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第5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第4节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第5节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学案新人教必修3

上传人:迷**** 文档编号:144550951 上传时间:2020-09-10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1.0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生物第5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第4节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第5节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学案新人教必修3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高中生物第5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第4节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第5节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学案新人教必修3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高中生物第5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第4节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第5节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学案新人教必修3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高中生物第5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第4节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第5节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学案新人教必修3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高中生物第5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第4节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第5节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学案新人教必修3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生物第5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第4节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第5节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学案新人教必修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生物第5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第4节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第5节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学案新人教必修3(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4、5节 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_生态系统的稳定性1.生态系统的信息分为物理信息、化学信息和行为信息。2物理信息包括光、声、温度、湿度、磁力等,生物碱、有机酸和性外激素等都属于化学信息。3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有: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离不开信息的作用;生物种群的繁衍离不开信息的传递;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4生态系统之所以具有抵抗力稳定性,是因为生态系统内部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5负反馈调节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6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与其成分和营养结构复杂程度成正相关。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自读教材夯基础1生态系统信息的种类及实例连线2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层次作用

2、举例个体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离不开信息的作用蝙蝠的“回声定位” 种群生物种群的繁衍,离不开信息的传递植物开花、昆虫交尾生物群落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食物链中“食”与“被食”的关系3信息传递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1)提高农产品或畜产品的产量。如利用模拟的动物信息吸引大量的传粉动物,就可以提高果树的传粉率和结实率。(2)对有害动物进行控制。如利用昆虫信息素诱捕或警示有害动物,降低害虫的种群密度。1结合生态系统中各种信息的概念,判断下列信息的类型。A昆虫的性外激素B有机酸C孔雀开屏D温度E太阳光F声波G空气的湿度H鲜艳的花朵I淡淡的花香提示:A、B、I传递的是化学物质,属于化学信息;

3、C传递的是动作表现,属于行为信息;D、E、F、G、H传递的是环境中的温度、光照、声音、湿度、颜色等物理性质,属于物理信息。2根据教材P106107“资料分析”回答:(1)对比生态系统中能量的单向流动,信息传递具有什么特点?提示:信息传递往往是双向的。(2)根据资料2、3、4,生物接收到的信息可以来源于哪些方面?提示:生物接收到的信息可以来自无机环境,可以来自同种生物,也可以来自不同种生物。跟随名师解疑难1信息传递模式从图中可以看出:(1)信息传递的双向性:信息有从输出者向输入者的传递,也有输入者向输出者的反馈。(2)信息传递的功能:信息传递存在于生态系统的各种成分之间,把生态系统的各种成分联系

4、成一个整体,决定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方向和状态。2信息传递的范围和来源(1)范围:(2)来源:可来自于环境,也可来自于生物。特别提醒(1)能量流动是单向的,物质循环具有循环性,而信息传递是双向的。(2)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是生态系统的三大功能。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自读教材夯基础1生态系统的稳定性(1)概念:生态系统所具有的保持或恢复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2)原因:生态系统内部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其调节基础是负反馈调节。2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1)基础:负反馈调节。(2)负反馈调节不仅存在于生物群落内部,还存在于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3)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不是无限的,

5、当外界干扰因素的强度超过一定限度时,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会迅速丧失。3生态系统稳定性的表现类型(1)(2)恢复力稳定性:生态系统在受到外界干扰因素的破坏后恢复到原状的能力。4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1)控制对生态系统干扰的程度,对生态系统的利用应该适度,不应超过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2)对人类利用强度较大的生态系统,应实施相应的物质、能量投入,保证生态系统内部结构与功能的协调。1请归纳总结生物种类与自我调节能力及稳定性的关系。提示:生物种类繁多,营养结构复杂自我调节能力强抵抗力稳定性高。2草原生态系统与森林生态系统相比,哪个抵抗力稳定性更高?恢复力稳定性呢?提示:森林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高

6、,恢复力稳定性低;草原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低,恢复力稳定性高。3对同一个生态系统来讲,抵抗力稳定性与恢复力稳定性呈什么关系?所有的生态系统都这样吗?举例说明。提示:一般情况下,对同一个生态系统来讲,抵抗力稳定性与恢复力稳定性呈相反关系且同时存在。但对于一些特殊的生态系统,比如极地苔原生态系统,由于物种组分单一,营养结构简单,它的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都较低。跟随名师解疑难对生态系统稳定性的理解和分析(1)对生态系统稳定性的理解:稳定是相对的,总处于动态变化中。结构的相对稳定:动植物种类和数量的相对稳定。功能的相对稳定:物质与能量输入和输出相对平衡,可用下图来表示:(2)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

7、稳定性的关系: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一般呈负相关,如图:除用上述图解表示外,还可以用坐标曲线表示为: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下列有关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的说法,错误的是()A任何生命形式,如果没有接受信息、处理信息和利用信息的能力,就无法适应环境B信息传递应用在农业生产中,不仅可以提高农产品的产量,也可对有害动物进行控制C缩短短日照植物黄麻的光照时间可提高麻皮产量,这属于物理信息的合理利用D在任何生态系统中,能量、物质和信息三者之间的关系都是密不可分的思路点拨解析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离不开信息的作用,A正确;信息传递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主要是提高农产品或畜产品的产量,对有害动物进行控制等,B正确;提高

8、黄麻麻皮产量应促进其营养生长而抑制其生殖生长,缩短光照时间有利于短日照植物开花,因此不利于提高产量,C错误;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是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它们共同把生态系统的各个组分联系成一个统一整体,D正确。答案C1狼依据兔留下的气味进行捕食,兔依据狼的气味或行为特征躲避猎捕。这个事实说明()A生命活动必须依靠信息的传递B信息能够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C所有生物都有信息传递D信息传递具有普遍性和多样性解析:选B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错误的是()A在一块牧草地上播种杂草形成杂草地后,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B在一块牧草地上通过管理提高某种牧草的产量后

9、,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C在一块牧草地上栽种乔木形成树林后,其恢复力稳定性下降D一块弃耕后的牧草地上形成灌木林后,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思路点拨解析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的相关知识。生态系统稳定性包括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抵抗力稳定性较高的生态系统,其恢复力稳定性较低;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与生态系统的成分、营养结构的复杂程度有关,一般地说,生态系统的成分越单一、营养结构越简单,其自我调节能力就越小,抵抗力稳定性就越低;在一块牧草地上通过管理提高某种牧草的产量,则该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就变得比较单一,导致其抵抗力稳定性降低。答案B归纳拓展 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恢复力稳定性和总稳定性的关系 (1)图中两

10、条虚线之间的部分表示生态系统功能正常的作用范围。(2)y表示一个外来干扰使之偏离这一范围的大小。偏离的大小可以作为抵抗力稳定性的定量指标,偏离大说明抵抗力稳定性弱;反之,抵抗力稳定性强。如热带雨林与草原生态系统受到相同干扰,草原生态系统的y值要大于热带雨林的y值。(3)x可以表示恢复到原状态所需的时间。x越大,表示恢复力稳定性越弱;反之,恢复力稳定性越强。(4)TS表示曲线与正常范围之间所围成的面积,可作为总稳定性的定量指标,这一面积越大,即x与y越大,则说明这个生态系统的总稳定性越低。2下图表示气候变化对甲、乙生态系统中种群类型数量的影响。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甲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

11、性一定较乙生态系统强甲生态系统中生物群落的营养关系一定较乙复杂乙生态系统在S点后一定有新的物种产生乙生态系统在S点后一定经历次生演替过程ABC D解析:选B据图可知,在S点气候发生了很大变化,但对甲生态系统影响不大,说明甲生态系统抵抗外界干扰的能力较强,而乙生态系统变化较大,说明乙生态系统对外界干扰的抵抗能力较弱。乙生态系统在S点时,种群类型及数量几乎接近于零,而后又逐渐恢复到原来状态,所以可确定乙在S点后经历了次生演替过程。如果是严重的寒、旱灾等引起乙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急剧减少,从而导致种群类型的数量减少,并不能说明乙生态系统的营养关系简单,错。物种形成的标志是产生生殖隔离,题目中的信息不能说

12、明此现象,错。1探究水质对池塘生态系统的影响。2探究水中的pH对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影响。3探究植物数量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典例剖析为观察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设计了4个密闭、透明的生态瓶,各瓶内的组成和条件如下表所示。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和观察,发现甲瓶是最稳定的生态系统。请回答以下问题:生态系统组成光水草藻类浮游动物小鱼泥沙生态瓶编号甲乙丙丁(1)乙瓶中,藻类的种群密度呈下降趋势,原因是_。(2)丙瓶比甲瓶有较多的有机物,原因是_。(3)丁瓶与甲瓶相比,氧气含量_,原因是_。(4)根据观察结果,可以得出结论:生态系统要保持稳定,需要具备下列条件:_;_。解析生态瓶能够保持稳定是因为:有稳定的能量来源;各类生物数量相对稳定;植物的光合作用能为动物的生活提供氧气和养料;动物生长过程中产生的CO2能够供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微生物能利用和转化动物粪便和动植物残体,为植物生活提供营养。答案(1)没有光照,藻类缺乏能量来源(2)丙瓶缺乏分解者,动植物遗体不能被及时分解(3)较低小鱼的生命活动消耗较多氧气(4)源源不断的能量输入具有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且三者的数量应保持一定比例归纳拓展生态缸的设计要求及分析设计要求相关分析生态缸必须是封闭的防止外界生物或非生物因素的干扰生态缸中投放的几种生物必须具有很强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