考)鸦片战争后,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出现了“穷乡僻壤,未有不用洋货者”的现象;光绪中叶后,贵州新城布依族生活区“廉价而又适用的孟买棉纱完全排挤了用本地棉花的手纺纱”。这种情况表明(C)A少数民族生活实现国际化B经济落后地区更易于融入世界市场C内地的经济形态遭到破坏D西南自然经济破坏程度不逊于沿海【解析】材料所述为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这种现象说明内地的小农经济形态遭到破坏。故答案为C项。A项不符合史实,排除;B项说法错误,从材料看不出依

2、据所在;材料只是反映西南地区经济形态也受到外国资本主义入侵的影响,没有同其他地区作比较,排除D项。2(2017河南六市联考)下表反映了19世纪中后期三个不同的年份中国茶叶销售情况的变化,相关解读正确的是(D)时间总销售量(万担)出口量(占总量%)内销量(占总量%)1840年前6.40.9(14.06%)5.5(85.94%)1865年前10.14.2(41.58%)5.7(56.43%)1894年前16.028.23(51.94%)7.7(48.06%)A中国茶叶发展仍然非常缓慢B中国茶叶生产已经普遍使用机器生产C茶叶成为近代中国最主要的出口商品D中国茶叶业对世界市场的依赖逐渐增强【解析】从茶

3、叶销售情况看,出口量所占比重逐渐增大,到1894年时出口比重已超过内销,反映出茶叶业对世界市场的依赖逐渐增强,故D项正确。3鸦片战争后,当洋货入侵较早的沿海和沿江地区自然经济迅速解体的时候,广西西北地区90.45%的农民仍然穿自制土布。最能准确解释这种现象的是(C)A广西人民掀起抵制洋货运动B从国外进口的洋货数量不大C近代中国经济发展极不平衡D广西买不到外国的棉纺织品【解析】解题关键是一要分析时间限制,二要分析自然经济迅速解体的原因,三要对比沿海与内地经济发展不同状况的原因。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入侵沿海和沿江地区,导致自然经济开始迅速解体;而广西西北地区深处内陆,受冲击的影响力度不大,自然经济

4、具有抵制外国经济的特点,所以农民仍然穿自制土布的多,可以推出近代中国经济极不平衡的结论。419世纪,我国有一类企业“设总办、督办、会办、帮办、提调等主持运营,多由现任官员兼任,其薪俸亦以官阶而定,实际上是一个政府衙门。”这类企业最有可能是(B)A民族资本主义企业 B洋务企业C在华外商企业D官僚资本主义企业【解析】洋务官办军事企业虽然采用了西方的技术设备,但并没有采用西方的管理体制董事会与厂长经理制,其管理实际上是一个政府衙门。5(2017山东菏泽)下图是中国18721911年按经营方式分类的厂矿及其资本总量统计。结合所学判断,出现图中所示现象的原因是(B)A政府统一货币且实行关税自主B清政府放

5、宽了民间设厂的限制C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侵略D提倡国货的群众运动蓬勃开展【解析】甲午战争后,清政府放宽民间设厂的限制,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故B项正确。6(2017浙江模拟)19世纪末,以福州为中心的机坊数约500家,散布在福州附近各村,他们接受布庄行的委托而织制。农民或置织机,或从厂商处租机,并领取原料,织成后交给厂商,论件给资。这反映了(D)A农业商品化程度加深B福州开放后被卷入世界市场C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D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渗透到农村【解析】材料“他们接受布庄行的委托而织制。农民或置织机,或从厂商处租机,并领取原料,织成后交给厂商,论件给资”反映的是雇佣关系,属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6、,A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材料反映的是福州出现雇佣关系,没有突出“福州开放后被卷入世界市场”,排除B项;材料强调的是农村生产关系的发展,没有体现出民族工业发展情况,排除C项,D项正确。二、非选择题7毛泽东在回顾近代民族工业发展史时说过:“重工业不能忘了张之洞,轻工业不能忘了张謇,化学工业不能忘了侯德榜,运输航运业不能忘了卢作孚。”材料卢作孚是重庆人,目睹川江上外国轮船横行霸道,他发愤走实业救国的道路,创办了民生实业有限股份公司。1925年,民生公司以一艘70.6吨的小火轮起家,以爱国救国为号召,以精良的管理和高效的营运,仅10年时间就使外轮不得不退出川江航线。抗战时期,民生公司几乎凭借一己之

7、力完成了“中国实业史上的敦刻尔克撤退”,将大量工业设备和军工物资抢运入川,构成抗战时期中国的工业命脉。抗战胜利时,民生公司已拥有船舶140余艘,航运势力及于日本与东南亚各国。(1)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卢作孚创办公司的目的。(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运输航运业不能忘了卢作孚”的原因。【答案】(1)实业救国,获取利润。(2)管理精良、营运高效,可资后人借鉴;使外轮退出川江航线,抵制了外国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为抗战作出了巨大贡献;航运势力及于海外,拓展了民族工商业的市场。素 能 提 升一、选择题1(2017湘潭)下面是19世纪末中国对外贸易统计图(单位:万海关两)。下图信息可以反映

8、出(B)A列强对华资本输出增多B中国进一步卷入世界市场C中国原材料的价格低廉D中国海关逐渐被列强控制【解析】材料中的图示体现的是近代前期中国对外贸易入超逐步扩大的情况,这体现了中国进一步被卷入世界市场,B项正确;A项,贸易属于商品输出,不是资本输出,排除该项;C、D两项与题意无关,排除。219世纪中叶以后,中国逐渐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从人类文明演进的角度看,它对中国最主要的影响是(C)A清政府统治土崩瓦解B自然经济迅速崩溃C现代化进程开始启动D农民起义风起云涌【解析】解题时注意题干的限定“从人类文明演进的角度看”。分析选项,A和D都着眼于政治角度,与题干要求不符,排除。19世纪中叶以后,中

9、国逐渐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使中国开始了近代化进程,故C符合题意;B说法错误。3(2017黔东)下表是甲午战争前后中国官办和商办企业情况登记表。据此表可知,商办企业(C)18721894年18951913年设厂数(家)资本额(万元)设厂数(家)资本额(万元)官办和官商合办191619.6852947.6商办53469.74659081.2合计722069.355012028.8A面临的发展阻力逐渐减小B仍未摆脱官办企业的束缚C成为当时近代化主导力量D其规模逐渐超过官办企业【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根据所学可知,民族工业面临的发展阻力减小不符合史实,中国的近代民族工业始终受

10、外国资本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的压迫,A项错误;洋务运动失败之后,官办企业逐渐破产,摆脱官办企业的束缚的说法错误,B项错误;从图表信息可知,在18951913年,无论是商办企业和官办、官商合办企业数量都有发展,尤其是商办企业,故商办企业成为当时近代化主导力量,C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与官办企业规模的对比,D项错误。所以选C。4有人描绘中国近代经济基本格局:“第一世界已是马达隆隆,汽笛长鸣,是工业文明曙光初现;而第二世界则是农民面朝黄土背朝天,男耕女织耕织结合的传统农业经济;第三世界则依然是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地现牛羊的传统畜牧业经济。”理解正确的是 (D)近代工业主要分布在东南沿

11、海民族工业占绝对优势经济发展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别形成均衡发展的经济格局ABCD【解析】在近代,民族工业一直在夹缝中生存,不可能出现占绝对优势的情况,排除;由题干中第一世界、第二世界、第三世界的叙述说明近代中国经济发展不平衡,可以排除。故应选D。二、非选择题5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公元前1年,汉哀帝一次就赠送匈奴单于“衣三百七十袭、锦绣缯帛三万匹、絮三万斤。”材料二 今棉之用,可以御寒,可以生暖,盖老少贵贱无不赖之。其衣被天下后世,为功殆过于蚕桑也。(清)王应奎柳南续笔材料三 据中国海关统计,从19世纪70年代初到80年代末的20年间,进口纱布的单价售价下降了25%左右,棉布的进口量增加了27%。

12、洋布开始以低廉的价格迅速占领中国沿海以及内地农村的广大市场。到90年代出现了“通商大埠,及内地市镇城乡,衣土布者十之二三,衣洋布者十之七八的局面。”材料四1872年,侨商陈启沅在广东南海创建了中国第一家机器缫丝厂继昌隆缫丝厂。该厂投产后,“出丝精美,行销欧美两洲,价值之高,倍于从前,遂获厚利。”请回答:(1)读材料一,丝绸之路开通后,我国的丝绸不断外销,为中国赢得了什么称号?(2)读材料二,比较各种衣被原料,说出棉布后来居上盛行一时的原因。(3)读材料三,出现上述局面的原因是什么?(4)读材料四,继昌隆缫丝厂等同类企业的出现,对中国经济意味着什么?【答案】(1)丝国。(2)保暖性好,穿着舒适。(3)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攫取在华侵略特权,凭借低关税、商品的低廉价格,在中国进行纺织品倾销。(4)标志着民族资本主义的诞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